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杂志社
分享到:
《植物保护》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调查研究、应用与交流 、基础知识、实验技术、国外植保、有害生物动态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国际刊号:0529-1542
  • 国内刊号:11-1982/S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483
  • 创刊时间:196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57
  • 综合影响因子:1.30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植物保护 2013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植物保护杂志专论与综述

苏云金芽胞杆菌晶体毒素的多样性

摘要:苏云金芽胞杆菌是生物防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杀虫剂,它对多种昆虫和其他一些无脊椎动物具有特异的毒杀活性。苏云金芽胞杆菌的杀虫活性主要来自于菌体在形成芽胞期间生成的伴胞晶体毒素,这些晶体毒素在结构和生物学功能方面表现高度的多样性。本文介绍了苏云金芽胞杆菌晶体毒素的分类、命名方法,深入讨论了晶体毒素的氨基酸序列、三维结构、靶标生物和杀虫机理的多样性。评价了各种分类方法的特点,并展望了晶体毒素作用机制研究和未来晶体毒素新基因的发掘。
1-7
植物保护杂志研究报告

对甜菜夜蛾具有高毒力的Bt菌株筛选

摘要:依据对夜蛾科具有高毒力cry基因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实验室保存的对鳞翅目害虫高效的菌株资源进行筛选。通过比较质粒图谱,对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进一步测定Bt菌株对甜菜夜蛾的杀虫活性,筛选出高毒力的菌株。从192株菌株中筛选出15株对夜蛾科害虫具有高活性的菌株,包含的基因类型有cry1A、cry1C、cry2A、cry9和vipgA类基因,晶体形态包含双锥体形、方形、球形;其中2株菌表达130ku和60ku的蛋白,1株菌表达130ku和70ku的蛋白,其余菌株均表达约130ku的蛋白;这15株菌通过质粒图谱分析分为8种类型;3株菌对甜菜夜蛾幼虫具有高毒力,其中菌株PS3-G对甜菜夜蛾LC50为1.87μg/mL。本研究成功筛选出对甜菜夜蛾具有高毒力的菌株3株,其中PS3-C2菌株与对照菌株KN11活性相当,为新型杀虫基因分离克隆与制剂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8-13

木霉REMI突变株主要生防酶活性改变及其基因部分序列差异的研究

摘要:本文探讨了来源于同一出发菌株木霉T21的不同木霉REMI突变株的主要生防酶活性的改变及其基因部分序列的差异,利用生化技术测定了木霉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酶活性,并对这两种酶的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木霉REMI突变株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变化较大;相对于出发菌株T21,菌株Ttrm68和Ttrm31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出发菌株T21,而Ttrm94则极显著低于T21。采用简并引物克隆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基因的部分序列,发现菌株Ttrm68、Ttrm31在几丁质酶基因中插入了GGTATCGATATcGAC片段,菌株Ttrm94在β-1,3-葡聚糖酶基因中插入了GTC片段。
14-20

2010-2011年度四省小麦区试品种遗传多样性和抗条锈性分析

摘要:为探讨2010-2011年度四川、甘肃、河北、河南四省参加区试的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抗条锈性,采用亲缘系数(coefficient of parentage,COP)对92个供试小麦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各品种组合间的COP值进行聚类分析;对供试小麦品种接种条锈混合茵系CYR33、CYR32、CYR31、CYR30、CYR29、CYR17、Su-1和V26进行抗条锈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92个品种的4186对组合中,约14.76%的品种间存在遗传相似性,所有供试品种的COP值在0.0000~0.7500之间,亲缘系数总和为95.7939,平均值仅为0.0229,通过对COP值的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8大类,聚为一类的大多数品种抗病性相似,说明其骨干亲本的抗病性被很好地遗传了;甘肃、四川品种对小麦条锈病的抗性较强,河南、河北品种相对较弱。表明甘肃、四川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河南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
21-28

安全剂R-28725保护玉米免受氯磺隆药害的作用

摘要: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安全剂R28725保护玉米免受除草剂氯磺隆药害的作用。在氯磺隆毒土浓度为2μg/kg时,使用5mg/kgR-28725浸种处理,玉米根部受到氯磺隆抑制的谷胱甘肽(GSH)含量由空白对照的57.3%恢复至83.4%;玉米叶片中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活性增加了17.2%;玉米根部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增加了191.8%;GST酶促反应动力学参数Vmax增大102.5%,Km减小40.0%。结果显示R-28725能够提高氯磺隆处理后玉米中GSH的含量,增加GST和ALS活性,增强了玉米根部GST酶对底物的亲和力,缓解氯磺隆对玉米产生的药害。
29-32

野生二粒小麦叶枯病病原菌鉴定及抗病基因遗传特性的初步研究

摘要:叶枯病是小麦常见病害,由多种病菌引起。本文通过野生二粒小麦叶片的叶枯病病斑表型,菌落和孢子形态,真菌ITS1、5.8SrDNA和ITS2区域序列的进化分析以及科赫氏法则等试验表明,链格孢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a是本研究供试野生二粒小麦叶枯病的致病菌。为进一步研究野生二粒小麦中抗病基因的遗传特性,配置了抗感杂交并获得了遗传群体。对F1、F2以及F3株系病情的遗传分析表明,在抗病亲本‘JICl060003’中存在一对显性抗病基因,同时双亲中可能还存在微效的数量性状抗病位点。本研究为进一步通过遗传作图获得与抗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和抗病基因的进一步利用奠定了基础。
33-37

