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作物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Agronomica Sinica

  • 11-1809/S 国内刊号
  • 0496-3490 国际刊号
  • 1.6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作物学报是中国作物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0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作物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导读、研究论文、研究简报

作物学报 2006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作物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结实期水分胁迫对水稻反义Wx基因转化系主要米质性状及米饭质地的影响475-478

摘要:以反义Wx基因的转化系及其受体亲本武运粳7号(9522)为材料,研究了结实期水分胁迫对主要品质性状及米饭质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层灌溉处理相比,结实期水分胁迫使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提高;崩解值明显降低,而最终黏度和消减值却明显提高;米饭的硬性增加,黏附性减小,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有着变劣的趋势。

水稻幼苗耐Al^3+胁迫的QTL定位分析479-483

摘要:用珍汕97B/密阳46构建RIL群体及其遗传图谱,对其种子采用纸培法育苗和培养,并设2个Al^3+浓度(20mg/L和30mg/L)胁迫处理,以处理20d后的幼苗相对根长(%)和相对苗高(%)为耐Al^3+胁迫指标,用于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以相对根长为指标,检测到2个耐Al^3+胁迫的主效应QTL,即qRAC(r)2和qRAC(r)11,其中qRAC(r)2在2个胁迫处理下均被检测到,有效基因来自于珍汕97B,贡献率较大(12.92%和16.15%),表现出较强的耐Al^3+胁迫功能。以相对苗高为指标,还检测到qRAC(s)11—2(20mg/LAl^3+)和qRAC(s)11-1(30mg/L Al^3+)2个主效应QTL,它们均位于第11染色体。耐Al^3+胁迫的QTL上位性分析还表明,总的QTL上位性互作效应比主效应QTL的作用更大,且显示出相当的复杂性,在不同胁迫浓度下,基因间可以通过不同的互作方式,表现出对高Al^3+胁迫的耐性。以相对根长为指标,检测到8对上位性互作,涉及1、2、3、5、6、10等6条染色体的15个QTL位点;以相对苗高为指标,共检测到6对上位性互作,涉及第l、2、3、5、6、7、8、9、12等9条染色体;且几乎所有互作均发生在背景因子的QTL位点间。

高产条件下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利用的影响484-490

摘要: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高产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处理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当施氮量超过150kg/hm^2时,不能显著增加植株氮素积累量,对小麦生育后期植株氮素吸收无显著促进效应。随施氮量增加,氮素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降低,在茎和叶的分配量及比例显著增加。^15N示踪试验指出,施氮量由195kg/hm^2增至240kg/hm^2,植株吸收的肥料氮素增加,吸收的土壤氮素减少,植株总的氮素积累量无显著差异;施氮量增加,开花后营养器官中的氮素向籽粒的转移无显著差异,而转移效率及氮素转移对籽粒的贡献率降低。施氮量增加,氮素吸收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下降,氮肥生产效率降低,氮素收获指数亦降低。施氮量为105—240kg/hm^2时,氮肥当季回收率为36.22%-50.54%,其中追肥氮回收率大于基肥氮;施氮量增加,氮肥回收率先增加后降低,195kg/hm^2处理氮肥当季回收率较高。适量施氮,籽粒产量增加,蛋白质含量提高,加工品质改善;过量施氮,籽粒产量降低,加工品质趋于变劣。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率,施氮量为150—195kg/hm^2可供生产中参考。

大豆资源的筛豆龟蝽[Megacopta cribraria[Fabricius)]抗性鉴定491-496

摘要:在观察筛豆龟蝽发生情况及其在大豆上的危害特征基础上,比较了田间自然危害条件下各种抗性鉴定指标,以茎枝黑霉程度结合叶片紫斑数为抗性分级指标鉴定了国内外大批资源,筛选出58份抗、感食叶性害虫的大豆材料,其筛豆龟蝽抗性结果表明,品种问、观察日期问和区组问都有极显著差异,品种×观察日期互作也极显著,最终筛选出P1227687、安陆小黄豆、花柒黄毛豆、沔阳白毛豆等高抗种质,并提出了一套鉴定方法和指标。

