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重庆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ongqing Medicine

  • 50-1097/R 国内刊号
  • 1671-8348 国际刊号
  • 2.3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重庆医学是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重庆医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述、卫生管理、论著、论著·临床研究、循证医学、调查报告、 卫生管理、医学教育、医学教育、短篇及病例报道

重庆医学 2017年第27期杂志 文档列表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
甘草酸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3745-3747

摘要:目的 探讨甘草酸(GA)对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HBZY-1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G组)、高糖组(HG组)、高糖+GA组(HG+GA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用激光共聚焦检测活性氧(ROS)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蛋白的表达,用Q-PCR检测Mn-SOD mRNA。结果 (1)各组HBZY-1细胞形态变化:HBZY-1细胞为菱形,NG组细胞形态正常,结构清晰可辨;HG+GA组细胞数量略增多,个别细胞胞体略肥大;HG组细胞结构不甚清晰,细胞扁平,数量明显增多,胞体略肥大。(2)各组HBZY-1细胞的增殖效应:与NG组相比,HG组OD值明显升高(P〈0.05),HG+GA组与HG组相比OD值降低(P〈0.05)。(3)RDS含量:HG组RDS相对含量较NG组有所上升,HG+GA组ROS相对含量下降(P〈0.05)。(4)各组细胞中Mn-SOD的表达:与NG组相比,HG组Mn-SOD相对表达减少(P〈0.05),HG+GA组与HG组相比Mn-SOD表达升高(P〈0.05)。结论 GA对高糖诱导的HBZY-1细胞异常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GA可通过氧化应激保护高糖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所致的细胞肥大和细胞损伤,GA能调节高糖诱导下Mn-SOD的表达。

N-乙酰-L-色氨酸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后肠损伤的保护作用3748-3751

摘要:目的 探讨N-乙酰-L-色氨酸(L-NAT)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中肠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缺血再灌注加L-NAT组(IR+L-NAT组)。用夹闭肝中叶和左叶肝蒂分支的方法制作肝缺血再灌注模型,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肠组织的形态学结构,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激活型Caspase-3、Bax、Bcl-2的表达。结果 (1)IR组小肠绒毛结构破坏,肠黏膜充血脱落,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出现炎症细胞浸润;LNAT可使之减轻。(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与Sham组相比,IR组激活型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升高,L-NAT干预后,Caspase-3和Bax的表达下降,而Bcl-2的表达进一步升高。结论 L-NAT可抑制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小肠上皮细胞凋亡,减轻小肠上皮细胞损伤。

乙型肝炎病毒抑制肝细胞免疫检查点PD-1配体基因表达的研究3752-3754

摘要:目的 在细胞水平上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及其编码的X基因(HBx)表达对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特别是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 通过慢病毒和pcDNA瞬时转染过表达HBx基因,利用RNA-Seq和RT-qPCR等方法检测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在HBV复制细胞系中进行验证。结果 HBV复制和HBx表达可以剂量依赖性抑制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配体基因(PD-L1/CD274)的表达,而HBx基因的H-box突变体的表达失去该抑制效应。结论HBV/HBx具有抑制PD-L1/CD274基因表达的能力,在病毒感染的急性期解除抗原特异性T细胞激活的检查点,活化细胞毒性T细胞,这可能导致T细胞对高度复制的细胞进行攻击和清除,帮助病毒进入较低复制状态,达到病毒-宿主的平衡状态并奠定HBV慢性感染的基础。

