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短篇及病例报道、临床护理、调查报告、论著、循证医学、卫生管理、生物信息学等。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348
  • 国内刊号:50-1097/R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27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1
  • 综合影响因子:1.180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重庆医学 2015年第29期杂志 文档列表

重庆医学杂志血液病专题

贫血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CD55^+、CD59^+检测的意义

摘要: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和CD55^+、CD59^+水平在各种贫血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术,测定100例贫血患者,其中巨幼细胞贫血(MA)25例,缺铁性贫血(IDA)4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35例,30名健康对照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比值)和CD55^+、CD59^+水平的变化,比较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3类贫血患者的CD3^+、CD4^+和CD4^+/CD8^+均低于健康对照组[(69.2±3.62)%、(38.7±3.56)%、(1.69±0.15)%],其中AA患者的CD4^+/CD8^+比值为0.94±0.59,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CD8^+均高于健康对照组(22.9±2.35)%,其中AA患者的CD8^+为(34.5±2.44)%,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MA患者CD55^+和CD59^+表达正常,大约40%的IDA和34%的AA患者CD55^+和CD59^+表达异常。结论 3类贫血患者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异常,IDA患者可能是由缺铁引起。AA患者可能是由T细胞功能亢进和CD55^+、CD59^+表达异常引起的。
4033-4035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血CMV-DNA的定期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后患者血液巨细胞病毒DNA(CMV-DNA)阳性率,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30例在2012年7月至2014年9月行allo-HSCT患者,用PCR方法定量检测患者移植术后第1个月(1次/周)、第2-3个月(1次/2周)、第4-6个月(1次/月)静脉血中CMV-DNA的拷贝数,统计各时期的阳性率。结果 30例患者有13例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率为43.3%。第1个月内阳性患者有4例(13.3%),第2个月有11例(36.7%),第3个月有2例(6.7%),第4个月0例,第5个月有2例(6.7%),第6个月0例。异基因干细胞移植术后半年内第2个月患者CMV-DNA阳性率较高。相关分析提示CMV-DNA阳性率与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巴利昔单抗(CD25单抗)的使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程度有关,与性别、年龄、原发病危险分层、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情况、预处理方案、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等无关。结论 定期监测allo-HSCT后患者血液CMV-DNA可及时干预,减少巨细胞病毒感染并发症。
4036-4038

分化抑制因子1蛋白和基因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 观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分化抑制因子1(Id1)蛋白以及骨髓细胞中Id1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Id1在评价DLBCL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初治DLBCL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期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H)的初治患者25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Id1在DLBCL组织和RH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Id1mRNA在两组患者骨髓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DLBCL组织切片I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5.00%(30/40),而对照组RH组织切片中Id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2.00%(8/25)。Id1蛋白在观察组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中的Id1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与临床分期、乳酸脱氢酶(LDH)高低、结外器官受累情况等影响患者预后的指标有关(P〈0.05)。Id1基因在观察组患者的骨髓细胞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骨髓细胞(Id1mRNA水平2.80±0.87 vs.1.37±0.51,P〈0.05),且也与临床分期、LDH高低、结外器官受累情况有关(P〈0.05)。结论 Id1蛋白及Id1mRNA在DLBCL组织以及骨髓中的表达较RH组织均明显增高,与DLBCL病情预后有关,可能作为未来DLBCL治疗的靶点。
4039-4041

CDX2基因在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 研究尾型同源盒基因2(CDX2)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RTPCR方法检测114例初发AML患者及56例诱导化疗后患者骨髓和(或)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CDX2基因表达,19例随访患者每3个月定期检测CDX2基因表达。8名健康者外周静脉血和5名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作为对照。结果 114例AML患者和13名对照的骨髓和(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均检测到CDX2基因表达。以第一个四分位数为界划分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对照组CDX2基因表达水平均在低表达组,114例AML患者高表达组90例(78.9%),对照组与AML患者CDX2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初发患者骨髓和外周静脉血CDX2基因表达呈正相关(r=0.656,P〈0.01)。CDX2高低表达组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AML病例CDX2高表达78.9%。CR患者CDX2表达量为化疗前的10.3%-86.2%,且随着疗程增加逐步降低,复发时显著升高。随访6个月以上病例19例,两组早期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X2表达量变化反映患者体内白血病细胞负荷,持续高表达可能是预后不良指标之一,可作为染色体核型正常AML微小残留病监测指标。
4042-4044

