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轮作模式下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发生动态和种群密度

作者:侯生英; 马麟; 张贵; 周春花; 侯璐; 彭德良

摘要:轮作是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重要农业措施,为了明确青海省春麦区不同轮作模式对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的控制效果,采用田间大区试验法对生产中应用的6种轮作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轮作模式下,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种群密度变化差异极显著,其中小麦与马铃薯、油菜、蚕豆轮作两年或以上能有效降低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种群密度,土壤中的孢囊量减少39.31%~84.39%,单孢虫口数量减少73.21%~95.35%,虫口密度减少83.76%~97.82%;不同作物间,小麦与马铃薯或蚕豆的轮作效果(虫口密度减少74.39%~79.37%)显著优于小麦与油菜的轮作效果(虫口密度减少67.16%)。在同一地块相同条件下,种植油菜、蚕豆、马铃薯、小麦4种作物,小麦禾谷孢囊线虫均能正常孵化,4月底土壤中的2龄幼虫(J2)量增加,5月上旬达到高峰期,5月中旬开始,土壤中的J2、孢囊量、虫口密度和单孢虫口数量均急剧下降,6月至7月份下降幅度小,趋于稳定;田间空孢囊率于5月中旬至6月中旬急剧增加,7月份趋于稳定,8月份以前,4种作物田禾谷孢囊线虫的孵化动态和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一致,8月中旬,小麦田随着新孢囊脱落到土壤中,禾谷孢囊线虫种群密度开始上升,小麦收获后土壤中的孢囊量比播种前增加28.62%,虫口密度增加41.30%;而油菜、蚕豆、马铃薯田土壤中的孢囊量比播种前减少32.27%~48.36%,虫口密度减少70.91%~81.73%,8月中旬至10月份小麦田禾谷孢囊线虫种群密度极显著高于油菜、蚕豆、马铃薯田。

分类:
  • 期刊
  • >
  •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 >
  • 农业科技
  • >
  • 植物保护
收录:
  • 万方收录(中)
  • 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 国家图书馆馆藏
  • 知网收录(中)
  • CA 化学文摘(美)
  • 维普收录(中)
  • 上海图书馆馆藏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
关键词:
  •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
  • 轮作模式
  • 发生动态
  • 种群密度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植物保护

期刊级别:北大期刊

期刊人气:1580

杂志介绍: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快捷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0529-1542
国内刊号:11-1982/S
邮发代号:2-483
创刊时间:1963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A4
下单时间:1-3个月
复合影响因子:1.57
综合影响因子: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