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论坛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职教论坛杂志 北大期刊 统计源期刊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 36-1078/G4 国内刊号
  • 1001-7518 国际刊号
  • 2.12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职教论坛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5年创刊,目前已被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职教论坛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名家视点、理论经纬、专题研究、课程教学、政策研究、师资建设、继续教育、院校发展、百家论苑、比较研究

职教论坛 2017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职教论坛杂志名家视野
今天,我们如何讨论职业教育问题1-

职教论坛杂志理论经纬
应用技术大学的学科定位——基于“三元论”哲学观的学科分类框架5-11

摘要:'三元论'哲学观提出了科学、技术与工程三者各自特殊的本性和本质,以及相互联系、互动和转化的关系。科学、技术、工程之间存在着特定的边界,但边界与边界之间又相互渗透(跨界)。边界之间保持着科学系统、技术系统和工程系统的相对独立性,形成不同的知识体系,进而形成不同的学科体系,即基础学科体系、工程学科体系和技术学科体系。边界之间的相互渗透(跨界),使得学科在保持相对独立的同时,也使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创生成为必然。对应用技术大学来说,关键在于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寻找适合于自己的学科建设对象,逐步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

论技术学位体系的构建12-15

摘要:我国的学位制度历史较短。现有的学位体系中只有科学学位和工程学位,缺少技术学位。技术学位体系构建的依据包括哲学依据、终身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等。与科学学位和工程学位体系一样,技术学位体系也包括三个层次的学位,即技术学士、技术硕士和技术博士。

职教论坛杂志专题研究
“一带一路”我国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16-21

摘要: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推动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已成为时代命题。当前,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还存在'窄浅化'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总体战略规划,教师国际教育教学能力不足,国际化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在机遇与挑战中,为了推进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更广泛更深入发展,需要提升办学实力,形成国际显性优势;加强多方沟通交流,建立国际化的沟通网络;掌握教育主动权,积极参与国际通行职教标准制定;加强各方的协调工作,推动政府、企业、院校各方的互动。

“一带一路”我国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协同化发展研究22-27

摘要:推进'一带一路'我国内陆节点城市的职业教育协同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带一路'我国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协同化发展具有合作模式的区域性和层次性、人才标准的国际性和复合性以及运作机制的创新性和协调性等特点。在对'一带一路'我国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协同化发展实施的必要性和特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并构建了'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协同化发展体系,包括人才培养投入的协同、人才培养过程的协同以及人才培养标准的协同等三部分。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协同化的实施必须健全体制提高职业教育跨区域协同发展的质量,完善机制提升职业教育区域内协同发展的水平,加强合作推进我国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协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一带一路”我国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差异化发展研究28-31

摘要: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战略的背景下,产业结构、职业教育发展基础、区域发展战略的差异,需要'一带一路'内陆节点城市职业教育差异化发展。差异化发展的内涵在于合理配置资源,满足区域差异化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差异化发展的特征体现为专业设置满足产业结构差异、人才培养适应科技创新差异、国际合作适应区域定位差异。差异化发展的目标是充分有效地开发职业教育资源,满足'一带一路'差异化技能人才的需求,促进'一带一路'的联动发展。差异化发展的路径为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相匹配,国际合作与区域定位相符合。

职教论坛杂志职教时论
产教融合:从示范到优质院校建设的主线32-35

摘要:经济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政府引导是高职教育深化产教融合、面向市场发展的成功探索;2006年国家启动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先后经过示范校、骨干校建设,目前进入产教融合的优质院校建设和整体质量提升的新阶段。

职教扶贫中的阶层合作及其制度支持——以湖南“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为例36-40

摘要:职教扶贫是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促进社会流动的有效探索。不能只将职业教育作为精准扶贫的手段,还要发挥职业教育社会分层的基本功能,从政策、制度、机制方面加强职教领域的改革:优化职教政策的阶层视角,明确职教扶贫的定位;加强职教制度改革,为精准扶贫提供制度支撑;探索职教扶贫工作机制,完善阶层合作制度体系。

