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重庆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ongqing Medicine

  • 50-1097/R 国内刊号
  • 1671-8348 国际刊号
  • 2.3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重庆医学是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重庆医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述、卫生管理、论著、论著·临床研究、循证医学、调查报告、 卫生管理、医学教育、医学教育、短篇及病例报道

重庆医学 2017年第22期杂志 文档列表

重庆医学杂志专家述评
ALK融合基因阳性肺癌患者全程化管理3025-3027

摘要:目前应用于临床的肺癌驱动基因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ROS1基因重排及C—MET基因扩增等。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
酪酸梭菌对食物过敏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3028-3032

摘要:目的探讨产丁酸的益生菌酪酸梭菌通过调节肠上皮细胞双孔钾通道Trekl的表达对过敏小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食物过敏模型,ELISA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相关指标验证造模效果,尤斯室检测小肠组织通透性变化,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法检测Naive组、Saline组、SIT组、SIT/SB组、SB组、SIT/CB组、CB组、SIT/CB/Spadin组小鼠空肠组织中Trekl的表达;Transwell系统中使用T84细胞建立单层上皮细胞层,分别暴露于过敏介质,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TreklmRNA弄口蛋白的表达;分别使用生理盐水、sIT、SIT/SB、SB、SIT/CB、CB、SIT/CB/Spadin不同疗法对过敏小鼠进行治疗,了解小鼠肠道Trekl的表达情况、肠道屏障功能及过敏反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相对于对照组,食物过敏小鼠小肠Trekl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肠黏膜通透性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84细胞暴露于过敏介质后,Trekl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P〈0.05),但预先加入p38抑制剂可以拮抗这种改变;SIT治疗、酪酸梭菌和丁酸钠单独应用均可以提高食物过敏小鼠肠道Trekl的表达,减轻过敏反应(P〈0.05),但sIT与酪酸梭菌或丁酸钠的联合应用效果更加显著(与SIT组相比P〈0.05),并且可以显著降低小肠黏膜通透性,改善肠道屏障功能(P〈0.05)。结论丁酸钠或者产丁酸的益生菌酪酸梭菌可以通过提高Trekl的表达来恢复过敏小鼠的肠道屏障功能,减轻过敏反应,并且加强SIT治疗的效果。

小鼠pMSV—Slfn5-GFP表达质粒构建及基因结构分析3033-3035

摘要:目的构建小鼠pMSV-Slfn5-GFP基因重组表达质粒及基因结构分析。方法提取小鼠肝脏组织中总RNA,反转录为cDNA。PCR扩增小鼠Sffn5编码序列片段,并与pGEM-TEasy栽体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到大肠埃希菌DH5a中。挑取阳性克隆提取质粒,经限制性内切酶HpaI和X矗0I双酶切鉴定。酶切鉴定正确的质粒送MacrogenUSA测序。测序正确的质粒通过HindⅢ和XhoI与pMSV-GFP连接,并命名为pMSV—Slin5-GFP。通过UCSC(http://genome.UCSC.Edu/)分析小鼠Slfn5及其家族基因组结构,并通过NCBI确定Slfn5的蛋白结构域。结果Slfn5全长基因序列克隆到表达栽体pMSV-GFP中,酶切鉴定片段大小为2.65kb。Slfn5的AAA一4蛋白结构域由phylogeny.fr确定了该结构在Slfn蛋白家族中的保守性。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pMSV-Slfn5-GFP全长基因表达栽体。

外源性心钠素对小鼠过敏性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及其机制分析3036-3038

摘要:目的探讨外源性心钠素对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的影响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SPF级BALBc小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干预)、模型组(等量生理盐水干预)、实验组A(外源性心钠素0.5ug/g)、实验组B(外源性心钠素0.5μg/g+A71915)。模型组、实验组A、实验组B建模成功后给予对应处理措施,在最后一次激发实验后24h,采集各组血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炎症因子,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肺组织中锌指转录因子(GATA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的血液中E0s、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的血液中EOS、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均高于模型组、实验组B(P〈0.05);模型组小鼠的肺泡灌洗液中EOS、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的肺泡灌洗液中E0s、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IL-6、TNF-α水平均高于模型组、实验组B(P〈0.05);模型组小鼠的肺组织中GATA3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A肺组织中GATA3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实验组B(P〈0.05)。结论外源性心钠素会进一步加剧过敏性哮喘小鼠模型的气道炎症反应,与激活炎性细胞、炎症因子释放及增强肺组织中GATA3蛋白表达有关。

