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论坛杂志社
分享到:

职教论坛杂志

《职教论坛》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课程教学、师资建设、继续教育、一线调查、院校发展、百家论苑、比较研究、职业指导等。
  • 主管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518
  • 国内刊号:36-1078/G4
  • 出版地方:江西
  • 邮发代号:44-77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12
  • 综合影响因子:0.74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职教论坛 2014年第36期杂志 文档列表

职教论坛杂志教坛视点

技术本科教育的发展问题

摘要:"举办技术本科教育"终于在职业教育界作为一项重要的发展任务明确提出来了。我国职业教育在办学层次上朝本科发展是大势所趋,然而什么是技术本科教育?如何处理好技术本科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重要关系?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深入地进行研究。首先是技术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问题?目前比较多的观点认为技术本科教育是原有高职教育向上的延伸,它要培养的是更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这一定位看似合理,其实不然。我们现在有多少证据可以证明技术型人才需要通过本科来培养?其实技术型人才在实际的人才结构中一直处境比较尴尬。在我国的企业中,的确有技术员这一岗位,但这一岗位本身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系列,
1-1
职教论坛杂志教研理论

系统论视域下的职业教育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探析

摘要:系统具有整体性,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据此认为,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作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两个部分,二者相辅相成、非线性互动。为此,将二者进行衔接,并以开发文化课程校本教材、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文化课程教师参与专业建设、建立两类教师共同备课、教研制度以及完善教师评价制度为支撑可确保衔接的有效性,从而使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实现良性互动。
4-8

技术哲学视野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再认识

摘要:现代技术的本质是解蔽,技术能够使人的本质力量获得提升。技术作为对象、过程,决定了技术教育的实践和行动导向;技术作为知识、意志,决定了技术教育的技术思维和技术素养养成的教学理念;技术的存在方式决定了技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形态。技术教育的技术实践教学必须基于产品生产的技术流程进行教学流程再造。
9-14

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主体的合作动因分析

摘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改革的重要一环,因而系统考察校企合作主体参与合作的动因是至关重要的。文章在分析我国现阶段作为校企合作主体的企业与职业院校参与校企合作的基本动因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企业与职业院校参与校企合作动力不足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动力不足的对策。
15-18
职教论坛杂志百家论苑

“转型建设”是客观需要与时势所迫

摘要:转型建设一大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是客观需要,时势所迫。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的类型、层次以及由此决定的高等学校的类型定位、层次定位,必须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相适应(相契合、相对接)而不是相脱节(相背离、相疏远),后者归根结底决定着前者,前者或早或迟要适应后者,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所以,应当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转型建设"的方针和部署。
19-21

技术知识视野下技术人才的分层及其培养

摘要:任何职业都要求从业者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职业技术的技术知识含量和技能水平体现职业技术程度的高低。根据职业技术中技术知识含量的多少和掌握的难易度,可以把从业者划分为技能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技术型人才和核心技术型人才。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人才的,不同层次技术人才是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因此中等职业教育、高职高专教育、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分别培养技能型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技术型人才和核心技术型人才,构成完整的技术人才培养体系。
22-26

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办学特色研究——以江西示范中职学校为样本

摘要: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办学特色研究以江西示范中职学校为样本,着重对示范中职学校的特征、构成及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并根据当前办学特色存在的问题进行诊断,提出了培育办学特色的策略及途径。
27-31

工学结合视野下的本科院校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通过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及需求问题的阐述,提出了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内涵阐释基础上提出产品设计人才培养观,构建了基于"工学结合"的本科院校产品设计的人才培养体系,针对体系分析了在人才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最后,从企业、高校角度提出相应的措施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得以实施。
32-34

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院校干部人事档案风险管理模式探究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改革风生水起,高职院校发展迅速,内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面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高职院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如何同步跟进,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打牢基础,做好辅助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尝试从风险管理新的理念视角切入,探讨并提出在高职院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引入风险管理模式的观点看法。
35-38
职教论坛杂志继续教育

