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浙江农业科学杂志 省级期刊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 33-1076/S 国内刊号
  • 0528-9017 国际刊号
  • 0.71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浙江农业科学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60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管的学术期刊。浙江农业科学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论述、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药用植物、果树与蔬菜、观赏园艺、植保技术、资源与环境、食品技术、畜牧兽医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浙江农业科学杂志粮食作物
栽培方式对3个早籼稻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369-371

摘要:对台早518、台早14-126、台早14-122等3个早稻品种,进行在机插、直播、手插3种栽培方式下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台早14-126株高适中,茎秆粗壮,结实率高,机插和直播栽培分别比台早518增产5.6%和10.3%。

温州地区甜玉米周年生产品种优化配置栽培研究371-374

摘要:以华珍、金玉甜1号、金玉甜2号和引选5号4个甜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从2015年2月13日到9月1日进行分期播种,对各品种在不同播期的鲜穗重、净穗重、穗长、行数、穗粗、行粒数、秃尖长等穗部性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确定不同品种的最佳播期。结果表明,华珍和金玉甜2号适合从早春的2月13日到秋季的9月1日的周年播种;金玉甜1号适合在2月13日到6月1日及7月16日到8月16日播种;引选5号仅适合在2月13日到4月16日的春季播种。

不同种类尿素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375-376

摘要:在等量氮磷钾养分条件下,进行不同种类尿素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尿素+锰处理增产效果最佳,产量达到了2 879 kg·hm^-2,与普通尿素施肥相比,增幅为15.8%;控释尿素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为20.9%,比普通尿素处理提高了6.2百分点。

5个单季杂交晚稻品种不同播期试验377-379

摘要:对5个单季杂交晚稻品种在移栽种植条件下进行不同播种期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杭州地区5个参试品种的适宜播期弹性均较大,5月5日至6月24日均可播种,其中甬优12以5月1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其余4个品种均以5月25日播种的产量最高。所有参试品种早播早种均能提早收获,生产上提倡适当早播,最好在6月4日前播种,甬优12和浙优18可在11月中上旬成熟,甬优538、春优84和嘉优5号可在11月上旬成熟,以减少对后作的影响。

衢州市种植大户水稻施肥现状及减量施氮可行性分析380-383

摘要:通过对种植大户水稻施肥现状和投入产出情况的调研,结合田间施氮肥试验,分析衢州地区水稻施肥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肥料利用率,并从产量、经济效益和节约资源的角度探讨减量施用氮肥的可行性,提出进一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建议。

赣北地区冬闲田5个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384-386

摘要:对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对比试验,通过对不同品种生物学特性、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等进行分析,筛选出费乌瑞它和中薯5号2个适宜江西赣北地区冬闲田种植的品种。

浙江农业科学杂志经济作物
籽叶两用茶园蜜蜂授粉的增产效果386-387

摘要:针对茶树开花数量多结实率低的问题,进行蜜蜂授粉的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蜂媒授粉组比自然授粉组坐果率提高1.60百分点,单株产量增加20.3%,多仁率增加0.10百分点,空壳率降低0.99百分点;无蜂授粉组坐果率和单株产量都最低;蜂媒授粉组显著优于自然授粉组和无蜂授粉组。

间作方式对甜玉米、菜用大豆经济性状及效益的影响388-390

摘要:以甜玉米先甜5号和菜用大豆毛豆3号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间作行数比例,来研究间作对甜玉米和菜用大豆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后甜玉米雌穗变短变细,籽粒着生行数和每行籽粒数均减少,单穗重降低;菜用大豆单株有效荚减少,鼓粒速度减慢,百荚鲜重降低。但甜玉米与菜用大豆间作具有较大的边际优势,能增加经济产量,降低市场风险,提高种植效益。在6个不同行比的间作方式处理中,采用1畦种植2行甜玉米、邻畦种植2行菜用大豆的2∶2带状间作方式,其经济效益最高,可在基本不影响甜玉米产量的情况下,增收菜用大豆的产量。比甜玉米纯作增产23.8%、增值34.8%、增收128.7%。

机械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及经济效益分析391-395

摘要:利用农用耕作机械,在湖北恩施、浙江余杭、浙江绍兴、浙江丽水、安徽宣城、江苏无锡生产茶园,开展机械施肥对茶叶产量、品质成分、养分吸收和经济效益研究,评价机械施肥在茶园中的适用性。根据机械与人工进行不同施肥方式的组合设立4个处理,即人工开沟施肥(基肥、追肥,对照)、机械施基肥+人工开沟施追肥、机械施肥(基肥、追肥)、机械施基肥+人工撒施追肥。结果表明,人工开沟施肥、机械施肥、机械施基肥+人工开沟施追肥之间茶叶产量、品质成分(游离氨基酸总量、茶多酚含量、酚氨比)、营养元素吸收无显著差异,但人工撒施追肥会降低茶叶产量,影响茶树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相比人工开沟施肥,机械施肥每年667 m^2可增加纯收入350元,机械施基肥+人工开沟施追肥可增加纯收入137元。因此,茶园实施机械施肥,明显减少施肥的成本投入,增加茶农收入,适宜在茶园中推广使用。

云烟97适宜施氮量试验396-398

摘要: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田间试验,分别在靖西县化峒乡和新圩乡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云烟97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病性和内在品质的影响,并通过回归方程分析产质量最佳结合点,从而求得适宜施肥量。结果表明,云烟97施氮量在82.5-90.0 kg·hm^-2时,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烤后原烟质量等表现较好,过高或过低施氮量均对其表现不利。

