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短篇及病例报道、临床护理、调查报告、论著、循证医学、卫生管理、生物信息学等。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348
  • 国内刊号:50-1097/R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27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1
  • 综合影响因子:1.180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重庆医学 2014年第18期杂志 文档列表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

女性患者围术期肺血栓栓塞症与体质量指数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女性患者围术期肺血栓栓塞症(PE)发生率与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对2001~2012年该院140例女性手术患者并发PE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57例特发性 PE,83例非特发性 PE(与手术创伤以及恶性肿瘤有关)。BMI分为6个等级:<22.5、22.5~<25.0、25.0~<27.5、27.5~<30.0、30.0~<35.0、≥35.0 kg/m2。多变量 Cox比例危险度模型变量有年龄、吸烟、生产次数、绝经期,药物摄入包括非甾类抗炎药、华法林使用情况,合并症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结果 BMI与特发性PE(RR=1.08,95%CI:1.06~1.10,P<0.01)和非特发性 PE(RR=1.08,95%CI:1.07~1.10,P<0.01),均有较强的直线相关性。当BMI ≥35 kg/m2,危险度增加6倍。结论女性 BMI增加与 PE的发生有显著的线性相关, BMI可作为评估围术期PE的危险因素。
2257-2259

PDGF-B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对SGC7901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摘要:目的:构建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慢病毒载体,建立PDGF-B稳定过表达的 SGC7901胃癌细胞株并观察PDGF-B对 SGC7901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四质粒系统构建 PDGF-B慢病毒载体,转染293T细胞包装获得高滴度病毒颗粒;以病毒颗粒转染SGC7901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效果,并用免疫印迹法检测PDGF-B的蛋白表达;用Tr-answell试验观察 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通过PCR及酶切鉴定成功构建 PDGF-B载体;包装并得到高滴度的病毒颗粒;成功转染 SGC7901细胞后,免疫印迹法检测到 PDGF-B蛋白表达明显升高;Transwell试验证明 PDGF-B过表达增强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结论成功构建并包装获得PDGF-B慢病毒颗粒,建立 PDGF-B稳定过表达 SGC7901胃癌细胞株,证明PDGF-B过表达可增强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
2260-2263
重庆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逆行自体血预充对儿童体外循环术后血液成分和肺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逆行自体血预充(RAP)对儿童体外循环术后血液成分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体外循环手术患儿分为 RAP组(n=20)和常规预充组(CP组,n=20),分别记录两组患儿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儿术前各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时,RAP组较CP组的 RBC计数明显升高(P<0.05);在 T3时,RAP组较 CP组的 WBC计数明显升高(P<0.05);在T2、T3时,RAP组较CP组的 Hb及血细胞比容(HCT)明显升高(P<0.05);与 CP组比较,RAP组围术期的用血量以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明显减少(P<0.05);而两组的游离 Hb、纤维蛋白原(Fib)、PLT及D-二聚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4时,CP组较 RAP 组的 IL-6和 IL-8明显升高(P<0.05),T4的炎症反应最强烈;在 T2、T3、T4时, RAP组较CP组的动态肺顺应性和氧合指数明显升高(P<0.05),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明显降低(P<0.05)。结论 RAP用于常规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可减少预充量,降低血液稀释程度,减少临床血用量,同时可以减轻体外循环术后血液有形成分的破坏并能减轻对肺功能的损伤。
2264-2267

