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重庆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ongqing Medicine

  • 50-1097/R 国内刊号
  • 1671-8348 国际刊号
  • 2.3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重庆医学是重庆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重庆市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重庆医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综述、卫生管理、论著、论著·临床研究、循证医学、调查报告、 卫生管理、医学教育、医学教育、短篇及病例报道

重庆医学 2009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重庆医学杂志专家述评
重庆地区输血医学现状与发展策略1417-1418

摘要:输血医学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已成为既独立又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目前对输血安全的关注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输血不良反应与经输血传播疾病都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在不同地区由于高发传染病不同,对采供血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和机遇。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增挂重庆市药品集中采购服务中心牌子1418-1418

摘要:今接到渝卫[2009]74号文获悉,经重庆市卫生局党政联席会议审议,并经市编办批复(渝编办[2009]38号),同意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增挂重庆市药品集中采购服务中心牌子,增加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0名,其中单位领导职数1名,专用于承担药品集中采购服务工作。

重庆医学杂志输血专题
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输注不同血液成分治疗效果比较1419-1421

摘要:目的观察大鼠非控制失血性休克期间输注不同血液成分的治疗效果。方法SD大鼠24只,复制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失血45%)模型。分3组,每组8只,Ⅰ组,输注林格液(LR)、羟乙基淀粉(HES)、自体红细胞;Ⅱ组输注LR、HES、人0型红细胞;Ⅲ组输注LR、HES、自体全血。观察休克前、休克1h、复苏2h等各时间点血常规、心率(HR)、血压、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压力上升和下降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和存活时间。结果血常规指标各组休克1h、复苏2h与休克前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Ⅲ组显著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和血小板复苏2h与休克1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存活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休克1h、复苏2h比休克前比较HR、LVSP和±dp/dtmax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复苏2h与休克1h比较,除Ⅱ组下降以外,均显著加快或升高,Ⅰ、Ⅲ组相差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输注自体红细胞、LR、HES可很好的纠正贫血和有效复苏,不一定必须输注全血,输注人O型红细胞同样可对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起到良好治疗效果。

重庆汉族人群HPA 1—7、15多态性分布1422-1424

摘要:目的了解重庆地区汉族人群人类血小板抗原(HPA) 1-7、15抗原分布的多态性。方法采用PCR-SSO技术对重庆地区无血缘关系的血小板无偿捐献者进行HPA 1—7、15HPA基因分型。结果HPA各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HPA-1a:0.9953、HPA-1b:0.0047;HPA-2a:0.9362、HPA-2b:0.0638;HPA-3a:0.5750、HPA-3b:0.4250;HPA-4a:0.9962、HPA-4b:0.0038;HPA-5a:0.9418、HPA-5b:0.0582;HPA-6a:0.9859、HPA-6b:0.0141;HPA-7a:1.0000、HPA-7b:0.0000;HPA-15a:0.5413、HPA-15b:0.4587。结论重庆地区HPA基因频率呈现其自身的特点。应建立本地区的血小板供者分型数据库。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疾病患者47例临床应用分析1425-1426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疾病患者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采用血浆单采仪采集患者血浆,以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和经病毒灭活后少白细胞的新鲜冰冻血浆为置换液,治疗患者47例,男30例,女17例,每例治疗1~8次,平均2.6次,共计120次,每例置换血浆(1289±306)mL,分别输入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和新鲜冰冻血浆(605±167)mL、(719土202)mL。结果经血浆置换治疗后效果良好44例,有效率达93%;置换过程顺利,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血浆置换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和重症急性中毒等疗效明显。

住院患者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及防范1427-1428

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并探讨其防范措施。方法对2003~2008年106001例住院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并分析其阳性结果。结果初筛阳性160例,确认阳性140例,符合率为87.50%,阳性率为0.132%。140例感染者中男102例,女38例,年龄19~93岁,其中31~40岁最多(40%)。科室分布:内科55.71%,外科43.57%,其他科室0.71%。结论常规对住院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对预防医源性感染、减少医疗纠纷、防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有重要意义。

血型物质和巯基乙醇中和完全抗体后IgG抗体效价比较1429-1430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方法中和孕妇血液中血型完全抗体后,免疫性抗-A(IgG)抗体效价临界值。方法选择丈夫为A型、孕妇为O型的抗-A(IgG)抗体效价为1:(4-1024)血液标本50份,经血型物质和巯基乙醇(2-Me)中和完全抗体后采用抗人球蛋白法检测抗-A(IgG)抗体效价。结果血型物质和2-Me两种方法中和完全抗体后测得抗-A(IgG)抗体效价均数分别为22.01和3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孕妇血液经血型物质和2-Me两种方法中和完全抗体后IgG抗体效价临界值应分别设定为1:16和1:64。结论血型物质和2-Me中和完全抗体的能力有差异,因此进行新生儿溶血病检查时应注意采用不同临界值。

血小板、冷沉淀在肝脏移植术中的联合应用1431-1432

摘要:目的观察血小板、冷沉淀治疗肝脏移植术中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所致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0例肝胆外科行肝脏移植术治疗中的患者在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同时联合输注血小板及冷沉淀。结果10例患者输注前1h、输注后2~4h血液清蛋白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脏移植术中严重出血患者及时补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可消除其凝血障碍。但术后应加强凝血功能监测,保持适度低凝状态满足止血要求即可,切忌盲目追求凝血“正常”而过度治疗,以避免术后血栓栓塞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329例大量输血患者成分输血分析1433-1433

