中外建筑杂志社
分享到:

中外建筑杂志

《中外建筑》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视点深度对白、建筑论坛、建筑师、规划设计、历史与建筑、建筑文化、建筑与环境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长沙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
  • 国际刊号:1008-0422
  • 国内刊号:43-1255/TU
  • 出版地方:湖南
  • 邮发代号:42-149
  • 创刊时间:199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55
  • 综合影响因子:0.132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外建筑 2014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外建筑杂志卷首语

民居保护之反思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城市风貌出现明显的趋同性和同质化;我们的城市浮躁且冷漠,城市空间与“重情”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渐行渐远;城市的特色和温情在逐渐消失;从建设的角度上说这源于现代文明制造的“国际式”的建造体系——基于现代施工管理体系的建造体系。它展现了建筑业的高效率,契合了资本高速累积与流通的强烈需求。同时,这种工程和管理思维在各国广泛运用,并成为建筑师职业教育展开、
1-1
中外建筑杂志视点

芙蓉风华 古刹云光 依山傍海 人文嘉庚——中西合璧根植于闽南文化的厦门大学

摘要:校园选址位于厦门岛南端的厦门大学,一面与梵音古刹南普陀寺相邻,一面同滨海师夷长技胡里山炮台相望,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大学校园之一。有人选择了最漂亮的语句来描述这所大学:“滨海风光,秀色可餐,建筑散落云雾之中,若蓬莱仙境;最妙海塘堤岸,红花绿影,仿佛珍珠翡翠,镶嵌于鹭岛之西。”厦门大学是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在1921年创办,近百年前对校址的选择经过了深思熟虑,他说:“教育事业原无止境,以吾闽及南洋华侨人民之众,将来发展无量,......故校界之划定需费远虑......计西至许家村东至胡里山炮台,
14-23

湘东大屋——记浏阳大围山“锦綬堂”

摘要:江南的春天,阴晴无定,时而春和景明,时而骤雨倾盆,我们就在这样的一个时节,随湖南省建筑师学会组织的考察团深入浏阳腹地,考察了包括大围山锦綬堂、故居、柘溪六栋堂、石霜寺、宝盖寺、李家大屋、文华书院在内的多处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传统建筑,其中大围山锦綬堂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锦綬堂位于大围山深处,大宅严格地中轴对称,坐北朝南,后靠山丘,面朝大溪。四周有围墙包围,
26-27

浏阳文华书院——别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

摘要:书院是中国私学教育发展的高级形式,与地域文化的兴衰发展如影相随,发展至今书院已成为各地区的文化名片。清代浏阳书院多达十所,客观上促成了浏阳清代人才辈出的盛况,当年浏阳南乡的最高学府——文华书院便成为了别具浏阳地域特色的文化名片之一。位于浏阳文家市的文华书院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1901年更名为里仁学校,现除魁星楼已毁外,其余基本保留书院初期的建筑格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入书院头门,
28-29

民居保护“生活化”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快速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城市风貌出现明显的趋同性和同质化;我们的城市浮躁且冷漠,城市空间与“重情”的中国传统文化基因渐行渐远;城市的特色和温情在逐渐消失;从建设的角度上说这源于现代文明制造的“国际式”的建造体系——基于现代施工管理体系的建造体系。他展现了建筑业的高效率,契合了资本高速累积与流通的强烈需求。同时,这种工程和管理思维在各国广泛运用,
30-31

居家—设计师给自己的生活提案——第三届环同济青年设计师展开幕

摘要:5月4日下午,由上海设计中心、同济大学科技园、时代建筑主办的LEXON第三届环同济青年设计师展“居家——设计师给自己的生活提案”在上海设计中心-柔性设计馆盛大开幕。本次设计师展将持续一个月,集中展示设计师自己的室内及家具设计。活动旨在建立区域的专业交流平台,帮助设计师成长,推出中国设计新锐,促进创意产业化。开幕式上,同济大学科技园领导肖小凌首先发表了对本次活动的祝贺,表达了科技园一直以来对上海设计中心以及环同济设计圈发展的大力支持,并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接着,特邀策展人、
38-39
中外建筑杂志游踪

感受欧洲(十)——瑞士因特拉肯

摘要:我们欧洲之行的第二个国家是瑞士,从巴黎出发到第戎休息一晚再到瑞士因特拉肯,一路上风景十分优美,路边的小草修剪得整整齐齐,路边草场上的牧草压成圆形三五成群的放在草场上象艺术品一样,非常漂亮,向日葵迎着太阳竞相开放,在阳光的照耀下黄灿灿的,让人心醉,葡萄园,小麦田也都修饰得整整齐齐,带给人舒适的感觉,傍晚时分,我们到达第戎,虽然是夫妻俩开的小旅馆,也十分干净舒适。第二天路过图恩湖,我们停车欣赏,十分漂亮,湖水清澈见底,山坡上别墅成群,湖边人们嬉戏,
40-45
中外建筑杂志观点

