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植物保护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lant Protection

  • 11-1982/S 国内刊号
  • 0529-1542 国际刊号
  • 1.5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植物保护是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3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植物保护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调查研究、应用与交流 、基础知识、实验技术、国外植保、有害生物动态

植物保护 2007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植物保护杂志专论与综述
生物防治——害虫综合防治的重要内容1-6

摘要:本文阐述了生物防治在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性和如何全面正确认识生物防治技术。指出生物防治技术在生产上的成功应用,必须要注意与其他植保技术协调。文章还介绍了国内外成功的生防实例和生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棉铃虫种群的地理型分化和区域性迁飞规律6-11

摘要:对棉铃虫地理种群的遗传变异、滞育性状和抗寒性分化等的系统研究表明,我国棉铃虫由热带型、亚热带型、温带型和新疆型4个地理型组成,各地理型对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地区、黄河流域地区和新疆地区的气候环境具有高度专化适应性。受东亚季风影响,5~7月份温带型1代和2代棉铃虫成虫随偏南风向北迁移,可迁入山西北部、河北北部、辽宁等非越冬区的中温带地区。温带型3代和4代棉铃虫于8月中旬以后,随偏北风向南回迁。成虫种群密度过大和所处的不良环境是引起迁飞的主要原因。

转基因作物与植物保护11-14

摘要:作为农业生物技术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抗病虫、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的应用已成为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新的有效手段。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这一领域产业化开发的最新进展,提出了实行积极的产业化政策、理性认识转基因生物安全和加强基础和创新性研究等项建议。

我国植物检疫的现状与技术进展14-2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植物检疫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综述了我国检疫政策与国际规则的对接,监督管理模式的改革以及植物检疫对严防外来生物入侵、服务三农和对外贸易交往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植物检疫在科学决策的研究,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和除害处理方法多样化等技术进展。

我国农药科学之发展22-26

摘要:中国是世界农药生产大国,生产能力已达100万吨左右,约1/2产品出口到世界农药市场。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农药的发展趋势基本上与世界农药的发展同步。近年来已开始自主合成新农药,有21种已获得中国专利。农药毒理学是农药研究开发的重要基础研究领域,是新农药研究开发之本,不论在新化合物的合成筛选还是农药的剂型和制剂开发利用方面,生理毒理学和宏观毒理学的深入研究都将为新农药的研究开发提供强大的推动力。本文介绍了世界某些重要农药生产公司在新农药研发方面的成功经验,可供中国新农药和农药剂型及制剂研究开发部门共享。

北农阳光书讯26-26

我国生物农药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27-32

摘要:生物农药的研究与开发对于满足我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需要,缓解农药残留带来的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己成为我国科技界、产业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生物农药的发展现状,从技术和产业的角度展望了生物农药的发展趋势。

北农阳光书讯32-32

我国49种线状植物病毒分子鉴定及其基因组研究33-40

摘要:本研究建立了马铃薯Y病毒属、马铃薯X病毒属、麝香石竹潜隐病毒属和葱X病毒属成员RT-PCR检测和全基因组扩增技术体系,并成功用于60多种供试植物病毒的检测诊断。利用所建立的技术体系,从全国18个省市42种作物上采集的病样中鉴定了49种植物病毒,其中10种为新种,11种为国内新记录,更正了7种病毒的鉴定和命名。测定了这49种病毒217个分离物基因组序列,并全部在国际基因数据库登录,占全球登录的植物病毒基因组序列总数的3.8%,其中27种植物病毒为基因组全序列,20种为国际首次报道,15种病毒全序列被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确定为相关病毒的标准序列。

植物保护杂志研究报告
对小地老虎具有杀虫毒力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的分离及鉴定41-44

摘要:从我国3种典型植被覆盖的6个地区的土壤样品分离得到了348株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采用杀虫活性测定方法从中获得了32株对小地老虎具有高毒力的菌株。利用PCR-RFLP鉴定体系和SDS-PAGE蛋白分析法,研究了这32株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类型和晶体蛋白表达情况,对小菜蛾、二化螟、棉铃虫的杀虫活性测定也证明了苏云金芽孢杆菌cry基因类型、表达蛋白及杀虫活性间的相关性。

