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杂志社
分享到:
《植物保护》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调查研究、应用与交流 、基础知识、实验技术、国外植保、有害生物动态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国际刊号:0529-1542
  • 国内刊号:11-1982/S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483
  • 创刊时间:196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57
  • 综合影响因子:1.30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植物保护 2012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植物保护杂志专论与综述

植物组成型防御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摘要:植物在长期适应复杂生境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自身固有的防御机制。对于植食性昆虫而言,植物固有的防御系统主要涉及植物的形态特性和次生代谢产物,其防御机制包括了组成防御机制和诱导防御机制。本文从植物的毛、蜡质、叶型、叶色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植物形态特性对昆虫的影响,以及挥发性次生代谢物和非挥发性次生代谢物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阐释了植物组成型防御与植食性昆虫的关联性及其机理。最后,对植物组成型防御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1-5

农田生物多样性对昆虫的生态调控作用

摘要:随着农田作物的单一性种植,植食性昆虫暴发、物种流失等问题日益突出,化学农药大量应用于作物有害生物的防治更加剧了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不稳定性。因此,从生物多样性-农田生态系统-植食性昆虫的相互关系入手,探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其在农业有害生物防控上的应用,回归农田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生态调控举措,成为可持续发展农业领域中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农田生物多样性对昆虫生态影响的重要性及其生态功能,进一步阐述了农田生物多样性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前景。
6-10

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构效关系和抗性研究进展

摘要: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是以乙酰辅酶A羧化酶为作用靶标的一类除草剂。这类除草剂通过抑制真核型乙酰辅酶A生成丙二酰辅酶A的羧化反应,进而抑制植物脂肪酸的合成,多用于苗后有选择性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本文综述了该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构效关系及在应用中的抗性研究进展。
11-17
植物保护杂志研究报告

福建及贵州等地烟草青枯菌系统发育分析

摘要:[目的]探寻烟草上青枯菌的系统发育。[方法]采用演化型分类框架对福建及贵州等地的62个烟草青枯病菌株进行鉴定分析。[结果]基于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系统发育学的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参试菌株均归属于青枯菌亚洲分支的4个序列变种,分别为序列变种15、17、34和44;尚未发现归属于美洲或非洲分支的烟草青枯病菌株。其中序列变种15和17为优势菌系,序列变种34的菌株都来自福建省,只发现3个菌株属于序列变种44。基于avrA基因的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4个序列变种的avrA基因都属于RS1000类型。[结论]本研究表明福建及贵州等地烟草上的青枯菌存在一定的遗传分化。
18-23

利用蚕豆根尖微核试验研究入侵植物胜红蓟的化感作用潜力

摘要:[目的]研究入侵植物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 Linn.)的化感作用潜力。[方法]运用蚕豆(Vicia fabaL.)根尖细胞微核试验研究入侵植物胜红蓟叶、茎、花以及地上部分(除去根以外的植物体,下同)水浸提液的化感效应。[结果]胜红蓟水浸提液具有较强的遗传毒性。在叶、茎、花和地上部分水浸提液作用下,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微核率升高,细胞中出现了微核、染色体桥、染色体环等多种染色体畸变,胜红蓟水浸提液对蚕豆根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浓度效应。胜红蓟叶、茎、花和地上部分的整体效应为叶〉茎〉花〉地上部分,与地上部分相比三部位之间的化感作用潜力不存在简单加和作用,但仍以叶片效应最强。[结论]叶片具有最高的化感作用潜力。
24-30

黄皮素内酯Ⅱ在黄皮植物体的分布及对稗草生化代谢的影响

摘要:[目的]测定黄皮素内酯Ⅱ(2′,3′-epoxyanisolactone)在黄皮[Clausena lansium(Lour.)Skeels]植株的花、枝叶和果核中的含量,明确其对稗草生化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的测定,小杯法培养供试稗草。[结果]黄皮素内酯Ⅱ在花粗提物中的含量较少,仅为0.43%,在枝叶和果核中的含量分别为3.33%和3.21%。黄皮素内酯Ⅱ处理稗草植株,处理后稗草根中蛋白含量和氨基酸含量与未经处理存在明显的差异,在50μg/mL的浓度下,可以显著地降低稗草植株内的蛋白含量和增加植株内的氨基酸含量。当处理浓度为50、25、12.5、6.25、3.125μg/mL时,样品中的含氮量分别为1.402 8、1.317 2、1.250 2、1.128 7、0.903 2mg/g,比对照0.832 1mg/g均有所增加。黄皮素内酯Ⅱ处理后,稗草的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所下降,处理浓度为50、25、12.5、6.25、3.125μg/mL时,蛋白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75.91%、66.43%、62.43%、58.57%和58.03%。[结论]黄皮素内酯Ⅱ对稗草代谢有一定影响。
31-34