血根碱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能力影响机制研究3039-3042

摘要:目的探讨血根碱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机制。方法分别用MTT法、流式细胞仪、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检测血根碱作用后的宫颈癌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blot检测经血根碱作用后宫颈癌细胞中E-Cadherin、PTEN、β-catenin、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0.6、0.8μmol/L血根碱对宫颈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0.8μmol/L血根碱作用48h后宫颈癌细胞HeLa和Siha凋亡率高达(45.68±2.26)%和(31.89±3.80)%。0.8μmol/L血根碱作用3h后宫颈癌细胞HeLa和Siha黏附率仅有(67.45±2.13)0A和(73.59±2.61)%。0.8μmol/L血根碱作用16h后宫颈癌细胞HeLa和Siha侵袭数目仅有(39.64±1.98)个和(43.87±2.83)个。经血根碱作用后的宫颈癌细胞中E-Cadherin和PTEN的表达量增加,β-catenin和MMP2的表达量减弱。结论血根碱对宫颈癌细胞具有抑制增殖及促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黏附蛋白E-Cadherin、6-catenin和PTEN、MMP2有关。

元宝枫油对一次性力竭运动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3043-3045

摘要:目的探讨元宝枫油对一次性力竭运动大鼠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为元宝枫油用于预防运动损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30只健康SD雄性大鼠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A组,正常饮食+每天生理盐水灌胃),力竭组(B组,正常饮食+每天生理盐水灌胃)和元宝枫油力竭组(c组,每天元宝枫油0.21mL/kg灌胃),6周后进行一次性力竭游泳运动,测定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水平;测定肌肉匀浆中丙二醛(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力竭运动后,B组与A组相比,血清中CK、LDH水平及IL-1β、TNF-α、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IL-10/TNF-α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用F肠肌中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GSH水平与GSH—PX活性显著下降(均P〈0.05),s0D活性与CAT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相比,血清中CK、LDH水平及IL—1β、TNF-α显著下降(均P〈0.05),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0/TNF-a比值显著上升(P〈0.05),腓肠肌中MDA水平明显下降(P〈0.05),GSH水平及SOD、CAT、GSH—PX活性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元宝枫油可明显减轻力竭运动引起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对骨骼肌具有保护作用。

自噬相关基因频率分布特征与肺结核相关性研究3046-3049

摘要:目的根据肺结核患者自噬相关基因(ATG)频率分布特征探讨ATG位点多态性与肺结核易感相关性。方法应用Sequenom MassArray质谱阵列技术对202例肺结核患者(病例组)及22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ATG的1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分析各位点基因型与肺结核易感相关性。结果在肺结核患者和对照组中,校正了性另13、年龄等因素后,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TG4A基因rs807185和rs5973822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体质量指数(BMI)分层分析,发现这一差异在高BMl人群中更为显著,且均有病例组人群分布频率低于对照组的表现,其余16个SNP位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TG4A基因rs5973822和rs807185位点多态性可能与肺结核易感性相关联,且在高BMI群体中差异更显著。

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灰区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3050-3052

摘要:目的评估前列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PIRADSv2)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2—2016年总共2200例行前列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病例中PSA为4~10ng/mL,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前行多参数MRI(mp-MRI)检查,未接受任何形式治疗的PCa及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收集mp—MRI图像及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mp-MRI,根据PIRADSv2对所有病灶定量评分,记录PIRADsv2分值及病灶所在区域。以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运用ROC曲线计算PIRADSv2诊断PSA灰区PCa的诊断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5例PCa患者和30例BPH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tPSA、fPSA、f/tPSA、前列腺体积、PSA密度(PSA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IRADsv2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AUC)-0.932(95%CI 0.822~0.984),P〈0.01;最佳切点为PIRADsv2≥4分,诊断敏感性为88.89%,特异性为87.10%,阳性预测值为80.。0%,阴性预测值为93.10%。Logistic回归显示,PlRADSv2评分是PCa的独立预测因子,HazardRatio(HR)-17.847(3.745~85.078),P〈0.01。PIRADSv2评分与病理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r=0.585,P=0.022)。结论PIRADSv2评分对PSA灰区PC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与病理结果具有相关性。

