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短篇及病例报道、临床护理、调查报告、论著、循证医学、卫生管理、生物信息学等。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348
  • 国内刊号:50-1097/R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27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1
  • 综合影响因子:1.180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重庆医学 2013年第31期杂志 文档列表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

心肌酶谱和脑脊液检查诊断手足口病并发SIRS和MODS的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心肌酶谱和脑脊液检查在诊断手足口病(HFMD)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3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204例HFMD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儿进行心肌酶谱和脑脊液检查,分析检查结果与sIRS和MODS发生的相关性。结果重型和危重型组sIRs发病率、MODs发病率、病死率均高于普通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S组脑脊液蛋白含量、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钙蛋白T(cTnT)含量高于非SI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d0.05)。MODS组脑脊液蛋白含量、CK—MB、LDH和cTnT含量高于非MO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脊液蛋白、CK—MB、cTnT与SIRs、MODS发病呈正相关(P〈0.05)。结论脑脊液和心肌酶谱检查在早期诊断HFMD并发SIRS和MODs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3721-3723

血必净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及丹参注射液对免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治疗效果和机制的差异。方法30只新西兰大耳兔分为对照组、血必净组和丹参组,每组10只。采用Crinnion等的兔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各组于恢复血流后给予相应治疗;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血必净组和丹参组分别给予4mL/kg血必净注射液和2mL/kg丹参注射液,并加生理盐水至10mL,静脉输注。再灌注前和再灌注后的1、2、4h分别采集静脉血测定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比率(PT—INR)、凝血酶原时间(PT)、清蛋白(ALB)、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血必净组APTT再灌注后1、4h及丹参组缺血再灌注后4h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血必净组PT缺血再灌注后较缺血再灌注前明显延长(P〈0.05);血必净组、丹参组缺血再灌注后4hFIB含量较缺血再灌注前有显著增高(P〈0.05);血必净组缺血再灌注后LDH、CK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必净组缺血再灌注后2h及丹参组缺血再灌注后1、2h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必净组缺血再灌注后1~4h及丹参组缺血再灌注后2h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均可通过调节机体凝血功能、抗自由基等作用来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血必净注射液较丹参注射液能更好地减轻肌组织损伤。
3724-3727

换血疗法治疗急性胆红素脑病的成本效益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换血疗法(ET)治疗不同程度急性胆红素脑病(ABE)的成本效益,为ABE干预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lO年该中心137例ABE患儿的临床资料。轻度ABE换血组(SE组)40例、轻度ABE非换血组(SNE组)29例、中重度ABE换血组(ME组)49例和中重度ABE非换血组(MNE组)19例。结果SE组血清总胆红素(TSB)、TSB与血浆清蛋白的比值(B/A)、新生儿溶血病比例和人均住院费用均明显高于SNE组(P〈0.05),无死亡发生,不良预后发生率15.0%与SNE组13.8%相似;最大效益成本比分别为87.5和121.5。ME组TSB、B/A、新生儿溶血病比例和人均住院费用均显著高于MNE组(P〈0.05);5例死亡,死亡一不良预后发生率32.7%,为MNE组15.8%的2.1倍;最大效益成本比分别为89.8和160.0。ME组TSB、B/A高于SE组(P〈0.05),死亡一不良预后发生率为SE组的2.2倍,换血疗法相关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12.2%为SE组5.0%的2.4倍,人均住院费用与SE组相似(P〉0.05)。结论换血疗法对于轻度ABE的成本效益较好,可作为抢救治疗的首选;中重度ABE尤其是重度ABE需权衡利弊。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尽早光疗,避免或减轻ABE,降低死亡一不良预后发生率,减少资源消耗和经济损失。
3728-3731

大黄酸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突细胞nephrin基因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nephrin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球中的表达,研究大黄酸对nephrin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6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方式制作大鼠DN模型,将DN模型分为2组:大黄酸治疗组、模型组,另外设置模型对照组。各组均干预8周后,测量大鼠体质量、肾脏质量、相对肾质量、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尿素氮,利用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nephr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大黄酸治疗组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P〈0.05),肾功能改善,足突细胞nephrin表达明显下降。结论大黄酸对DN肾脏有保护作用,而此种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能够抑制足突细胞nephrin表达有关。
3732-3734

8例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介入治疗

摘要:目的总结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的临床特征及介入治疗效果,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CAF的方法及治疗原则。方法2006-2011年在该中心行心导管介入治疗8例先天性CAF患儿,对患儿的临床表现、CAF类型及其介入治疗路入途径、堵闭器类型、堵闭效果及随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儿均成功封堵,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无残余分流及其他并发症。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CAF安全、有效,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3735-3737
重庆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降钙素原在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检测27例SAP患者、31例卒中对照者的血清中PC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计算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SAP组患者的CPSI、hs—CRP、血清PCT浓度明显高于卒中组(P〈0.01),在治疗好转后均明显下降。在SAP患者中,死亡组患者的PCT浓度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清PCT浓度与CPSI呈正相关。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诊断SAP的临界值为0.9ng/mL,其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8.6%和79.3%,明显优于hs—CRP的诊断价值。结论SAP患者的血清PCT明显升高,且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对sAP诊断的价值明显高于hs—CRP。PCT可以作为SAP患者诊断、病情和预后评估的较好临床指标乏一。
3738-3739