AML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应用FLAG方案联合G-DLI的疗效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血液学复发,应用FLAG方案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供者淋巴细胞输注(G-DL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于接受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复发的患者,给予FLAG方案化疗后在白细胞降至最低点时给予G-DLI,观察白血病缓解及生存情况,并通过PubMed等检索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3例移植术后复发接受FLAG方案联合G-DLI治疗者均再次获得完全缓解(CR)。1例G-DLI后无病存活(DFS)13个月,后出现中枢复发,但骨髓一直处于缓解状态,23个月后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总生存(OS)为23个月。GDLI后发生皮肤Ⅱ度急性高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肝脏Ⅰ度急性GVHD,经处理后控制,未发生慢性GVHD。1例G-DLI后12个月再次骨髓复发,放弃治疗于1个月后死亡,DFS及OS分别为12、13个月。G-DLI后发生局限性皮肤慢性GVHD,给予小剂量免疫抑制剂后得到控制。1例G-DLI后无病存活至今,DFS为16个月。G-DLI后发生局限性皮肤慢性GVHD,给予小剂量免疫抑制剂后得到控制。结论 FLAG方案联合G-DLI可能是AML行allo-HSCT术后复发的有效治疗方式之一。
4045-4047

27例成人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伊马替尼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Ph+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初诊Ph+ALL患者27例,19例采用伊马替尼联合化疗诱导治疗(IVD组8例,伊马替尼联合VDLP组8例,伊马替尼联合VDP组3例),其余8例给予VDLP常规化疗。22例达完全缓解(CR)后给予伊马替尼联合化疗序贯治疗,3例给予常规维持及巩固化疗,定期监测血常规、骨穿、ABL基因突变及转阴情况。6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其中1例为自体移植。结果 伊马替尼联合化疗诱导治疗CR率可达89.5%,诱导死亡率为0;常规化疗组诱导CR率为50.0%,诱导死亡率为12.5%,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伊马替尼联合化疗诱导治疗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10.0±1.4)个月,而常规化疗组仅为2.0个月(P〈0.05)。移植患者2年总生存(OS)率75.0%,无病生存期(DFS)为83.3%;未移植患者2年OS率为14.0%,DFS率为12.6%;但两组患者OS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FS差异明显(P〈0.05)。BCR/ABL转阴患者的OS及DFS均明显高于未转阴患者。结论 伊马替尼联合化疗诱导治疗Ph+ALL能提高患者的CR率和缓解持续时间,造血干细胞移植能提高患者的DFS率。
4048-4050

EBV-CTL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难治性EB病毒感染的分析

摘要:目的 研究EB病毒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EBV-CTL)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难治性EBV感染的疗效。方法 报道4例EBV-CTL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难治性EBV感染病例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3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分别于治疗后1、2、3个月转阴,分别随访8、12、6个月未复发,仅有1例在EBV-DNA转阴后第6个月复发,再次EBV-CTL治疗后,迅速进展为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EBV-CTL是治疗难治性EBV感染的一种有效手段,但仍有部分病例治疗无效,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4051-4053

微小残留白血病检测在AML治疗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摘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较为常见的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尤其是成人急性白血病。据国外文献报道,大剂量化疗后完全缓解率约为50%-80%,但由于缓解后复发,仅30%-40%的年轻患者,不及20%的老年患者能达到长期无病生存。
4054-4056

骨髓基质细胞相关分子在急性髓系白血症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

摘要:造血微环境是由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和细胞外基质(ECM)构成,其对造血干细胞定居、增殖、分化、发育和成熟起到重要的支持和调节作用。
4056-4058

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期的护理分析

摘要:近年来由于移植技术的进步,显著提高了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成功率,而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预处理阶段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杀死体内的肿瘤细胞或异常细胞,抑制或摧毁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为造血干细胞的植入提供条件,腾空造血细胞龛,减少排斥反应,为干细胞的植入提供必要的空间,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关键。而预处理期间的护理是预处理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
4059-4060

多发性骨髓瘤继发髓系肿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肿瘤,化疗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方法,近年来针对骨髓瘤的治疗手段可谓日新月异,尤其是分子靶向药物(硼替佐米、卡非佐米、来那度胺等)的引入,其联合化疗带来的效果几乎可以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媲美,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缓解率及预后,为那些无法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4061-4062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