寄主植物对草地螟中肠解毒酶及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寄主植物对草地螟中肠解毒酶及保护性酶活性的影响,为研究草地螟对不同寄主植物的生理适应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测定草地螟幼虫取食藜、大豆、向日葵、玉米和马铃薯等5种不同寄主植物后中肠解毒酶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乙酰胆碱酯酶和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时序变化。[结果]取食不同寄主植物会显著影响幼虫中肠解毒酶活性。取食适宜寄主植物时幼虫中肠解毒酶活力在初期明显高于取食非适宜寄主植物的,但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取食非适宜寄主植物的酶活力快速增长。取食初期,取食不同寄主植物对于中肠保护酶活性也有一定影响,但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保护酶活力基本趋于一致。[结论]试验结果表明,草地螟老龄幼虫中肠解毒酶和保护酶对不同寄主的适应性反应是其取食非适宜寄主能够存活的生理机制之一。
35-39

不同寄主植物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摘要:[目的]掌握不同寄主植物对豌豆蚜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规律。[方法]在(23±1)℃、光照时间16h、相对湿度80%的人工气候箱条件下,组建了豌豆蚜在4种寄主植物上的生命表,统计出种群内禀增长率(rm)、净增殖率(R0)、平均世代周期(T)、种群加倍时间(t)和周限增长率(λ)等种群动态参数。[结果]在蚕豆、豌豆、苜蓿、红豆草4种寄主植物上,豌豆蚜的发育历期存在显著差异,内禀增长率rm分别为0.263 2、0.261 9、0.224 3、0.217 1。[结论]豌豆蚜在蚕豆上的适应度和嗜食性最好,并且繁殖速度最快。
40-43

油菜-小麦邻作与小麦单作对小麦田节肢动物功能团的影响

摘要:[目的]揭示在油菜-小麦邻作和小麦单作模式下昆虫群落的变化,为实际小麦生产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方法]将小麦田和油菜田交界处设为0m,在距0m处2、4、6、8、16m(包括0m)处设立试验小区,记录节肢动物数量,计算主要特征参数。[结果]临近油菜的小麦上蚜虫丰盛度最低,主要天敌丰盛度最高;距离油菜0m处麦蚜亚群落稳定性较好;距离油菜0m处捕食性天敌亚群落稳定性最高,16m处最低;邻作小麦田昆虫群落稳定性高于单作小麦田;油菜-小麦邻作可以降低6m以内蚜虫种群数量,增加6m内捕食性天敌的数量以及4m内捕食性天敌的多样性。[结论]油菜与小麦邻作对于麦蚜的防治有一定的作用,但控制范围有限。
44-49

麦田间作对麦长管蚜的生态调控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麦田间作对麦长管蚜种群的生态调控作用。[方法]田间调查小麦单作田、小麦与绿豆、小麦与豌豆以8:2行距间作田麦长管蚜种群数量及其时间动态变化;室内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麦长管蚜对小麦、小麦与绿豆、小麦与豌豆不同组合气味的选择性。[结果]麦田间作不能影响麦蚜种群随时间动态变化曲线,但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麦长管蚜无翅蚜和有翅蚜的数量。室内麦长管蚜无翅蚜和有翅蚜显著选择寄主植物的气味。当小麦与绿豆或小麦与豌豆组合时对麦长管蚜没有吸引作用。[结论]非寄主植物的气味对寄主植物气味起掩盖作用,干扰蚜虫的寄主定位,这可能是间作低于单作蚜量的原因之一。
50-54