作物学报杂志信息
欢迎订阅《植物遗传资源学报》496-496

作物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三氮苯类除草剂对水稻染色体结构、蛋白质含量及组分的影响497-502

摘要: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三氮苯类除草剂对水稻幼苗生长、叶绿素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根尖分生组织染色体结构、分生组织和叶绿体蛋白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mg/LAtrazine处理水稻后培养1周,幼苗高度由(10.8±1.7)cm(对照)降至(8.2±0.7)cm,叶绿素含量由(1.07±0.013)mg/g FW(对照)降至(0.97±0.013)mg/g FW,可溶性蛋白由40.4mg/g、FW(对照)降至29.3mg/g FW。Atrazine可明显影响染色体结构,以0.01mg/L处理水稻时,有0.68%的细胞中发现染色体凝集,0.86%的细胞中有微核存在,该现象出现频率随Atrazine处理浓度的提高而增加。用2D-PAGE分析,在0.1mg/L Atrazine处理后,根尖分生组织中2种新的蛋白质组分诱导产生,8种蛋白质组分消失,1种叶绿体蛋白质组分消失,3种蛋白质组分含量减少。Atrazine引起幼苗生长,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根尖分生组织、叶绿体蛋白质组分变化的临界剂量为0.1mS/L,引起水稻染色体凝集和微核形成的临界剂量为0.001mg/L。

糯玉米淀粉RVA黏度的杂种优势分析503-508

摘要:以糯玉米10个自交系为材料应用p+q+2pq交配设计组配了50个杂种,研究了淀粉RVA的7个黏度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淀粉RVA各性状均存在广泛的变异,其中以回落值的变异最大,最高的杂种达249cP,最低的仅为122.33cP;变异最小的是糊化温度,最高的为79.5℃,最低的为76.92℃;(2)所有性状之间的差异均杂种大于亲本,且峰值黏度、沉降值、回落值3个性状杂种平均数高于亲本;(3)沉降值存在显著的超中亲优势,峰值黏度和回落值仅存在极显著的超低亲优势,而谷值黏度、终值黏度、糊化温度和糊化时间均无杂种优势;(4)杂种与双亲淀粉RVA黏度性状之间的关系因性状而异,其中在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沉降值、回落值4个性状上,杂种与母本、中亲值RVA参数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正相关,而其余3个性状则因组合的不同而异,相关关系未达显著水平。

作物学报杂志信息
欢迎订阅《作物学报》508-508

作物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大豆株高QTL发育动态分析509-514

摘要:应用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和条件QTL定位方法对性状进行动态分析是发育遗传学新的研究方法。采用来自Chadeston×东农594的143个重组自交系(RILs),构建了一个20条连锁群的大豆分子遗传连锁图谱,以此为基础,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共定位了28个显著影响株高发育的非条件QTL,以条件分析方法和复合区间作图法相结合定位了21个影响株高发育的条件QTL。不同发育时期显著影响株高的QTL数目和遗传效应的变化,说明控制株高发育的数量基因位点是选择性表达的。因此,进行标记辅助选择时综合考虑不同发育时期表达的QTL,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籼粳杂种花粉不育基因的定位515-521

摘要:以IR36(indica)和热研2号(japonica,广亲和品种)为亲本,构建了包含180个单株的R群体及包括110个标记的分子连锁图谱。利用该R群体,进行了水稻花粉不育数量性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的检测和遗传效应分析,共检测到3个花粉不育QTL,分别位于第3、5、7染色体上,此外,共检测到9个由雄配子引起的偏分离QTL,其中7个与ga-14和ga-11位点的配子败育类型相同。与花粉形态鉴定相比,偏分离的数据对检测F1杂种花粉败育基因更为敏感。在第5、6染色体上控制偏分离的2个QTL位点,其杂合基因型出现的频率偏高。在qHPS-5位点,粳型纯合子表现出比杂合子和籼型纯合子更低的育性水平。本研究获得的分子标记将有助于聚合尽可能多的中性亲和基因以解决亚种问F1杂种的花粉不育性问题。