终身学习的国家意志与主体自觉——以天津市为例

摘要:终身学习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产生,并很快上升为国家和区域之间文化软实力竞争的指标,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文化主张,各国制定的终身学习法、制度、条例,都显示出终身学习具有国家和社会的制约性。然而,终身学习的主体是学习者本身,问卷调查表明,大部分居民都有终身学习的主观意愿,但实际参加学习型组织的人数和主体自觉性并不乐观。社会意识形态受经济基础制约,在大国实现全面终身学习,不仅要解决教育投资不足的问题,而且要培养学习主体"成熟的自由学习习惯"。
39-43

终身学习观照下的老年教育现状与展望

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年人口总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了参与老年教育活动。为此,我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老年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如何在终身学习理念的指引下,确保老年教育稳步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规范老年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有效破解老年教育发展中的困境,提升老年学习者的终身学习能力,是确保我国老年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
44-48

《成人教育培训服务三项国家标准》价值分析

摘要:成人教育培训服务标准是规范成人教育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增强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服务自律意识的技术支撑,也是依法监管和治理成人教育培训行业、净化成人教育培训市场的重要举措。为了推进我国成人教育培训机构诚信办学,提高成人教育培训服务质量,我国于2013年2月1日出台了《成人教育培训服务三项国家标准》(以下简称《三项国家标准》),《三项国家标准》的出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六个方面对《三项国家标准》的价值进行分析考量,以期在实践中尽快推进《三项国家标准》的贯彻与实施,促进我国成人教育培训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49-51

手机移动学习在远程开放大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手机的普及推动了移动学习的快速发展,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成为一种高效可行的学习模式。通过对基于手机移动的学习定义和内涵剖析,结合远程开放大学教与学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利用手机开展移动学习必须充分结合手机的通讯功能、联网功能和计算机存储功能。当前,手机移动学习在远程开放大学中的应用模式有手机通讯的学习、手机在线学习和离线学习等。
52-55

我国社区音乐教育研究综述

摘要:近几年我国社区音乐教育研究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内容涵盖社区音乐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社区音乐教育发展对策研究、高校教育与社区音乐教育互动研究、社区音乐课程与教学模式研究等方面。但仍存在理论研究尚未形成体系;重复研究较多、缺乏创新;研究类型单一,缺乏广度;研究队伍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对此,我国社区音乐教育今后的研究应完善理论体系;拓宽研究视角;均衡研究队伍构成。
56-59
职教论坛杂志专业建设

高职院校文献编目方向专业建设的策略探析

摘要:由于各图书馆采购量的增大以及编目业务外包等原因,文献编目员变得十分紧缺。文献编目员的工作是动手操作能力很强的工作,高职院校的各种条件具有其独特的培养优势。然而设置文献编目专业方向的各高职院校却为数不多,积极开展此类专业的建设工作迫在眉睫。从该专业的特点出发,对文献编目方向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对具体的建设措施及路径进行了探讨。
60-62

基于虚拟现实和项目教学的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建设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为了满足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提高高职软件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和满意度,对高职计算机软件专业进行专业建设改革方案进行了探讨。明确高职软件人才的培养目标,借助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改革,引入虚拟现实(VR)等新兴技术增加专业特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校企合作一线培训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以期通过软件专业的专业建设改革来培养面向就业、面向企业的应用型人才。
63-66
职教论坛杂志教改探析

面向产业园区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的路径与机制

摘要:为解决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管理体制、教育类型层次等不互通问题,在产业园区整合中职教育、高职教育、本科院校继续教育、政府和企业资源建设多功能实训中心,以此为平台构建职业教育立交桥,提出了构建的意义、指导思想、原则、框架、路径与机制。
67-69

“工学结合”双语人才培养若干问题探究——从职业认同开发与管理角度

摘要:"工学结合"是高职高专院校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方式,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实践所学专业知识的机会,为之后的求职及从业,实现专业快速对接甚至是"无缝对接"。"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为学生提供校内理论教学无法模拟的真实工作环境,但是高校在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已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在分析这些不足的时候,研究者发现,除去实践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人为因素和客观条件限制之外,"工学结合"模式本身也存在一些天然缺陷,本文将从在职业认同开发与管理角度,并结合英语专业特点,对此进行相应的分析与阐述,期以借此进一步完善教育实践当中的"工学结合"模式,从而推动双语人才的培养。
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