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杂志社
分享到:
《植物保护》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调查研究、应用与交流 、基础知识、实验技术、国外植保、有害生物动态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国际刊号:0529-1542
  • 国内刊号:11-1982/S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483
  • 创刊时间:196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57
  • 综合影响因子:1.30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植物保护 2012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植物保护杂志研究报告

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在室内采用培养基混药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LC10、LC25和LC50)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体内3种解毒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剂量处理3龄幼虫48h后饲养,各处理组当代(F0)3~6龄幼虫历期均比对照组延长0.2~3.8d,但成虫平均历期比对照组缩短0.8~2.5d,子代(F1)1~6龄幼虫历期均比对照组延长0.2~2.6d,成虫平均历期比对照组缩短0.1~0.5d;各剂量处理后,各处理组F0代3~6龄幼虫和蛹的体重、F1代4~6龄幼虫和蛹的体重均比对照组减轻,且剂量越大,体重减轻越显著;各处理组F0代种群趋势指数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16.27%、58.51%和71.17%,F1代分别下降了13.66%、52.61%和66.63%;各处理组F0代3~6龄幼虫体内的羧酸酯酶(CarE)和细胞色素P450O-脱乙基酶(P450-ECOD)比活力均高于对照组,其中6龄幼虫这两种酶比活力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16%和23%~66%,但各处理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比活力均低于对照组,其中6龄幼虫GSTs比活力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6.23%、58.51%和71.17%。表明在LC10~LC50剂量范围内,氯虫苯甲酰胺处理棉铃虫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越高,其生长发育受抑制越显著,P450-ECOD和CarE比活力上升越高,GSTs比活力下降也越大。
1-8

大螟幼虫田间扩散及成虫飞行能力研究

摘要:大螟的抗性演化将成为制约Bt水稻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实施预防性的害虫抗性治理策略,明确大螟成、幼虫的运动习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田间调查和飞行磨测试的方法研究了大螟幼虫在田间的迁移扩散行为和成虫的飞行能力。结果表明,大螟幼虫在不同水稻穴之间及同一水稻穴内的不同分蘖间均存在频繁的迁移扩散,且其在分蘖期水稻上的迁移扩散能力显著高于孕穗期水稻。在整个幼虫发育过程中,大螟在分蘖期和孕穗期水稻上的平均迁移扩散距离分别为62.29cm和51.02cm,最大扩散距离为120cm。吊飞结果表明,大螟的有效飞行时间为4~5d,能多次飞行,约有75.5%的个体累计飞行距离≤5km。因此,对于幼虫扩散能力相对较强、成虫飞行能力相对较弱、求偶前期相对较短的大螟来说,建议其抗性治理策略应设置为分区种植的庇护所,且庇护所与Bt稻田的距离最好不超过5.0km。
9-13

华北大黑鳃金龟气味受体OrCo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摘要:嗅觉受体OrCo(olfactory receptor coreceptor)在不同昆虫体内高度保守,克隆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oblita(Falderman)]OrCo基因可以为进一步探索受体在气味识别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功能提供基础。本研究利用RT-PCR和RACE方法,克隆获得华北大黑鳃金龟OrCo受体基因cDNA全长序列。将该基因命名为Hobl/Or-Co。序列分析结果显示,Hobl/OrCo全长共1 598bp,开放阅读框全长1 434bp,编码477个氨基酸,序列中有7个跨膜区和高度保守的C端区域。Hobl/OrCo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近缘种铅灰齿爪鳃金龟嗅觉受体的同源性高达95.39%,与已经报道的其他昆虫的嗅觉受体同源性在76%以上,特别是在C端几乎完全一致。
14-20

转sck/cry1Ac基因稻谷对米蛾幼虫解毒酶系的影响

摘要:采用酶活力测定及酯酶同工酶电泳方法研究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幼虫取食表达SCK/Cry1Ac毒蛋白的转基因稻谷后体内重要解毒酶活力的变化,明确其代谢毒蛋白的主要酶类。结果表明:取食转Bt基因稻谷米蛾幼虫体内的α-乙酸萘酯酶、碱性磷酸酯酶的活力在24~72h显著低于对照;酸性磷酸酯酶活力在12、48h和72h时也显著低于对照;而α-乙酸萘酯羧酸酯酶和乙酰胆碱酯酶的活力显著高于对照。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除饲喂24h的处理外,其他处理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此外处理72h后米蛾幼虫体内酯酶同工酶谱有4条酯酶酶带,4种酯酶Est1、Est2、Est3、Est4的活性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酯酶Est4的抑制效果最明显。这些解毒酶和酯酶同工酶直接参与Bt毒蛋白的代谢作用。
21-26

