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短篇及病例报道、临床护理、调查报告、论著、循证医学、卫生管理、生物信息学等。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348
  • 国内刊号:50-1097/R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27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1
  • 综合影响因子:1.180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重庆医学 2012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

基于Hyper-CVAD/MA方案的强化化疗后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以Hyper-CVAD/MA方案为基础的大剂量强化化疗后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3例恶性淋巴瘤患者采用CHOP方案常规化疗;每2~3个化疗疗程后予Hyper-CVAD/MA方案强化及利妥昔单抗治疗;APBSCT前患者接受预处理,预处理方案为NEAC(12例)、NEAM(8例)及NEAM+TBI(3例)方案;5例弥漫性大B细胞型、1例套细胞型及1例滤泡细胞型(Ⅲb级)患者于移植前加用利妥昔单抗。结果全部患者均获造血功能重建,移植后患者达到外周血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0.5×109/L、血小板(PLT)≥20×109/L的时间分别为(12.8±2.5)、(16.1±4.1)d。随访45~1 092d,15例患者无病生存,5例复发,3例死亡。患者总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分别为86.96%(20/23)及65.22%(15/23)。结论以Hyper-CVAD/MA方案为基础的大剂量强化化疗后行A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可提高患者无病生存率,安全性较好。
729-731

STC1及钙、磷离子在氟中毒致大鼠肾损伤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斯钙素蛋白1(STC1)及钙、磷离子在氟中毒大鼠肾组织中的变化,探讨STC1在氟中毒肾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低氟组(腹腔注射氟化钠5mg/kg)、中氟组(腹腔注射氟化钠10mg/kg)及高氟组(腹腔注射氟化钠20mg/kg),每48h注射1次,建模16周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肾组织STC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并检测肾组织内钙、磷离子的含量。结果 STC1蛋白主要定位于大鼠皮髓交界的近曲小管,染氟组大鼠肾组织STC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染氟浓度的增加,STC1的表达水平增加;染氟组大鼠肾组织中钙含量均比对照组增多(P〈0.05);低氟组及高氟组大鼠肾组织磷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中氟组大鼠肾组织磷含量较低氟组及高氟组高(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C1可能参与了氟中毒大鼠的肾损伤,而该损伤机制可能与钙、磷离子代谢失衡有关。
732-734

婴儿肝外胆道闭锁肝组织MRP2及FXR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肝外胆道闭锁(EHBA)婴儿肝组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法尼醇受体(FXR)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胆汁淤积的关系。方法将临床和病理诊断为EHBA的20例患儿肝组织作为EHBA组,肝移植手术中成人供体的肝组织1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MRP2、FXR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病理图像分析。结果 EHBA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EHBA组肝组织MRP2蛋白吸光度(A)值分别为0.16±0.04和0.10±0.02,对照组和EHBA组肝组织FXR A值分别为0.15±0.06和0.06±0.02,EHBA组肝组织MRP2、FXR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MRP2A值与血清γ-GT浓度呈负相关(r=-0.415,P〈0.05)。FXR与MRP2的表达呈正相关(r=0.468,P〈0.05)。结论 EHBA患儿肝组织MRP2表达降低可减少胆汁流,加重胆汁淤积,MRP2的下调可能与FXR相关。
735-737

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浆D-二聚体与细胞因子动态变化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血浆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本科住院的50例SIRS患者作为SIRS组,将其按是否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分为单纯SIRS组(n=26)和MODS组(n=24);按预后分为存活组(n=35)和死亡组(n=15)。测定其SIRS发生后第1、3、5、7天患者血浆D-二聚体、IL-6和TNF-α含量,并记录APACHEⅡ评分;另选35例普通内科住院患者作为非SIRS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SIRS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APACHEⅡ评分、IL-6和TNF-α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单纯SIRS组和MODS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IL-6、TNF-α含量较非SIRS组和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SIRS发生后第3天与第1天比较,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S发生后第5、7天,死亡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SIRS发生后第1、3、5、7天,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血浆IL-6和TNF-α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IRS患者D-二聚体含量与APACHEⅡ评分、IL-6、TNF-α含量呈正相关(r分别为0.453、0.342、0.340,P〈0.01)。结论 IL-6、TNF-α参与SIRS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D-二聚体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浆持续高水平的D-二聚体、IL-6、TNF-α提示预后不良。
738-740