不同程度宫颈病变单一、多重高危型 HPV感染状态下E6/E7 mRNA的表达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 HPV基因型分布特点及高危型 HPV E6/E7 mRNA在单一、多重感染病例中的表达,以及其对 HPV致病力的影响。方法收集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石蜡组织标本共236份。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236份标本进行23种 HPV基因型分型检测,并采用Taqman逆转录-PCR技术测定高危型 HPV E6/E7 mRNA的表达。结果 HPV阳性率为65.3%(154/236),其中包含了233个 HPV亚型(单一或多重)感染,60.9%(142/233)病例可检测出 E6/E7 mRNA的表达,HPV阳性率和 E6/E7 mRNA表达水平随宫颈病变级别的上升而升高(P<0.05)。在大于或等于 CINⅡ的高危亚型感染病例中, HPV45的 E6/E7 mRNA表达率最高(93.3%),其次为 HPV16(81.0%)、HPV18(78.4%)。在大于或等于 CINⅡ的病变中,93.7%(118/126)病例可检测到 E6/E7 mRNA的表达,而小于CINⅡ的病变中仅有39.3%(11/28)的病例可检测到 E6/E7 mR-NA的表达。在所有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多重感染病例E6/E7 mRNA表达率较单一感染病例高(61.2%vs.38.8%,P<0.05)。结论在任何程度的宫颈病变中,HPV多重感染,尤其 HPV45的 E6/E7 mRNA高表达水平可能会提高 HPV的致病力。
2268-2271

术中微血管超声多普勒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作用及疗效

摘要:目的:评价术中微血管超声多普勒(IMD)在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作用和 IMD对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疗效。方法79例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术中于夹闭前、后采用 IMD探测动脉瘤囊、分支血管及载瘤动脉的血流速度;并对比分析 IMD对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疗效影响。结果 IMD发现大脑前动脉(ACA)、前交通动脉(ACoA)、大脑中动脉(MCA)动脉瘤患者以及复杂、巨大动脉瘤患者术中易出现因误夹或夹闭不全致载瘤动脉及分支血管血流速度改变而调整动脉瘤夹,另外术前 Hunt-Hess分级越高的患者越容易出现误夹或夹闭不全;常规应用术中 IMD探测的患者术后在住院日、再手术率、术后格拉斯哥昏迷(GOS)评分、并发症出现率等方面明显优于未行术中 IMD探测的患者。结论开颅动脉瘤夹闭术中常规应用 IMD有利于发现术中误夹或者夹闭不全,有利于及时调整动脉瘤夹位置,IMD辅助下的手术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 GOS评分、缩短住院日、降低再手术率及并发症出现的概率。
2272-2274

健身舞对老年人免疫、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健身舞对老年人免疫、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名健身舞老年人作为锻炼组,100名不参与锻炼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分别于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2 h,测定Ca2+浓度、Bcl-2基因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率以及相关免疫参数。同时测定锻炼前、后老年人每搏输出血量、每分输出血量、射血分数、心率等心脏泵血功能指标,流入时间和波幅等阻抗血流图指标,肺活量、每分最大通气量等肺通气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锻炼组安静状态下Ca2+浓度显著降低,Bcl-2基因蛋白表达有所升高,淋巴细胞凋亡率降低。在锻炼组,与运动前比较,运动后即刻CD3+、CD4+、CD4+/CD8+比值均有所升高,CD8+和CD16+56+降低;运动后2 h血液中的CD3+、CD4+、CD4+/CD8+继续升高,CD8+从低转高,CD16+56+持续下降;锻炼后,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较锻炼前显著增加,心率减慢,而流入时间明显缩短且波幅增大,肺活量及每分最大通气显著增加。结论适度的老年健身舞运动可以有效增强老年人机体免疫应答过程,维持Ca2+浓度稳定状态,确保细胞生存状态有序化、稳定化、正常化,并且明显改善老年人呼吸和心脑血液的循环功能,对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2275-2277

