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科学杂志社
分享到:

浙江农业科学杂志

《浙江农业科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6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题与综述、园艺与特产、粮油作物、植保技术、环资与检测、贮藏与加工、畜牧与蚕桑、信息技术等。
  • 主管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办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大学
  • 国际刊号:0528-9017
  • 国内刊号:33-1076/S
  • 出版地方:浙江
  • 邮发代号:32-33
  • 创刊时间:196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71
  • 综合影响因子:0.469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浙江农业科学 2015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浙江农业科学杂志专题论述

水肥一体化应用的主要技术及方法

摘要:为了更好地推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根据项目研究与实践,对一些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灌溉系统类型的选择方法和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管径控制、提高均匀度等问题,介绍主要施肥设备、过滤设备、控制设备的特性及使用方法,例举了根据作物目标产量制定的施肥量及灌溉施肥安排,并对肥料选择与配制,灌溉施肥注意要点和土壤湿度控制等方法进行说明。
757-761

农产品标准综合体的构建

摘要:随着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农产品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越来越多,通过综合标准化的方法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运用综合标准化的系统分析方法,详细讨论了农产品标准综合体的分类关系、实践关系和范畴,并对农产品标准综合体进行了构建。结果表明,农产品标准综合体包括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三大主要素,其各个细分的要素中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数量较多,存在重复、矛盾的现象,且有一些标准亟须制定或修订。研究结果对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人民健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加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762-766

杭州市滨江区张家西直河综合整治的探讨

摘要:张家西直河位于滨江区西兴街道与长河街道交界处,现状河宽15~24m,全长约1.2km,水域面积约2.60hm^2,通过张家西直河的整治,对历史文化及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的保护、修复和营造,让河流自由呼吸。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利用生物-生态水体修复技术,增加河水的自我净化功能。
766-768

浙江农业施用化肥减量可行性分析

摘要:从深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行土壤综合培肥、建立养分循环利用体系、构建环境友好型施肥模式、调整施肥结构、减少过量施肥与盲目施肥等方面,探讨在浙江省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可行性。
769-770

提升浙江水稻机插技术水平的探讨

摘要:浙江省自2005年以来,机插面积逐年扩大,对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稳定粮食生产起到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影响水稻机插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将完善机插育秧技术、开展机插超高产技术攻关和破解连作晚稻机插难题作为提升水稻机插技术水平的主攻方向,并探讨加速机插高产技术应用的对策措施。
771-775
浙江农业科学杂志粮食作物

糯玉米籽粒密度与蒸煮品质相关分析

摘要:以132个杂交种为研究对象,乳熟期考察每个杂交种糯性、柔嫩性、皮渣率及风味,完全成熟后测定每个杂交种百粒重及百粒体积,计算出籽粒密度。通过简单相关分,了解籽粒密度与蒸煮品质相关性。结果表明,籽粒密度与糯性呈显著负相关,随着籽粒密度增大糯性显著变差;籽粒密度与皮渣率呈显著负相关,随着籽粒密度增大皮渣率显著变差;籽粒密度与柔嫩性、风味之间相关不显著。
775-776

缙云县4个甘薯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摘要:对4个甘薯新品种及对照的农艺性状、产量和鲜食品质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浙薯132产量最高,达41.2 t·hm^-2,比对照品种南京勇增产59.7%,综合性状也较佳,可作为食用型和加工型结合的高产优质品种在本地进一步示范试种。心香产量达24.59 t·hm^-2,虽然产量优势不明显,但该品种口感佳、早熟性好,可作为鲜食蒸煮用的优质特早熟甘薯在本地试种推广。岩薯5号薯块易裂皮,浙薯6025产量表现较低。
777-779

甬优9号作连作晚稻机插栽培适宜秧龄与播种量试验

摘要:对连作晚稻甬优9号开展不同播种量和秧龄机插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移栽秧龄条件下,播种量对秧苗素质影响显著,播种量越低,秧苗素质越好,而相同播种量下秧龄对秧苗素质影响较小;播种量和秧龄对机插秧的漏丛率均有影响,随播种量增加及适当延长秧龄,机插秧的漏秧率降低;移栽秧龄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随着移栽秧龄增加产量显著减少,减少播种量可稍微减缓产量下降幅度。
779-781

连作晚稻春优84在婺城种植的表现及技术要点

摘要:春优84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杂交晚粳稻,于2013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3-2014年该品种作为连作晚稻在婺城区种植,表现株型紧凑、茎秆粗壮、穗大粒多、耐寒性好、后期转色好、米质优等特点。总结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782-783

