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重庆医学杂志

《重庆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72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短篇及病例报道、临床护理、调查报告、论著、循证医学、卫生管理、生物信息学等。
  • 主管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1-8348
  • 国内刊号:50-1097/R
  • 出版地方:重庆
  • 邮发代号:78-27
  • 创刊时间:1972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31
  • 综合影响因子:1.180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重庆医学 2011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重庆医学杂志专家述评

管状胃在食管重建中的应用

摘要:食管疾病外科治疗过程中,病变切除与功能重建是外科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较之病变切除,食管的功能重建难度更大,要求更高,术后并发症更多,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也更为重要.食管重建过程中除术者的技术因素外,影响食管重建的重要影响因素是食管替代材料和手术方式的选择.
1145-1146
重庆医学杂志论著

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再评价

摘要:目的 再评价干扰素(IFN)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疗效,探索预测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严格按入选标准选择HBeAg阳性CHB患者,以常规IFN 500~600万单位治疗,据随访结果及患者依从性、药物不良反应等确定疗程和调整治疗方案.结果 完成疗程者206例,128例(62.1%)在治疗结束前达到了eAg-eAb血清学转换.其中16~25岁者优于26~35岁者,非母婴垂直传播者优于可疑母婴垂直传播者;谷丙转氨酶(ALT)在治疗前5~10倍正常值上限(ULN)者,治疗早期(前3个月)较基线升高大于或等于5倍者,治疗6个月降至正常者对IFN反应更好;HBV-DNA定量在治疗前低水平者,治疗早期(前3个月)下降大于2个对数级者有更高的eAg-eAb血清学转换率.结论 ALT、HBV-DNA在治疗前的水平及治疗中的变化对IFN疗效有较好预测作用.
1147-1149

29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的改变

摘要: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9例ITP患者和28例正常人外周血中的CD4+CD25+T细胞、CD4+CD25highT细胞(Treg)、CD4+IL-17A+ T细胞(Th17)占总CD4+ T细胞的比例,并评价其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浆中IL-10、IL-17水平;RT-PCR法检测外周血Foxp3 mRNA、RORc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TP患者组外周血CD4+CD25+T/CD4+T细胞比例升高(P<0.05)、Treg/CD4+ T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5),Th17/ CD4+T细胞比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eg/Th17细胞比值明显降低(P<0.05).ITP患者血浆中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17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患者组较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转录因子Foxp3 mRNA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RORc mRNA表达则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Treg/CD4+ T细胞比例及Treg/Th17细胞比值在效佳组显著高于效差组(P<0.05),Th17/CD4+T细胞比例效佳组显著低于效差组(P<0.05).治疗前血小板计数与Treg/CD4+ T细胞比例、Treg/Th17细胞比值成正相关(P<0.05),而与Th17/ CD4+T细胞比例则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ITP患者存在Treg/Th17细胞平衡紊乱,T细胞亚群的功能失调可能与ITP免疫发病机制有关,并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有关.
1150-1152

地塞米松对子宫珠蛋白相关蛋白1在哮喘小鼠的表达及影响的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子宫珠蛋白相关蛋白1(UGRP-1)基因在小鼠肺组织的表达及地塞米松对其的影响.方法 将36只小鼠随机分为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干预组、空白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小鼠末次激发后6 h和24 h肺组织UGRP-1 mRNA的量:用ΔΔCt法计算其相对值,作为标本的UGRP1基因在mRNA水平上的相对表达量,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UGRP1水平.结果 在末次激发后6 h处死的哮喘模型组及地塞米松干预组间UGRP-1 mRNA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在24 h处死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间肺组织UGRP-1 mRNA含量两两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表达最高,哮喘模型组最低.6 h处死的小鼠BALF中UGRP-1的量:地塞米松干预组和哮喘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含量最高;24 h处死的小鼠地塞米松干预组UGRP-1量较6 h批有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模型组含量最低(P<0.05).结论 哮喘小鼠肺组织UGRP-1及其基因表达在6 h和24 h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地塞米松能促进UGRP-1基因的表达,并能维持其蛋白的稳定.
1153-1155

ANP/NPRA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心肌梗死后患者心钠素(ANP)T2238C及利尿钠肽A型受体(NPRA)G1023C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死后严重心力衰竭(CHF)发生的关系.方法 记录研究人群的临床特征,测定血浆ANP、脑钠肽(BNP)水平;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型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分析研究人群的ANP T2238C与NPRA G1023C基因多态性.结果 TT ANP 基因型在严重心力衰竭组中分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变量后仍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OR:1.96,95%CI:1.05~3.27).对照组中,CC NPRA G1023C基因型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低于GG基因型患者.结论 ANP T2238C基因多态性显著影响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心力衰竭病程及其预后,NPRA G1023C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调控BNP水平作用于心力衰竭的神经体液过程.
1156-1158