我国北方稻区水稻条纹病毒分子变异和水稻品种抗病性分析45-50

摘要:为了明确我国北方稻区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群体的分子变异和水稻品种的抗性情况,测定了2004年和2005年从我国6省9个地区采集的34个RSV分离物的外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的序列,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同时用强致病性江苏分离物(RSV-JS)对河南、安徽、山东、河北等省的25个推广品种进行了抗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RSV分离物间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和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分别在93.9%~100%和96.3%~100.0%之间。根据CP基因核苷酸序列一致性,所有分离物可以分为2组。云南4个分离物为一组,其余为一组。在第2组中各分离物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与地域无必然联系。且在2年之内,RSV CP基因变异不大。抗病性鉴定表明同一分离物在不同水稻品种上表现不同症状。表现高抗(HR)的品种占供试品种的24%;60%以上的品种表现为感病,且不同水稻品种上表现不同症状。因此,我国北方稻区RSV的CP基因非常保守,但同一分离物在不同水稻品种上可能表现不同症状,不同水稻品种对RSV抗性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为我国北方稻区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治和抗病毒基因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抗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对豆田主要害虫发生动态的影响50-53

摘要:在隔离条件下,研究了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豆田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AG5601害虫多样性指数、优势度、物种丰富度、均匀性指数与受体品种SNK500差异不显著,转基因大豆AG5601豆田主要害虫烟粉虱、大豆蚜、烟蓟马的发生数量与受体品种SNK500差异不显著,初步说明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对害虫群落没有影响。

亚洲玉米螟为害后玉米冠层光谱变化和产量损失研究54-57

摘要:2006年在河北农林科学院植保所农场夏播高感亚洲玉米螟的玉米品种郑单958上,于大喇叭口期人工接种2龄玉米螟幼虫以造成不同梯度为害,利用便携式遥感光谱仪(ASD FieldSpec UV/VNIR)在玉米不同生育期收集冠层光谱信息,调查食叶级别,并在收获时统计蛀孔率和产量。结果表明:(1)各生育期食叶级别和对应生育期内的冠层光谱反射率值呈显著负相关,且各个级别之间方差分析差异显著;(2)各波段冠层光谱反射率值和每株虫孔数量的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性曲线,750-900nm相关系数较高,可作为监测的敏感波段;(3)乳熟期光谱数据、平均每株虫孔数量和产量及产量损失率之间均可建立极显著回归方程。用光谱仪所测数据估测产量损失率的精确度比用传统查虫数据估测产量损失率的精确度高,且省时省工。

北农阳光书讯57-57

利用伏马毒素合成基因对玉米种子寄藏镰刀菌的分子检测58-63

摘要:我国玉米种子普遍受到拟轮生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侵染,该菌产生的伏马毒素对国家种质库中玉米种质的安全保存有着潜在的影响。fuml基因是F.verticillioides等镰刀菌中伏马毒素生物合成的必需基因。选用3对已知引物Fum5F/Fum5R、P1/P2和P3/P4分别对从玉米种子中分离出的9株镰刀菌和1株阴性对照菌链格孢菌进行PCR扩增检测,在F001和F003菌株中扩增出相应的特异性表达片段。测序表明,这些片段的长度分别为846bp、888bp和703bp,与已知fuml基因(AF155773)的同源性达99%以上。3对引物的检测灵敏度达到88pg/mL。结果表明,这3对引物都能够有效地检测产生伏马毒素的镰刀菌菌株,但引物Fum5F/Fum5R所扩增片段完全来自fuml基因内部,具有更强的特异性。在此定性检测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研究定量检测方法并进一步研究伏马毒素对农作物种质保存的影响。

科尔沁草原亚洲小车蝗防治指标研究63-67

摘要:在室内测定科尔沁草原亚洲小车蝗在不同湿度对4种该草原优势植物的取食量。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在50%~80%湿度下的取食量显著大于其他湿度,结合近地表5cm处草场湿度估测亚洲小车蝗单头单日取食量;同时考察亚洲小车蝗不同龄期的田间存活率,确定科尔沁草原亚洲小车蝗的防治指标为20.6头/m^2。

利迪链霉菌A02的抑菌谱及其抑菌活性的稳定性67-71

摘要:离体抑菌试验表明,利迪链霉菌A02对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广谱的抑制活性,不同病原菌种类对其敏感性有一定的差异,果蔬灰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的敏感性较高;无菌发酵滤液稳定性测定显示,A02抑菌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耐酸碱、抗日光照射的特性,在70℃以下、pH5-8的条件下能较好地保持其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拮抗菌A02在植物真菌性病害,尤其是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放线菌菌株MY02的鉴定及发酵液中抗真菌活性组分的分离71-74

摘要:从东北地区蔬菜保护地土壤中筛选分离到一株放线菌菌株MY02,通过对其形态学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其为龟裂链霉菌龟裂亚种Streptomyces rimosus subsp.rimosus。该菌株的发酵液具有抗真菌活性。发酵液经离心、过滤、萃取、硅胶柱层析等步骤分离纯化其活性物质,并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表明其活性物质中含有两种抗真菌活性组分。对活性组分的正丁醇溶液进行紫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该活性组分具有四烯类抗生素的典型特征吸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