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重庆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ongqing Medicine

  • 50-1097/R 国内刊号
  • 1671-8348 国际刊号
  • 2.3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重庆医学是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重庆医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述、卫生管理、论著、论著·临床研究、循证医学、调查报告、 卫生管理、医学教育、医学教育、短篇及病例报道

重庆医学 2016年第27期杂志 文档列表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
携带不同 HBV抗原基因片段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树突状细胞诱导CTL的效应研究3745-3747

摘要:目的:了解携带不同HBV抗原基因片段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HBV‐S、C、E、X)转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效应。方法采用携带不同HBV抗原基因片段的rAAV‐HBV‐S、C、E、X转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出的单核细胞,并在GM‐CSF、IL‐4和TNF‐α作用下继续培养7 d获得成熟的DC。通过观察DC的状态和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各段 HBV转染后DC分化抗原(CD)的表达,评价其成熟与功能。将同一个体的DC与T细胞混合培养制备CTL ,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S)细胞杀伤实验研究被激活的CTL对HBV感染的靶细胞HepG2.2.15特异性的细胞毒作用。结果不同 HBV 抗原基因 rAAV‐HBV‐S、C、E、X 转染DC后 CD14、CD80、CD83、CD86的表型表达中, CD80、CD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AV/HBV‐X转染的DC其CD80表达最高,rAAV/HBV‐S转染的DC其CD83表达最高。转染不同 HBV 抗原基因片段 rAAV(S、C、E、X)的 DC 诱导的 CTL 对 MHC‐Ⅰ类抗原阳性且有 HBV 的靶细胞(HepG2.2.15)的特异性杀伤效率显著高于对无 HBV的靶细胞(HepG2)的非特异性杀伤效应(P<0.01),但不同rAAV‐HBV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AV‐HBV‐S、C、E、X转染DC均可诱导CTL引起M HC‐Ⅰ依赖的特异性细胞毒效应。

TCF21基因对肺腺癌 A549细胞DDP化疗及放疗敏感性的影响3748-3752

摘要:目的:为探讨转录因子21(TCF21)基因对人肺癌A549细胞放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在肺癌A549细胞中高表达TCF21基因,以荧光定量PCR、Westernblot分析目的基因的表达,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高表达TCF21肺腺癌A549细胞对顺铂(DDP)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平板克隆实验检测高表达TCF21肺腺癌A549细胞对放疗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在72h时,随着DDP浓度的增高(0、0.625、1.250、2.500、5.000、10.000mg/L),各组细胞的抑制率相应增高,高表达组各个药物浓度时的抑制率明显高于空载体组与未转染组(P<0.05),而后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过表达TCF21组随着药物浓度及时间及的增加,高表达组抑制率相应增高(P<0.05);接受X照射后,未转染组、未转染+放疗组、空载体组、空载体+放疗组、高表达组及高表达+放疗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95.17%±2.85%、88.20%±2.03%、93.80%±4.17%、85.60%±2.42%、71.67%±3.21%、56.00%±2.65%。结论TCF21基因高表达能显著增强肺癌A549细胞对放疗及DDP化疗敏感性。

m iR-335通过靶向生存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3753-3756

摘要:目的:探讨miR‐335通过靶向生存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1)选取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 miR‐335及生存素蛋白表达。(2)选取乳腺癌细胞系 MCF‐7,分别转染 miR‐335 mimic及mimic对照组,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组织中miR‐335及生存素蛋白表达。(3)选取乳腺癌细胞系MCF‐7,分别将野生型survivin 3′‐UTR质粒(survivin‐wt)和突变型survivin 3′‐UTR质粒(survivin‐Mut)与miR‐335 mimic或模拟物阴性对照(NC)共转染至乳腺癌细胞系MCF‐7,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细胞荧光素酶活性。(4)选取乳腺癌细胞系MCF‐7,分别转染mimic对照组、miR‐335 mimic及miR‐335 mimic+survivin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结果(1)与癌旁组织相比较,乳腺癌组织中miR‐335表达显著降低(P<0.05),同时生存素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2)与转染mimic对照组相比较,转染miR‐335 mimic可使乳腺癌细胞MCF‐7中miR‐335表达上调(P<0.05),同时生存素蛋白表达表达下调(P<0.05)。(3)与转染NC相比较,共转染miR‐335 mimic与survivin‐wt可使MCF‐7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0.05),而共转染miR‐335 mimic与survivin‐Mut则MCF‐7荧光素酶活性无显著性变化(P>0.05)。(4)转染miR‐335mimic后,MCF‐7增殖活性较转染mimic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转染miR‐335 mimic+survivin后,MCF‐7增殖活性较单纯转染miR‐335 mimic显著提高(P<0.05),但仍显著低于转染mimic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癌组织中miR‐335呈现低表达,生存素呈现高表达;而miR‐335可通过靶向生存素抑制乳腺癌细胞系MCF‐7增殖。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基础研究
二膦酸盐对人骨肉瘤细胞诱导凋亡作用的实验研究3757-3759

