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保护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植物保护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Plant Protection

  • 11-1982/S 国内刊号
  • 0529-1542 国际刊号
  • 1.5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植物保护是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3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植物保护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论与综述、研究报告、调查研究、应用与交流 、基础知识、实验技术、国外植保、有害生物动态

植物保护 200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植物保护杂志专论与综述
微卫星DNA标记及其在检疫性实蝇种群遗传学中的研究应用1-6

摘要:微卫星DNA是一种广泛用于种群遗传学研究的分子标记技术,具有共显性标记、反应速度快、重复性好和结果可靠等特点。本文在概述微卫星标记的原理、特点、位点筛选和引物设计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该技术在检疫性实蝇(小条实蝇属、果实蝇属等)种群遗传关系中的研究与应用。

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7-11

摘要: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能够产生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如抑菌物质、杀虫蛋白和胞外酶等。其中产生抗生素是共生细菌的普遍特征,并且其代谢产物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疫霉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对共生细菌的有效抑菌成分进行分离提取,有助于发现新的抗生素。本文综述了昆虫病原线虫共生细菌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以及抑菌作用活性物质的种类、致病机理、产生条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印楝杀虫作用机理11-15

摘要:印楝素能降低昆虫的血细胞数量、血淋巴蛋白质含量、血淋巴海藻糖和金属阳离子浓度、脂肪体中DNA和RNA含量,抑制昆虫中肠酯酶和脂肪体中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磷酸酶和葡萄糖酶的活性,降低昆虫的取食率和对食物的转化利用率,影响昆虫的正常呼吸节律,降低昆虫雌虫卵巢、输卵管、受精囊中蛋白质、糖原和脂类的含量及一些酶的活性,对雄虫生殖系统有影响,使昆虫的脑、咽侧体、心侧体、前胸腺、脂肪体等发生病变,影响昆虫体内激素平衡,从而干扰昆虫生长发育。

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15-20

摘要: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活性是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稳定的基础,而作物的改变对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构和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转基因作物被引入到农田后所带来的微生物群落的变化及对农业生态系统所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转基因作物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的研究进展,并且着重介绍了转基因抗虫棉对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我国植物激活蛋白诱导的生物化学活性研究进展及应用20-23

摘要:植物激活蛋白是一种来源于真菌的新型多功能微生物蛋白农药。本文介绍了我国在植物激活蛋白作用机制研究方面的进展;列举了植物激活蛋白在生产上的一些应用实例并分析了其应用前景。

植物保护杂志有害生物动态
北农阳光书讯23-23

植物保护杂志研究报告
介体条沙叶蝉传播小麦蓝矮病植原体特性研究24-28

摘要:小麦蓝矮病植原体(wheat blue dwaH,WBD)属于翠菊黄化组三叶草绿变亚组植原体(16Sr I—C),由介体条沙叶蝉(Psammotettix striatus L)专化性传播。通过电镜超微结构观察,在接种小麦、长春花和带毒条沙叶蝉体内有大量植原体,而在健康植物组织、无毒条沙叶蝉和带毒条沙叶蝉所产卵中未见植原体的存在。通过介体传毒试验和PCR检测发现,条沙叶蝉最适获毒期为7d,植原体在虫体内的潜育期为15~17d,接毒期为2~3d。条沙叶蝉一旦获毒可终生持毒和传毒。不同虫态的条沙叶蝉带毒率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寄生植物的种类影响其带毒率。

植物保护杂志有害生物动态
第三届“农药与环境安全”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植物化学保护和全球法规一体化”国际研讨会28-28

摘要:北京农药学会与国际IUPAC组织(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组织)将于2007年10月9~13日在中国北京友谊宾馆联合召开涉及农药科学6个领域的大型国际会议。此次会议将云集世界范围内的农药科学家和企业家代表近千人(中方与外方代表约各占一半)。会议期间将就与农药学科相关的全球关注的和与会代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大会报告和专题交流,给公司与企业提供一个展示实力的国际平台,并且会议将以正式出版形式编印会议论文集。

植物保护杂志研究报告
苏云金芽孢杆菌Cry8Ca2蛋白的纯化与活性的研究29-32

摘要:cry8Ca2基因是本实验室自行分离克隆的一种新型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杀虫晶体蛋白基因,其表达130kDa蛋白对铜绿异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和黄褐异丽金龟(A.exoleta)幼虫具有较高的活性。本研究对Cry8Ca2蛋白原毒素及胰凝乳蛋白酶消化片断的纯化条件及活性进行研究,最适的消化条件为质量比1:20,37℃,消化1h。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得到纯的活性毒素蛋白。用原毒素与纯化的毒素对铜绿丽金龟幼虫进行生测,Cry8Ca2原毒素蛋白的LC—o为0.47/μg/g土,纯化的毒素的LC50为0.08μg/g土,毒素的杀虫活性可以批到原毒素的6倍。

小麦品种(系)抗麦红吸浆虫鉴定及利用33-35

摘要:2004—2006年利用一套较完整的田间抗性鉴定方法,对425份生产推广品种(审定品种)、区试品种及品种资源进行了抗麦红吸浆虫鉴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差异显著,高抗品种(系)有56份,占供鉴品种的13.18%、中抗品种54份,占12.71%、低抗品种99份,占23.29%。在近年已审定品种中,石7221、良星99、1457、衡71—3、中麦9、石新822、石家庄11号等7个小麦品种对麦红吸浆虫均表现出稳定的抗性。