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的联合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CCHF)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150例CCHF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依那普利治疗(5mg/次,1次/d),联合治疗组患者另口服缬沙坦(80mg/次,1次/d),疗程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评估指数(HOMA-IR)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INS、HOMA-IR明显降低,而ISI明显升高(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的FINS、HOMA-IR下降幅度及ISI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与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分别为(39.5±3.6)%、(41.3±3.5)%,明显高于治疗前[分别为(36.1±3.2)%、(35.9±3.1)%](P〈0.05),且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LVEF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的LVEF升高幅度(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在改善心功能的同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且两药联合应用效果大于单用依那普利。
741-743
重庆医学杂志临床研究

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格列美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52例,控制并稳定患者的血压、血糖及血脂,于早餐前30min口服格列美脲1~4mg/次,1次/d,8周为1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治疗后,显效26例(50.0%),有效22例(42.3%),无效4例(7.7%),总有效率为92.3%。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A1c)、餐后2h血糖、血脂及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安全、有效,可作为老年T2DM患者的首选磺脲类降糖药物。
744-745

右旋美托咪啶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右旋美托咪啶复合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30例单侧上肢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ASA)病情分级为Ⅰ~Ⅱ级,将其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啶组(n=15)和对照组(n=15),患者手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右旋美托咪啶组患者匀速静脉泵注右旋美托咪啶负荷剂量1μg/kg,然后按0.1~0.7μg.kg-1.h-1的速率匀速泵注右旋美托咪啶维持至术前30min。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泵注。监测麻醉前、注药后10min、手术开始时及手术结束时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判定切皮时、手术结束时及术后30min患者的疼痛程度。结果右旋美托咪啶组患者负荷剂量静脉泵注后MAP、心率比基础值明显降低,较对照组有所降低,所有患者SpO2均正常,无呼吸抑制;对照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VAS疼痛评分明显高于右旋美托咪啶组。结论右旋美托咪啶复合臂丛麻醉能有效提高麻醉质量。
746-747

RhD阴性孕妇妊娠RhD阳性胎儿与新生儿溶血病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RhD阴性孕妇产前免疫性抗D抗体的检出率与产后新生儿溶血病(HDN)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137例RhD阴性孕妇产前血样及40例产后血样,分析产前抗D抗体的检出率、产后HDN发病率及其与母儿ABO血型配合性的关系。结果 16例(12.60%)RhD阴性孕妇多次妊娠者检测到抗D抗体,10例首次妊娠者均未检出;产前血清抗D抗体的检出率低于产后(P〈0.05);RhD阴性孕妇妊娠RhD阳性胎儿且母儿ABO血型不配合时HDN的发病率高于母儿ABO血型配合者(P〈0.05),属ABO血型系统者HDN的发病率高于属Rh血型系统者(P〈0.05);抗D抗体的检出率与母儿ABO血型配合性无相关性(P〉0.05)。结论产前RhD阴性孕妇抗D抗体的检出率与产后发生HDN的相关性尚不明确;ABO血型不配合对RhD阴性孕妇发生RhD-HDN有保护作用,但对产生抗D抗体的检出率无影响。
748-750