一株具有诱导抗性木霉菌株的筛选及其对黄瓜灰霉病诱导抗性的初步研究

摘要:从植物根部土壤中分离到一株能够诱导黄瓜产生系统抗性的木霉Tr-92,通过形态观察和18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了分类学鉴定,并进行了诱导黄瓜产生系统抗性能力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菌株Tr-92的菌落形态和显微形态与木霉一致,18SrDNA序列与哈茨木霉的相似性为99%,初步鉴定为哈茨木霉。利用该菌株孢子悬浮液对5叶期黄瓜苗进行根部诱导接种,24h后灰霉病菌挑战接种,对灰霉病的防效达56%,叶片中抗性相关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β-1,3葡聚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的酶活性显著上升。表明该菌在黄瓜根部灌施可以诱导叶部系统抗性相关酶的活性升高,可为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提供适宜的菌种资源。
38-43

黑龙江省冬小麦雪腐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摘要:采用形态特征观察和致病性测定方法,对黑龙江省饶河县冬小麦雪腐病进行了病原鉴定,并对病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饶河县冬小麦雪腐病是由半知菌亚门雪腐格氏霉[Gerlachia nivalis(Ces.exSacc.)W.Cams etE.Mull.]侵染引起的红色雪腐病。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适宜pH为7,但3.5~11.5范围内差异不显著;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牛肉膏;病原菌致死温度为50℃处理10min。产孢最适温度为15℃,最适pH为7,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钠。缺N、C比缺Mg、Fe、K、P元素对病原菌的生长影响大。
44-49

华北大黑鳃金龟气味结合蛋白HoblOBP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摘要:探讨应用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华北大黑鳃金龟触角气味结合蛋白HoblOBP2三维结构及其与苯甲酸己酯的结合模式。利用生物信息学相关工具和网站预测HoblOBP2的基本性质,并对其三维结构进行同源建模后发现HoblOBP2的三维结构具有与昆虫普通气味结合蛋白结构的共同特点,即6个α螺旋,其中除了α2在外的5个α螺旋形成疏水结合口袋,3对二硫键起着稳定蛋白结构的作用。将苯甲酸已酯分子对接到HoblOBP2的活性区域,预测蛋白质与气味分子的结合模式,经分析可知蛋白质与气味分子主要通过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相互影响,蛋白内部形成分子内氢键,根据蛋白与气味分子间的结合特性推测HoblOBP2与气味分子结合的三个关键结合位点分别为LEU73,THR54和VAL137。
50-55

绿盲蝽胚胎发育的显微及切片观察

摘要:为了明确绿盲蝽滞育卵胚胎发育的停滞阶段,对其滞育卵和非滞育卵的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和切片的比较观察。在(26±0.5)℃、80%RH和L∥D-16h//8h的试验条件下,使用湿滤纸收集并孵化卵。滞育卵在产后24h内,即形成了单细胞的囊胚层后停滞发育,而非滞育卵随着细胞层的加厚形成胚带并继续发育,经过6d的发育可孵出若虫。通过每天定时向产卵滤纸补充等量水分,非滞育卵的卵重随着胚胎的发育不断增加,而滞育卵由于发育停滞,卵重无明显变化。
56-60

二斑叶螨侵染下菜豆叶片交替呼吸途径对光合作用、叶温和间接防御的影响

摘要:在害虫侵染下,植物能够通过气味吸引害虫天敌以防御害虫的侵染,这被称为间接防御反应。本文研究发现,二斑叶螨的侵染增加了叶片总呼吸、交替呼吸途径容量以及交替呼吸途径容量在总呼吸中比例的水平,并提升了叶片对二斑叶螨天敌的吸引作用。交替呼吸途径抑制剂(水杨基氧肟酸)的处理则降低了二斑叶螨侵染叶片对天敌的吸引作用。水杨基氧肟酸的处理并没有显著改变二斑叶螨侵染叶片的叶片温度,但降低了其光合速率;而二斑叶螨侵染叶片对天敌的吸引作用可能和其光合速率有关。基于以上结果,讨论了在害虫侵染下线粒体交替呼吸途径对于植物间接防御影响的可能机制。
61-65

对小菜蛾协同增效的Cry1和Cry9类蛋白组合的筛选

摘要:为筛选对小菜蛾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苏云金芽胞杆菌Cry蛋白组合,本研究在单独测定对重要蔬菜害虫小菜蛾具有高毒力的Cry1Ai、Cry1Ea和Cry9Aa蛋白杀虫活性的基础上,把Cry1Ai+Cry1Ea、Cry1Ea+Cry9Aa、Cry1Ai+CrygAa蛋白进行不同比例的混配,测定其对小菜蛾的毒杀作用。结果发现Cry1Ai+Cry1Ea有相加作用。Cry1Ea+Cry9Aa蛋白和Cry1Ai+Cry9Aa蛋白均在11混配时增效因子最高,分别为6.67和9.06;后两种组合表现出了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本研究获得的两种高效组合将为转基因抗虫植物的研发提供新的基因来源,有望在治理对Cry1A类蛋白产生抗性的害虫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66-70

