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植物保护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lant Protection

  • 11-1982/S 国内刊号
  • 0529-1542 国际刊号
  • 1.5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植物保护是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3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植物保护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调查研究、应用与交流 、基础知识、实验技术、国外植保、有害生物动态

植物保护 2008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植物保护杂志专论与综述
链格孢属(Alternaria)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1-6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微生物制剂、植物源制剂及诱抗剂等对链格孢属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并对目前生物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作了评述。

SSR分子标记技术在入侵昆虫学研究中的运用7-11

摘要:外来入侵生物通过与本地生物竞争营养、水分和生存空间,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逐渐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威胁。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SRs)或微卫星DNA(microsatellites DNA)分子标记是生物群体遗传结构分析与变异研究中极有价值的分子标记,由于其具有多态性检出率高、信息含量大、共显性标记、实验操作简单、结果稳定可靠等优点,目前在外来入侵生物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SSR分子标记在入侵昆虫来源鉴定、杂交和基因渗透、瓶颈效应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其在入侵生物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北方稻区水稻害虫发生与防治12-17

摘要:北方稻区,特别是东北早熟单季稻稻区,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耕作栽培制度等因素的变化,其水稻害虫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逐渐增大,对北方优质水稻生产构成了较大影响。本文综述近年来北方稻区水稻害虫发生危害概况,分析引起害虫发生危害的原因,总结区域性的水稻害虫防治策略和技术。

线虫乙酰胆碱酯酶研究进展18-21

摘要:线虫乙酰胆碱酯酶(AChE)以多种不同的分子型存在并由不同的基因所编码。本综述简述了线虫AChE的药理学特性、分子型以及相关ace基因的结构、分布和功能。

植物保护杂志研究报告
小麦白粉病与温度的定量关系研究22-25

摘要:温度对小麦白粉病影响试验的结果表明,此病害适宜发生的温度为15~20℃,低于10℃或高于25℃对该病有明显抑制作用。当温度高于26℃时,试验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终止小麦白粉病病程的时间缩短,据此建立了不同温度(x)与相应终止病程的时间(y)的关系模型为y=21900e^-0.303 5x(Х^2=1.65〈Х^2 0.05,7=14.07)。同时,根据高温区病害的严重度(y)与温度(x)的试验数据,建立了其关系模型为:y=-3.00x+76.60(r^2—0.922 1^**),由此计算获得了连续10d(一个病程时间)温度为25.53℃即可终止此病害的病程。该试验结果将为小麦白粉病的越夏区划提供基础数据。

发光杆菌NJ菌株的抑菌活性研究25-29

摘要:测定了发光杆菌NJ菌株对1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该细菌具有较广的抑菌谱,其中对甘蓝黑斑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番茄猝倒病菌、玉米小斑病菌等植物病原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对该菌的发酵条件研究表明,该菌在种龄为24h、接种量在4%~6%条件下,在TSY培养液中72h即可获得较高的抑菌活性。而装瓶量为10~50mL/100mL锥形瓶,转速为120~200r/min对菌的活性影响不大。不同温度处理发酵液,其抑菌活性发生变化,其中经60℃处理10min后,抑菌活性降低约50%,说明发酵液中的抑菌活性成分可能有多种。

东北春麦区2006-2007年小麦白粉病菌群体毒性监测29-32

摘要:对2006—2007年采自黑龙江、吉林、辽宁的80份小麦白粉病菌标样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13个单孢子堆菌系,经生理小种及群体毒性频率测定,共鉴定出29个生理小种,优势小种均为15号小种。15号小种在2006年和2007年的频率分别为15.3%和14.8%,其次为415号和11号小种。小麦白粉菌毒性基因vl、v3a、v3b、v3c、v5、v6、v7、v8、vl+2+9和v17毒力频率较高(〉66%),而v2、vl、v12、v16和v21毒力频率较低(〈21%),说明目前在东北春麦区含有Pm2、Pm4、Pm12、Pm16和Pm21等抗病基因的品种在育种中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植物保护杂志信息
中国土壤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交流研讨会32-32

摘要:土壤资源是人类的生存平台和粮食生产基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人均耕地、林地、牧草地数量均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数量,并且整体质量偏低、退化沙化现象较为严重,加之近年城市化的扩张,非农占用耕地大量增加,土壤资源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加强我国土壤资源领域的交流,推动对土壤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研究,

植物保护杂志研究报告
嗜卷书虱和嗜虫书虱体内磷酸酯酶的生化与毒理学特性比较33-38

摘要:采用药膜法对嗜卷书虱和嗜虫书虱进行生物测定,从5种杀虫剂对两种书虱的LC50可以看出,嗜卷书虱对两种拟除虫菊酯类药剂较嗜虫书虱敏感,嗜虫书虱对丁硫克百威较为敏感,而对有机磷类药剂的作用两种书虱的敏感性相似。两种书虱体内酸性磷酸酯酶(ACP)和碱性磷酸酯酶(ALP)的活力比较结果表明:嗜卷书虱和嗜虫书虱体内ACP的比活力为分别14μmol/mg·30min和2.2μmol/mg·30min,ALP的比活力分别为0.092μmol/mg·30min和0.046〉mol/mg·30min。经方差分析,两种书虱ACP和ALP的比活力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声〈0.05)。动力学参数比较结果显示,两种书虱ACP的Vmax值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而ALP的Km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离体试验结果表明,5种药剂对磷酸酯酶的作用各不相同,个别药剂在低浓度下表现诱导作用,说明磷酸酯酶在不同外源毒物的解毒代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