小麦花粉管生长途径及受精过程经历时间的研究522-526

摘要:应用常规石蜡切片和荧光显微镜技术,对小麦花粉管生长途径及受精过程相应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授粉后,花粉随即萌发,2个精子进入花粉管,营养核留在花粉粒内,不久解体。花粉管进入羽毛状柱头分支结构的细胞间隙,继续生长于花柱基部至子房顶部的引导组织的细胞间隙内。随后穿过子房壁,在子房壁与外珠被之间的缝隙中向珠孔方向生长。白花粉萌发至花粉管长入珠孔大约需要1h。白花粉萌发并到达柱头分支结构中,花粉管均具明显的绿色荧光;但在引导组织区以及子房壁与外珠被之间生长的花粉管几乎看不到荧光。授粉后1h花粉管经珠孔及珠心表皮细胞间隙进入1个助细胞,并释放精子。授粉后2—6h精卵融合,授粉后16h合子第一次分裂。授粉后2,3h精子与极核融合,授粉后4h初生胚乳核第一次分裂。授粉后2—16h,即精卵融合至合子分裂前为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合适的时间,采用花柱横切滴加法转入外源DNA。

转PEPC基因水稻种质的稳定光合生理特性527-531

摘要:本文运用稳定和放射性碳同位素研究了第8代转PEPG基因水稻,并测定其光合速率和荧光特性。结果表明,该种质为C3植物,但C4原初光合产物增多,表现出C4光合特性有所改善;转PEPC基因水稻种质已稳定,为我国的高光效育种提供了一个新的种质资源。

外源有机酸对荞麦幼苗铝毒害的缓解效应532-539

摘要:研究了外源有机酸对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幼苗铝毒害的缓解效应,结果表明,0.4mmol·L^-1的铝溶液能够显著抑制葬麦根的伸长,降低根系活力,增加叶细胞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含量。铝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O.2、O.4、0.8和1.2mmol·L^-1)的草酸、柠檬酸或苹果酸后,以上伤害均减轻。用羊毛铬青R比色法检测表明,外源有机酸可以降低植物体各部位铝的含量。推测外源有机酸通过络合作用可以减少了根际和植物体内的铝数量,以达缓解铝毒害的目的。

作物学报杂志信息
欢迎订阅《英语科技论文撰写与投稿》539-539

作物学报杂志研究论文
水稻根和籽粒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浓度与籽粒灌浆及蒸煮品质的关系540-547

摘要:以10个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和杂交稻组合为材料,分析了结实期水稻根系和籽粒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ABA)浓度的变化及其与籽粒灌浆速率和稻米蒸煮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浆早期(花后0-12d)根和籽粒玉米索+玉米索核苷(z+zR)浓度以及灌浆中期(花后13—26d)根和籽粒ABA浓度与籽粒起始生长势、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糙米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726-0.984),与活跃灌浆期呈极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0.749-0.834)。灌浆中、后期(花后27—40d)根和籽粒Z+ZR浓度与活跃灌浆期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689-0.932),但灌浆后期z+zR浓度与灌浆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826,0.927)。灌浆中期和后期根和籽粒z+zR浓度与胶稠度及碱化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r=0.722~0.896),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0.633。0.778)。灌浆中期根和籽粒ABA浓度与胶稠度及碱化值呈极显著负相关(r=0.883-0.913),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03-0.871)。不同灌浆期ZR或ABA处理对籽粒灌浆、稻米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与内源激素同灌浆特征参数和稻米蒸煮品质指标的关系基本吻合。表明根和籽粒细胞分裂素和ABA对籽粒灌浆和稻米蒸煮品质起调控作用,其调控的正、负效应取决于灌浆的时期。