摘要:目的:探讨二膦酸盐对人骨肉瘤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骨肉瘤M G‐63细胞株培养、传代后将细胞分为两组:二膦酸盐400μg/m L干预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孵育72 h后,对两组人骨肉瘤M G‐63细胞株行免疫荧光检测,观察两组细胞中凋亡因子Caspase‐3、Fas的表达;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两组细胞的细胞凋亡率。结果二膦酸盐作用于人骨肉瘤MG‐63细胞株72 h后,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可见二膦酸盐400μg/mL干预组细胞中凋亡因子Caspase‐3、Fas大量表达,而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几乎见不到凋亡因子Caspase‐3、Fas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观察到二膦酸盐400μg/mL干预组细胞的细胞凋亡率为54.00%,远大于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存在明显的诱导凋亡现象。结论二膦酸盐对体外人骨肉瘤M G‐63细胞株存在很强的诱导凋亡作用。

都梁软胶囊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中脑CGRP及CCK 表达的影响3760-3762

摘要:目的:研究都梁软胶囊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中脑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缩胆囊肽(CCK)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预防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4组,A为对照组,B为偏头痛组,C为都梁软胶囊对照组,D为都梁软胶囊治疗组。C、D组给予都梁软胶囊0.5g·kg -1·d-1灌胃,A、B组大鼠灌胃给予等量容积的 Tween‐80。灌胃7 d后,将B、D两组大鼠造硝酸甘油型偏头痛模型,造模2 h ,保存中脑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GRP和CCK的转录水平。结果 D组大鼠中脑CGRP转录水平明显低于B组(0.64±0.35和1.61±0.51,P<0.05)。C组大鼠中脑CCK 转录水平明显低于A组(0.32±0.31和1.21±0.38,P<0.05)。结论都梁软胶囊可以干预中脑CGRP和CCK的表达,从而影响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的功能。

脂联素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3763-3765

摘要:目的:探讨脂联素(ADP)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1)假手术组(Sham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仅穿线不断流;(2)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MIRI组),LAD结扎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3)脂联素后处理组(ADP组),LAD再灌注前20 min注射 ADP ,其余同 MIRI组。检测各组血浆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丙二醛(MDA)的水平,检测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MDA的水平,各组心肌 HE染色并描记心电图。结果 MIRI组血浆 LDH(735.21±110.92)U/L、cTnI(37.96±5.97)μg/mL 和 MDA(4.55±0.18)nmol/L较Sham组升高(P<0.05),ADP组血浆LDH(579.25±69.01)U/L、cTnI(21.07±5.77)μg/mL和MDA(2.99±0.22)U/L水平较MIRI组降低(P<0.05);与Sham组相比,MIRI组心肌SOD水平(11.47±1.67)U/mg降低而MDA水平(7.99±0.59)nmol/mg升高(P<0.05);与 MIRI组相比,ADP组心肌SOD水平(13.93±0.97)U/mg升高而MDA 水平(5.74±0.64)nmol/mg降低(P<0.05)。结论 ADP后处理可以减轻大鼠MIRI ,可能与减少脂质过氧化和增强自由基清除有关。

基于凝血酶合并缺氧诱导PC12细胞损伤的模型研究3766-3769

摘要:目的:探索凝血酶合并缺氧对PC12细胞损伤的最佳反应时间点,为进一步研究凝血酶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意义提供实验方法。方法建立体外缺氧合并凝血酶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模型。按照常规细胞培养方法,采用三气培养箱(1% O2,5% CO2,94% N2)和无糖DM EM培养液造成细胞缺氧模拟缺血,并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的凝血酶(0、50、100、150和200 U/mL ),再将每组都作用于1、6、12、24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分析细胞的存活率、TUNEL法检测细胞的凋亡程度。结果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和凝血酶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TUNEL细胞阳性率和凋亡率逐渐升高。低浓度凝血酶(50 U/mL)在缺氧1 h后,与对照组(0 U/mL)相比细胞存活率有所升高,提示低凝血酶可能有保护作用。尤以缺氧12 h后开始细胞损伤更为明显,150 U/m L凝血酶组作用12 h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 P<0.01),凋亡率显著增加( P<0.05);且200 U/mL凝血酶作用12 h和150、200 U/mL 凝血酶组作用24 h后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150 U/mL凝血酶在缺氧作用12 h后为研究凝血酶合并缺氧对PC12细胞损伤的最佳模型条件。

