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短篇及病例报道、临床护理、调查报告、论著、循证医学、卫生管理、生物信息学等。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348
  • 国内刊号:50-1097/R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27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1
  • 综合影响因子:1.180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重庆医学 2014年第10期杂志 文档列表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

脂肪源性干细胞无酶分离培养方法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索适合临床治疗应用的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无酶分离法和胶原酶消化法从脂肪抽吸术抽吸的人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细胞,对比分析分离的间充质干细胞特性。结果无酶分离法所需时间仅为胶原酶消化法的1/3,分离的细胞在细胞形态学、增殖能力、免疫表型、分化潜能等特性与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的细胞一致。结论无酶分离法能够从脂肪抽吸术抽吸的人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出ADSCs ,是一种安全可靠、适合临床应用的ADSCs分离培养方法。
1153-1156

贵州省原发性肝癌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贵州省人群原发性肝癌(PHC)常见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及分层分析,对贵州省人群PHC常见的危险因素,以及饮酒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PHC发生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饮酒(OR=2.948,95%CI2.096~4.146,P=0.000)、5年前经济状况(OR=0.386,95%CI0.279~0.534,P=0.000)、肝癌家族史(OR=2.402,95%CI1.372~4.206,P=0.002)、吸烟(OR=3.468,95%CI2.265~5.311,P=0.000)、慢性肝病史(OR=1.502,95%CI1.054~2.141,P=0.024)、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R=31.999,95%CI19.318~53.002,P=0.000)、糖尿病史(OR=4.750,95%CI2.761~8.171,P=0.000)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饮酒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OR值达96.903(95%CI35.265~266.275,P=0.000)。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仍为贵州省人群PHC常见的危险因素,而饮酒可增加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患PHC的风险。
1157-1160

人β-NGF重组质粒转染GFP转基因小鼠BMSC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携带有人β神经生长因子(β-NGF)重组质粒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培养小鼠BMSC ,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Lip2000)转染方法将含有人β-NGF基因的重组质粒转染至含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小鼠BMSC中,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方法检测其β-NGF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采用脂质体Lip2000转染方法能成功地将β-NGF重组质粒转染至BMSC ,转染后细胞出现β-NGF基因的表达,并且其表达的β-NGF蛋白能有效地保护转染过程中对细胞的损害。结论经转染后携带β-NGF基因质粒的小鼠BMSC仍有增殖、分化能力,并且具有了β-NGF蛋白的表达能力。
1161-1163

SIGIRR胞内区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的构建及自激活作用检测

摘要:目的:构建单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SIGIRR)胞内区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并检测其是否存在自激活作用。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人SIGIRR胞内区基因片段(480~1230 bp),并将此基因片段重组入pSos载体中,构建诱饵质粒pSos-SIGIRR ,经酶切及测序鉴定构建正确后,将重组质粒与对照质粒共转化感受态酵母菌cdc25H ,接种于25℃SD/Glucose(-UL)和SD/Galactose(-UL)平板以及37℃ SD/Glucose(-UL)和SD/Galactose(-UL)平板上,连续观察6 d酵母菌生长状况;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确构建了人SIGIRR胞内区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pSos-SIGIRR , pSos-SIGIRR在酵母双杂交系统中无自激活及毒性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目的蛋白以170×103的融合蛋白形式表达。结论诱饵质粒pSos-SIGIRR可应用于酵母双杂交系统中,为在人肺互补脱氧核糖核酸(cDNA )文库中寻找与SIGIRR相互作用蛋白奠定了重要基础。
1164-1167

stathmin蛋白促进人SMMC-7721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

摘要:目的:构建微管解离蛋白stathmin过表达的人SMMC-7721肝癌细胞株,并探讨stathmin过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将Flag-pcDNA3.1-stathmin重组质粒和 Flag-pcDNA3.1空质粒分别转染人SMMC-7221肝癌细胞,抗生素加压筛选,构建稳定表达stathmin的SMMC-7721细胞(实验组),以稳转空质粒的细胞为对照组,Western blot对建系细胞进行鉴定。采用CCK-8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FCM )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体外细胞运动侵袭实验(Transwell)测定细胞的运动、侵袭能力。结果实验组中stathmin的表达0.76±0.12较对照组0.16±0.05明显增加(P<0.05),成功构建了过表达stathmin的人SMMC-7721肝癌细胞株;CCK-8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显示,实验组的细胞增殖较对照组明显增加(A4500.60±0.05 vs.0.29±0.03,P<0.01);实验组细胞凋亡降低[(5.80±0.33)% vs.(11.57±1.09)%,P<0.05],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T ransw ell实验结果证实,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运动和侵袭能力均显著加强[运动实验透膜细胞数:(54.03±7.21)个 vs.(130.45±14.13)个;侵袭实验透膜细胞数:(17.75±2.52)个 vs.(57.76±8.50)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stathmin的过表达能促进人SMMC-7721肝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能力。
1168-1170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SENP1和c-myb表达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骨髓标本中小泛素样修饰蛋白特异性蛋白酶1(SENP1)和c-myb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为阐明SENP1和c-myb在ALL中的作用、机制及与预后的关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经确诊的ALL患者31例(ALL组,其中含B-ALL 22例,T-ALL 1例,未分类ALL 8例),将其分为低/中危组(n=6)和高危组(n=25);另选取同期经形态学确诊的增生性骨髓象、增生性贫血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real-time 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SP法)检测SENP1、c-myb在ALL及对照组骨髓标本中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 ALL患者骨髓标本及骨髓涂片中SENP1、c-myb均高表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SENP1与c-myb高表达具有相关性。SENP1、c-myb的表达在低/中危组低于高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L患者骨髓标本中存在着SENP1、c-myb的高表达, SENP1与c-myb可能与ALL的发生、发展相关;但在不同危险度分级ALL患者中尚不能证明SENP1与c-myb表达有差异。
1171-1174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临床研究