培养液NO3^-/NH4^+比对甜菜幼苗NO3^-、NH4^+吸收特性的影响548-552

摘要:采用标准偏高糖型甜研7号与标准偏丰产型甜研8号2个二倍体纯系品种及水培方法,研究了子叶期(11d)甜菜对NO3^-和NH4^+的吸收特性以及不同NO3^-/NH4^+比对苗期(31d)甜菜吸收特性的影响。发现了子叶期甜研7号较甜研8号对NH4^+有较大的Vmax,有利于NH4^+的吸收。低NH4^+浓度比促进甜菜对N03的吸收。而且甜研7号受到的影响相对大于甜研8号。不同NO3^-/NH4^+也影响甜菜对NH4^+的吸收速率,2品种所受的影响并不相同。2品种遗传特性不同导致了甜研7号对NH4^+的吸收较甜研8号敏感。高浓度NH4^+的存在促进了甜研7号与甜研8号对NH4^+的吸收。说明可以通过调节甜菜对NO3^-与NH4^+的吸收与同化关系来调控甜菜的氮代谢,以提高甜菜的产量与质量。

春小麦籽粒灌浆期降落值动态规律及氮磷肥与播期效应的研究553-561

摘要:利用不同品质类型舂小麦品种野猫、东农7742和新克旱9号,在施肥和播期试验基础上,通过建立灌浆期籽粒降落值变化的曲线拟合方程,定量揭示其动态规律以及氮磷肥与气象条件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灌浆期籽粒降落值随时间变化符合一元三次多项式凸性曲线,即呈自开花始先增后降的单峰曲线变化。曲线方程各特征量具有相应的生物学意义;基因型与环境要素的影响可由方程系数和特征量体现。在富钾情况下,氮用量增加,高蛋白强筋品种降落值增加,动态曲线最高值上升且出现时间推迟,而高蛋白中筋和低蛋白弱筋品种降落值降低,最高值下降且出现时间提前。磷用量增加,各基因型降落值均降低;动态曲线最高值、最低值及出现时间因基因型而异。氮磷(钾)平衡配施是形成较高降落值(较低α-淀粉酶活性)的关键。在没有水分胁迫情况下,光温互作是影响各基因型籽粒降落值动态的首要条件。其次为降水;而光温因子中,光合有效辐射为最敏感因子。较高的光温条件互作是形成各品种较高降落值的基础。在此前提下增加光合有效辐射使高蛋白强筋品种降落值增加;并且在一定水平的光照条件限度内,增加光合有效辐射使高蛋白中筋和低蛋白弱筋品种降落值增加,超过限度反而使其降低。气象条件的影响及基因型差异可通过曲线的变化反映出来。灌浆期高蛋白中筋和低蛋白弱筋品种降落值受氮磷肥影响大于高蛋白强筋品种,受气象条件影响则小于高蛋白强筋品种。就高蛋自强筋品种而言,气象条件的影响程度大于氮磷肥;而对于高蛋白中筋和低蛋白弱筋品种,氮磷肥的影响大于气象条件。

拟南芥扩张蛋白AtEXP1参与气孔运动的调控562-567

摘要:本文以过量表达扩张蛋白AtEXP1的转基因烟草为材料,通过分析不同刺激因子作用下。AtEXP1的过量表达对烟草气孔运动的影响,研究了扩张蛋白AtEXP1是否参与气孔运动的调控作用。表皮条的生物学分析表明,AtEXP1的过量表达促进了光和K^+诱导的气孔开放,以及Ca^2+、ABA和黑暗诱导的气孔关闭过程,但对气孔密度影响不大;充足光照、水分供应条件下,成熟转基因烟草植株的光合与蒸腾速率均明显高于野生型。以上结果表明AtEXP1的过量表达提高了气孔对环境刺激应答的灵敏性,这可能是由于AtEXP1的过量表达改变了保卫细胞细胞壁的特性,进而参与了烟草气孔运动的调控。说明AtEXP1在气孔运动中发挥积极的调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