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论坛杂志社
分享到:

职教论坛杂志

《职教论坛》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课程教学、师资建设、继续教育、一线调查、院校发展、百家论苑、比较研究、职业指导等。
  • 主管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主办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国际刊号:1001-7518
  • 国内刊号:36-1078/G4
  • 出版地方:江西
  • 邮发代号:44-77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2.12
  • 综合影响因子:0.74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职教论坛 2014年第17期杂志 文档列表

职教论坛杂志学者视点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若干亮点

摘要:刚刚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举措,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直面经济社会发展对现行职业教育体系的挑战,《决定》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1
职教论坛杂志师资培养

我国职业技术教师教育政策百年变迁与启示

摘要:我国职业技术教师教育政策百年来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六个阶段。不同时期的政策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对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文章探寻了我国职教教师教育政策的百年发展历程,有助于新时期职教教师教育的发展和新政策的制定。
4-9

简析高职教师专业“校本生态发展”

摘要: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多囿于教育学范畴,观持的是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智能层面的叠加,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深层的纷繁复杂的状态和过程少有深入,特别是高职校本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如何实现高职校本教师专业持续发展是当前高职内涵建设的关键问题,文章基于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生态学的理论和思维方式,对高职教师专业"校本生态发展"尝试做较深层次的探究。
10-13

高职院校教师聘任自主权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摘要:文章从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视角,探析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中教师聘任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高职院校教师聘任自主权的问题,并对如何扩充和发挥聘任自主权的优势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14-16
职教论坛杂志行政管理

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探索

摘要:目前,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意识不强、缺乏稳定性、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考核制度落后等。针对这些问题,应该从四个方面促进高职院校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发展:第一,增强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意识;第二,解决行政管理人员的待遇问题,稳定队伍;第三,提高行政管理队伍专业化的整体素质;第四,创新行政管理队伍的评价体系。
17-20

校企共赢机制下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索——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为例

摘要:顶岗实习的管理模式是高职教育多年来反复探讨的课题,问题的瓶颈在于如何针对本地区、本专业的特点,寻求校企合作共赢的利益平衡点,进而建立长效机制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类专业通过几年来对顶岗实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在与企业深入探讨的过程中,寻求校企双方互惠互利的合作途径,逐步形成了校企共赢机制下管理顶岗实习的三种模式,初见成效,希望以此为高职院校探索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可以推广借鉴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1-24
职教论坛杂志师生心理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调查——以大连市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为例

摘要: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通过对大连市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调研,目的是使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身心健康和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5-29

高职贫困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心理弹性的调节作用

摘要:为考察高职贫困生就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对高职贫困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否具有调节效应,文章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对江西省南昌市某高职院校毕业班贫困生和非贫困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高职贫困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较非贫困生相比要大,同时心理健康水平较非贫困生相比要低;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与就业压力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对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因此,高职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心理健康及其关系应受到重视;高职院校可通过贫困生心理弹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并减少因就业压力而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
30-33
职教论坛杂志职业指导

职业院校工学一体化模式对就业的价值分析

摘要:工学一体化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中之重,是职业院校教育的核心方法。探索学校、企业、学生三方主体之间的衔接形式,拓宽"专业与行业接轨"、"教室与职场接轨"的职业院校教育发展路径,是通过"工学结合"培养实用性优秀人才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34-37

新时期高职院校毕业生社会需求认同特征研究——基于重庆市高职高专毕业生的调研与分析

摘要:文章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分析研究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需求认同,得出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自身能力素质与社会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反差和错位,高职院校必须适时做出战略性调整,才能使毕业生能力素质有效契合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
38-41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支撑平台的构建及建议——基于江西省12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分析

摘要:高职院校作为重技能重应用的以培养专门化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大中专学校,在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人才输出功能。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技能化的专门人才创业成功率,用创业带动就业是提高高职院校就业率的另一个重要的突破方向。以大学生创业支撑平台为核心展开的基于江西省12所高职院校的调研,旨在了解基层数据后为大学生创业支撑平台构建提供最切实、最有效、最可行的建议,以期帮助好解决好高职大学生们的创业设想与行动,提升江西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率。
42-45
职教论坛杂志职教文化

高职院校礼仪文化育人目标体系建构与实践策略

摘要:礼仪文化是以礼仪观念的共同取向调控人们行为的发生、修正和完善人格的文化体系。高职院校积极推进礼仪文化育人意义深远。高职院校礼仪文化育人目标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基本目标是掌握技能和进行文化的传承;核心目标是掌握礼仪原则并进行文化融合;发展目标是知识综合基础上的文化创新。高职院校礼仪文化育人实践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立足第一课堂,完成知识传承;丰富第二课堂,融合校园文化;开拓第三课堂,接轨职场文化。
46-49

企业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缺失影响与应对

摘要:高职院校重视职业技能教育保证了培养的人才技术过硬,却由于轻视思想、情感、道德、修养等人文教育内容,而造成所培养的人才缺少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职业道德等精神品质,以至于牢骚满腹、离职跳槽,这对企业和学生个人发展都造成极不利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便是将企业文化融入高职教育中,使人文教育更具有针对性,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活动、校园环境影响等途径,变企业对学生的精神要求为学生自身的精神品质。
50-52

职业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刍议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最宝贵的优秀传统文化,文章简述职业教育的概念及其特点,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创新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和目前面临的危急状况;并分析职业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及各自具有的优势,预见共赢的表现,深入阐述双方结合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对通过职业教育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进行总结和展望。
53-56
职教论坛杂志模式论丛

“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摘要:校企合作育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的客观要求。文章对"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的背景分析,提出了当前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共建"厂中校"为例,介绍了构建"厂中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策略。
57-60

服务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高职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摘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开展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文章介绍了创业能力有关概念,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人才需求进行了分析,并从高职院校角度,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进行创业教育,培养创业型人才队伍进行了探讨。
61-65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二三四”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摘要:针对当前中国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二三四"培养模式。该模式主要思想:在课程体系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奠定创新的基础;注重自主性、研究性学习和多元化考试方法,培养创新意识;注重自主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培养创新精神;坚持自主学习四年不断线,坚持实践环节四年不断线,坚持科技活动四年不断线,以提供创新实践的机会;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加强立体化教材建设,为创新提供优质的培养资源。详细介绍了该模式的实施方法。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在实施了该培养模式后,学生的创新能力确实得到了提高。
66-70
职教论坛杂志综合探讨

学生主体参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提升之策略

摘要: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是高职院校公共政治课的目标要求,而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关键因素。为此应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培育学生参与意识;优化师生交流,营造学生参与氛围;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创新教学媒介和提高教师素质等途径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