火车去哪儿?——如何保护长沙老火车南站

摘要:1前言 2014年4月18日,长沙地铁2号线一期通车试运营,长沙进入了地铁时代。市民试乘地铁小学生对车厢充满好奇。其实,火车在长沙奔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1年1月27日,当时粤汉铁路的长沙至株洲段竣工不久,就通车运行了,这一跑就是103年。火车,这个代表近现代工业文明的交通工具,在长沙的运营历史竟然要比公共汽车还早23年,而它的发展演变则贯穿了长沙城现代化的全过程。
53-55

德国建筑师哈迪·特拉尼作品浅析

摘要:哈迪·特拉尼是新一代德国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之一,他遵循理性主义的设计思维,注重生态建筑的相关研究与实践,注重对人性的关怀和情感的诉求,将生态融于功能之中。情感、功能、美学和生态的结合,创造出了一个个独特且富有冲击力的建筑形象。
56-57

文化街的发展转型探究——以长沙清水塘街为例

摘要:本文以长沙市清水塘街道为案例,通过对其场所空间特征分析找出其作为文化街的现有特色,结合对其转型动因阐释以及转型内容的分析,综合评估其从古玩文化街到书画艺术文化街转型发展的优势与问题,并提出相应规划优化建议,以期对清水塘街及其它特色文化街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58-60

网师园历史进程中的空间表现

摘要:中国有一群特殊的建筑设计师叫做中国文人,他们没有那么多理论和条条框框的约束,却能创造出诗意的空间。细究其空间,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逻辑。本文以网师园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为例去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作用机制,阐释其美的根源。
61-63

“居无定所”式生存——浅谈日本“可移动住宅”

摘要:在日本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和灾难的频发,无论是居民自建型还是设计师主导式的“可移动住宅”设计非常广泛。本文通过3个案例介绍日本“可移动”住宅的发展和思想演变,探究“可移动”住宅背后的设计思潮,并对未来的住宅模式提出新的构想。
66-67

行为模式下的高校体育场场所研究——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为例

摘要:高校体育场作为开放的校内活动场所,它聚集了不同人群的各种行为模式,本文从人的行为模式研究出发,通过对华侨大学厦门校区的体育场进行调研、分析、总结,掌握人的基本行为模式,指出基于行为模式下的高校体育场空间设计的策略。
68-70

历史文化街区的安全问题浅析——以天津市五大道地区为例

摘要:五大道作为天津市最重要的一个历史街区,一直是天津市历史文化保护工作的重点。然而这样一个有着丰富遗产价值的历史街区,目前却面临着诸多安全隐患。本文通过详细梳理五大道街区的消防、抗震、疏散等方面现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据此提出加强五大道街区防灾、减灾能力的改进建议,以期为相关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做出贡献。
71-72

游牧空间在建筑设计中的发展与分类

摘要:从游牧概念的起源到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它的发展充满争议性。本文通过相关理论的归纳整理,对现代建筑中游牧概念的发展走向进行分类,提出移动型和事件型两种不同的应用方向。
75-76

从分形建筑美学角度解读建筑——以日本东京表参道TOD'S大楼为例

摘要:分形理论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自然形态的研究,分形之美扩大了传统形式美的范畴,转变了人们对美的认识。建筑的形态与时代的审美有着密切的联系。分形建筑审美就此产生。本文从分形建筑美学的角度解读了日本东京表参道TOD'S大楼,以此来充分认识分形美学,并思考在建筑的发展中如何创造与自然结合的具有生命力的建筑。
79-81

浅谈购物中心建筑设计中容易忽视的几个重要问题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十余年购物中心建筑设计经验,针对目前国内已建购物中心中折射出的共性设计问题,站在更宏观的城市发展视野,提出了一定的分析见解;这些问题分析涉及购物中心动线设计逻辑性和商业体验特性、购物中心建筑设计与城市交通设计的关系、购物中心立面设计与后期招商调整的关系、购物中心地库设计与绿色低碳发展策略的关系;对提高我国的购物中心乃至大型综合体类建筑设计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85-87

基于TOD模式的城市区域发展规划策略研究——以长沙地铁2号线周边片区为例

摘要: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大城市病一直困扰着我国许多城市。地铁2号线的运营给长沙城市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本文首先利用现场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2号线沿线城市发展的一些问题,然后用GIS分析相关数据得出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城市的发展过度中心化,最后根据相关原因给出了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区域规划策略。
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