封面照片说明

摘要: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Koch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于1983年最先在北京花卉上发现,目前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陕西、辽宁、河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有分布,取食多种果树(苹果、梨、桃等)、蔬菜、花卉等植物,在北方一些果园,它已取代其他叶螨成为优势种,也是近年来温室草莓等多种农作物的主要害虫。
26-26

西花蓟马寄主选择性与寄主物理性状及次生物质的关系

摘要:为明确西花蓟马对6种蔬菜寄主(甘蓝、莴苣、黄瓜、茄子、芹菜和大蒜)的选择性,及其与寄主物理性状(颜色、叶毛数和叶片厚度)和次生物质(单宁酸、黄酮和总酚)的关系,采用非自由选择法,以每雌每天所孵化的子代若虫数为选择性指标,探讨其与寄主叶毛数、叶片厚度和次生物质的关系;采用叶碟法观察西花蓟马成虫对颜色的自由选择。以每雌每天所孵化的子代若虫数为选择性指标表明,西花蓟马对6种寄主的选择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甘蓝〉莴苣〉黄瓜=茄子〉芹菜=大蒜,而西花蓟马对叶片颜色的选择趋性为甘蓝〉莴苣〉芹菜〉黄瓜〉大蒜〉茄子。相关分析表明,西花蓟马的选择性与寄主的叶毛数(R=-0.073,p=0.890)、叶片厚度(R=-0.683,p=0.135)和总酚含量(R=-0.023,p=0.966)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与寄主的单宁酸和黄酮的含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28(p=0.042)和-0.820(p=0.046)。单宁酸和黄酮的含量对西花蓟马的寄主选择性有很大的影响,其含量越高越不利于西花蓟马的寄主选择。
27-32

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种群动态的影响

摘要:为了明确甜菜夜蛾在藜、苋菜、甜菜和葱上的种群动态,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4种寄主植物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种群增长参数的影响,组建了甜菜夜蛾在供试植物上的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取食苋菜和藜的幼虫发育历期最短,而取食葱的发育历期最长(平均为16.00d)。蛹的发育历期在藜上最短(8.70d),在苋菜上最长(10.30d)。寄主植物不影响甜菜夜蛾卵的孵化率和蛹的存活率,但影响幼虫的存活率。幼虫的存活率在藜上最高(74.67%),葱上最低(26.25%)。藜、苋菜、甜菜和葱上甜菜夜蛾单雌平均产卵量分别为589.80、376.40、454.60、532.70粒。甜菜夜蛾雌蛾在藜、苋菜、甜菜、葱上的产卵呈现明显的动态变化。取食藜组和甜菜组雌蛾的产卵高峰出现在羽化后第2天,苋菜组为羽化后第3天,而葱组则为羽化后第1天和第3天。甜菜夜蛾在藜上的种群净增殖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最高,平均世代周期(T)、种群加倍时间(t)最低。4种寄主植物中,甜菜夜蛾的适宜寄主植物依次为藜、苋菜、甜菜和葱。
33-37

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亚致死剂量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摘要:采用浸虫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对甜菜夜蛾4龄幼虫的毒力,并比较了亚致死剂量对甜菜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对甜菜夜蛾4龄幼虫毒力明显高于毒死蜱,其毒力为毒死蜱的665.61倍(LC50);两药剂亚致死剂量处理甜菜夜蛾4龄幼虫后,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其化蛹率、蛹重、羽化率逐渐下降,氯虫苯甲酰胺LC10、LC30、LC50剂量处理后甜菜夜蛾化蛹率、蛹重和羽化率均低于毒死蜱LC10、LC30、LC50处理,其中氯虫苯甲酰胺LC10、LC50剂量处理后蛹重显著低于毒死蜱LC10、LC50处理,氯虫苯甲酰胺LC50处理羽化率显著低于毒死蜱LC50处理;两药剂处理后,甜菜夜蛾单雌产卵量随处理浓度的上升而下降,除LC50处理氯虫苯甲酰胺单雌产卵量较毒死蜱高外,其余均低于毒死蜱处理,但差异均不显著,幼虫孵化率和成活率分别为89.56%~91.62%和69.06%~73.38%,与对照差异不显著。
38-41