不同食物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

摘要:[目的]比较玫瑰花粉、茶花花粉、油菜花粉、10%蔗糖溶液4种不同食物对西花蓟马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室内实验种群生命表的建立和种群生态学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实验方法和数据。[方法]采用花粉-生物膜饲养法测定4种不同食物饲喂条件下西花蓟马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参数。[结果]添加花粉能显著增加西花蓟马的产卵量,玫瑰花粉+10%蔗糖溶液饲养下的西花蓟马的平均产卵量最高(114.32粒),而10%蔗糖溶液饲养下的平均产卵量最低(55.21粒)。在发育历期上,4种食物饲养的西花蓟马除若虫期有差异外(F=24.01,p=0.012),其余虫态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饲养效果最好的玫瑰花粉+10%蔗糖溶液连续饲养西花蓟马3个世代,编制实验种群生命表,其生命表参数为:平均世代历期(T)22.202 7~23.295 3d;净生殖率(Ro)59.0025~64.5397;内禀增长率(rm)0.177 7~0.183 7。
55-59

云南传统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性筛选

摘要:[目的]初步筛选云南传统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的抗、感性差异,为进一步研究白背飞虱的抗虫水稻种质资源奠定基础。[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分析比较了13个来自云南元阳的地方水稻品种抗白背飞虱等级,不同品种对白背飞虱若虫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白背飞虱在各个品种上的取食量和产卵差异。[结果]在13个传统品种中,‘红皮糯谷’、‘绿脚谷’和‘车甲谷’无论在苗期还是分蘖期对白背飞虱的抗性等级均较一致。上述品种中,白背飞虱在‘红皮糯谷’、‘绿脚谷’和感虫对照‘TN1’上24h的蜜露斑面积测定结果均〉45mm2,单雌产卵量超过90粒,孵化率高于80%;而在‘车甲谷’和抗虫对照‘RHT’上24h的蜜露斑面积测定结果均〈20mm2,单雌产卵量均低于60粒,孵化率不足57%。白背飞虱若虫的发育历期在各供试品种之间的差异不明显。[结论]白背飞虱在‘红皮糯谷’和‘绿脚谷’上的取食量、单雌产卵量和孵化率均较高,可以初步确定为感虫品种;而在‘车甲谷’上的取食量、单雌产卵量和孵化率均较低,初步确定属于抗虫品种。
60-64

北京植物园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的分离鉴定

摘要:[目的]从北京植物园采集的土壤样品中分离高毒力的苏云金芽胞杆菌。[方法]采用温度法筛选Bt菌株,比对大质粒DNA图谱,区分不同类型的Bt菌株,PCR-RFLP方法对cry1~cry4 0类基因型进行鉴定,SDS-PAGE分析杀虫晶体蛋白,测定Bt分离株对大猿叶甲、小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筛选出高毒力的菌株。[结果]从149份土壤样品中分离出147株Bt,分为12种类型,含有菱形、方形、球形和不规则等晶体类型;6株菌中分别含有cry1Aa、cry1Ab、cry1Ac、cry1Ah、cry1Ba、cry1Be、cry1Ia、cry1La、cry2Ab和cry7Aa等基因类型,其余6株中不含有已知基因。有9株表达约130ku蛋白,1株表达约70ku蛋白,2株表达约150ku蛋白,有3株既表达130ku蛋白又表达60ku蛋白;发现一株对大猿叶甲具有较高毒力的菌株ZWY-7,1株对小菜蛾有高毒力的菌株ZWY-9,2株菌都没有检测到已知基因型。[结论]北京植物园中Bt分布广泛,类型多样,其中发现两株高毒力的菌株,有望获得新的杀虫基因。
65-70

链霉菌182-2抗真菌活性物质的分离及抑菌特性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链霉菌182-2的发酵液对烟草赤星病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本文拟对其发酵液中抗真菌活性组分进行初步分离,并进行抑菌特性研究。[方法]发酵液经预处理后,依次用活性炭脱色,大孔树脂吸附层析分离纯化,对纯化后活性物质(组分Ⅱ)的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分离纯化结果表明其活性物质中至少含有两种抗真菌活性组分。离体条件下当活性物质浓度为2 000μg/mL时,对烟草赤星病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达58.0mm。目测法测定抗生作用表明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80μg/mL,最小杀菌浓度(MBC)为160μg/mL。48h时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最高,抑菌中浓度(EC50)分别为31.9μg/mL和42.2μg/mL。活性组分处理还可导致病原菌菌丝和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变形扭曲或产生大泡囊。[结论]纯化后的活性物质对烟草赤星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进一步研究利用的价值。
71-75

