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短篇及病例报道、临床护理、调查报告、论著、循证医学、卫生管理、生物信息学等。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348
  • 国内刊号:50-1097/R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27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1
  • 综合影响因子:1.180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重庆医学 2013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

AMPK激活对大鼠心肌细胞蛋白降解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单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对体外培养心肌细胞蛋白降解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新生Sprague-Dawley大鼠心肌细胞,用AMPK特异性激动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1-β-D-呋喃核糖苷(AICAR)(2.0mmol/L)、抑制剂CompoundC(0.5mmol/L)干预,按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AICAR组、Compound C组及AICAR+Compound C组。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AMPK、p-AMPK蛋白的表达水平;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细胞培养基中3-甲基组氨酸(3MH)的浓度。结果各组心肌细胞总AMPK蛋白水平没有明显变化,AICAR可上调心肌细胞PAMPK蛋白水平,Compound C下调心肌细胞PAMPK蛋白水平,并抑制AICAR对P—AMPK蛋白的上调作用。AMPK激活后心肌细胞3-MH释放增加,而AMPK活性受到抑制后,3-MH释放减少。结论AMPK激活能促进心肌细胞的蛋白降解。
121-123

小鼠胚胎腭突融合过程中IRF6蛋白在腭突组织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小鼠胚胎腭突融合过程中IRF6蛋白在腭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唇腭裂发生原因。方法60只C57BL/6J近交系受孕小鼠分别于妊娠第13.0天(GD13.0)、GD14.0、GD14.5及GD15.0时断颈处死,取小鼠胚头经固定、石蜡包埋、切片,行苏木素伊红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不同胚胎发育时期的腭突组织中IRF6蛋白的表达。结果GD13.0时,腭突上皮、舌上皮可见IRF6蛋白表达;GD14.5时,腭突中嵴上皮接触,IRF6蛋白的表达水平达到高峰;GD15.0时,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IRF6蛋白在两侧腭胚突的接触、融合期发挥调节作用。
124-126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电针与药物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腺苷钴胺、维生素B7、地塞米松、阿昔洛韦等药物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纽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SGB治疗。两纽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病程超过1周的患者予电针治疗。根据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的评分和疗效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OB、电针、药物联合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
127-129

KLF4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体外增殖及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Kruppel样因子4(KLF4)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增殖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脂质体法转染pcDNA3.1IE—KLF4重组质粒并建立KLF4稳定过表达细胞株,以未转染KLF4基因和转染空质粒载体的胃癌细胞株为对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KLF4 mRNA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转染后SGC-7901细胞的增殖情况,划痕试验和Trans well小室检测胃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结果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比较,转染组细胞KLF4 mRNA表达明显,MTT法检测显示48h和72h细胞增殖抑制明显(P〈0.05),24、48、72h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12.90%、23.85%、25.56%。未转染组、空载体组和转染组细胞迁移率分别为(78.15±4.86)%、(73.75±4.03)%、(60.84±5.56)%,侵袭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63.53±13.95)个、(158.07±12.54)个、(73.87±8.70)个,转染组细胞迁移率和侵袭穿膜细胞数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结论KLF4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体外增殖及迁移侵袭具有抑制作用。
130-133

诃子鞣质对白色念珠菌及其生物被膜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诃子鞣质对生物被膜型白色念珠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诃子鞣质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光镜下观察生物被膜内白色念珠菌的形态学变化;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的生物被膜内白色念珠菌的死亡方式。结果诃予鞣质对生物被膜的形成及成熟期生物被膜中的白色念珠菌有抑制作用,并存在时间和剂量依赖性;鞣质导致被膜内白色念珠菌细胞变形,形态结构改变,芽管和假菌丝形成抑制,但未见确切细胞凋亡。结论诃子鞣质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它可能通过非凋亡途径导致生物被膜内白色念珠菌的死亡。
134-137

依维莫司联合顺铂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依维莫司(RAD001)联合顺铂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及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GC7901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顺铂组(顺铂2.50mg/L),RAD001低浓度组(RAD0015.00nmol/L)、RAD001中浓度组(RAD00110.00nmol/L)、RAD001高浓度组(RAD00120.00nmol/L)及联合组(顺铂1.25mg/L+RAD0015.00nmol/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GC7901细胞的凋亡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检测SGC7901细胞Bcl-2和Bax的表达情况。结果RAD001、顺铂作用SGC7901细胞48h后,对照组,顺铂组,RAD001低、中、高浓度组及联合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04±0.48)%、(18.94±0.75)%、(10.47±1.05)%、(13.93±2.45)%、(17.20±0.65)%及(23.18±1.05)%。除RAD001低浓度组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细胞凋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顺铂组、RAD001组及联合组SGC7901细胞Bcl-2蛋白表达下降,而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Bax比值降低(P〈0.05),联合组改变最明显。结论RAD001联合顺铂可通过上调Bax和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
138-142

