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重庆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ongqing Medicine

  • 50-1097/R 国内刊号
  • 1671-8348 国际刊号
  • 2.3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重庆医学是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重庆医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述、卫生管理、论著、论著·临床研究、循证医学、调查报告、 卫生管理、医学教育、医学教育、短篇及病例报道

重庆医学 2016年第30期杂志 文档列表

Commentary : clinical imaging in measuring visceral adipose tissue and other body components4177-4178

统计资料类型4178-4178

摘要:统计资料共有三种类型: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按变量值性质可将统计资料分为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定量资料又称计量资料,指通过度量衡的方法,测量每一个观察单位的某项研究指标的量的大小,得到的一系列数据资料,其特点为具有度量衡单位、多为连续性资料、可通过测量得到,如身高、红细胞计数、某一物质在人体内的浓度等有一定单位的资料。

定量CT与MRI测量腹部脂肪面积及分布的比较4179-4181

摘要:目的研究定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测量腹部脂肪面积及分布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方法对44例健康研究对象空腹状态下同一天行腹部定量CT和MRI检查,选取腰椎4/5层面图像,CT图像采用定量CT分析软件QCT PRO v5.0测量,MRI图像采用图像分析软件Analyze v12.0进行测量,半自动区分该层面腹内脂肪和皮下脂肪并测量其面积。统计分析两者测量结果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定量CT和MRI对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FA)、腹内脂肪面积(SFA)、总脂肪面积(TFA)的测量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96、0.94、0.96,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MRI和定量CT测得的腹部脂肪面积的差值很小(差值均数分别为8.6、-2.8、5.7cm2)。结论定量CT和MRI对腹部脂肪面积的测量结果具有明显相关性和较好的一致性,二者有可比性且在临床应用中可互相代替。

人体测量学参数与定量CT测量腹部脂肪的相关性与预测误差4182-4185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人体测量学方法与定量CT(QCT)方法,探讨人体测量方法与QCT测量腹内脂肪的相关性及预测误差。方法测量568名中国成人(男234人,女334人)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并进行腰椎CT扫描。采用Mindways QCT软件的体质成分测量功能定量测量腹部脂肪分布,测得T12、L1、L2、L3、L4、L5椎体下缘水平及脐层面的腹内脂肪面积(VFA)和总脂肪面积(TFA),计算出皮下脂肪面积(SFA)、总腹内脂肪体积(TVFV)、总皮下脂肪体积(TSFV)、总脂肪体积。采用线性回归分析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同VFA的相关性,用标准估计误差(SEE)预测VFA同实际脂肪面积的误差值。结果腰围与不同解剖位置的VFA相关性均优于臀围、BMI和腰臀比,其相关系数R2分别为0.48-0.64(男)、0.53-0.66(女),P〈0.01。腰围预测VFA同实际脂肪面积的SEE分别为25.36-31.57cm2(男),23.64-25.31cm2(女)。达均值为23.13%-27.78%(男),25.44%-36.03%(女)。结论人体测量学参数预测VFA的SEE较显著,而QCT可以更精确地测量VFA,具有临床应用潜力。

妇科恶性肿瘤和良性病变的腹盆部脂肪组织分布研究4186-4189

摘要:目的采用定量CT(QCT)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和良性病变患者的腹盆部脂肪组织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对80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和80例妇科良性病变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及QCT体模进行腹盆部CT扫描,用QCT分析软件测量并计算总脂肪组织(TAT)、内脏脂肪组织(VAT)、皮下脂肪组织(SAT)的面积和体积(TFV、VFV、SFV)及VFV/SFV(V/S)值,分别比较恶性肿瘤和良性病变间、恶性肿瘤不同临床分期间、不同肿瘤类别间各项体积的差异,以及不同部位脂肪组织(AT)体积与总AT体积的相关性。结果 (1)恶性肿瘤组腹部和(或)盆部的TFV、VFV、SFV均高于良性病变组,除腹盆部VFV外,两组间AT体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恶性肿瘤早期组的腹盆部各项AT体积与中晚期组或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较高,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恶性肿瘤组的V/S值与良性病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病变组较高,早期组与中晚期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内膜癌组与宫颈癌组的腹盆部各项AT体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癌组略高;(4)所有病例的腹部或盆部的VFV、SFV与腹盆部TFV均呈正相关,以腹部SFV相关性最高。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比良性病变患者更肥胖,尤其早期恶性肿瘤患者,其SAT的增多较VAT更明显,且与TAT相关性更高,是肥胖的主要组成部分。