乙型肝炎病毒前S2蛋白激活人酰基蛋白硫酯酶1启动子

摘要: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2蛋白(preS2)对人酰基蛋白硫酯酶1(APT1)启动子的作用。方法 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人APT1启动子序列。PCR扩增人APT1启动子和HBV preS2基因,分别插入pGL3和pcDNA3.1(-)质粒构建人APT1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3-APT1和HBV preS2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preS2。将pGL3-APT1和pcDNA3.1(-)-preS2共转染人肝癌细胞系HepG2,然后通过检测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来评价preS2对人APT1基因启动子的作用。数据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 测序结果证实pcDNA3.1(-)-preS2与pGL3-APT1与实验设计相符。pGL3-APT1的荧光素酶活性是阳性对照质粒pGL3-Control的荧光素酶活性的1.2倍(P〈0.01)。pcDNA3.1(-)-preS2与pGL3-APT1共转染HepG2细胞的荧光素酶活性为无preS2基因质粒pcDNA3.1(-)与pGL3-APT1共转染HepG2细胞荧光素酶活性的2.6倍(P〈0.01)。结论 本研究克隆的人APT1启动子序列具有高启动子活性;HBV preS2可激活人APT1启动子。
4063-4065

脂多糖对气道上皮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

摘要:目的 检测不同浓度脂多糖(LPS)刺激气道上皮细胞不同时间后炎症因子[转化生长因子(TGF)-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ICAM-2]分泌量的变化,从而探索LPS在调节气道上皮细胞炎症因子分泌中的作用。方法 用培养贴壁细胞的方法,培养具有气道上皮细胞特性的A549细胞株,用不同浓度的LPS(0、0.1、1.0、10.0、20.0、30.0、50.0、100.0μg/mL)刺激饥饿24h后的同等数量的A549细胞,分别在刺激2、4、8、24、30h以后收集细胞上清液;用ELASA方法检测A549细胞各炎症因子分泌量,分析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结果 (1)LPS能够干预气道上皮细胞分泌TGF-β、MCP-1、TNF-α、ICAM-1和ICAM-2;当LPS干预浓度为20.0μg/mL,干预时间为4h和8h时,ICAM-1的分泌量达到峰值;当LPS干预浓度为50.0μg/mL,干预时间为4h时,MCP-1的分泌量达到峰值。(2)TGF-β、MCP-1、TNF-α、ICAM-1和ICAM-2的分泌量与LPS的干预浓度和干预时间有一定关系,在各个时相点,TNF-α、MCP-1和ICAM-1分泌量达到最大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干预时间为30h时,TGF-β分泌量下降,ICAM-2的分泌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余各时相点,TGF-β和ICAM-2分泌量最大时也需要一个最佳的LPS干预浓度,且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PS对气道上皮细胞TGF-β、MCP-1、TNF-α、ICAM-1和ICAM-2分泌量的影响与LPS的干预浓度和干预时间相关,特定的干预浓度和干预时间可使相应的炎症因子分泌达峰值。
4066-4069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基础研究

颅颈交界区畸形寰枢外侧关节生物力学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摘要:目的 利用有限元法分析颅颈交界区畸形(CJVM)寰枢椎外侧关节生物力学变化。方法 获取1例CJVM枕骨和颈椎的CT扫描图像,利用三维造型和有限元软件建立颅颈交界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生理载荷和边界条件,通过比较该模型与正常模型活动度的差异结合临床观察经验,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分析寰枢椎外侧关节应力分布。结果 建立几何精度较高和参数设定可靠的CJVM有限元模型,通过模型发现各节段的活动度与相关尸体实验和有限元模型数据的结果相比总体呈偏小趋势,与一般CJVM患者临床实际运动表现相符合。获得了不同生理状况下畸形有限元模型寰枢椎外侧关节面的应力分布情况,可以合理解释寰枢外侧关节结构变异及其在维持寰枢椎之间稳定的重要作用。结论 CJVM患者寰枢外侧关节结构发生变异,其生物力学稳定性对于术前的诊断和术中治疗操作具有一定价值。
4070-4072

人WJ-MHCs移植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TNF-α及NT-proBNP的影响