浙江农业科学杂志观赏园艺
将园林造景思想融入观光园区景观设计的探讨399-402

摘要:观光型农业园区是集旅游观光、农业生产及景观环境营造于一体的园林艺术表达形式。通过分析国外观光农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及规划设计理念,针对我国园区长期存在强调功能性而忽视景观环境营造的现象,本文将运用巧于因借、旷奥兼用、意境塑造3个原则,把园林景观造景思想引入园区规划设计之中,合理配置各种景观要素,并对北京蓝调庄园、上海南汇桃花村等园区做实例分析,探究园区景观设计的方法和理念。园区中规划不合理、设计内涵表达模糊、景观结构不清晰等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打造文化氛围浓郁的园区空间,提升园区整体环境氛围,并提高其经济效益,为园区规划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意义。

云南石林喀斯特全球对比及保护开发建议403-406

摘要:通过分析云南石林剑状喀斯特景观特征、发育与演化机制及构造抬升机制,根据确立的3条对比原则,将云南石林剑状喀斯特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剑状喀斯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全球范围内具有可与云南石林剑状喀斯特进行对比的只有马达加斯加贝马拉哈自然保护区等4处剑状喀斯特地貌,并且云南石林剑状喀斯特在地貌形态、演变机制、区域构造地位、发育历史及过程、气候条件等方面具有独特性。针对这些特点,为了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保护好这类珍贵的自然遗产,提出几点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合理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优化游客管理等方面的建议。

贵州鼠尾草组织培养育苗技术407-411

摘要:以贵州鼠尾草为试验材料,探讨以种子和茎基部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过程。结果表明:以种子为外植体时,75%乙醇消毒30 s,然后2%次氯酸钠(含吐温-80)消毒7 min为最佳灭菌方法,此时1 mg·L^-16-BA和0.1 mg·L^-1NAA诱导率可以达到90%,且诱导出的小苗生长健康、发育较快;以茎基部为外植体时,75%乙醇消毒30 s,然后0.1%氯化汞(含吐温-80)消毒10 min为最佳灭菌方法,此时2 mg·L^-16-BA和0.2 mg·L^-1NAA诱导率可以达到75%,诱导出的小苗比较健康。在增殖过程中,以种子和茎基部为外植体诱导的植株没有表现出差异,最佳培养基为MS+0.6 mg·L^-16-BA+0.05 mg·L^-1NAA,生根培养基为1/2 MS。

旅游开发背景下的乡村性评价体系构建412-414

摘要: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基石的乡村性不断流失。本文采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通过乡村性理论分析,选取了地域条件、建筑与景观、社会与文化、经济与旅游4个因素、12个因子构建了乡村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以期能为乡村性保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做有益探索。

浙江农业科学杂志果树与蔬菜
设施基质栽培下不同有机肥及用量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415-416

摘要:对设施基质栽培番茄进行不同有机肥及用量的试验,结果表明,在设施基质栽培下基质拌入有机肥可提高番茄叶片叶绿素测量值和氮含量、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同时显著增加了单果重、单株结果数及产量。其中以基质拌入羊粪18 kg·m^-3表现最佳,叶片SPAD值和氮含量、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单株结果数及产量最高。拌入牛粪的则以10 kg·m^-3产量较高,但2个处理间的差异不大。

白肉枇杷晚花避冻栽培技术探讨417-419

摘要:枇杷秋冬开花坐果,冬季低温冻害是影响枇杷产量的重要因子之一。2016年1月23—25日我国经历了40年一遇的超强低温,我国浙江、福建、四川等枇杷主产区产量损失达60%-90%,仅有产量是部分晚花所结的果。白肉枇杷较黄肉品种花期早,冻害尤为严重。本文探讨了本次强低温的降温特点、浙江主产区的最低温度,调查了白肉枇杷品种、立地条件、树型、树势对冻害的影响,提出通过春梢摘心、疏早花、强树势延迟花期等白肉枇杷晚花栽培技术。

大田无假植育苗草莓花芽分化特点与定植适期研究420-422

摘要:通过2011—2013年的草莓花芽分化镜检和过早定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浙江省北部地区大田无假植育苗,采用"前促、中控、后培"育苗技术体系,章姬、越心、宁玉等品种通过花芽分化期约在9月4日前后,红颊品种约在9月7日前后。结合气象数据分析,显示在日照13 h15 min-12 h 50 min、夜温25℃条件下也可启动花芽分化。章姬在8月22日、红颊在8月25日现挖现栽情况下发生了花芽生理分化逆转现象。为提早采收,在浙江省中北地区章姬、越心、宁玉可提前至8月底至9月5日定植,红颊可在9月5—15日定植。

不同苗龄子苗对草莓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423-425

摘要:以草莓品种越心为试材,探讨大田无假植育苗条件下,不同苗龄的子苗(35-110 d苗龄)对苗质、草莓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子苗生成时间推迟,苗质、始采期和早期产量等逐次减弱。35 d苗龄的子苗茎粗6 mm、苗重5.83 g,而105-115 d苗龄的子苗茎粗11.5 mm、苗重25 g。定植后,115 d、65-105 d和〈55 d苗龄的始采期分别为11月6、13和20日。105-115 d苗龄的株产达230 g以上;其次是55-95 d苗龄,株产200 g左右;35 d苗龄草莓株产最低,为158 g。因此,在大田无假植育苗条件下,为提高越心草莓早期产量,生产中推荐种植发育天数≥55 d、粗度〉0.8 cm的子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