摘要: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利用发血记录本和军字1号网络信息中心及病历资料,查阅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大量输血(〉5000mL)病例329例,分析红细胞悬液、全血、血浆、血小板和冷沉淀等成分血使用情况。结果329例中输注红细胞制品72%,血浆25%,其他3%。经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避免了大量输血的并发症,并获得了很好的疗效。结论本院成分输血在大量输血患者中得到广泛应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输注血液成分已得到临床医生认可。

输血监测记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1434-1435

摘要:目的探讨输血监测记录在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将2003年10月至2008年11月接受输血治疗者根据是否采用输血监测记录各项要求进行监测记录分为监测组及对照组,监测组9689例,对照组9710例,进行输血反应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监测组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及表现类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纠纷监测组发生1例,对照组发生22例,均集中在同科室与同型血误输的差错、发热反应难92,判断、输血不良反应处理不及时和质疑输血量等问题上,监测组1例为质疑配血检验费用。结论采用输血监测记录对输血全过程进行监测记录可明显减少输血纠纷。

国产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效果观察1436-1437

摘要:目的观察国产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效果。方法应用国产XCF-3000型血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95例,用KX-21N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采集前献血者、采集后血小板成品血细胞参数,评估血小板采集效率和成功率、白细胞和红细胞混入量质控标准符合率,观察献血者及受血者不良反应。结果单采血小板成品血小板数平均每袋(2.83±0.46)×10^11,采集成功率为71.58%;采集效率为(54.20±7.48)%;白细胞混入量符合率为97.89%;红细胞混入量符合率为12.63%。结论血小板采集成功率、效率和白细胞混入量符合率与进口同类机型近似,红细胞混入量符合率较低。

ELISA一步法与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应用分析1438-1438

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一步法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的优劣。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的51065份血清标本分别进行TPPA法和ELISA一步法检测,并对检测阳性不一致的标本采用稀释法进行ELISA检测。结果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阳性1152例(2.26%),ELISA一步法检测阳性1117例(2.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LISA一步法检测出现灰区标本35例经TPPA法复查和倍比稀释后用ELISA法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确证阳性率为100%。结论TPP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能避免ELISA一步法引起的前带现象,并且对ELISA一步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时出现的灰区标本进行TPPA法复查,可提高梅毒螺旋体抗体检出率。

肝移植术中用血分析1439-1440

摘要: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成分输血的规律与经验,以保障供应临床所需各种血液成分。方法将77例行肝移植术患者分别依据基础疾病和血型分为4组,分析对比各种血液成分在各组中的用量。结果不同基础疾病对术中红细胞悬液、全血、冷沉淀及血小板用量有明显影响,对血浆输注量无明显影响;肝硬化组患者红细胞悬液、冷沉淀及血小板用量明显多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型对各种血液成分的输注量无明显影响。结论肝移植术前应详细了解患者基础疾病和病情,适当合理准备各种血液成分,既可保证肝移植术顺利进行,又避免术前血液储备过剩而造成血液资源浪费。

COM.TEC型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干细胞效果观察1441-1442

摘要:目的观察COM.TEC型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效果。方法用COM.TEC型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采集16例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外周血干细胞,患者采用化疗、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采集的干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细胞数。共采集32次,每例采集2次,每次处理抗凝全血(9158土2166)mL,抗凝剂(919.78±230.60)mL,时间(178.1土38.0)min。结果采集1次CD34^+细胞数为(1.62±0.32)×10^6/kg,MNC采集效率为(81.25±14.57)%,单采后患者血小板(pit)、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分别下降13.0%、7.2%、9.1%,与采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COM.TEC型血细胞分离机MNC程序能采集到血小板含量低、产量高而有效的自体CD34^+细胞,采集方法可靠,可以满足临床治疗要求。

重庆医学杂志短篇及病例报道
利培酮片致恶性综合征1例1442-1442

摘要:1临床资料 患者,女,39岁,已婚。11年前诊断为精神分裂症,3周前复发,并给予利培酮3mg,每日2次口服治疗,治疗后第4天患者出现发热、多汗、四肢震颤,未引起重视,继续给予利培酮3mg,每日2次口服治疗,治疗第21天突发高热、伴缄默不语、四肢僵硬、小便失禁、呼吸困难。

重庆医学杂志输血专题
多民族无偿献血者HCV感染状况调查研究1443-1444

摘要: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和民族分布。方法选择2004~2008年32个民族248166名无偿献血者,使用ELISA法测定抗-HCV。结果248166名中抗-HCV阳性2702名,阳性率为1.09%;首次献血者血清抗-HCV阳性率为1.91%,2次以上献血者血清抗-HCV阳性率为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与少数民族献血者感染率分别为1.12%、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与壮族献血者HC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63,P〈0.01),壮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献血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柳州等地区32个民族无偿献血者HCV感染率差异明显,可作为对柳州等地区健康人群中无症状感染流行病学的一种评估。

914例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1445-1445

摘要:目的了解预期输血患者血清中有无意外同种抗体,避免输血反应的发生。方法对914例患者血清(血浆)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并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同种免疫性抗体占1.75%,多为Rh血型免疫性抗体(包括2例Rh抗D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自身免疫性抗体(包括冷自身抗体、温自身抗体及IgM+IgG自身免疫性抗体)占5.5%,患者均有多次输血史或妊娠史。结论对有妊娠史、输血史患者输血前应常规筛查不规则抗体,以确保输血安全。

南宁市2005-2008年临床用血变化分析1446-1446

摘要:目的为临床用血和无偿献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本站成品库管理系统临床用血出库明细,统计分析本市2005-2008年临床用血变化。结果南宁市2005-2008年临床用血总量由203406u增加到348706u,增长了71.43%;全血使用量由4947u降低到503u,下降了89.83%;成分血用量由198459u增长到348203u,增长了75.45%。结论南宁市临床用血总量和成分用血量呈不断增长趋势,而全血使用量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