运用TLD测量宫颈癌后装TPS剂量在仿真体模中的分布

摘要:目的 利用热释光剂量计(TLD)测量宫颈癌后装TPS剂量在仿真体模中的分布,评估治疗计划与实际剂量的一致性.方法 用RGD-3B型热释光剂量测量系统,测量GR-200A系列LiF(Mg,Cu,P)片状TLD(φ4.5 mm×0.8 mm)的发光曲线,并据此设定升温程序并进行剂量刻度,仿真体模按测量要求打孔放置TLD片,将两施源器分别拍定位片,按定位片的要求修改相应的计划给予传统的三管施源器A点20 cGy/次,并给予宫腔管施源器和A点20 cGy/次,照射5次并实际测量5次测量体模上定义的A点、直肠、膀胱点剂量并与计划系统比较.结果 三管施源器和宫腔施源器理论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别分别是7.7%~39%,6.9%~-7.3%.结论 施源器位置变化对剂量有影响,在后装腔内治疗时应在定位片的基础上设计治疗计划,并且TPS和实际剂量间有一定差距.
1159-1161
重庆医学杂志胸心外科专题

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自2007年8月至 2008年4月期间,随机选择104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切除术,其中管状胃组 54例行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全胃组50例采用传统全胃食管吻合术.分别于术后第3、6、12个月评价其生活质量.结果 104例患者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个月两组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和第12个月管状胃组生活质量指标改善比全胃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食管吻合术组患者较全胃食管吻合术组患者术后远期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1162-1163

转染试剂JetPEI 和 Lipofectamine Plus对NIH3T3转染效果及毒性的比较和评价

摘要:目的 比较及评价两种转染试剂JetPEI和Lipofectamine Plus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的转染效果及毒性.方法 分别用阳离子聚合物JetPEI和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 Plus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质粒转染NIH3T3,24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分别用JetPEI和Lipofectamine Plus将75 nM 24 bp的双链寡脱氧核苷酸(ODN)转染NIH3T3,12 h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ODN在细胞内的分布;分别将转染相同量DNA的JetPEI和Lipofectamine Plus加入细胞培养基中,48 h后,用WST-8试剂检测其对细胞的毒性.结果 对于大分子质粒,JetPEI的转染效率更高;对于小分子ODN,JetPEI包裹ODN后形成的颗粒更小,更易于进入细胞核内;转染相同量的DNA,JetPEI对细胞的毒性更小.结论 对于转染NIH3T3,JetPEI是一种更理想的转染试剂.
1164-1166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32例短中期结果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经验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0年7月在本科行腔内修复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修复后观察真假腔血流动力学变化,内脏及下肢动脉供血的改变.结果 本组接受治疗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所有患者腔内修复治疗后3~24个月随访,无移植物移位、瘤体破裂、中转开胸和截瘫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短中期结果显示,腔内修复术创伤小、痊愈快、并发症少,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1167-1168

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方法 对108例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对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本研究中,食管癌术后并发呼吸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10.06%.在这108例食管癌术后并发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平均年龄62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4.13 kg/m2,肺功能评估FEV1/FVC<0.7的患者23例,低蛋白血症35例,术后吻合口瘘21例.结论 高龄、肥胖、吸烟史、低蛋白血症、术前肺部基础疾病致肺功能下降(FEV1/FVC<0.7)、术后吻合口瘘等是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不全的主要危险因素.
1169-1171

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肺辅助循环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总结7例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心肺辅助循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自2007年12月至2010年10月,对7例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ECMO支持治疗,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动脉插管行ECMO支持治疗,期间维持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指标稳定.结果 ECMO支持时间20~48 h,平均32 h,患者建立ECMO后血流动力学及气体交换均有明显好转.其中5例患者顺利脱机,不能脱机的2例中1例在血管活性药物用量较大,ECMO流量较大的情况下仅能维持较低血压,而后心跳停止不能恢复.1例因患者肺受损严重,ECMO治疗效果不佳,肾功能衰竭,最后放弃治疗.结论 ECMO是救治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的重要心肺辅助循环的有效手段.正确掌握其适应证、选择转流方式、良好的管理才能提高ECMO的成功率.
1172-1173

