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杂志社
分享到:
《植物保护》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3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调查研究、应用与交流 、基础知识、实验技术、国外植保、有害生物动态等。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国际刊号:0529-1542
  • 国内刊号:11-1982/S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483
  • 创刊时间:1963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57
  • 综合影响因子:1.30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植物保护 2010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植物保护杂志专家视角

我国植物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

摘要:植物害虫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或生物代谢产物来控制农业害虫的一种害虫防治方法,具有安全、环境友好和可持续等优点。本文基于我国近年在天敌资源挖掘、天敌控害机制、天敌产业化应用和新方法探索等方面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了我国植物害虫生物防治学科的体系建设及促进学科发展的主要策略。
1-5

我国植物病原细菌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策略

摘要:作为植物保护学科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植物病原细菌学主要研究植物细菌病害的发生机理、灾变规律及其防控技术。近年来,我国在病原菌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病原菌寄主互作机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分析了本领域的发展规律和研究现状,探讨了今后的发展布局和重点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保障措施。
6-8

我国植物真菌病害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

摘要:植物真菌病害研究可为病害防控策略的制定与防治技术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基于国内外植物真菌病害研究进展、发展趋势以及国内研究现状与存在的差距,探讨了我国植物真菌病害研究的重点领域及促进学科发展的主要策略。
9-12
植物保护杂志专论与综述

我国小麦病毒病害发生现状与趋势分析

摘要:在简要介绍我国发生的小麦病毒病害种类、发生规律与侵染循环的基础上,对1987-2007年小麦病毒病在国内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小麦病毒病发生呈现暴发性间歇危害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年份和地区间的发病面积波动很大,而且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分析了影响小麦病毒病流行的因素,提出当前一段时间小麦病毒病研究与防治建议。
13-19

生防芽胞杆菌脂肽抗生素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对生防芽胞杆菌脂肽抗生素的类群、特性,脂肽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基因工程研究以及脂肽抗生素的分离纯化、鉴定进行了概述。最后对该类抗生素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20-25

2010年度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推荐、启动工作通知

摘要:“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是经科技部、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的面向全国植物保护行业的综合性科学技术奖,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共建。根据《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办法(试行)》(简称《奖励办法》)的有关规定,现将2010年度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科学技术奖申报、推荐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25-25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研究进展

摘要:在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研究中,分离构建一种由天然微生物构成的复合系,将其应用于被污染的环境是消除农药污染的一个有效方法。本文综述了环境中降解农药的微生物种类、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机理、在自然条件下影响微生物降解农药的因素及农药微生物降解研究方面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26-29

柑橘黄龙病病原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对柑橘黄龙病(HLB)的发现、认识过程及病原菌的分类、检测鉴定技术进行了综述。HLB是一种十分严重的柑橘病害,主要通过木虱和嫁接进行传播,在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具有不同的名字,已统一命名为HLB。对引起HLB的原因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水害、缺素、镰刀菌、病毒到类菌原体,最后确定为细菌。该病原属于α亚纲,韧皮部杆菌属,分为亚洲种、非洲种和美洲种3个种,可以通过PCR技术进行检测鉴定。同时,对韧皮杆菌的人工培养以及与黄龙病相关植原体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30-33

转基因棉甜菜夜蛾的为害现状、暴发成因及防治现状

摘要:近几年因甜菜夜蛾严重为害转基因棉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甜菜夜蛾对转基因棉的为害现状;害虫抗药性强、气候高温干旱、作物种植结构不合理、转基因棉自身的问题和品种混杂以及抗虫性参差不齐是导致甜菜夜蛾在转基因棉上暴发为害的系列原因;转基因棉甜菜夜蛾的防治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性诱杀。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防治策略。
34-38

影响寄生蝇寄主选择性因素研究进展

摘要:寄生蝇是许多农林害虫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之一,同时也是控制害虫种群动态发展的一个重要因子。本文分析了多年来国内外对寄生蝇寄主选择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对影响寄生蝇对寄主的选择因素进行了总结和评述。明确了影响寄主选择性的因素较多,共分为5大类。其中寄主的运动、表皮的物理因素、龄期、信息化合物及寄生蝇的学习能力和环境因子等是影响寄生蝇对寄主选择率的主要因素。这些研究对于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天敌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39-42

木霉对植物的促生及诱导抗性研究进展

摘要:木霉不仅能够直接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生长,还可通过定殖于植物的根部引起植物新陈代谢的改变。本文综述了木霉在植物根部定殖后,通过产生植物生长调节剂、抑制或降解根际有害物质、增加养分利用率以促进植物生长以及通过产生激发子诱导植物形成胞壁沉积物、合成抗菌物质以诱导植物局部或系统抗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扩大木霉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43-46
植物保护杂志研究报告

葡萄根癌病生防菌株E26中可接合转移的遗传因子的检测及功能初步分析

摘要:葡萄土壤杆菌E26是一株效果良好的葡萄根癌病生物防治菌株。本研究结合利用Tn5转座子插入突变与生物化学检测手段对E26菌株中的可按合转移的遗传因子进行了检测和功能初步分析。结果显示:野生菌株E26中携带有能够接合转移到其近缘细菌菌株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NTIA的遗传因子,该遗传因子可能是一个功能未知的质粒,该质粒含有可以分解5-溴-4-氯-3-吲哚β半乳糖苷(X-gal)的基因。
47-51