经椎弓根Dynesys 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

摘要:目的:探讨经椎弓根Dynesys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采用经椎弓根Dynesys 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腰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为(6.01±0.98)分,腿痛 VAS为(5.47±0.63)分,功能障碍指数(ODI)为(64.47±2.06)%,固定节段头侧椎间隙高度为(12.01±1.08)mm ,固定节段椎间隙高度为(11.47±1.13)mm,固定节段尾侧椎间隙高度为(11.95±1.06)mm ;固定节段头侧节段椎间活动度(ROM)为(8.11±1.21)°,固定节段 ROM为(8.47±1.63)°,固定节段尾侧节段 ROM为(7.86±1.36)°。27例39个椎间隙采用减压结合 Dynesys固定,7例单间隙行单纯Dynesys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平稳渡过围术期,未出现伤口感染、脑脊液漏、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并获得25~45个月随访,平均31.2个月,末次随访时腰痛 VAS为(1.85±1.03)分,腿痛 VAS为(1.54±0.18)分,ODI为(11.42±1.51)%,固定节段头侧椎间隙高度为(11.85±0.93)mm,固定节段椎间隙高度为(11.34±1.02)mm,固定节段尾侧椎间隙高度为(11.62±0.97)mm;固定节段头侧节段 ROM为(8.85±1.33)°,固定节段 ROM为(4.54±1.78)°,固定节段尾侧节段 ROM为(7.62±1.21)°。结论经椎弓根Dynesys 动态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能够限制保留固定节段活动度、缓解腰腿痛、改善腰腿功能,对相邻节段无明显影响,短期疗效满意,其长期疗效需长时间、大宗病例的临床观察。
2278-2281

儿童期脑动静脉畸形出血早期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期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急性期的确诊方式、显微外科治疗时机与急性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03~2013年收治的72例儿童(≤16岁)AVM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确诊率为48.6%(35/72),MRI确诊率78.3%(47/60)。对条件允许的56例患者行早期全脑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率为98.2%(55/56)。72例患者均在出血急性期行显微镜下血肿清除及针对性病灶切除术,70例患者术后围术期复查 DSA/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病灶切除率为91.4%,部分切除率为8.6%。围术期死亡2例,70例存活患者中60例(85.7%)患者获得随访6个月至6年,按照 GOS评定:5分55例,4分2例,3 分2例,2分1例。结论 DSA是儿童 AVM出血早期诊断主要的检查手段;急性期显微手术可降低出血病死率和改善预后。
2282-2284

带骨膜游离结缔组织移植在美学区即刻种植即刻负重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评估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即刻负重中采取带骨膜游离结缔组织移植的临床美学效果。方法选择合适的65例患者微创拔牙后即刻植入种植体共65枚,均在种植区采取带骨膜游离结缔组织移植,其中10例患者植入Bio-oss骨粉,术后即刻临时义齿修复,待植体骨结合后行永久修复。从术前到永久修复后18个月,分期进行美学评价,包括唇侧丰满度和种植体红色美学分值(PES)。结果在追踪评估期间内,术前唇侧丰满度为0度5个牙位,Ⅰ度60个牙位,Ⅱ度0个牙位。即刻修复后,0个度0牙位,Ⅰ度45个牙位,Ⅱ度20个牙位。永久复后3个月PES总分值达到最大。结论在上颌美学区进行单牙即刻种植即刻负重时,采取带骨膜游离结缔组织移植,可以获得较好的美学效果。
2285-2287

G-CSF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代谢变化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心肌能量代谢(MEE)的影响。方法纳入59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n=28)和观察组(常规治疗+G-CSF治疗,n=31),治疗3个月后观察临床总有效率、血浆B型钠尿肽(BNP)、血清乳酸(LAC)水平,以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并计算左心室收缩、舒张、整体功能指标及 MEE。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BNP、LA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各项参数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圆周室壁应力(cESS)、MEE等指标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CSF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LAC水平降低,心功能改善,心肌的能量消耗明显降低。
2288-2290

尼莫地平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的系统评价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尼莫地平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的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VIP)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年3月,收集尼莫地平治疗tSAH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并用 RevMan5.1软件对数据进行 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2个研究,合计1184例tSAH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尼莫地平在以下方面优于常规治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OR=0.47,95%CI:0.32~0.69),不良预后发生率(OR=0.44,95%CI:0.32~0.59),脑血管痉挛发生率(OR=0.46,95%CI:0.28~0.78),脑梗死发生率(OR=0.33,95%CI:0.21~0.52),脑积水发生率(OR=0.36,95%CI:0.19~0.67);而再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8,95%CI:0.20~2.32,P<0.05)。结论尼莫地平可以降低 tSAH 患者的病死率、不良预后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再出血率和颅内压的变化无明显影响。
2291-2293