利拉鲁肽对高脂喂养大鼠胰腺β细胞ATF4/CHOP通路的影响3755-3758

摘要: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对高脂喂养大鼠胰腺GRP78、转录活化因子4(ATF4)、CCAAT区/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TRB3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探讨利拉鲁肽对高脂喂养大鼠胰腺ATF4/CHOP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44只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干预组1、干预组2,每组11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饮食,其余3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8周后,干预组1给予利拉鲁肽100μg·kg-1·d-1皮下注射;干预组2给予利拉鲁肽200μg·kg-1·d-1皮下注射。药物干预2周后处死,每组取5只大鼠行清醒状态下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计算葡萄糖输注率(GIR),测定其余大鼠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Western blot和Realtime-PCR技术检测胰腺GRP78、ATF4、CHOP和TRB3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FBG、FFA、TC、FINS、TG、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GIR和HOMA-β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与高脂组相比,干预组2HDL-C、GIR和HOMA-β升高(P〈0.05或P〈0.01),其余指标明显下降;与干预组1相比,干预组2的血FGB、FFA、TC下降,GIR和HOMA-β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GRP78、ATF4、CHOP和TRB3蛋白及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与高脂组相比,干预组1与干预组2随利拉鲁肽浓度升高,GRP78、ATF4、CHOP和TRB3蛋白及mRNA表达逐渐下降。结论 利拉鲁肽可呈浓度依赖性改善高脂喂养大鼠胰岛素抵抗及保护胰岛β细胞,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胰腺内质网ATF4/CHOP通路。

丙泊酚对发育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的影响3759-3762

摘要:目的 观察丙泊酚对发育小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同窝日龄7d(P7)的C57小鼠分为3组:高剂量丙泊酚组、低剂量丙泊酚组和10%脂肪乳对照组。所有小鼠P7接受药物处理。高剂量丙泊酚组腹腔注射丙泊酚60mg/kg;低剂量丙泊酚组腹腔注射丙泊酚30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同等体积的10%脂肪乳。部分小鼠注药24h(P8)后处死,其余小鼠饲养至日龄14d(P14)处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齿状回中Ki67、巢蛋白(Nestin)、脑脂结合蛋白(BLBP)及神经元核心抗原(NeuN)的形态及表达量。结果 高剂量丙泊酚组P8小鼠海马齿状回中Ki67标记的神经干细胞数量较10%脂肪乳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且Nestin及BLBP标记的干细胞纤维数量、长度均受损(P〈0.05)。P14小鼠海马齿状回中NeuN阳性细胞数量低剂量丙泊酚组与10%脂肪乳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剂量丙泊酚组较10%脂肪乳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 高剂量丙泊酚可抑制海马齿状回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损伤神经干细胞突起数量及突起形态,导致神经元成熟障碍。

银杏叶提取物对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研究3763-3766

摘要:目的 探索银杏叶提取物(EGB 761)对肠炎模型小鼠结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EGB 761组,建立动物模型;每天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体质量变化、粪便隐血及结肠组织病理学的表现,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测定结肠组织中occludin-1等紧密连接蛋白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小鼠体质量下降,饮水和进食明显减少,EGB761干预治疗后小鼠的体质量回升明显;EGB 761组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少,炎症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模型组结肠黏膜组织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occludin和zo-1荧光分布较正常对照组分散,荧光强度减弱,边缘粗糙;经EGB 761干预后EGB 761组荧光仍沿细胞膜分布,强度较正常对照组稍减弱,但仍强于模型组。结论 EGB 761能有改善肠炎模型小鼠结肠组织炎性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加强其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有关。

有氧运动与药物综合治疗对CAP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3767-3769

摘要:目的 观察有氧运动与药物综合治疗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大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AP模型对照组、运动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及综合治疗组,每组8只。注射消痔灵制备CAP大鼠模型,造模期7d后运动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每天于固定时间进行1次游泳运动,每周6d,持续4周;药物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每天给予前列舒通胶囊水溶液灌胃治疗;正常对照组、CAP模型对照组、运动治疗组每天给予无菌生理盐水灌胃,于治疗的第14、28天处死各组大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外周血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等指标。结果 第14天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大鼠血清IgG、IgA、IgM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明显增高(P〈0.05);运动治疗组与CAP模型对照组阁、综合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8天时,运动治疗组大鼠血清IgG、IgM、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低于CAP模型对照组(P〈0.05)。综合治疗组大鼠血清IgG、IgA、TNF-α、IL-1β、IL-6水平明显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较接近(P〉0.05)。结论 有氧运动能够降低CAP大鼠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的水平,与药物并用综合治疗CAP大鼠的效果更加明显。