统计资料类型

摘要:统计资料共有三种类型: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按变量值性质可将统计资料分为定量资料和定性资料。
142-142
重庆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心脏储备功能指标评估慢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储备功能指标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的评估价值。方法将136例CHF患者作为心衰组,4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6min步行试验(6MWT),采用心脏储备无创监测系统检测舒张期时限与收缩期时限比值(D/S),评价LVEF、6MWT及D/S值与心功能状态的相关性。结果心衰组患者的6MWD、D/S值、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采用双变量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显示,D/S值、6WMD与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呈显著负相关(r=-0.659,P〈0.01;r=-0.561,P〈0.01);LVEF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203,P〈0.05)。结论D/S值能较好反映C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可作为评估心功能的一个新型有效指标。
143-145

慢性激光刺激对人体衰老相关指标的影响

摘要:目的了解慢性激光刺激对人体衰老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68名某激光研究所人员按是否进行激光作业分为暴露组(n=90)和非暴露组(n=78)。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浆Klotho蛋白含量,采用比色法检测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浓度,采用流式荧光原位杂交(Flow-FISH)检测淋巴细胞端粒长度。结果暴露组及非暴露组人员血浆Klotho蛋白水平、红细胞MDA浓度、淋巴细胞端粒长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浆Klotho蛋白、红细胞SOD与MDA、淋巴细胞端粒长度与激光暴露无明显相关,亚组分析显示暴露组中吸烟人员的红细胞SOD浓度明显低于非暴露组(P〈0.05)。结论慢性激光刺激对衰老相关指标无直接影响,但可能导致吸烟人员红细胞SOD浓度降低。
146-148

顺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顺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髓内钉组(n=38,采用顺行髓内钉内固定)及钢板组(n=38,采用锁定铜板内固定)。记录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肩关节Neer评分法和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法综合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髓内钉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骼愈合时间显著优于钢板组(P〈0.05)。髓内钉组、钢板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53%、21.05%,肩肘关节功能的优良率分别为84.21%、6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固定牢固、肩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149-150

CIK细胞的心包腔内灌注在恶性心包积液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心包腔内灌注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将45例恶性心包积液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化疗组(n=22)和CIK组(n=23),均行心包腔穿刺引流术,彻底引流心包积液。化疗组患者于心包腔内灌注顺铂(60mg)及地塞米松(5mg);CIK组患者于心包腔内灌注CIK细胞悬液。两组患者定期复查心包积液、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结果化疗组及CIK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81.8%(18/22)、95.6%(22/23),化疗组患者存在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及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而CIK组患者的上述不良反应均未发生,CIK组患者白细胞减少及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化疗组(P〈0.05)。结论C1K细胞心包腔内灌注是一种疗效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的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方法。
151-153

MRI诊断55例膝关节损伤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5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先行计算机X线摄影、16层螺旋CT扫描检查,再行MRI检查。结果55例患者中,MRI发现半月板损伤32例,MRI诊断半月板损伤的准确性为87.3%(48/55),敏感性为93.1%(27/29),特异性为80.8%(21/26),假阳性率为19.2%(5/26),假阴性率为6.9%(2/29)。MRI诊断骨损伤的准确性为65.5%(36/55),敏感性为38.5%(10/26),特异性为89.7%(26/29),假阳性率为10.3%(3/29),假阴性率为61.5%(16/26)。MRI诊断韧带损伤的准确性为72.7%(40/55),敏感性为87.1%(27/31),特异性为54.2%(13/24),假阳性率为45.8%(11/24),假阴性率为12.9%(4/31)。结论MRI对各种膝关节损伤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可为临床治疗和预后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154-155

XELOX化疗方案用于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治疗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XELOX化疗方案用于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5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按采用的化疗方案分为A组(n=22)及B组(n=23),A组患者采用XELOX方案全身化疗,每21天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B组患者采用FOLFOX4方案全身化疗,每2周为1个周期,共4个周期。评价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4.5%、26.1%,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分别为72.7%、47.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周围神经毒性及手足综合征,A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A、B组患者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5.3、4.2个月,中住生存期分别为9.6、8.3个月。结论XELOX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低,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156-159