肺良性病变的PET/CT显像及其与葡萄糖转运蛋白的关系

摘要:目的 研究肺良性病变的PET/CT显像特点及其与葡萄糖转运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48例肺良性病变患者术前行PET/CT检查,分析良性病变的PET/CT显像,检测Glut-1、3的表达,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48例肺良性病变中,33例结核有24例发生于两肺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9 例发生在两肺上叶前段或下叶基底段,均为结核的好发部位.9例炎性假瘤发生于两肺上叶前段或下叶基底段,也在其好发部位.SUVave为0.74~6.87,平均为2.78±1.77.SUVave与病变大小(Dmax)无相关性(P>0.05).17例肺良性病变表现为高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摄取(SUVave>2.5),其中肺结核15例,肺炎性假瘤及肺隐球菌性肉芽肿各1例,其病灶放射性浓聚不均一.Glut-1的表达与FDG摄取成正相关性(r=0.70,P<0.01).Glut-3的表达与FDG摄取成正相关性(r=0.75,P<0.01).Glut-3的表达明显高于Glut-1的表达.结论 肺良性病变亦可出现FDG高摄取,仔细分析病变位置、放射性分布有助于鉴别诊断.肺良性病变中的炎性细胞及其表达的Glut-3是影响肺良性病变PET/CT显像的重要因素.
1174-1176

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治疗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围手术期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在本科实施瓣膜置换术的20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术后处理.其中单纯二尖瓣置换19例,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77例,二尖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加迷宫手术24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9例,主动脉瓣置换加升主动脉置换2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58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加三尖瓣成形加迷宫手术10例,二尖瓣置换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三尖瓣置换2例,再次手术置换二尖瓣3例.结果 死亡7例(低心排致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左心室破裂2例)死亡率3.39%.电话、门诊随访185 例,随访时间4~40个月,心功能(NYHA)Ⅰ级47例、Ⅱ级128例、Ⅲ级10例.结论 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调整心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中注意心肌保护,注意保留瓣下组织,术后使用必要的辅助手段,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1177-1178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治疗顽固性肺不张的临床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和分析盐酸氨溴索在治疗顽固性肺不张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88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手术后使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对照组48例手术后未使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治愈、好转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 治疗组治愈、好转率比对照组高,平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少.结论 大剂量盐酸氨溴索能有效地控制肺部感染,促使肺复张;对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康复有一定的作用.
1179-1180

食管癌切除管状胃与全胃食管吻合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管状胃与全胃食管吻合对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自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310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接受食管切除术,其中管状胃组155例行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全胃组155例采用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第3个月、术后第6个月检查肺功能及心功能.用改良EORTC QLQ C-30 法行食管术后6 个月的生命质量测评.结果 310例患者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前1周肺功能及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个月和第6个月管状胃组肺功能及心功能改善比全胃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管状胃组在身体功能和情感功能好于全胃组,反流症状低于全胃组.结论 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相比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心功能影响较小,且生命质量高于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
1181-1182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手术后乳糜胸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7月本院554例食管癌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乳糜胸7例,行保守治疗或再次开胸行胸导管结扎手术治疗.结果 7例中保守治疗4例,3例治愈,1例中转手术.手术治疗4例,其中1例因手术后全身衰竭死亡,3例痊愈、出院.结论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胸腔积液量及颜色即可诊断,确诊后可先行保守治疗,若每日引流量在500 mL以上且无减少趋势,应尽早手术.
1183-1184

上胸骨劈开径路手术治疗胸上段食管癌

摘要:目的 探讨经颈、胸骨上段劈开径路手术治疗胸上段食管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了本科手术治疗胸上段食管癌21例患者,应用纵劈上胸骨径路的方法,暴露并予以切除病变的食管,中、下段食管内翻拔脱,胃经食管床提至颈部与食管残端吻合.结果 21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1例,喉返神经损伤2例.结论 颈胸骨劈开径路手术治疗食管上段癌效果满意.该术式具有避免开胸、创伤小,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较小,显露满意,操作方便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1185-1186

医源性锁骨下动脉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医源性锁骨下动脉损伤的诊断和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7年7月至2009年1月,11例医源性锁骨下动脉损伤的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7例行血管修补,2例行人造血管移植,1例行大隐静脉桥接,l例行直接端-端吻合.结果 手术修复成功10例,死亡1例.动脉修复术后l年随访,均可清晰地触及桡动脉搏动.其中1例并发臂丛神经损伤,术后1年随访未完全恢复.结论 医源性锁骨下动脉损伤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血管损伤,大多数医源性锁骨下动脉损伤是可以避免的,对血管损伤应做到诊断迅速,快速有效止血,及时补充血容量和纠正休克.手术修复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切口,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和适当的手术方法,是手术安全、成功的关键.
118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