摘要:目的 观察人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WJ-MHCs)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N末端B型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采用80只雄性SD大鼠通过异丙肾上腺素多点皮下注射,剂量为200mg/kg,隔24h注射1次共2次。待大鼠存活1周建立模型后各取12只随机均衡分入WJ-MHCs移植组、普通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各12只健康大鼠,3组再分为移植前和移植后4周两个亚组。WJ-MHCs移植组于心肌梗死后1周移植以DAPI标记的WJ-MHCs,空白对照组及普通对照组不做处理正常饲养。分别于移植前和移植后4周检测大鼠心脏组织中TNF-α水平,移植后4周WJ-MHCs细胞在大鼠心脏中的情况,大鼠TNF-α和NT-proBNP的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移植后WJ-MHCs移植组较移植前LVEF明显提高(P〈0.05),较移植前及普通对照组血清TNF-α及NT-proBNP明显降低(P〈0.05);移植后WJ-MHCs移植组较普通对照组心脏组织中TNF-α表达明显减少;WJ-MHCs移植组病死率(16.67%)较普通对照组病死率(33.33%)明显降低;免疫荧光显示移植后4周仍可检测到移植的WJ-MHCs。结论 移植人WJ-MHCs可明显降低心梗后心衰大鼠心脏组织及循环中的TNF-α,降低循环中的NT-proBNP,提高心功能。
4073-4076

1,25-(OH)2D3对哮喘小鼠体内髓系抑制细胞及气道炎症的影响

摘要:目的 通过对哮喘小鼠进行研究,建立其气道重塑模型,同时运用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进行干预,哮喘小鼠脾脏内及外周血髓系抑制细胞(MDSCs)水平及气道壁厚度的改变进行检测,分析1,25-(OH)2D3对MDSCs及气道炎症的影响,从而了解其在哮喘发病机制的作用。方法 选取30只BALB/c系小鼠,雌性、健康、8周龄,将其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哮喘组,对照组及1,25-(OH)2D3干预组,通过卵清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取肺组织进行HE染色,比较小鼠气道壁厚度;收集各组小鼠外周血及脾脏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方法测定其CD11b+Gr1+MDSCs细胞的比例。结果 哮喘组小鼠气道发生典型气道重塑的改变,小鼠体内MDSCs均较对照组、1,25-(OH)2D3干预组下降;1,25-(OH)2D3干预组较哮喘组气道重塑有所改善,MDSCs较对照组、哮喘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OH)2D3可能对于哮喘的发作起到一定的治疗的作用,其可能通过对于MDSCs的水平的上调来发挥作用,使得气道的炎症得以减轻,同时能够对气道重塑进行改善。
4077-4079

茶多酚对人鼻咽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茶多酚在体内对人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可能的抗癌机制。方法 以人鼻咽癌细胞株HONE1建立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以茶多酚腹腔注射干预,在观察抑瘤率基础上,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裸鼠移植瘤VEGF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变化。结果 茶多酚具有显著抑制鼻咽癌细胞HONE1移植瘤生长的作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低、高剂量茶多酚组体内抑瘤率分别为18.82%、47.66%,呈浓度相关性(P〈0.05);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结果示,茶多酚可下调VEGF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且呈浓度依赖性,其中高剂量组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茶多酚对人鼻咽癌HONE1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VEGF表达,从而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作用有关。
4080-4082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临床研究

右旋美托咪定对胸腰椎骨折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摘要:目的 研究右旋美托咪定对胸腰椎骨折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生理盐水)、0.5μg右美托咪定组以及1.0μg右美托咪定组。分析右美托咪定剂量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苏醒过程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各组患者不同时间的SBP、DBP及HR水平在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5μg右美托咪定组及1.0μg右美托咪定组在T2时的SBP及DBP水平均分别显著高于T0时的水平,HR水平显著低于T0时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的SBP、DBP及HR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μg右美托咪定组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及0.5μg右美托咪定组,OAA/S评分与躁动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及0.5μg右美托咪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剂量与SBP、DBP及HR无明显相关性,但与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呈正相关,与OAA/S评分及躁动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右美托咪定应用在胸腰椎骨折手术的全麻过程中,选择剂量为0.5μg能够较好地稳定患者在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其苏醒过程,效果较好。
4083-4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