当归内生真菌抗植物病原菌的活性研究

摘要:[目的]从当归内生真菌中筛选抗小麦赤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等植物病原菌的有益菌株,并筛选代谢产物中的抑菌活性部位。[方法]采用平板拮抗法对抗性菌株进行初步筛选,采用抑制菌丝生长法以及抑制孢子萌发法筛选有益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中的抑菌活性部位。[结果]抗小麦赤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的内生真菌较多,分别占24.3%和28.6%。对小麦赤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以及水稻纹枯病菌生长抑制作用较强的内生真菌包括5个属8个菌株,其中6个菌株只对1种病原菌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此外,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的内生真菌超过20%,其中内生真菌Myxormiasp.2和Myxormiasp.4的提取物对4种植物病原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显著,抑制率达到90%以上。通过对有益内生真菌代谢产物的分析表明,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对植物病原真菌菌丝体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强。[结论]具有抗菌活性的当归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76-79

适应水稻秸秆还田的抗稻纹枯病拮抗菌株的筛选

摘要:[目的]筛选适应水稻秸秆还田的抗水稻纹枯病的拮抗菌株。[方法]从土壤中分离出4株芽胞杆菌和9株木霉,测定其对水稻秸秆的降解能力,对具有较好降解能力的菌株测定其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效果和对水稻秸秆的适应性。[结果]芽胞杆菌B4菌株和木霉T3、T5、T6和T9菌株对水稻秸秆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中木霉T5和T9的降解效果最好;芽胞杆菌B4菌株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达40.48%,而且抑菌带能持久地保持,木霉T3、T5、T6和T9菌株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较高,抑制率分别为46.48%、45.63%、50.99%和53.38%,这5种拮抗菌的代谢物都能抑制菌丝的生长和完全阻止菌核的形成,而且这5株菌株对水稻秸秆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结论]木霉T5和T9具有较好的秸秆降解和抑制稻纹枯病菌的双重效果。
80-84

黑龙江省马铃薯早疫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摘要:[目的]明确黑龙江省马铃薯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生物学特性的多样性。[方法]通过平板培养研究分离自黑龙江省马铃薯早疫病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各分离株在PDA培养基上菌落生长速度、颜色、形态、成带现象等差异较大。其中的5个代表性供试菌株在PDA、CMA、O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均能在10~35℃生长,但最适温度有一定的差异;供试菌株均能在pH 4~10的条件下生长,最适pH为6~8;光照对各分离株菌落生长有促进作用,各菌株对pH、光的反应不完全一致。[结论]说明黑龙江省马铃薯早疫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具有明显的遗传多样性。
85-89

有机硅表面活性剂Tech-408和Fairland2408对农药雾滴在烟草叶片上覆盖面积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有机硅表面活性剂Tech-408和Fairland2408对农药雾滴在烟草叶片上覆盖面积的影响,寻找提高农药使用效率的途径。[方法]将10%吡虫啉乳油稀释3 000倍,分别加入有机硅表面活性剂Fairland2408和Tech-408以及农乳500#后,采用连续拍摄的方法,测试直径范围为340~360μm单个雾滴在‘NC471’、‘云110’和‘T66’3种烟叶片上的蒸发时间和覆盖面积,重点研究Fairland2408和Tech-408对药液雾滴在烟草叶片上覆盖面积的影响规律。[结果]表面活性剂不同,雾滴覆盖面积的扩展程度也不同。当Tech-408、Fairland2408和农乳500#的添加比例为0.03%时,雾滴覆盖面积在上述3种烟叶片上扩展的平均倍数分别为8.1、6.4倍和1.2倍。表面活性剂添加比例不同,其对农药雾滴覆盖面积的影响程度也明显不同。随着Tech-408、Fairland2408和农乳500#的添加比例从0.03%增加到0.1%,雾滴在‘T66’烟叶片上覆盖面积分别增大了39.8%、156.1%和53.3%。[结论]有机硅表面活性剂Tech-408和Fairland2408和其添加比例均对吡虫啉在烟叶上的雾滴覆盖程度有明显影响。
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