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PVP后再发骨折分析3770-3772

摘要:目的 探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4月至2015年7月解放军第425中心医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患者646例,根据骨折类型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n=542)和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n=104),比较两组患者的再发骨折发生率。根据再发骨折发生情况将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患者分为骨折组和无骨折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原发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患者再发骨折102例(18.82%),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再发骨折53例(50.96%)。骨折组和无骨折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骨水泥渗漏、术前椎体裂隙样变、未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密度、骨水泥渗漏、术前椎体裂隙样变、未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是影响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患者行PVP后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激素诱导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患者再发骨折风险较高,骨密度、骨水泥渗漏、术前椎体裂隙样变、是否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等是再发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大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后的关联分析3773-3775

摘要:目的 研究T波峰末-间期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跨壁复极离散度增大与室性心律失常、梗死程度及冠脉事件发生的关系,为老年心肌梗死预后评估提供指导意见。方法 选取该院心内科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3例,女47例,平均年龄(62.37±11.34)岁。另选取其他心脏疾病的老年患者76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2例,女34例,平均年龄(59.56±12.64)岁。分析不同分组患者T波峰末-间期及离散度和校正心率后T波峰末-间期及离散度。结果 入院时对照组与AMI组间、AMI组内急性期患者与恢复期患者的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及校正心率后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不同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校正心率前后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前间壁、前壁、下壁、高侧壁与多支梗死患者之间的校正心率前后T波峰末-间期、离散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校正心率后不同T波峰末-间期患者死亡及入院时冠心病事件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波峰末-间期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关系密切,对AMI老年患者的近期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父母陪伴舒适麻醉技术对患儿麻醉诱导依从性的影响3776-3778

摘要:目的 探讨父母陪伴舒适麻醉技术对患儿麻醉诱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全身麻醉手术的患儿213例(年龄2-12岁,ASA分级Ⅰ-Ⅱ级,发育正常,无精神系统及认知功能障碍)分为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试验1组患儿手术当天由家长陪伴进行麻醉诱导,试验2组患儿在术前对家长进行舒适麻醉技术指导后在手术当天由家长陪伴进行麻醉诱导。对照组术前常规访视,手术当天由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师陪伴进行麻醉诱导。结果 患儿年龄偏大、有手术经历及其父母不焦虑、心理控制类型为内控型者与对照组比较麻醉诱导期的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对家长进行麻醉诱导指导与不进行指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父母陪伴舒适麻醉诱导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年龄偏大、有手术经历、其父母不焦虑且心理控制类型为内控型患儿麻醉诱导期的依从性。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及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3779-3781

摘要:目的 评估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超声造影(CEUS)单独应用及二者联合应用对TI-RADS 3类和4类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手术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8例(TI-RADS 3类和4类结节99个),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术前同时行ARFI及CEUS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分析ARFI、CEUS单独应用及二者联合应用对甲状腺TI-RADS 3类和4类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ARFI和CEUS对TIRADS 3类和4类结节均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但是,ARFI和CEUS单独运用时,二者的诊断价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RFI和CEUS联合应用诊断的灵敏度与准确率显著提高。结论 ARFI联合CEUS可用于鉴别TI-RADS 3类和4类甲状腺结节。

体质量指数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3782-3785

摘要:目的 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该院2014年收治的STEMI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根据BMI分为4组:低体质量组(n=31)、正常体质量组(n=139)、超重组(n=71)和肥胖组(n=26),对比分析4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并随访心肌梗死后7d和年内的全因死亡率。结果 BMI越高患者发病年龄越轻(P〈0.01),女性所占比例越小(P=0.001),其中肥胖组患者的清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均相对较高(P=0.004;P=0.006);心肌梗死后1年的全因死亡率随着BMI升高而明显降低(P=0.003),心肌梗死后7d的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7)。结论 BMI与STEMI患者的远期预后相关,“肥胖矛盾”现象在STEMI患者中是存在的,但应结合患者年龄、性别、并发症和药物治疗等多个因素综合评估BMI对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

支气管哮喘患者eotaxin-3基因多态性对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影响3786-3788

摘要:目的 探讨eotaxin-3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效果的影响,为eotaxin-3作为支气管哮喘治疗靶点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哮喘患者(n=196)及对照者(n=196)的外周血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eotaxin-3+2497T>G,+77C>T各种基因型,比较各种基因型的哮喘患者对ICS治疗的反应性和ACT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哮喘患者为+2497位TG基因型时,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诱导痰EOS比例和外周血总IgE与TT型相比均明显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型哮喘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20%所需的最低累积剂量(PD20)水平[(0.07±0.03)mg]明显高于TT型[(0.03±0.01)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48);而上述指标在+77位3种基因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497位TT型哮喘患者在ICS治疗过程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PD20值和ACT评分均较TG型哮喘患者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497位TT型哮喘患者对ICS治疗更敏感,规律ICS治疗能显著改善该类患者的肺功能和临床症状评分。