老年女性椎后伸肌群肌肉面积及密度与腰椎定量CT骨密度的相关性研究4190-4192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女性椎后伸肌群肌肉面积及密度与腰椎定量CT(QCT)骨密度的关系。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该医院行腰椎QCT骨密度测量的114例女性患者,年龄55-87岁。将原始图像传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采用Mindways QCT Pro软件,分别测量L2-L4椎体骨密度。由2名诊断医师于L4椎体水平轴位CT图像上分别测量双侧椎后伸肌群横截面积(CSA)与平均CT值,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其与腰椎QCT骨密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侧别间腰部椎后肌群平均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部椎后伸肌群平均CT值与腰椎定量CT骨密度呈正相关(P〈0.01);腰部椎后伸肌群横截面积与腰椎QCT骨密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腰部椎后伸肌群肌量减少可能是腰椎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在评价腰部椎后伸肌群变化时,测量其肌肉密度相比横截面积更有意义。

《重庆医学》对临床研究论文医学伦理学要求4192-4192

摘要:凡投本刊的临床研究论文(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上传)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复印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复印件。

定量CT研究中老年男性椎后肌群退行性改变与年龄的相关性4193-4196

摘要:目的研究健康中老年男性椎后肌群的脂肪浸润及肌肉含量与腹内脂肪及年龄的相关关系。方法使用定量CT(QCT)检测88名50-79岁健康男性L3腰椎中部层面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肌肉面积、肌肉脂肪浸润(MFI)比例情况及腹部多层面内脏脂肪面积、皮下脂肪面积、总脂肪面积,并计算出腹部总内脏脂肪含量、腹部总皮下脂肪含量和腹部总脂肪含量。统计学处理应用组内相关系数、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高龄组(70-79岁)的MFI和肌量变化的程度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椎后肌群的脂肪面积及MFI程度与年龄有弱相关性(其中脂肪面积:r=0.381,P〈0.05;MFI:r=0.358,P=0.001),但肌肉含量的改变与年龄没有显著相关性。年龄是唯一进入全部椎后肌群体质成分的回归方程的影响因素。结论在健康中老年男性人群中,年龄增长是影响椎后肌群退变进程的重要因素,而椎后肌群的MFI程度与衰老导致的骨骼肌退变密切相关。

雌激素受体α、β亚型在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的表达分析4197-4199

摘要: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α(ERα)和β(ERβ)在鼠源性血管瘤内皮细胞(EOMA)上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α和ERβ在EOMA上的表达与分布,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研究ERα和ERβ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ERα、ERβ均表达在EOMA细胞的细胞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均提示ER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R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α、ERβ均表达在EOMA细胞的细胞质,ER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ERβ。

《重庆医学》对临床研究论文医学伦理学要求4199-4199

摘要:凡投本刊的临床研究论文(主体是以人为研究对象),作者应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性的、地区性的或国家性的)所制订的伦理学标准,并提供(上传)该委员会的批准文件复印件及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复印件.