异氟醚与丙泊酚预处理在小儿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脑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异氟醚和丙泊酚预处理在小儿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例年龄不超过4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异氟醚组(n=20)和丙泊酚组(n=20),在手术前(T1)、体外循环开始后5min(T2)、阻断主动脉时(T3)、体外循环后30min(T4)、体外循环术毕(T5)、停止体外循环后6h(T6)、停止体外循环后24h(T7)7个时间点采集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中S-100β蛋白的表达,头颅CT检测术前、术后患儿的脑部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前S-100β蛋白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100β蛋白的表达在体外循环开始后均上升,术后下降至术前水平(P〉0.05)。异氟醚组患儿T4和T5时间点的S-100β蛋白表达水平比T1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丙泊酚组患儿T4、T5和T6时间点的S-100β蛋白表达水平比T1时间点显著升高(P〈0.05)。在T4、T5、T6及T7时间点,丙泊酚组患儿S-100β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异氟醚组(P〈0.05)。丙泊酚组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异氟醚组(P〈0.05),而两组患儿脑水肿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氟醚预处理在体外循环小儿心脏直视手术中的脑保护效果方面优于丙泊酚预处理。
751-753

重庆方言儿童辅音发育特征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重庆方言辅音发育特征,为临床语音矫正提供评估和干预依据。方法建立2.5~5.5岁健康儿童语音常模。以图片词汇法为评估工具,记录儿童自发性辅音发音。对记录结果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其他语音常模比较。结果获重庆方言区语音发育年龄(90%标准),即2.5岁:/b/、/m/、/p/、/l/、/s/、/j/、/h/、/f/、/d/;3.0岁:/t/;3.5岁:/z/、/q/、/r/、/x/;4.5岁:/k/、/g/;5.0岁:/c/。结论重庆儿童的辅音发育有地区性特点,应设定方言地区语音发育评估标准。
754-755

ELISA方法检测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中SK2蛋白的表达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房颤动患者与窦性心律患者心房组织SK2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将22例接受体外循环手术患者常规切除的右心耳组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房颤动的定义将标本分为2组:窦性心律组(n=12)、心房颤动心律组(n=10),提取患者心房组织的总蛋白,采用二辛可宁酸(BCA)方法检测总蛋白浓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心房组织SK2蛋白水平。结果每孔上样量总蛋白为0.1mg的条件下,窦性心律组患者心房组织SK2蛋白浓度为(1.13±0.12)ng/mL,心房颤动心律组患者心房组织SK2蛋白浓度为(3.98±0.48)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组织SK2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患者。
756-758

早孕期终止瘢痕子宫患者意外妊娠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瘢痕子宫意外妊娠患者行人工流产的特点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0年1月年至2011年3月收治的599例剖宫产术后意外妊娠行人工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588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根据流产方式分为两组:人工流产组(n=274)及药物流产后清宫组(n=314),同期收治的600例非瘢痕子宫意外妊娠人工流产患者(其中,采用无痛人工流产手术300例,药物流产后清宫300例)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结果 599例患者中,11例因子宫切口妊娠住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588例瘢痕子宫妊娠患者中,人工流产组及药物流产后清宫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低于非瘢痕子宫组(P〈0.05);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比较,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时间、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至正常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距前次剖宫产术时间在1年内的人工流产的成功率显著低于1年后(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意外妊娠行人工流产手术难度大,风险高,非切口妊娠患者应选择合理的流产方式以降低手术风险。
759-761

免疫固定电泳法检测尿本-周蛋白的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尿本-周蛋白(BJP)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固定电泳及热沉淀反应法检测尿液BJP,并比较二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 140例晨尿样本用免疫固定电泳检测,检出尿BJP阳性42例,其中IgGκ型BJP 26例,IgMλ型BJP 16例;用热沉淀反应法检测,检出尿BJP阳性24例。76例十二烷基硫酸钠-琼脂糖凝胶电泳(SDS-AGE)提示尿蛋白异常的样本经免疫固定电泳的BJP检出率为55.3%,热沉淀反应法的检出率为31.6%。结论免疫固定电泳检测尿BJP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762-763
重庆医学杂志基础研究