APC治疗前后食管黏膜COX-2的基因表达及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Barrett食管病例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药物治疗及单纯药物治疗前、后食管黏膜中环氧化酶-2(COX-2)的基因表达变化。判断Battett食管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经胃镜及病理诊断的Barrett食管66例,分为3组,A组为阳性对照组(不治疗组),B组为APC联合抑酸剂治疗组,C组为抑酸剂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缓解状况,胃镜下Barrett食管上皮消融情况,取食管黏膜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PCR)技术检测,Barrett食管黏膜及对照组食管黏膜中COX-2mRNA表达情况,进行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结果B组、c组均可有效地缓解症状,与A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C组症状缓解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C组随访胃镜下Barrett食管上皮未见明显缩小,而B组Barrett食管黏膜消融,代之以淡红色食管黏膜覆盖。胃镜联合药物治疗后COX-2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至正常食管水平,而C组COX-2mRNA的表达降低,但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纯抑酸治疗与APC联合抑酸剂治疗相比,作用差,APC联合抑酸剂治疗后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消融Barrett食管上皮,是治疗Barrett食管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3740-3743

我国广西人群CRYAB基因rs3212227与rs6894567遗传多态性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α-H晶状体蛋白(CRYA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3212227、rs6894567的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广西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对比其在不同地区人群间的分布差异。方法采用单碱基延伸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DNA测序法检测199名我国广西人的CRYAB基因rs3212227、rs6894567位点的多态性,对比国际人类基因组单倍型图谱计划(Hap—map)上欧洲人群、非洲人群、日本人群及我国北京人群的SNP分型数据,分析5个人群的CRYAB基因SNP位点rs3212227、rs6894567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在我国广西人群中存在cRYAB基因rs3212227、rs6894567多态性,与欧洲和非洲人群相比,CRYAB基因多态性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日本人群和北京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YAB基因SNP位点rs3212227、rs6894567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广西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与其他地区人群的比较结果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一些疾病在不同地区间的发病率和临床表现存在差异的因素之一。
3744-3746

NK与NKT细胞在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NK及NKT细胞在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_ACLF)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25例健康对照者(HC)、4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26例HBV-ACLF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NK、NKT细胞的比例,经统计分析,比较各组间NK或NKT的差异,同时分析HBV—ACLF组中的NK或NKT细胞与乙型肝炎标志物或肝功能间的相关性。结果HC、CHB、HBV—ACLF组外周血的NK细胞比例分别为(15.0±6.0)%、(11.4±6.8)%和(8.9±6.7)%,HBV-ACLF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KT细胞在HC、CHB、HBV-ACLF组外周血中的比例分别为(1.9士1.3)%、(4.3±3.7)%和(5.4±8.6)%,HBV—ACLF组与H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ACLF患者外周血内NK细胞比例显著性降低,而NKT细胞比例显著性升高,他们可能在HBV—ACLF疾病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3747-3749

上尿路结石患者血清、尿液、结石中纳米细菌的检测

摘要:目的检测上尿路结石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尿液里纳米细菌和尿路结石标本里的纳米细菌感染情况,分析纳米细菌在尿路结石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健康者和4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血清、尿液标本以及后者的结石标本处理后用含10%热灭活r胎牛血清(7-FBS)的PMBI1640培养基行纳米细菌培养,观察其生长情况,并对培养后的标本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PCR产物通过测序与原序列比对进一步分析。结果培养4~6周后,部分培养管底出现肉眼可见的白色(或黄色)絮状物或沉淀物。PCR检测结石患者与健康者的血清纳米细菌阳性率分别为90.4%和6.7%,尿液中二者的纳米细菌阳性率分别为92.8%和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纳米细菌在上尿路结石中的阳性率为95.2%。碱基测序结果与原序列比时,吻合率高达98.72%。结论纳米细菌广泛存在于上尿路结石患者的血清、尿液与结石中,提示纳米细菌可能是上尿路结石形成的重要因素。
3754-3756

川东北地区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不同年龄组重症肺炎患者的基础疾病或并发疾病及相关的主要临床特征。结果临床特征为:(1)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增加,病死或恶化病例也不断增加,4例患者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2)起病方式仍以受凉后发病者为主,有40%的患者起病症状表现为神经系统、心脏病及其他呼吸症状。(3)重症肺炎的呼吸衰竭类型主要为1型(约70%),30%的患者需机械通气支持治疗。(4)主要为社区获得性肺炎(75%)。(5)感染菌中,真菌感染及革兰阴性菌的检出率为25%~30%;(6)超过70%的患者不同程度的存在低蛋白血症;(7)治愈好转率占2/3,影响预后的因素有呼吸机依赖、多器官衰竭、复杂感染等。结论认识该地区重症肺炎的特点和治疗难点,有利于提高及时诊治和抢救水平。
3757-3758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的Meta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检索数据库中符合纳入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与EH关系的文献,应用RevMan5.0软件对结果进行异质性分析和效应值合并。结果共纳入29篇文献,其中EH组5971例,对照组6443例。总研究人群基因型TT+TM:MM的OR为1.13(95%CJ1.00~1.25,P=0.04)。按文献发表年限进行亚组分析,基因型TT:MM在2008年之前及2008年之后(舍2008年)两组OR分别1.13(95%C10.90~1.42,P=0.28)、1.29(95%C10.94~1.75,P=0.11)。汉族人群T:M的OR为1.24(95%CI1.01~1.53,P=0.04)。结论全球总体人群AGT基因M235T多态性基因型TT+TM与EH有关,同时汉族人T等位基因与EH有关。
3759-3763