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亚致死效应的研究

摘要:探讨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亚致死效应,为氯虫苯甲酰胺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采用药膜法确定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2龄和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LC25、LC40),以试虫死亡率、取食量、化蛹时间、蛹重、羽化率为指标研究其对小菜蛾的亚致死效应。与对照相比,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的小菜蛾除死亡率显著增高外,幼虫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幼虫至化蛹平均历期显著延长,取食量、蛹重和化蛹率明显降低。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种群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小菜蛾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有积极意义。
42-46

槐豆木虱若虫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摘要:应用6种分布型指数法分析判定了槐豆木虱[Cyamophila willieti(Wu)]若虫在国槐(Sophora japonicaLinnaeus)上的空间分布型,利用Taylor(1961)幂法则和Iwao(1971)回归方程分析聚集原因,结果表明,槐豆木虱若虫在国槐上呈聚集分布,公共kc值为5.159 0,且符合负二项分布;其种群聚集原因是由昆虫本身行为习性所致。在此基础上,采用Iwao的方法确定了槐豆木虱若虫的田间理论抽样数和序贯抽样表。
47-49

小菜蛾为害不同生育期秋甘蓝对产量的影响及经济阈值研究

摘要:采用笼罩法测定了小菜蛾在秋甘蓝不同生育期为害造成的产量损失,建立了产量损失率与小菜蛾虫口密度的回归关系式。结果表明,在秋甘蓝苗期、莲座期、结球始期和结球中后期秋甘蓝损失率(y)与小菜蛾虫口密度(x)关系式分别为:y=9.480 6x-2.586 2,y=3.621 8x-0.790 2,y=-0.210 7x2+6.698 1x-1.906 5和y=0.081 1x2-0.147 9x+0.405 4。根据经济阈值模型,秋甘蓝不同生育阶段的小菜蛾幼虫经济阈值分别为苗期0.54头/株,莲座期0.91头/株,结球始期0.67头/株,结球中后期6.08头/株。该研究为秋甘蓝小菜蛾的防治策略和经济阈值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50-53

香梨园山楂叶螨种群动态的研究

摘要:采用聚集度指标分析了山楂叶螨聚集强度的时序变化,以指数模型进行拟合数量动态,运用最优分割法分析了山楂叶螨在香梨上的种群动态。山楂叶螨在香梨上的空间格局为聚集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聚集强度与叶螨的密度有关。山楂叶螨在香梨上呈指数增长,模型为Nt=15.199 4e0.054 t(R=0.913 2**);将山楂叶螨种群动态划分为3个阶段:发展期、高峰期和衰退期。
54-56

黑条帕寄蝇成虫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摘要:黑条帕寄蝇(Palesisa nudioculla Villeneuve)是草地螟(Loxostege sticticalis L.)及其他许多鳞翅目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国内外对其研究报道较少。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试验研究了黑条帕寄蝇成虫主要的生物学特性,为该蝇种的保护利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黑条帕寄蝇的寄生方式属微卵生型,羽化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天的08:00-10:00,16:00-18:00,羽化性比为1.13∶1(雌∶雄),且雄蝇比雌蝇先羽化;在条件为(23±1)℃、L∥D=16h∥8h、RH 60%~70%的光照培养箱中饲养,成虫的寿命最长,可达34d;以含糖物质补充营养能延长成虫的寿命,特别是20%的蜂蜜水补充可显著延长其寿命,且雌蝇比雄蝇的寿命长;被寄生的草地螟虫茧低温(4℃)储存20d后的羽化率没有显著变化,但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羽化率显著降低。
57-62