不同功能状态和压力分级的肺动脉高压患者实验室指标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功能状态和肺动脉压力分级的肺动脉高压(PH)患者实验室指标特征。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院门、急诊及住院部符合PH诊断的275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WHOPH功能及肺动脉压力分级对患者病情程度作临床评估,观察不同功能状态和压力分级的患者血液学指标、炎症指标及血气分析的特征。结果PH患者中最常出现的血液学异常指标为血清脑钠肽(BNP)升高(89.12%)、肝脏功能异常(75.98%)和血红蛋白(Hb)异常(58.32%)。红细胞沉降率(ESR)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PH患者中升高的比例分别为78.52%和73.59%。血清BNP升高、肝脏功能异常、Hb异常、血尿酸(UA)升高、ESR升高在不同PH功能状态及肺动脉压力患者人群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常出现的血气分析异常是低氧血症(83.08%)。在酸碱失衡中,以呼吸性碱中毒发生率最高(24.58%)。结论PH患者中最常出现的血液学异常指标为BNP升高、肝脏功能异常和Hb异常;而此3项指标及UA、ESR升高等实验室指标的异常,往往与P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相关,需定期随访。
1175-1177

孕前体质量指数及孕期增长与母婴结局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质量指数(BM I)及孕期BM I增长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度在重庆市东南医院(原西郊医院)建册、正规产检、住院分娩的孕妇250例,按孕前BM I分为3组(消瘦组、适宜组、肥胖组),比较各组的剖宫产、巨大儿、低体质量儿、产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产褥感染的发生率。另外,根据孕期BMI增幅(△BMI)的不同,将所有孕妇重新分为3组(不足组、适宜组、过多组),再比较各组不同的母婴结局。结果肥胖组的剖宫产率、巨大儿出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消瘦组、适宜组(P<0.05),消瘦组的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适宜组、肥胖组(P<0.05);△BMI过多组的剖宫产率、巨大儿出生率、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出生率均明显高于不足组、适宜组(P<0.05),△BMI不足组的低体质量儿出生率明显高于适宜组、过多组(P<0.05)。结论孕前BMI超标及孕期BM I增长过多的孕妇,其母婴结局令人担忧。孕前BM I及孕期BM I增长的快慢和多少是监测母婴并发症的重要指标之一。
1178-1180

223例儿童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及预后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急性肾损伤(AKI)的病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AKI患儿的临床特征、病因分布及转归等情况,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婴儿以肾前性因素为主,其余年龄段以肾性因素为主。单因素分析显示,AKl分期、病因、机械通气、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酸中毒、肌酐初值、肌酐峰值、血钾是影响预后的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机械通气、MODS、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是影响AK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AKI的病因多样化,其分布具有年龄特点,机械通气、MODS、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是影响AK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诊断,积极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1181-1183

GGCX(rs6738645)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稳定剂量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γ谷氨酰羧化酶(GGCX)(rs6738645)基因型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其基因多态性与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稳定剂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Snapshot技术检测228例研究对象GGCX(rs6738645)位点基因型,研究其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其中176例瓣膜置换术患者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稳定剂量的相关性。结果228例研究对象中,GGCX (rs6738645)位点基因型T T、GT、GG分别为84例(36.84%)、122例(53.51%)、22例(9.65%),T和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63.60%和36.40%;176例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服用华法林达稳定状态,华法林日维持剂量GG组低于T T、G T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因型3组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汉族人群GGCX (rs6738645)基因多态性可能是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个体剂量差异的影响因素。
1184-1186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对体外循环手术中心肌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手术中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拟行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前2 d给予皮下注射 rHuEPO 300 IU/kg ,1次/天,共2 d;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检测术前及术后第7天血常规,以及术前、主动脉开放后6、24、72 h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水平。术毕心肌活检,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记录CPB时间、主动脉阻断(ACC)时间、ICU停留时间、输血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CK-MB、cTnT 均于主动脉开放后显著升高,术后6 h数值最高,其后呈下降趋势。术后各时点观察组CK-MB、cTn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rHuEPO处理主效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没有导致术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明显升高和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并减少术后输血量。结论 rHuEPO预处理对CPB手术中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可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具有安全可靠性。
1187-1189