纳美芬对脑肿瘤术后患者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葡萄糖水平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脑肿瘤手术后纳关芬对患者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葡萄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8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常规治疗组(n=90,术后采用常规治疗)及纳美芬治疗组(=95,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纳美芬8μg·kg^-1·d^-1,持续6d)。选择同期入院尚未接受颅内手术的44例脑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纳美芬治疗第2天(d2)、第4天(d4)、第6天(d6)时检测患者血浆皮质醇、ACTH及葡萄糖浓度;术后第3、5、7、14、60天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估,术后第90天采用卡氏身体功能状态(KPS)评分进行远期疗效评价。结果除外d6时间点,常规治疗组与纳美芬治疗组患者在其余时间点的血浆皮质醇、ACTH、葡萄糖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d2、d4、d6时间点,纳美芬治疗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ACTH、葡萄糖浓度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以第3天GCS评分结果为基数,纳美芬治疗组患者累计意识等级上升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纳关芬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第14天和术后第60天的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远期预后(KPS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术后使用纳美芬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浆皮质醇、ACTH、葡萄糖水平,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160-162
重庆医学杂志基础研究

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GBE)对硫代乙酰胺(TAA)所致肝损伤大鼠的肝脏保护作用及其对肝组织Caspase-3、Caspase-8表达的影响。方法将7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模型组(n=15)及GBE组(n=45),GBE组再分为GBE低剂量组(n=15)、GBE中剂量组(n=15)及GBE高剂量组(n=-15)。GBE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灌服GBE50、100、200mg/kg,1次/d,连续30d;正常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灌服生理盐水。模型组及GBE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于灌服第28天用TAA(300mg/kg)行腹腔注射,隔天注射1次,共3次;正常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所有大鼠均于末次注射后24、48、72h采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用逆转录PCR检测大鼠肝组织Caspase-3、Caspase-8 mRNA的表达情况,并对Caspase-3、Caspase-8的活性进行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升高,肝组织Caspase-3、Caspase-8 mRNA水平上调;而与模型组比较,GBE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明显降低,肝组织Caspase-3、Caspase-8 mRNA水平下调。结论GBE可通过调节Caspase-3、Caspase-8的表达抑制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的肝细胞凋亡,从而对肝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163-166

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株中Claudin-6、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中Claudin-6、CD44V6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laudin-6及CD44V6蛋白在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胃腺癌组织及胃癌MKN28、SGC7901、BGC823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胃腺癌组织中,Claudin-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65.0%、53.3%,呈明显降低趋势(χ^2=7.758,P〈0.05);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45.0%、77.8%,呈明显增高趋势(χ^2=15.917,P〈0.05)。肿瘤侵及浆膜层者Claudin-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侵及肌层及以内者(P〈0.05);而其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侵及肌层及以内者(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Claudin-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其CD44V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在不同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有无脉管侵犯的患者中,Claudin-6和CD44V6蛋白阳性表达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显示,Claudin-6与CD44V6表达呈负相关(r=-0.986,P〈0.05)。在MKN28、SGC7901、BGC823细胞中,Claudin-6和CD44V6免疫染色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laudin-6及CD44V6在胃癌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检测Claudin-6及CD44V6的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167-169

白藜芦醇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促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其机制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白藜芦醇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介导的促乳腺癌细胞增殖效应及其机制。方法本研究以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免疫印迹法检测MCF-7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P—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IGF-1(10、20、40ng/mL)可促进MCF-7细胞增殖,而不同浓度白藜芦醇(10、25、50μmol/L)对MCF-7细胞具有的增殖抑制作用,均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白藜芦醇与IGF-1共同作用后,MCF-7细胞增殖明显降低(P〈0.05);Wortmannin(10^-6mol/L)预处理后,IGF-1对MCF-7细胞的促增殖效应受到明显抑制(P〈0.05);IGF-1(40ng/mL)作用MCF-7细胞后,细胞中.p—PI3K与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而以白藜芦醇(50μmol/L)、IGF-1(40ng/mL)共同作用MCF-7细胞后,细胞中p-P13K与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IGF-1组(P〈0.05)。结论白藜芦醇对IGF-1介导的促乳腺癌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该抑制效应与PI3K—AKT信号途径密切相关。
170-173

ASPP家族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ASPP1、ASPP2及iASPP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对3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ASPP1、ASPP2及iASPP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ASPP1、ASPP2 mRNA的表达水平(0.651±0.214、0.703±0.184)显著低于正常膀胱组织(0.923±0.182、0.963±0.208)(P〈O.05),而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IASPP mRNA的表达水平(0.508±0.227)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0.305±0.136)(P〈0.05)。ASPP1、ASPP2及iASPP mRNA的表达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ASPP1、ASPP2及iASPP mRNA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可能参与了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病。
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