间歇性低氧致树突状细胞迁徙能力改变及其通路机制探讨4200-4202

摘要:目的通过模拟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间歇性低氧(IH)环境,观察其对人外周血来源树突状细胞(DCs)迁徙能力的影响,并通过干预RelB、p38的表达探讨IH致DCs迁徙能力改变的可能通路机制。方法培养前将DCs分为RelB、p38干扰及非干扰质粒组。利用间歇低氧舱设置低氧环境,其中,给氧浓度为0.5%、1.5%、5.0%、10.0%,低氧/再氧合时间比为1∶1、1∶3、1∶5、1∶9,常氧对照组予以持续21.0%氧浓度供应。体外培养结束后蛋白质印迹法检测RelB、p38的表达,侵袭小室检测DCs的迁徙能力。结果相对于常氧,体外IH下DCs整体迁徙能力下降,且DCs迁徙能力与IH环境下平均氧分压水平呈正相关(r=0.867,P〈0.05),IH可促进DCs胞内RelB、p38表达,而干预二者表达均未逆转IH下迁徙能力的改变。结论体外IH可导致DCs迁徙能力下降,且可能与RelB、p38激活无关。

TATp和CXCR4修饰的载VP3基因超声微泡制备及体外寻靶实验4203-4206

摘要:目的制备一种载VP3基因、反式激活转录激活肽(TATp)与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同时修饰的新型载基因高分子靶向超声造影剂,表征其性质。方法采用W/O/W双乳化法制备载基因超声微泡。并通过硫醚键将SDF-1与TATp共价连接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泡的表面,制备成靶向载基因超声微泡。Malvern测量仪测定其粒径、分布及表面电位,流式细胞仪及共聚焦显微镜检测TATp、SDF-1在高分子微泡表面的连接状况,酶切反应实验鉴定其对DNA的保护性,光镜观察及流式细胞仪初步评估其体外寻靶能力,超声考察体外成像。结果靶向载基因超声微泡呈规则球形。粒径为(536.00±16.55)nm,分布集中,表面电位为(-0.08±0.08)mV。平均载药量为0.62%,平均包封率为36.13%。对DNA保护作用持续60min,未见损坏。TATp、SDF-1同时加载于PLGA微泡表面的连接率为69.84%。体外寻靶实验显示,靶向微泡较多地稳定簇聚在舌癌SCC-15细胞膜上,连接率为91.44%。而非靶向微泡较少结合,连接率为12.96%。体外超声显像呈细小点状、均匀高回声。结论成功制备出TATp-SDF-1-VP3-PEG-PLGA微泡,其能在体外高效靶向结合舌鳞癌SCC-15细胞,且短时间穿过细胞膜。体外成像效果较好。

H2型松弛素促进人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作用及机制4207-4210

摘要:目的探讨H2型松弛素(Relaxin-2)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迁移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Relaxin-2对VSMCs的迁移作用;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其对细胞信号蛋白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核因子-κB(NF-κB)p65的影响。结果 Relaxin-2可剂量依赖性促进VSMCs的迁移,应用NF-κB抑制剂BAY 11-7082可阻断Relaxin-2诱导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LY294002和ERK抑制剂U0126预处理可以降低Relaxin-2引起的NF-κB p65的激活。结论 Relaxin-2可能通过活化PI3K/Akt和ERK信号通路激活NF-κB p65,进而促进MMP-9和MMP-2的表达,从而诱导VSMCs迁移效应。

甘草酸苷通过NF-κB通路影响小鼠急性肝损伤机制的研究4211-4213

摘要:目的探讨甘草酸苷是否可通过调控核因子-κB(NF-κB)通路影响小鼠急性肝损伤。方法选取200只体质量29-30g昆明小鼠,分为4组,每组50只。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由四氯化碳(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第3组在第2组的基础上注射复方甘草酸苷(SNMC)注射液;第4组在第3组的基础上加用NF-κB抑制剂(proDTC)。处理1、3、5d后,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清蛋白水平及凝血酶原时间(PT),计算Child-Pugh评分并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相较于第1组,CCL4处理后,AST、ALT、总胆红素、清蛋白表达水平,以及PT和Child-Pugh肝功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表明已成功建立CCL4诱导急性肝损伤模型。同时给予小鼠SNMT后(CCL4+SNMT),各指标表达虽未回至正常水平,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表达水平逐渐降低(P〈0.05)。同时此效应可被NF-κB抑制剂proDTC逆转。结论SNMT可通过调节NF-κB通路降低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严重程度。