冷盐水灌注导管消融心外膜旁路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I-ABL )对常规射频消融失败的心外膜旁路消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常规射频消融失败的心外膜旁路患者30例,其中左侧旁路25例,右侧旁路5例,均使用I-ABL ,经心内膜(心室侧或心房侧)或冠状静脉窦内进行消融治疗。结果30例患者经I-ABL消融治疗后均获得满意疗效,术中、术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 I-ABL对于常规射频消融失败的心外膜旁路的消融治疗是有效及安全的,可能对提高心外膜旁路消融的成功率有一定帮助。
1190-1191

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膝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剂量

摘要:目的:探索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膝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罗哌卡因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膝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患者25例,以序惯法研究罗哌卡因的 ED50,有效标准为:蛛网膜下腔阻滞后20 min ,感觉阻滞平面至少达到 T12水平;运动阻滞达到Bromage Scale评分大于或等于2分;蛛网膜下腔阻滞后至少1 h硬膜外不追加局部麻醉药物。首次剂量为10 mg ,根据上一个患者有效与无效结果减少或增加1 mg剂量。结果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膝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罗哌卡因的 ED50为12.24 mg (95% C I:12.09~12.39)。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膝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罗哌卡因的应用剂量最好大于12.24 mg ,但麻醉效果可能还与局部麻醉药物的比重和患者因素(身高、体质量、年龄)有关。
1192-1193

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肢体畸形超声声像图特征及方法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成都军区总医院接受系统性超声检查的6336例孕妇,使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SCSA)检测胎儿上下肢长骨,观察手足时加用弧形扫查法,动态观察胎儿肢体的形态、结构、姿势及运动等情况。系统检查完成后对可疑或畸形部位进行三维成像作为补充,对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336例孕妇经引产或出生后证实的胎儿肢体畸形20例,产前超声检出18例,分别为四肢短小畸形5例,致死性侏儒3例,海豹肢畸形1例,双侧桡骨缺失1例,一侧手缺失1例,双下肢小腿缺失1例,多指(趾)2例,足内翻3例,重叠指1例;2例漏诊分别为多指及重叠指。结论末端指趾数目及手足姿势异常易漏诊,是检查的难点和重点。
1194-1195

后路短节段钉棒系统联合环形植骨于腰椎滑脱症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椎间融合(PLIF)联合后外侧融合(PLF)的植骨融合方法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明确诊断为腰椎滑脱症的63例患者,行后路单或双侧椎板切除、神经根管减压,清理滑脱间隙,短节段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滑脱椎体问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有椎弓根峡部裂开者行峡部裂开处清理、植骨融合。分别于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记录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腰椎前凸角、节段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滑脱率及并发症。结果63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JOA评分自术后第1周开始均有不同程度增加,随着康复时间延长,JOA评分逐渐增加,术后JOA评分改善率平均为85.00%,腰椎前凸角、节段前凸角、椎间隙高度、滑脱率较术前均有显著好转。本组患者融合率达95.24%,融合失败率为4.76%。结论PLIF联合PLF的植骨融合方法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理想方法之一。
1196-1198

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115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LS)应用于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该院的IT P患者230例,分为两组,每组115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治疗方法进行开腹脾切除术(OS )治疗,观察组采用LS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血小板计数等指标的差异,以及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t=17.49、t=14.51,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降低(t=37.31,P<0.05),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t=25.64,P<0.05);总有效率为96.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9%(χ2=9.35,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复发率分别为6.09%、6.9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43%、19.13%(χ2=8.35、χ2=8.75,P<0.05)。结论 LS应用于治疗ITP的疗效确切,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和复发率较低。
1199-1200

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心理行为干预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进行心理行为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分为心理行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38例,对干预组父母实施心理行为干预。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 )和住院精神患者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 )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患者得到的家庭支持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BPRS 评分、IPRO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APGAR总分与BPRS总分、IPROS总分呈负相关( r=-0.496、r=-0.453,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有利于指导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父母向患者提供有效的家庭支持,促进患者的康复。
1201-1202

地佐辛术毕前应用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复苏期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术毕前应用地佐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复苏的影响及对术后疼痛干预效果。方法将择期腹腔镜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分为观察组(应用地佐辛,n=30)和对照组(应用生理盐水,n=30)。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术毕前30~40 min观察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 (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 ),对照组注射同容量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注药后及苏醒前、后的血压、心率(H R )变化,以及复苏时间、复苏期不良反应及术后疼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升高、HR增快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与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苏醒期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镇静评分(PASS)、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寒战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毕前静脉应用地佐辛,能有效抑制患者苏醒期的心血管应激反应,不影响复苏速度,且能减少苏醒期躁动和术后疼痛。
120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