血清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61例肺癌患者和38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进行检测。根据接受者工作特性曲线(ROC),确定最佳截断点及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结果肺癌组患者血清CEA、CYFRA21—1、NSE水平均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项肿瘤标志物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中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EA诊断肺癌最佳截断点为3.50n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2.5%、94.7%;CYFRA21—1最佳截断点为5.21n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2%、93.1%;NSE最佳截断点为18.09ng/mL,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0%、52.6%。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6.7%,高于3项单独检测时的灵敏度(P〈0.05)。结论检测CEA、CYFRA21-1和NSE对肺癌的诊断有一定价值,3者联合检测有明显的互补性,可提高肺癌诊断的灵敏度。
3764-3765

哮喘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及功能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Thl7细胞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10例哮喘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留取外周血标本。利用RT—PCR技术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所表达的维甲酸相关较菰儿受体7t(RORyt)mRNA的相对量,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hl7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IL)-17的水平。结果RORTtmRNA在哮喘组的表达水平(0.46±0.07)高于对照组(0.15±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hl7细胞在哮喘组的比例(28.53±7.20)%高于对照组(14.72±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l7在哮喘组的水平(102.31±11.4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59.68±8.85)pg/mL。结论Thl7细胞与哮喘具有相关性,可能通过分泌以IL-17为主的细胞因子来上调炎症反应,加重哮喘病情。
3766-3768

31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治疗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康复训练结合药物治疗对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结果91例接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中拔除尿管后即刻发生尿失禁者31例。通过康复训练、药物治疗以及心理辅导,拔管后7d有9例恢复尿控功能,拔管后1个月有12例恢复尿控功能,拔管后6个月有29例恢复尿控功能。结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尿失禁发生率高,围术期尿控功能康复训练结合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控尿功能。
3769-3770

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成人ITP患者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是否有助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ITP)患者的治疗策略选择。方法收集该院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成人初诊ITP患者128例,所有患者予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环孢霉素A(CsA)、血小板生成因子(TP0)受体激动剂联合利妥昔单抗的阶梯式治疗,通过监测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分别比较小于或等于IgG、IGM、IgA中位数组及大于中位数组的患者对治疗方案的反应率。结果血清IgA、IgM、IgG水平与出血倾向并无相关性。低IgM水平与一线治疗抵抗相关,但对CsA及TPO受体激动剂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有反应;血清IgA水平增高往往与一线及CsA治疗抵抗相关,但对利妥昔单抗联合TPO受体激动剂治疗有反应。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有助于成人ITP患者的治疗策略选择。
3771-3772

50例半肝切除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总结不同手术方式对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治疗的临床及随访结果,探讨肝门部胆管癌临床治疗中的关键技术及相关预后。方法对5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31例患者采用胆道联合局部肝切除术(对照组),19例患者采用半肝切除(观察组),对两纽患者根治性切除率和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根治性切除率分别为35.48%(11/31)和68.42%(1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观察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4%,58.6%,32.2%;对照组分别为86.I%,65.2%,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根治性切除是患者获得治愈和长期生存最重要的措施,手术技巧的改进和经验的积累,联合半肝切除可以使肝门部胆管癌得切除率及根治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改善了肝门部胆管癌的预后。
3773-3775

80例成人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估

摘要:目的探讨尘螨所致持续性变应性鼻炎(PAR)成年患者生活质量(QOL)状况,及其经标准化尘螨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或药物治疗前、后QOL的改变。方法对2011年4~8月该院确诊的PAR患者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挑选对尘螨过敏的成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SIT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各40例,在治疗6个月前、后给予鼻结膜炎生活质量调查问卷(RQLQ)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选取40例在该院健康体检的无变应性疾病者作为对照组并予RQLQ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比较PAR患者与对照组的Q()I。和PAR患者治疗前、后QOL的变化及两种治疗方法对QOL影响的差异。结果PAR患者的QOL在RQI.Q量表的各个维度及总分方面均高于时照组(P%0.05),其中在鼻部症状方面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PAR患者RQLQ备维度的积分治疗后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SIT组RQLQ各维积分均低于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成年PAR患者,经S1T或药物治疗后,其QOL较治疗前改善,且经SIT治疗的患者QOL改善更明显。
3776-3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