TLR基因多态性与结直肠癌易感性4214-4216

摘要:目的检测Toll样受体2(TLR2)R753Q和Toll样受体4(TLR4)D299G、T399I多态性,分析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收集结直肠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各256例。R753Q、D299G和T399I位点基因型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结直肠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α、IL-8、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蛋白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结果 TLR4T399I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相关。CT合并TT基因型在病例组中频率为31.2%,在对照组中仅为18.7%;T等位基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频率分别为18.2%和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99IT等位基因个体患结直肠癌风险明显增加(OR=2.534,95%CI:1.462-2.734,P〈0.01)。不同基因型个体结直肠癌组织中IL-1α和MCP-1表达水平有明显差异。CT合并TT基因型个体肿瘤组织中IL-1α水平为(36.97±21.43)pg/mg,而CC基因型个体为(22.27±17.89)pg/mg;MCP-1水平在CT合并TT基因型个体中为(24.57±17.74)pg/mg,而CC基因型个体为(12.91±9.78)pg/mg。结论 TLR4T399I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T等位基因个体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明显增加,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IL-1α和MCP-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结核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表达与巨噬细胞凋亡的临床意义4217-4219

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表达与单核巨噬细胞(MΦ)凋亡的可能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仪测定29例活动性结核、17例肺外结核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PBMC中CD4^+CD25^+Foxp3^+Treg表达及MΦ凋亡率,并与20例健康对照者(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活动性结核患者PBMC中CD4^+CD25^+Foxp3^+Treg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治疗后患者,且复治患者高于初治患者,肺外结核高于肺结核;患者MΦ凋亡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初治组明显高于复治组(P〈0.01)。活动性结核患者PBMC中CD4^+CD25^+Foxp3^+Treg表达与MΦ凋亡呈负相关。结论 CD4^+CD25^+Foxp3^+Treg表达升高,MΦ凋亡下降,提示与结核病呈慢性感染有关。

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清中HO-1及YKL-40的影响4220-4221

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术后血清血红素氧化酶-1(HO-1)、人类软骨糖蛋白39(YKL-40)、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将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的60例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组(30例)和开腹组(30例),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3天外周血HO-1、YKL-40、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第1、3天腹腔镜组血清HO-1、YKL-40、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血清HO-1、YKL-40、CRP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且两组术后第3天血清HO-1、CRP水平较术后第1天明显升高,而YKL-40水平术后第3天较术后第1天明显下降。结论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的应激反应小,且术后恢复较开腹手术快。

糖尿病患者不同HbA1c控制水平的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临床和超声特征4222-4225

摘要:目的比较糖尿病(DM)患者不同血糖控制水平下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KPLA)的临床和超声特征。方法 146例糖尿病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KPLA-DM)患者根据糖化产物血红蛋白A1c(HbA1c)水平分为3组(控制好,HbA1c≤7%;控制良好,7%9%)。分别比较3组的一般情况、临床特点、超声特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血糖控制好和良好的患者相比,血糖控制差的患者发病年龄低、住院时间更长(P〈0.05);更易合并高脂血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P〈0.05);并发症及需积极抢救的临床危象多见;转移性感染多发(P〈0.05)。KPLA-DM可呈特征性的片状、团块状增强回声超声图像,血糖控制差的患者胆道系统积气、肝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较其他两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KPLA-DM超声图像具有特征性,超声观察到的胆道系统积气及肝静脉血栓形成与KPLA-DM患者血糖控制差相关,提示可能存在转移性感染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