高糖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影响及苦参碱的干预作用3770-3772

摘要:目的:研究高糖刺激下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苦参碱的干预作用,探讨腹膜纤维化发生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PMCs),依据加入药物浓度分成5组:2.5%葡萄糖组(n=15,A组);低糖苦参碱组(2.5%葡萄糖,n=15,B组);4.25%葡萄糖组(n=15,C组);高糖苦参碱组(4.25%葡萄糖,n=15,D组);对照组(n=15,E组,仅加不含血清的DM EM‐F12 BM SC培养基),分别于第24、48、72小时收集培养上清液,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TGF‐β1浓度的变化,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光镜下的表现。结果光镜下,可见E组和B组腹膜间皮细胞小,呈卵圆形或圆形,生长较为密集。A、C、D组腹膜间皮细胞大、呈梭形或多边形,分布较为稀疏;在A组,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TGF‐β1水平较E组无明显统计学变化(P>0.05);而在C组,培养上清液中TNF‐α和TGF‐β1水平较E组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组和D组中,PMCs分泌TNF‐α和TGF‐β1水平B组较A组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较C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能拮抗高糖致大鼠腹膜间皮细胞分泌TNF‐α和TGF‐β1,从而保护腹膜间皮细胞。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临床研究
基于 QLICP-OV 量表的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3773-3776

摘要:目的:为制订提高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应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QLICP‐OV)量表调查73例卵巢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统计描述、方差分析、t检验、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卵巢癌患者整体生活质量总得分为(64.85±9.37)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治疗方法的患者在生活质量部分领域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卵巢癌患者躯体功能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回归系数为-9.786;心理功能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回归系数为6.559;特异模块的影响因素为婚姻状况、治疗方法和年龄,其回归系数分别为-9.174、-7.142和0.245。结论卵巢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影响卵巢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较多。

食管癌变进程中间质成纤维细胞的表型变化3777-3779

摘要:目的:研究在食管正常上皮历经癌前病变发展到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过程中,食管间质中的成纤维细胞的α‐SM A表型变化。方法免疫组化法分析20例正常食管组织、80例食管癌前病变组织及50例食管癌组织标本中食管间质成纤维细胞α‐SM A的表达,细胞培养3种食管间质成纤维细胞,纯化后行细胞免疫染色,RT‐PCR法检测三种食管间质成纤维细胞α‐SM 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α‐SM A在正常食管、食管癌前病变和食管癌组织间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RT‐PCR法显示,3种食管间质成纤维细胞在mRNA α‐SM A的表达量上具有明显差异。结论食管间质成纤维细胞随癌变进展会逐步发生活化,食管癌相关纤维母细胞可能是由正常的食管成纤维细胞发展至不典型增生成纤维细胞,再逐步恶变发展而来。

高通量基因测序对血清学筛查临界风险孕妇的应用价值3780-3782

摘要:目的:探讨对于血清学筛查临界风险的孕妇应用高通量基因测序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1066例血清学筛查临界风险的孕妇,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抽取孕妇外周血,提取血浆中胎儿游离DNA ,制备文库,采用Illumina NextSeq500测序平台对其进行测序分析,对测序提示的染色体异常患者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培养后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1066例样本中,高通量基因测序提示15例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经知情同意,13例孕妇自愿接受羊水产前诊断,其中7例羊水G带核型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包括4例21三体,1例18三体,1例47,XXX ,1例47,XXY ,其余6例G带核型正常。结论高通量基因测序可作为血清学筛查临界风险孕妇的有效补充检测手段。