正常中老年女性椎后肌群增龄退变与体质量指数关系的研究3053-3056

摘要:目的研究正常中老年女性椎后肌群增龄退变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关系:方法将115例48~75岁[平均(58.6±7.3)岁]的女性分为中年组(〈60岁)及老年组(≥60岁),使用定量CT(QCT)分别测量其L3椎体中部层面椎后肌群的肌肉面积及脂肪面积,计算肌肉脂肪浸润程度(MFI),即脂肪面积/(肌肉面积+脂肪面积)×100%。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采用相关及线性回归分析研究椎后肌群的肌肉面积、脂肪面积及MFI与年龄及BMI的关系。结果两组间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0,P=0.850),而椎后肌群的肌肉面积、脂肪面积及M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82、-1.997、-2.604,P=0.031、0.048、0.010);相关及回归分析显示,控制身高、体质量因素,年龄与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及MFI呈正相关(r=0.275、0.320,t=2.915、3.445,P=0.004、0.001),而与肌肉面积无相关(t=-1.109,P=0.270);控制年龄因素,BMI与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及MFI呈正相关(r=0.361、0.307,t=3.945、3.277,P≤0.001),而与肌肉面积无相关(t=1.653,P=0.101)。结论正常中老年女性椎后肌群的脂肪含量随年龄增大而增加;评估其退变时,尤其是体质量大者,相对于肌肉面积,肌肉的脂肪含量及其比例更具意义。

不同曝光方式下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3057-3059

摘要:目的对比Ensite Veloeity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零X线曝光与常规X线曝光下行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利用选取法选取该院2014—2016年100例行RFCA治疗的PSVT患者,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X线曝光)和观察组(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零X线曝光),各50例,分析两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并发症率、即时和随访成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x线曝光时间Uo.46±0.14)mini较对照组[(13.87±4.03)rain]明显下降,并发症率(0)亦明显低于对照组(8.00%);即时成功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随访成功率(94.00%)亦远远高于对照组(7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Ensite Velocity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在行RFCA治疗PSVT的临床疗效较理想,且安全可靠。

MDCT对保留二尖瓣全瓣心脏生物瓣膜替换术后心功能的评价3060-3062

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DCT)对保留二尖瓣心脏生物瓣膜替换术后心功能的评价。方法选择2012年5月到2014年2月到该院就诊的适合二尖瓣心脏生物瓣膜替换术的患者共35例,将其分为两组,A组术中保留二尖瓣全瓣及瓣下结构,B组术中不保留二尖瓣瓣下结构。术前,术后10d行MDCT检查,评价左心室功能。结果两组病例术前MDCT对比,A组和B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左心宣收缩末期容积(ESV)、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0dMDCT的结果EDV、ESV、EF分别为(106.25±8.83)mL、(35.75±4.37)mL、(54.48±4.23)%,B组分别为(113.42±9.22)mL。(38.63±3.40)mL、(51.63±4.7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S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二尖瓣全瓣的心脏生物瓣膜替换术,技术安全可行,且有效地保护了心脏术后的左心室功能。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dTP分析及随访3063-3065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11脱氢血栓素B2/6-酮前列环素比值(11-dh—TxBz/6-k-PGF1a,dTP)及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再住院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270例CHD患者作为研究时象,其中136例非DM患者(非DM组),134例合并DM患者(DM组)。记录患者临床情况,测量身高、体质量、血压、心率等指标,完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测定两组患者11-dh-TXB2和6-k—PGF1a水平,计算dTP值。随访1年,记录患者MACE事件及再次住院情况。Epdate软件建库,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DM组与DM组dTP分别为1.8±0.6和2.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非DM组,hs-CRP、收缩压、舒张压、冠状动脉病变数及严重病变数与dTP相关(P〈0.05)。而对于DM组,hs—CRP、血糖、胆固醇水平、冠状动脉病变数及严重病变数与dTP相关(P〈0.05)。随访1年,非DM组和DM组患者发生MACE事件分别为33例(24.3%)和44例(3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DM组和DM组再次住院患者分别为12例(8.8%)和24例(1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MACE的患者与无MACE的患者住院时dTP分别为2.3士0.8和1.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住院患者与未再住院组患者住院时dTP分别为2.4士1.0和1.9士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D合并DM患者dTP明显增高,提示血小板明显活化,且较高的dTP增加了患者MACE事件及再次住院风险,应该强化抗血小板治疗。

黏附分子CD44v6、ICAM-1与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3066-3069

摘要:目的探讨黏附分子CD44v6、细胞黏附分子-1(IcAM-1)与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宫颈癌Ib1期患者宫颈标本74份,正常宫颈标本20份,宫颈鳞状细胞原位癌标本20份,采用real—time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宫颈组织标本CD44v6和IcAM-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VD),并探讨三者与宫颈癌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CD44v6及ICAM-1在正常宫颈、宫颈鳞状细胞原位癌、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提高,分别为0、75.00%、87.84%及10.00%、45.00%、81.08%;mRNA表达水平也逐渐提高,分别为0、0.24±0.02、1.02±0.11及0.10±0.00、0.19±0.02、1.03±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宫颈、宫颈鳞状细胞原位癌、宫颈癌组织中LVD逐渐提高(P〈0.01)。低分化宫颈癌组织中CD44v6、ICAM-1阳性表达率及LVD高于高、中分化(P〈0.01),有淋巴结转移宫颈癌组织中CD44v6、ICAM_1阳性表速率及L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1)。宫颈癌组织中CD44v6,、ICAM-1及LVD呈两两正相关。结论CD44v6在宫颈癌进展中起促进作用,与ICAM-1及LVD协同促进宫颈癌发展,可作为判断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及诊断的有效指标。