暗黑鳃金龟触角超微结构

摘要:利用扫描电镜对暗黑鳃金龟(Holotrichia parallela)雌、雄成虫的触角形态和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暗黑鳃金龟触角分为4部分,即柄节、梗节、鞭节棒状部和鳃状部,其中鞭节棒状部由5节组成,鳃状部由鞭节末端3节扩展构成。暗黑鳃金龟触角感器共7种,分别为板形感器、腔锥感器、腔形感器、刺形感器、毛形感器、锥形感器和Bhm氏鬃毛。雌、雄个体之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均没有明显差异。不同感器在触角各节上的数量与分布各不同。
63-67

红树林植物无瓣海桑主要害虫迹斑绿刺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摘要:为了明确无瓣海桑主要害虫迹斑绿刺蛾的生活史和各虫态生活习性,通过室内饲养、林间套笼观察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迹斑绿刺蛾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该虫在广西钦州红树林自然保护区1年发生4代,有世代重叠现象;以蛹在茧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第1代幼虫为害期发生在4月下旬到6月下旬;第4代幼虫11月上旬开始结茧化蛹越冬。成虫具有较强趋光性,成虫夜间羽化率达到98.6%,以晚上24:00前居多。成虫羽化后第2天交尾,雌虫产卵量为35~183粒,雄虫平均寿命6.7d,雌虫平均寿命8.1d。本研究明确了迹斑绿刺蛾生物学特性,为该虫的预测防治工作提供基础。
68-71

利用光谱特征参数估算病害胁迫下杉木叶绿素含量

摘要:为了探索建立炭疽病胁迫下杉木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估算模型,促进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通过获取不同发病程度的杉木冠层光谱及相应的叶绿素含量,将冠层光谱数据、一阶微分数据与相应的叶绿素含量分别进行了相关分析。采用逐步回归、主成分回归及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构建叶绿素含量的估算模型。叶绿素含量与原始光谱在可见光(614~698nm)和近红外区(724nm之后)达到极显著相关,且在近红外区基本趋于稳定;与一阶微分光谱在424~486nm、514~532nm、552~682nm、698~755nm和762~772nm波段全部达到极显著相关;3种建模方法均消除了参数间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模型的决定系数全部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逐步回归模型精度最高,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0.71%和0.194。研究表明受到不同程度炭疽病胁迫的杉木冠层光谱反射差异较大,可利用高光谱信息定量估算病害胁迫下的杉木叶绿素含量,且估算精度较高。
72-76

具有除草活性的小麦根腐病菌发酵条件优化

摘要: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小麦根腐病菌菌株进行了发酵条件优化,以提高其活性物质的产量。结果表明:最适合小麦根腐病菌产毒的培养基是察氏培养基;该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氯化铵,无机盐为氯化钾、磷酸氢二钾、硫酸镁和硫酸亚铁;发酵培养基各组分的最佳配比为:葡萄糖2.0%,氯化铵0.25%,氯化钾0.05%,磷酸氢二钾0.025%,硫酸镁0.025%,硫酸亚铁0.000 5%;有利于提高菌株活性物质产量的培养条件为初始pH7.0,转速为130r/min,温度为28℃,培养时间为5d,装液量为120mL/250mL,接种量为6%。小麦根腐病菌菌株发酵产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在弱酸性及中性条件下较稳定。发酵条件优化后提高了小麦根腐病菌的除草活性。
77-82

肿节风炭疽病病原学研究及其对药材质量的影响

摘要:为明确肿节风炭疽病的致病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病害发生后对药材质量的影响,采用柯赫氏法则验证菌株致病性,根据菌株的形态特征及ITS序列分析进行病原菌鉴定;参照2010年《中国药典》HPLC方法测定肿节风主要活性成分异嗪皮啶的含量。结果表明:肿节风炭疽病的病原菌为Colletotrichum dematium,肿节风为其新记录寄主。病原菌菌丝生长及产生孢子的适宜温度为24~28℃,pH值为5~9;肿节风炭疽病病情指数达到50~60时植株鲜重显著降低,当病情指数达到60~70时异嗪皮啶含量开始显著下降;表明肿节风炭疽病发生到一定程度时,会造成药材质量下降,田间病害病情指数大于60时,药材不适宜应用。
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