104例肝癌破裂出血治疗结果分析3783-3784

摘要:目的:探讨肝癌破裂出血的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104例临床资料。结果小肝癌(<5 cm )11例,大肝癌(>5 cm )93例。手术切除治疗31例,介入方式止血44例,5例因肝衰竭死亡;非手术治疗29例,11例死亡,18例放弃医治出院。随访22例中小肝癌破裂出血手术切除肿瘤者,术后生存1~10年;8例巨大肝癌破裂出血者术后生存5~13个月;局部填压止血+肝动脉结扎1例巨大肝癌破裂,术后34 d死于肿瘤再次破裂。介入治疗16例获得随访,14例生存3~10个月,2例分别生存3、5年。非手术治疗组未获随访。结论肝癌破裂出血局部及全身情况允许,应力争外科切除肿瘤,条件不具备则可介入方法治疗。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 12和叶酸水平与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性3785-3787

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与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产科诊断为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1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正常孕妇1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游离甲状腺激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同型半胱氨酸、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分析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以及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血清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正相关( P<0.05),血清促甲状腺激素与维生素B12和叶酸无明显相关性( 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维生素B12无明显相关性( P>0.05)。结论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和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联合脂联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早期预测价值3788-3789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妇女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 P )、脂联素以及两者比值早期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价值。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检测并比较88例妊娠期糖尿病及88例正常妊娠妇女孕16~20周血清RBP和脂联素浓度水平。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血清RBP浓度以及其与脂联素的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血清脂联素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RBP≥30.45 mg/L时,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敏感性为63.6%,特异性为75.0%;脂联素≤9.93 mg/L时,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敏感性为80.7%,特异性为65.1%;RBP与脂联素的比值大于或等于3.18时,预测妊娠期糖尿病的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76.7%。结论孕16~20周孕妇RBP和脂联素的联合运用对于妊娠期糖尿病的预测价值高于单独使用。

系统化造口教育平台在提高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3790-3792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造口教育平台在提高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198例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运用系统化造口教育平台学习相关护理知识和技能,对照组按照传统方式接受造口知识培训,在出院当日、出院1个月后、3个月后三阶段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按照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进行现场调查或电话回访。结果系统化教育平台实施3个月后,试验组患者ESCA总分(120.87±10.31)分、自我护理技能(30.51±2.57)分、自我护理责任感(23.95±2.64)分、自我概念(26.23±1.69)分、健康知识水平(39.78±3.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造口教育平台提高了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超声弹性定量技术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临床价值3793-3795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定量技术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 T )的临床价值。方法2012年2月到2015年8月选择在唐山市第二医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40例,根据IM T检测结果分为3组:对照组40例(IM T<0.9 mm );IM T增厚组60例(0.9 mm≤IMT<1.3 mm);斑块组40例(IMT≥1.3mm),3组都进行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定量技术检测,同时进行临床资料的调查与实验室生化分析检查。结果斑块组、IMT增厚组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3组间其他实验室的指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IM T增厚组的顺应性(AC)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膨大指数(AI)与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MT 与 AI、PWVβ呈正相关(r=0.512,P<0.05;r=0.483,P<0.05),与AC呈负相关(r=-0.713,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LDL‐C、AC、PWVβ为影响IMT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超声弹性定量技术检测颈部血管能安全、无创地动态观察动脉硬化进展过程中的血管壁的变化,有利于进行IM T的判断与鉴别。

第二产程时限改变对母儿预后的影响3796-3798

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产程时限改变对产妇和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在该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单活胎、头位、初产、未使用分娩镇痛、第二产程超过2 h的产妇,共计201例。根据不同的第二产程时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设定以3 h为第二产程时限的为观察组,共163例;而以2 h为第二产程时限的则为对照组,共38例。结果两组产妇产后出血、产后发热、尿潴留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需转儿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软产道裂伤72例,无伤口愈合不良,对照组产妇伤口愈合不良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以3h为第二产程时限可降低剖宫产率,不增加严重不良母儿结局。

升血方剂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骨髓抑制的影响3799-3801

摘要:目的:探讨升血方剂对结直肠癌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骨髓抑制的影响。方法以2011年2月至2015年6月在贵州省中医院肛肠科住院治疗的94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XELON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化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升血方剂治疗,治疗两个周期后检测两组治疗后的免疫功能及骨髓抑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稳定率为63.83%,明显高于对照组42.55%( 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及 NK细胞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的发生率分别是70.21%、70.21%、17.02%、14.89%,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的发生率,分别是85.11%、87.23%、25.53%、23.40%,观察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K 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G‐CSF使用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升血方剂能有效提高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骨髓抑制作用,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