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并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研究3070-3072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静脉注射美罗培南基础上联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并地塞米松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5年3月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静脉注射美罗培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并地塞米松,治疗7d后比较两组血清炎性标志物变化及临床疗效,随访3个月,记录后遗症发生率。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d(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下降幅度[(87.3±21.8)μg/mL、(47.9±10.7)mg/L、(348.9±67.3)p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1.5±18.5)pg/mL、(33.0±7.9)mg/L、(263.7±61.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6,P=0.037),观察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82.2%)(Х^2=2.589,P=0.108)。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12.8±3.9)d]明显少于对照组[(16.7±4.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r4.216,P〈0.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及后遗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在静脉注射美罗培南基础上联合鞘内注射万古霉素并地塞米松能进一步抑制炎性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并且未显著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4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粪便隐血的联合检测在Dukes B期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3073-3076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和粪便隐血联合检测在DukesB期结肠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2013年3月至2015年8月56例结肠癌患者(结肠癌组)、35例结肠息肉良性疾病患者(息肉组)、41例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的上述指标及其对应的阳性捡出率。分析5项指标单个检测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结肠癌组的血清CEA、CA125、CA199及粪便隐血水平均明显高于息肉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与息肉组相比,AFP水平及其血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EA、CA125、CA199及粪便隐血入选Logistic回归方程,对应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5、0.886、0.792、0.864,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8.2%、35.7%、39.3%和78.6%;联合检测可使灵敏度、特异度、曲线下面积分别提高到87.5%、92.1%、0.957,显著优于单项检测。结论CEA、CA199、CA125、隐血联合检测能为早期诊断结肠癌提供有力的依据。

重庆3792例儿童黏膜病临床分析3077-3079

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童口腔黏膜病相关因素的分析,了解重庆市儿童口腔黏膜病的发病特点及规律,以期为疾病预防及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以2015年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3792例口腔黏膜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疾病病种、患者性别、年龄及发病时间进行分析。结果3792例患儿中共记录15种儿童口腔黏膜疾病,其中发病率前5位的为疱疹样口炎(42.67%)、鹅口疮(23.36%)、创伤性溃疡(14.82%)、复发性阿弗他溃疡(8.81%)及地图舌(8.65%)。结论儿童口腔黏膜病临床特征复杂多样,发病年龄及发病时间有一定的规律,提示早期诊治对疾病愈后极为重要。

预防性应用抗抑郁药物对急性脑梗死预后及血清BDNF水平的影响3080-3082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抗抑郁药对急性脑梗死预后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4月该院14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干预组72倒,给予急性脑梗死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盐酸舍曲林治疗12周,对照组69例,仅进行常规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BI)指数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价卒中后情绪,简明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定认知功能,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结果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NHHSS、HAMD评分分别为(1.77±0.58)分和(5.43±1.77)分,对照组分别为(4.06土0.79)分和(10.27±3.78)分,均较入组时明显降低(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B1分别为(96.24±4.58)和(77.64±6.96),均较入组时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血清BDNF水平分别为(8.38±0.74)、(5.72±0.67)ng/mL,均较入组时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MMSE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PSD发生率(10.0%)较对照组(53.6%)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预防性应用抗抑郁药,可升高血清BDNF水平,改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3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宫颈管难治性出血渐进式缝合术的观察3083-3084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渐进式缝合术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宫颈管难治性出血时竹止血效果。方法选取中央性前置胎盘术中发生宫颈管难治性出血产妇60例,分为宫颈渐进式缝合组(观察组,30例)和宫腔纱条填塞组(对照组,30例),比较两组术式术中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子宫切除情况及产褥感染发生率、产后恢复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两种术式操作时间分别为(3.15±1.60)、(6.10±2.35)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22.00±186.98)、(642.25±344.42)mL,术后24h出血量分别为(583.23±198.33)、(825.23±373.50)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子宫切除,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宫颈管难治性出血采用宫颈渐进式缝合止血操作简单、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