洛铂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洛铂联合伊立替康与顺铂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SCLC)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对56例SCLC患者,均为一线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失败且在3~6个月内出现进展的患者,分为洛铂组(洛铂联合伊立替康,n=30)和顺铂组(顺铂联合伊立替康,n=26)。洛铂组:洛铂3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伊立替康65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组: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2、3、4天;伊立替康65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两组均21 d为1周期,化疗2周期以上者评价疗效,对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进行比较,并随访疾病进展时间(TTP)、生存期(OS)。结果洛铂组30例,总有效率(RR)36.7%,疾病控制率(DCR)66.7%;顺铂组26例,RR 34.6%,DCR 65.4%,两组 RR、DCR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洛铂组和顺铂组中位TTP分别为4.5个月、4.3个月,中位 OS分别为8.5个月、8.4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洛铂组的主要毒副作用为骨髓抑制,顺铂组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洛铂组血小板减少Ⅲ~Ⅳ度较顺铂组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Ⅲ~Ⅳ度发生率顺铂组明显高于洛铂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洛铂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SCLC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可耐受;与顺铂联合伊立替康方案相比,疗效相似,值得进一步研究观察。
2294-2296

右美托咪定对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患儿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对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患儿麻醉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将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患儿58例,分为对照组(C组,n=22)、右美托咪定Ⅰ组(D1组,n=18)、右美托咪定Ⅱ组(D2组,n=18)。3组麻醉诱导及维持方案相同。D1、D2组患儿术中给予右美托咪定0.75mg/kg,C组患儿于相同时间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手术结束后,C组、D1组术后镇痛配方如下:舒芬太尼2μg/kg,曲马多5mg/kg,地塞米松0.5mg,恩丹西酮2mg。D2组术后镇痛配方中舒芬太尼减低为1μg/kg,其余不变。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采用相同型号一次性镇痛泵给予,速率为2mL/h。于下述时刻观察并记录患儿血压和心率: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气管插管后5、10、15、20min(T2~T5),手术结束时(T6);术毕停药后记录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解除监护时间;术后6h内每小时观察记录患儿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镇静、镇痛评分。结果术中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解除监护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期内,3组患儿心率、呼吸频率及镇静、镇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对扁桃体、腺样体摘除术患儿血流动力学无不良影响,不影响麻醉后苏醒质量,具有术后镇痛效果。
2297-2299

EST、ENBD联合持续血液滤过治疗重度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BD)联合持续血液滤过在重度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效果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余年该院收治的179例 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治疗方式分为4组,常规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连续血液净化(CBP)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液滤过,内镜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 EST、ENBD治疗,联合组行持续血液滤过和 EST、ENBD。对比4组患者生命体征、白细胞、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腹部体征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天数。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其余3组治疗后各临床指标、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水平、局部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天数明显下降(P<0.05),腹部体征缓解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与其他3组比较,联合组血淀粉酶水平、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天数明显降低(P<0.05);腹部体征缓解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病死率联合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但与CBP组、内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血液滤过联合 EST、ENBD治疗 SAP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对于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及缩短住院时间有积极有效的作用。
2300-2302
重庆医学杂志基础研究

比较小檗碱对 HEPG2蛋白质组的抗肿瘤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小檗碱对人肝癌细胞株 HEPG2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比较小檗碱处理人肝癌细胞株 HEPG2前、后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共38个,16个蛋白表达上调,22个蛋白表达下调,质谱鉴定出10个蛋白点。结论小檗碱的抗肿瘤效应可能与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信号转导通路有关,PPARγ可能是小檗碱的作用靶点。
2303-2304

小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失衡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不同疾病进展状态下Th17细胞/调节性 T细胞(Treg细胞)的平衡特点。方法入组16例健康对照(对照组)、60例小儿CHB患者(CHB组),采集外周血及血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Fox3+Treg细胞及Th17细胞的频率,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检测血清中 Th17/Treg分化相关细胞因子。结果 CHB组的 Treg细胞、Th17细胞频率及Th17/Treg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h17频率与疾病进展呈正相关。CHB组患者血清中 IL-17A、IL-22及IL-2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CHB组患者存在Th17/Treg的失衡。
2305-2307