木霉菌REMI变异株与不同宿主的专化性互作研究35-38

摘要:比较了木霉菌野生株及不同木霉REMI变异株与宿主植物间的相互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木霉菌均不能促进黄瓜生长;Trm31对高羊茅草生长有抑制作用,其他菌株对高羊茅草生长无明显影响;T21、Trm47、Trm55对稗草的生长有促进作用,Trm31、Trm34对稗草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麦二叉蚜在10个小麦品种(系)室内苗期生物学反应及抗性分析38-42

摘要:为了评价不同小麦品种(系)对麦二叉蚜的抗性,应用每株麦苗上接1头蚜虫的方法,在温室内用5个指标(发育历期Db、成虫与幼虫的体重差WD、成虫在与发育历期相等时间内的产子数F、相对日均体重增长量MRGR和成虫在与发育历期相等时间内的日均产仔数Rm)测定了10个小麦品种对麦二叉蚜的抗性,并以此为基础用多元方差分析法、多目标综合判别法和聚类分析法评价了这10个小麦品种(系)对麦二叉蚜的抗性,结果表明,Amigo最不适于麦二叉蚜在其上取食,抗性最好,Batis抗性较好,其他品种抗性较弱。

七星瓢虫对苜蓿斑蚜捕食作用的研究42-45

摘要: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捕食苜蓿斑蚜(Therioaphis trifolii)的数量与苜蓿斑蚜密度呈负加速曲线关系,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为Na=1.0242N/(1+0.0033N),捕食苜蓿斑蚜的数量随斑蚜密度增加而增大,但寻找效应随之而降低,日最大捕食量为313头。在10~25℃下,七星瓢虫捕食率Y与温度,27的关系为y=2.41x+30.075,在25~35℃间的捕食率y与温度,27的关系为y=120-1.2x,25℃下七星瓢虫捕食率最高,捕食率达90.5%。在种内干扰条件下,其捕食作用率E随天敌密度P的增加而减少,干扰反应数学模型为E=0.4193P^-0.5018。随着叶片数量增多,七星瓢虫和斑蚜之间的距离相对增大,造成捕食率的下降。

输华马铃薯上哥伦比亚根结线虫风险分析45-49

摘要:依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程序(PRAS),利用多指标综合评估方法,通过对哥伦比亚根结线虫(Meloidogyne chitwoodi)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寄主、经济意义和危害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我国进口马铃薯种薯和马铃薯种植情况,确定了其在中国具有传入、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对各指标值进行赋值运算,获得总指标值R为2.25,符合高风险的检疫性有害生物标准,因此建议将其列入输华马铃薯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实施风险管理。本文提出了风险管理措施方案。

SA诱导拟南芥对灰霉病的抗性与木质素含量的关系50-54

摘要:对拟南芥植株喷施水杨酸后,接种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观察植物对病原物反应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施水杨酸可以降低拟南芥灰霉病的发生率。在平板培养中,水杨酸对灰霉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及菌丝的生长均无明显抑制作用,因此认为水杨酸处理后发病率的下降是由于水杨酸处理提高了植物的抗病性,且诱导抗性的持久期在10d以上。观察中还发现在拟南芥叶片上喷施SA或接种灰霉菌都会使叶片PAL和POD活性上升,进而引起木质素的积累,两者在积累量上和时间程度上具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水杨酸诱导拟南芥抗灰霉病的过程中,通过PAL和POD活性的提高进而引起木质素含量的增加,可能是诱导拟南芥产生抗性的机制之一。

草间钻头蛛对苜蓿苔螨捕食作用的研究54-57

摘要:草间钻头蛛成蛛对苜蓿苔螨雌成螨的捕食功能反应属Holling-Ⅱ型,对苜蓿苔螨各螨态的控制能力从小到大依次为:成螨〉若螨〉幼螨。草间钻头蛛对苜蓿苔螨的寻找效应(S)随猎物(Nt)和天敌密度的增加而降低。草间钻头蛛的饥饿程度等因素均可引起功能反应参数的变化。草间钻头蛛成蛛喜食苜蓿苔螨的成螨和若螨,对幼螨的捕食能力较弱。

轮纹异痂蝗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57-59

摘要:研究结果表明:轮纹异痂蝗在通辽1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越冬卵于翌年5月上中旬孵化,蝗蝻共4龄,全蝻期26-32d,6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7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卯产在土中深4~6cm处。成虫可活到9月中旬。轮纹异痂蝗喜食菊科和百合科等幼嫩多汁的植物,食量为每头每日食鲜草1.05g,每666.7m^2可损失鲜草10.25-12.75k。

取食不同食料对斜纹夜蛾后代抗药性的影响60-64

摘要:测定了溴氰菊酯对斜纹夜蛾抗性品系和敏感品系取食人工饲料、棉花、大豆和烟草的后代的毒力,及其后代体内的多功能氧化酶和酯酶活性。结果表明,在抗性和敏感品系中,取食不同食料的斜纹夜蛾后代对溴氰菊酯的敏感性顺序均为:烟草〈棉花〈大豆〈人工饲料。在抗、感品系中,无论是中肠还是脂肪体,取食棉花、烟草和大豆的斜纹夜蛾后代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活性和酯酶活性均较取食人工饲料的斜纹夜蛾后代的要高,表明这3种寄主植物对斜纹夜蛾的多功能氧化酶和酯酶的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