碱裂解法快速提取口腔拭子DNA对CHRNA3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的从口腔拭子中提取DNA的方法,研究其在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α3(CHRNA3)基因多态性分析中的应用。方法以NaOH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配制碱裂解液,以三羟甲基氨基甲烷-EDTA(TE)为中和液,经加热裂解和中和两步提取口腔拭子DNA。以提取的DNA为模板,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对CHRNA3基因的rs6495309进行分型。对不同基因型的样本测序验证。结果 PCR扩增和酶切的靶带清晰,无非特异性条带。酶切结果与测序结果吻合。结论碱裂解法提取口腔拭子DNA具有快速、简便、经济、可靠的特点,可以用于CHRNA3基因多态性的分析。
764-765

口腔鳞癌肿瘤标记物血清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筛选口腔鳞癌及健康人血清表达差异的蛋白质,为进一步研究口腔鳞癌发生机制和建立口腔癌标记物体系奠定基础。方法收集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清17例,健康人外周血清17例,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在口腔鳞癌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口腔鳞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有7个蛋白点差异表达明显,其中2个蛋白质点分别为触珠蛋白、触珠蛋白同型前原蛋白,它们在口腔鳞癌患者的血清中均高表达。结论触珠蛋白在口腔鳞癌患者外周血和健康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发生了改变。
766-768

正常人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体外共培养体系的建立

摘要:目的体外建立正常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直接接触的共培养体系。方法分别培养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体外建立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直接接触的共培养模型,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左旋多巴(L-Dopa)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对共培养体系中的黑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进行生物学鉴定。结果单独培养时,角质形成细胞呈圆形、"铺路石样"生长,黑素细胞呈两极或多级树突状生长;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培养后,2种细胞均迅速增殖,黑素细胞树突多为3~5个,与数十个角质形成细胞呈团块状生长,形成类似黑素单元的结构。共培养体系中的黑素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具备正常的生物学功能。结论角质形成细胞和黑素细胞直接接触的共培养体系为黑素细胞提供了更接近生理状态的体外研究模型。
769-771

羧甲司坦对慢性气道炎症大鼠肺组织中PI3K/AKT和γ-GCS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羧甲司坦对慢性气道炎症大鼠肺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酶(γ-GC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羧甲司坦治疗组。模型组及羧甲司坦治疗组大鼠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和熏香烟法制成慢性气道炎症大鼠模型,羧甲司坦治疗组大鼠在第17~30天吸烟前30min给予羧甲司坦(500mg/kg)灌胃。计数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肺组织γ-GCS及磷酸化AKT(p-AKT)的表达水平;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PI3 K mRNA、γ-GCS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羧甲司坦治疗组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炎症浸润及BALF中中性粒细胞数明显降低(P〈0.05),p-AKT蛋白、γ-GCS蛋白、PI3 K mRNA及γ-GCS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谷胱甘肽(GSH)、活性氧(ROS)含量明显减少,总抗氧化能力明显上升(P〈0.05)。结论羧甲司坦可能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γ-GCS蛋白的表达,减轻被动吸烟大鼠肺部的炎症和氧化应激。
772-774

Zn^2+结合相关基因在耐药性癫痫患者颞叶组织中的表达

摘要:目的探讨耐药性癫痫患者颞叶组织内锌离子(Zn2+)结合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将48例耐药性癫痫患者作为耐药性癫痫组,另外,2例意外死亡及6例接受颅内减压术者作为对照组。取颞叶组织,在基因芯片扫描预期结果的基础上,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Zn2+结合相关基因TNF受体相关因子3(TRAF3)、Ring和YY1结合蛋白(RYBP)、CCR4-NOT转录复合体亚基4(CNOT4)和核受体4A2(NR4A2)在耐药性癫痫患者颞叶中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基因芯片扫描显示Zn2+结合相关的4个基因TRAF3、RYBP、CNOT4和NR4A2在耐药性癫痫组患者颞叶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RT-PCR检测获得相同的结果。结论 Zn2+结合相关基因TRAF3、RYBP、CNOT4和NR4A2可能参与了耐药性癫痫的发生。
775-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