CT增强扫描检查中碘对比剂渗漏因素及相关性分析3789-3791

摘要: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检查中碘对比剂渗漏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2015年CT增强扫描检查中发生渗漏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患者的渗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渗漏率与患者年龄有关(P〈0.01);渗漏率随注射速率增加有升高趋势(P〈0.05),渗漏率与对比剂浓度有关(P〈0.05);渗漏率没有随注射剂量增加而升高的趋势(P=0.675);渗漏率与注射护士从事该项工作年限长短有关(P〈0.01)。结论 女性患者的渗漏率较男性高,年龄越大、对比剂浓度越大、注射速率越快、注射护士从事该项工作年限越短,渗漏率越大。

肺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应用价值3792-3794

摘要:目的 研究肺部超声(LUS)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经临床及胸部CT诊断为CAP的301例患者进行LUS检查,对LUS检查出肺炎的大部分患者进行超声随访检查,观察疾病转归情况。结果 301例患者中超声检查阳性288例,11例假阴性,2例误诊,阳性率为95.6%。主要超声征象为肺实变、胸膜线异常、B线、胸腔积液,288例超声检查阳性患者均发现实变,其中193例伴支气管充气征,280例胸膜线异常,85例伴有胸腔积液,212例伴有B线;实变病灶区域分布:单侧肺108例,双侧肺180例,82例为单发病灶,206例为多发病灶。结论 肺部超声诊断CAP准确率高,无辐射,可在床旁检查,值得推广。

不同化疗药物分别与奥沙利铂联用对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生存质量及血清相关肿瘤指标的影响3795-3797

摘要:目的 研究卡培他滨和替吉奥分别与奥沙利铂联用对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生存质量及血清相关肿瘤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106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血清相关肿瘤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4.15%,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9.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3.58%,稳定率为18.87%,下降率为26.42%,总改善率为73.58%,观察组分别为49.06%、20.75%、30.19%和69.8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糖类抗原(CA)50、CA125、CA199及癌胚抗原(CEA)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和恶心呕吐,两组患者均可耐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培他滨或替吉奥与奥沙利铂联用治疗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疗效相当,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血清相关肿瘤指标改善情况相当,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rhBNP治疗AHF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3798-3800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心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AH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2年6月至2015年12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6例AHF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静脉滴注rhBNP,对照组静脉滴注硝普钠,每组选取15例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观察临床疗效,测定用药前后心率、血压、尿量、心功能指标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各时间点肺动脉压(PAP)、肺毛细血管压(PCWP)明显低于用药前,两组PAP、PCW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两组心率、收缩压、NT—proBNP、IL-6、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尿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BN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短期疗效优于硝普钠,可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ER、HNF-1β及COX-2在子宫内膜异位相关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3801-3803

摘要:目的 探究雌激素受体(ER)、肝细胞核因子-1β(HNF-1β)以及环氧化酶-2(COX-2)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相关性卵巢癌(EAOC)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6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EAOC患者44例,其中子宫内膜样癌17例,透明细胞癌21例,卵巢浆液性癌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HNF-1β及COX-2在不同类型EAOC中的表达差异,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三者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ER在子宫内膜样癌患者中的阳性率为100.0%,显著高于透明细胞癌患者的9.5%和卵巢浆液性癌患者的0%(χ2=4.305,P〈0.01),而HNF-1β在透明细胞癌和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5.7%和100.0%,显著高于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11.8%(χ2=3.585,P〈0.01),COX-2在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和卵巢浆液性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76.5%、81.0%、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4,P=0.104)。ER和HNF-1β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28,P〈0.01),与COX-2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04,P=0.013)。结论 ER主要在子宫内膜样癌中表达,HNF-1β主要在透明细胞癌和卵巢浆液性癌中表达,ER的表达水平与HNF-1β及COX-2的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