利用9R-GFP-PHD检测细胞膜上PIP2的动态变化

摘要:目的:通过原核细胞表达和纯化9R-GFP-PHD重组蛋白,并利用纯化后的9R-GFP-PHD蛋白来检测与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和 IP3的结合能力以及细胞膜上 PIP2的动态变化。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将磷脂酶 C-δ1的普列克同源域(PHD)、荧光蛋白 GFP及细胞穿膜多肽9R融合以构建相应蛋白表达载体。利用原核表达体系 BL21大肠埃希菌和镍柱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其中 GFP和9R-GFP为9R-GFP-PHD的对照蛋白。获取重组蛋白后,通过同位素实验和液体闪烁计数器,分别检测和比较 GFP、9R-GFP和9R-GFP-PHD与[3H]标记的 PIP2和 IP3的结合能力以及之间的竞争性抑制。另外,利用MDCK细胞检测和比较孵育的 GFP、9R-GFP和9R-GFP-PHD后,3种重组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通过图片相减处理和荧光实时定量分析 MDCK细胞膜上的9R-GFP-PHD在 ATP刺激后分布的动态变化,从而间接反映细胞膜上 PIP2的水解变化。结果通过原核表达和镍柱纯化体系顺利获得了GFP、9R-GFP和9R-GFP-PHD重组蛋白。体外结合实验证实9R-GFP-PHD与PIP2和IP3均有很强的结合能力,而且IP3能竞争性抑制9R-GFP-PHD与PIP2的结合。在孵育了3种荧光融合蛋白后,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9R-GFP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而9R-GFP-PHD特异性分布于细胞膜上。荧光实时定量分析显示,ATP刺激通过P2y受体激活磷脂酶C以水解 PIP2,从而使 MDCK细胞膜上的9R-GFP-PHD减少20%左右。结论本研究中构建的9R-GFP-PHD利用了细胞穿膜多肽、PHD与 PIP2和 IP3结合特性及 GFP 的荧光可视和定量分析特性,有效地检测细胞膜上PIP2的动态变化,将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细胞内钙动员提供新的工具蛋白。
2308-2311

糖尿病患者肠系膜动脉平滑肌细胞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电流的变化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肠系膜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Ca )的电流变化,阐明糖尿病对肠系膜动脉的损伤及其细胞电生理机制。方法将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的对照组(n=19)和糖尿病组(n=11),利用单通道膜片钳及全细胞穿孔膜片钳技术记录两组患者肠系膜动脉 VSMCs BKCa电流的变化,并比较增加浴液中钙离子浓度[(Ca2+)i]至10-7 mol/L时两组BKCa单通道电流的变化。结果在全细胞穿孔膜片钳下,测试电压范围内,膜电位分别为+50 mV和+60 mV时,对照组的电流密度明显高于糖尿病组(P<0.05),前者为(20.85±2.66)pA/pF(Vm=+50 mV,n=10)和(27.49±2.71)pA/pF(Vm=+60 mV,n=10),后者为(12.38±1.58)pA/pF(Vm=+50 mV,n=6)和14.87±1.63 pA/pF(Vm=+60 mV,n=6)。在内面向外式膜片下(Vm=+40 mV,[Ca2+]free=0),对照组 BKCa单通道活性明显强于糖尿病组(P<0.05),对照组 Tc=(622.6±173.8)ms,NPo=0.021±0.006(n=8),糖尿病组 Tc=(1912.8±346.6)ms,NPo=0.005±0.001(n=8)。增加浴液中[Ca2+]i至10-7 mol/L时,对照组BKCa通道活性明显增强(P<0.05),Tc=(194.1±40.1)ms,NPo=0.058±0.014(n=7)。但糖尿病组BKCa单通道电流幅度,通道开放时间,关闭时间和通道平均开放概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糖尿病患者人 VSMCs BKCa单通道开放概率减少和电流密度降低,且对Ca2+反应性降低,这可能是糖尿病肠系膜动脉功能损伤的原因。
2312-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