寡聚半乳糖醛酸诱导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研究初探38-41

摘要:用寡聚半乳糖醛酸诱导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田间和温室试验结果表明,寡聚半乳糖醛酸50μg/mL的诱抗效果最好,对烟草花叶病毒引起的枯斑的抑制率为64.4%。寡聚半乳糖醛酸可以诱导烟草植株抗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升高。

土壤拮抗放线菌的分离及其抗菌活性筛选41-46

摘要:以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为指示菌,从分离的422株放线菌中筛选出28株可代谢抗细菌活性物质的菌株,其中N331、N393菌株发酵液对供试12种真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离体条件下,N331、N393菌株发酵液对供试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均小于15mL/L;对玉米弯孢病菌、棉花枯萎病菌、小麦根腐病菌、黄瓜霜霉病菌孢予萌发的EC50亦小于15mL/L。盆栽试验结果表明,N331、N393菌株发酵原液对黄瓜霜霉病的保护效果分别为97.4%和85.6%,治疗效果分别为83.3%和59.3%。

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人工培养研究46-48

摘要:利用真菌培养水稻干尖线虫的结果表明:不同的真菌培养线虫的效果有较大差异。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镰刀菌(Fusarium sp.)的效果明显优于常用的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可选用于培养水稻干尖线虫。在真菌菌落上,不同的接虫量以及不同的温度和培养时间对水稻干尖线虫的培养均有一定的影响。

低温贮藏对椰心叶甲啮小蜂寄生率及繁殖力的影响48-51

摘要:在(13±1)℃的条件下,分别对椰心叶甲初蛹、被寄生的椰心叶甲僵蛹、椰心叶甲啮小蜂雌蜂进行低温贮藏,研究其对椰心叶甲啮小蜂寄生率及繁殖力的影响寻求其适宜的贮藏期。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椰心叶甲初蛹的贮藏期11d为宜;被寄生的椰心叶甲僵蛹的贮藏期14d为宜;空贮(不补充营养)椰心叶甲啮小蜂成蜂时,贮藏期2d为宜,补充10%的蜂蜜水条件下,适宜贮藏期可延长到5d。

异色瓢虫密度对槐蚜捕食的干扰效应研究51-53

摘要:在特定空间条件下,异色瓢虫3、4龄幼虫和成虫对槐蚜的寻找效应随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干扰效应则相反;密度的增加对老熟幼虫和成虫的寻找效应以及干扰效应影响较低龄幼虫更为明显。各干扰模型中,经Х^2检验,理论值和实测值拟合较好。

实验室条件下黑龙江几种主要农业害鼠昼夜活动节律的研究54-58

摘要:采用自动记录装置测试了黑龙江地区6种主要农业害鼠的昼夜活动节律和活动强度。结果表明,达乌尔黄鼠为昼行性鼠种,中午时段出现明显的活动间歇期以避开强烈的日晒;莫氏田鼠为昼夜活动型鼠种,日夜活动强度差异不显著,与其生活于草滩底部营食草根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大仓鼠、小家鼠、褐家鼠和黑线姬鼠都为夜行性鼠种,其中以小家鼠和黑线姬鼠最为典型,而大仓鼠和褐家鼠在日间都具有相当强度的活动,褐家鼠则是供试鼠种中唯一在各个时段都有活动的夜行鼠种。6种供试鼠种的主要活动特征与前人研究的结果基本相符,但其活动节律与其他研究结果存在活动高峰时间、活动强度等差异,表现出这些鼠种与黑龙江地区特定气候条件的适应。

生防细菌B579的活性稳定性及其对作物安全性研究58-60

摘要:通过对生防细菌B579的活性稳定性及对作物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生防细菌B579能够保持稳定的生防效果,同时对作物安全。

飞机草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61-64

摘要:应用扩展的均匀设计与干扰作用控制指数,评价了飞机草乙醇提取物使用浓度、次数对褐稻虱种群的干扰作用。结果表明,飞机草乙醇提取物对褐稻虱成虫具有较强的产卵驱避作用,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为0.549-0.600;对褐稻虱各龄幼虫具有一定的毒杀效果,同时建立了干扰作用与使用次数、使用浓度之间的回归模型:Y=0.2527—0.046 1X1-0.023 0X2。使用浓度与次数的不同组合,大多可将褐稻虱种群趋势指数Ⅰ降至1.00以下,使用浓度对防治褐稻虱的干扰作用大于使用次数。

巴氏钝绥螨对椭圆食粉螨的捕食效能65-68

摘要:在实验室RH85%、5个常温(16、20、24、28℃和32℃)条件下,研究了巴氏钝绥螨的雌成螨、雄成螨、若螨对椭圆食粉螨的捕食效能。结果表明:各个温度下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 Ⅱ型。温度相同时,雌成螨的捕食能力最大,若螨其次,雄成螨的捕食能力最弱。温度对各螨态的捕食能力有一定的影响,在试验温度范围内,各螨态对椭圆食粉螨的捕食能力(a/Th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8℃时捕食能力最大。在椭圆食粉螨密度固定时,巴氏钝绥螨的平均捕食量随着其自身密度的提高而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