木霉REMI转化体耐热机理的初步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蛋白质电泳、基因克隆和荧光定量PCR等技术对耐高温木霉REMI转化体的抗逆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耐高温木霉REMI转化体的蛋白质谱带明显多于出发菌株T21,且差异主要集中在Rf值大于0.593的区域,该区域主要是小分子的热休克蛋白,说明影响耐高温木霉REMI转化体对温度耐受性的蛋白主要以小分子量蛋白质为主。对其中一种热休克蛋白HSP24的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不同木霉REMI转化体和出发菌株T21间该基因序列没有差异,但经荧光定量PCR对HSP24基因转录检测表明,耐高温木霉REMI转化体的热激蛋白HSP24的表达量有所增加,从而表明REMI插入提高了该基因的转录水平。
52-57

甘肃小麦禾谷孢囊线虫rDNA-ITS和28SrDNA-D2/D3区序列特征及ITS-RFLP分析

摘要:禾谷孢囊线虫是危害禾谷类作物的重要病原,严重威胁我国小麦主产区的小麦产量和品质。利用通用引物对甘肃、河南、安徽禾谷孢囊线虫群体28S rDNAD2/D3区和rDNAITS区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利用UPGMA方法分析了甘肃省7个种群、河南1个种群、安徽1个种群的禾谷孢囊线虫群体D2/D3区和ITS区的系统发育关系;用9种限制性内切酶对7个甘肃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的rDNAITS区进行了RFLP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甘肃的禾谷孢囊线虫rDNAD2/D3区片段长度约为780 bp,rDNAITS片段长度约为1 040 bp。7个甘肃禾谷孢囊线虫群体、1个河南安阳群体、1个安徽蚌埠群体的D2/D3区和新西兰的H. aucklandica群体亲缘关系很近;其ITS区同澳大利亚的H. australis、北京通州的H. avenae(AY148382)的亲缘关系很接近。RFLP分析表明,9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的rDNAITS共产生了22个酶切片段,不同酶切的RFLP分布型在7个种群间没有差异。甘肃省禾谷孢囊线虫群体的rDNAITS区具有高度的保守性,与中国的C型群体相近,但不同于欧洲的A型群体和印度的B型群体。这是首次报道甘肃CCN种群分子特征。
58-65

《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10--2011)》撰写工作正式启动

摘要:为充分发挥学会作为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发挥学会在学科发展中的导向性和权威性,推进学科交叉、融合与渗透,推动多学科协调发展,促进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在编写出版了《2007--2008植物保护学学科发展报告》的基础上,申请承担了中国科协2010年学科发展研究项目,经过中国科协组织专家评审,获得批准。
65-65

我国栽培番茄部分品种LescPtoF基因序列多态性的初步研究

摘要:根据已报道的番茄抗细菌性斑点病基因Pto家族成员之一LescPtoF的序列特征设计一对引物,通过PCR扩增,从我国10个抗病栽培番茄品种和3个感病品种获得13个同源序列。Blast结果表明,2个来自抗病品种和2个来自感病品种的核苷酸序列均和报道的LescPtoF完全一致。其余9个核苷酸序列和LescPtoF序列相似性最低为91%,它们之间相似性最低为87%。具有完整读码框的11个核苷酸序列所编码氨基酸与LescPtoF蛋白相似性最低为84%,11个氨基酸序列之间相似性最低也为84%。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栽培番茄品种LescPtoF基因同源序列的分布具有多态性。
66-69

甘肃省大丽花病毒病病原鉴定及病生理研究

摘要:经对受病毒感染的甘肃省临洮县大丽花进行间接ELISA和鉴别寄主测定,结果表明黄瓜花叶病毒(CMV)是其病原之一。田间调查表明大丽花病毒病在甘肃临洮县发生普遍,发病率达36%;其主要症状有花叶、卷叶花叶、蕨叶和矮缩。不同大丽花品种之间病毒病发病率有一定的差异,在调查的8个品种中‘鹦嘴红’发病率最低,只有7.43%,而‘洮阳荷花’发病率最高,达到42.47%。大丽花感染病毒后叶绿素(a+b)比正常的下降了23.61%;在叶片组织病变观察中,发现叶片感染病毒后叶绿体内的淀粉颗粒含量增多且肿大,油粒增多,几乎占满整个叶绿体结构。
70-73

新鲜北美一枝黄花叶对南黄蓟马的拒食活性*

摘要:南黄蓟马虽为菊科、茄科、葫芦科植物的常见害虫,但未见其侵害菊科植物北美一枝黄花,这促使作者对其拒食活性进行研究。在为期一周的叶片喂食试验中南黄蓟马成虫全部死亡,提示北美一枝黄花中含有拒食活性物质。该植物新鲜叶的甲醇提取物(含有3%蔗糖溶液)的纸片喂食试验显示了类似的拒食活性。通过活性追踪,最终确定北美一枝黄花甲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经反相中压柱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得到的两个流分具有拒食活性,且两者联合使用拒食效果更加明显。
7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