双斑长跗萤叶甲玉米田间成虫数量估计的抽样方法研究

摘要:为明确玉米不同生育期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数量估计的适宜抽样方法,在玉米心叶期、吐丝期、乳熟期,分别比较了五点法、双对角线、Z字形、棋盘格式和平行线法与逐行逐株调查法的抽样效果。结果表明在玉米心叶期、吐丝期和乳熟期,棋盘式抽样法是最适合的抽样方法,适合对玉米田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种群密度进行估值调查。双对角线和Z字形也是比较可靠的抽样方法。如果仅仅需要了解成虫的种群发生发展趋势,在玉米的心叶期、吐丝期和乳熟期均可采用五点法进行抽样调查。
71-76

不同营养源对细点扁股小蜂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

摘要:采用单管饲养法,研究了不同营养源对细点扁股小蜂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蔗糖、蜂蜜饲养的雌蜂和雄蜂寿命差异显著(P〈0.05),而花粉、清水和对照饲养的雌蜂和雄蜂寿命差异不显著;补充蜂蜜、葡萄糖、蔗糖等营养均能显著延长细点扁股小蜂的寿命,与补充花粉、清水处理相比,平均寿命延长了3~9倍;20%蜂蜜饲养效果显著高于其他浓度,雌蜂寿命达到(35.2±1.1)d,较无饲喂处理寿命延长14倍以上;产卵量方面,10%和15%葡萄糖饲养效果显著高于其他浓度,雌蜂产卵量分别达到(67.5±3.4)粒和(65.6±2.7)粒,是清水饲喂处理的10倍以上。该研究结果可以为细点扁股小蜂的大量繁殖提供参考。
77-79

大眼蝉长蝽人工饲料的初步研究

摘要:大眼蝉长蝽[Geocoris pallidipennis(Costa)]作为一种捕食性昆虫,是棉花和其他作物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室内大规模繁殖大眼蝉长蝽对于棉田害虫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试验以米蛾卵+菜豆叶片饲养作为对照,研究了4种不同的人工饲料对大眼蝉长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4种人工饲料分别以柞蚕匀浆液、柞蚕脱脂粉、柞蚕全脂粉和柞蚕冷冻干粉为主,并添加蔗糖、玉米油、鸡蛋黄、脱脂奶粉等配制而成。研究结果表明以匀浆液为主要成分的饲料喂养效果最佳,大眼蝉长蝽成虫获得率最高,达到了76.0%,若虫发育历期为(34.42±0.80)d、产卵前期为(7.80±0.33)d,均显著长于对照;雄虫体重为(1.88±0.05)mg、雌虫体重为(2.90±0.04)mg,单雌产卵量为(46.10±1.85)粒、卵的孵化率为(0.80±0.04),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80-84

毛健夜蛾昼夜节律行为

摘要:为探明毛健夜蛾昼夜行为节律,在光周期L//D-12h//12h、恒温28℃下,较系统地观察了其化蛹、羽化、交配、产卵及卵孵化行为。结果表明(1)化蛹主要发生在光期,但无明显的化蛹高峰期;(2)羽化也主要发生在光期,主高峰期在1000-1100;(3)交配主要发生在暗期,两个明显的主要交配高峰期分别为1900-2000和000-100;(4)产卵也主要发生在暗期,在熄灯后的4h内和光开启前的4h内产卵数最多;(5)卵孵化主要发生在000-1200,孵化的高峰期为800-1000。这些结果表明,毛健夜蛾的化蛹、羽化、交配、产卵和孵化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
85-88
植物保护杂志研究简报

壳聚糖对青枯劳尔氏菌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摘要:为建立快速检测壳聚糖抑菌效果的方法,研究其对青枯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并探索其抑菌机理,利用酶标仪检测壳聚糖与菌悬液混合培养物的吸光值,计算抑菌率,同时利用结晶紫染色法对壳聚糖处理后青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进行评价,并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壳聚糖浓度低于0.15mg/mL时,随浓度增加其抑菌效果亦显著增加,其浓度超过0.15mg/mL之后,其抑菌效果达到同一水平,最高抑菌率为74.3%;而壳聚糖浓度对青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未产生显著影响;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壳聚糖通过破坏青枯菌细胞膜抑制细菌生长。
89-92

甘肃省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种类鉴定及其rDNA-ITS序列分析

摘要:为明确甘肃省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的种类,采用rDNA-ITS-PCR方法结合其2龄幼虫、雌虫会阴花纹等形态学特征对采自甘肃省9个市的主要蔬菜生产基地保护地蔬菜根结线虫的11个种群样本进行了种类鉴定,并对其ITS区域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比对。结果表明11个根结线虫种群的ITS区域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已知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ITS区域序列的相似性达到99%,其ITS片段大小介于690-695bp之间,表明甘肃省保护地中蔬菜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
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