14个杂交水稻组合18个性状的因子分析

摘要:应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了14个杂交稻组合的11个米质和7个农艺性状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穗长、穗粒数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较大,粒数和产量对稻米的蒸煮品质影响较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性状由3个主成分构成,其中穗长因子对产量贡献最大;品质性状由4个主成分构成,其中外观品质因子对米质贡献最大。通过米质表型聚类将14个组合分成3大类。
784-787

水稻一季+再生头季稻机收技术

摘要:头季稻机收技术是水稻一季+再生技术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本文从头季稻机收的意义、头季稻机收与手割效益分析、头季稻机收技术等方面对头季稻机收技术进行总结。
787-789

外源水杨酸对玉米幼苗抗低温胁迫能力的影响

摘要:以豫单2670为试材,以0.5 mmol·L^-1外源水杨酸对玉米幼苗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0.5 mmol·L^-1外源水杨酸预处理下,玉米幼苗叶片的电解质渗漏率和丙二醛的含量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总蛋白质、叶绿素的含量增加,气孔导度及胞间CO2含量下降,净光合速率增加。试验表明,低温胁迫下,0.5 mmol·L^-1外源水杨酸预处理可能通过减少玉米幼苗的细胞膜的伤害,调节细胞渗透势和对光合器官的保护,提高玉米幼苗对低温胁迫的抵抗能力。
789-791

水稻两系核不育系福龙S2配合力及其所配组合产量结构分析

摘要:利用福龙S2与8个生育期接近的父本进行配组,以宜优673作对照,考查福龙S2所配组合的生育期、株高、有效穗等性状及产量表现,并对福龙S2所配组合的产量相关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福龙S2配制组合产量高,杂种优势强,竞争优势为-14.0%-14.8%,平均2.5%,表明福龙S2配合力好。福龙S2所配制组合的产量与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
792-793

水稻甬优12的肥效试验

摘要:通过设置不同氮磷钾水平,研究养分对当前超级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磷肥可显著提高水稻分蘖数,高氮处理(315 kg·hm^-2)、高磷处理(135 kg·hm^-2)分别比低氮处理(105 kg·hm^-2)、低磷处理(45 kg·hm^-2)最高分蘖苗数增加5.2%和3.6%;水稻产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关系,磷钾肥在本试验中对产量影响不显著。随氮肥用量的增加,结实率从89.7%逐渐下降至82.7%,氮肥农学利用率从12.0逐渐下降至7.9,导致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综合考虑,建议氮肥用量以210 kg·hm^-2为宜,既保持了水稻高产,又提高了氮肥利用效率,降低面源污染风险,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794-796

“三控”施肥技术在单季稻上的应用效果

摘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三控"施肥技术能降低单季稻总施氮量和基蘖肥施氮量,提高有效穗和群体质量,从而增加产量,且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每667 m2"三控"处理总施纯氮量、基蘖肥施纯氮量分别为10.275,6.825 kg,比常规处理下降20.5%,35.8%;有效穗为12.68万穗,比常规处理增23.2%;产量为632.0 kg,比常规处理增产12.6%,且增收74.9元。
797-798

水稻株型相关指标动态探究

摘要:研究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株型指标的动态变化特点,对制定栽培措施、提高水稻产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冈优725,П优838及汕优63为材料,通过对上部3叶的长、宽、面积分析得出,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但都具有良好的株型配置。从叶角度以及植株松紧度来看,品种间差异大,冈优725,П优838上部3叶基部与茎秆的夹角均小于汕优63;汕优63分蘖强,株型紧凑;П优838分蘖力次之,株型松散;冈优725分蘖力最差,株型较松散。
799-802

籼粳杂交稻浙优18栽插方式与机插密度试验

摘要:通过对2种插栽方式和5个机插密度的比较试验,探索浙优18的机插栽培高产技术途径。机插移栽667 m2产量为865.6 kg,比旱育秧手工移栽增产27.2 kg,主要原因是有效穗数增加,但成熟期延迟2 d。不同的机插密度比较,产量以30 cm×21 cm处理最高,30 cm×17 cm和30 cm×25 cm处理也获得较高的产量;随机插密度的降低,群体的有效穗数下降,生育期推迟,每穗总粒数明显增加,而对结实率与千粒重的影响不明显。
803-804

播种量对晚粳稻浙粳88单季直播的影响

摘要:晚稻新品种浙粳88近来在绍兴等地的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为摸清播种量对该品种的影响,笔者研究了浙粳88在不同播种量下其分蘖发生和产量构成的规律。结果表明,苗蘖增长以667 m^2播量2 kg的最为平缓、成穗率高,且产量亦最高。
80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