职教论坛杂志院校治理
高职项目制治理:价值、困境与路径41-46

摘要: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下,项目制治理模式在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项目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现实困境。随着国家深化体制改革的需要,优化项目制治理的路径是:转变观念,完善项目制设计;加强绩效拨款体制等制度建设,保障项目制功能发挥作用;加快形成'多元共治'体系,创设项目制有效运行的环境。

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问题及其优化路径选择47-50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和高职院校的发展,其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困扰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文章简要概述了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随后研究了欧美国家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对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综合全文分析和论述提出了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优化路径,着重从党委与董事会、校长、监事会及每位治理主体的内在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上进行了研究。

职教论坛杂志学术前沿
学术前沿51-56

职教论坛杂志职教论语
中国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文化成因与对策建议——新制度主义视野57-60

摘要:中国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是教育发展无法回避的问题,新制度主义理论对这一问题的解释有着不同的视角。在新制度主义视野下,重伦理轻技术的传统文化、工业文明价值观的缺失及其由此导致的技术技能人才地位低下等不良的发展环境是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的根本原因。进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强职业教育的文化认同、改善职业技术人才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完善职业教育顶层制度设计。

反思与重构:高职学生就业质量探析61-65

摘要:就业质量是描述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状况的重要指标。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的程度和就业状况满足个体需要的程度分别构成就业质量评价的社会标准和个体标准。从现实的状况来看,我国高职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凸显。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高职学生的职业胜任力不足、就业状况未能充分满足劳动者的生存性需要、精神性需要与发展性需要。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内驱力,高职院校要树立'分类培养'的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对学生的精神教化。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战略与路径选择——以贵州省为例66-69

摘要: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战略与路径选择是确保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成效的关键。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应根据贫困对象及其脱贫能力等不同,选择性地实施非均衡发展脱贫、城乡一体化脱贫、效益引导式脱贫等职业技术教育战略,并从建立贫困对象分类识别系统、构建农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广泛开展技能培训等方面有序推进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开发工作。

职教论坛杂志海外纵览
中德两国职业的比较研究70-79

摘要:中德两国职业分类体系、分类标准及职业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之间的关联各有特色。德国职业体系体现了分类体系的科学性与全面性,职业分类的横向对接与纵向继承,职业描述内容的系统性与指导性,职业体系与教育培训体系的对接等特点。德国职业体系的发展及其与教育体系的对接,对我国进一步建设职业体系、进行职业发展与研究以及加强职业体系与教育体系之间的关联具有启发意义。

澳大利亚高职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历史变迁及评析80-85

摘要:作为高职教育的核心力量,TAFE学院在促进澳大利亚国际教育产业化发展、培养国际人才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推动和保障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设计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与政策,一直是澳大利亚两级政府的重要议题。澳大利亚高职教育国际化政策是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政府相关法律政策的有效实施,不断在进行变革、调整与完善。从产生及发展过程来看,澳大利亚国际化政策具有多源流性、持续性和渐变性;从结果及实施效果来看,具有多举措性、导向性和协同性的特点,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及《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背景下完善相关政策,发挥高职教育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职教论坛杂志职教史话
三个向度:试论中国古代技术教育史学研究的逻辑主线86-90

摘要:就研究范式而言,中国古代技术教育史与普通教育史不同。因此,照搬普通教育的研究范式将会背离技术与技术教育的特殊性。基于二者之间的差异,从知识、人才、模式、文化四个方面提炼出'默会向度、匠器向度、隐性向度'三个向度的学科特殊属性,并以此作为中国古代技术教育史研究的逻辑主线。

孔子为什么反对职业教育——《论语》“君子不器”再认识91-96

摘要:孔子出身贵族,一生旨在恢复贵族之礼,他办学的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及其'君子精神'。《论语》讲'君子'是全面发展的人才,不能像'器具'那样专于一端,故而'君子'应'不器'。孔子所谓'六艺'也属于贵族礼仪,不是谋生手段。作为'专才'的平民工匠不属于儒家学校教育的培养对象,儒学下的制度不可能诞生职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