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12-1430/R 国内刊号
  • 2095-4352 国际刊号
  • 3.0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是中华医学会;天津市天和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9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国际交流、专题讨论、论著、研究简报、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临床病例讨论。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8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专家共识
《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之静脉血栓栓塞性CA指南1107-1116

摘要: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embolism,DVT)和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embolism,PE)。临床上因为栓子性质不同分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羊水栓塞、菌栓、瘤栓甚至空气栓塞,本节重点探讨PE。PE突出特点为高发病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第3种血管性疾病)和高病死率(仅次于肿瘤及心肌梗死),并成为导致医院内患者非预期死亡的主要疾病。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专家论坛
谱写中国特色心肺复苏培训新篇章1117-1118

摘要: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及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的联合推动下,中国心肺复苏(CPR)培训以"中国CPR培训导师班"的形式在全国普及展开,这一部级继续教育项目以《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2018中国心肺复苏培训专家共识》《中国公众心肺复苏卫生健康指南》三部中国原创理论体系为支撑,课程体现"三解"、"三预"(预防、预识、预警)、"三化"(标准化、多元化、个体化)、"三生"(复生、超生、延生)、"三间"(时间、空间、世间)的五大特点,凸显新时代背景下具有中国特色CPR培训的"三培"方针(培育健全的体系、培植科学的准则、培养健康的文化)、"三训"方案(训练专业的技能、训练多维的技艺、训练灵活的技法)、"三者"方向(成果转化运用者、精准普及传播者、理论创新引领者),谱写了中国特色CPR培训新篇章。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程序化清单查房系统在ICU的应用效果: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1119-1122

未成熟粒细胞预测急性胰腺炎持续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价值:附1973例分析1123-1127

免疫功能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1128-1131

c-FLIP蛋白在小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1132-1136

血细胞比容与白蛋白差值用于鉴别失血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可行性研究1137-1140

休克指数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1141-1145

37℃扩容液对感染性休克新生儿凝血功能及血乳酸的影响1146-1149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儿科ICU患者中的应用价值:附203例病例分析1150-1153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在儿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至2017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进行CBP治疗病例,对其疾病谱、CBP治疗模式、置管部位、抗凝方式、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①共纳入203例患儿,男性占59.1%;年龄37d~14岁,平均(4.52±3.60)岁;体重3.3~68.0kg,平均(21.38±13.77)kg。②203例患儿共进行660次CBP治疗,平均每例3.25次。CBP治疗模式以血浆置换(PE,占38.64%)和连续性静-静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占38.64%)为主,其次为血液灌流(HP,占16.51%)、连续性静-静血液滤过(CVVH,占6.21%)。③中心静脉置管部位主要以选择右侧颈内静脉为主(占90.64%),其次为右侧股静脉(占5.42%)、左侧股静脉(占3.94%)。④管路滤器以肝素钠抗凝为主(占84.73%),其次为低分子肝素钙(占11.33%),枸橼酸钠与无抗凝均占1.97%;21例为混合抗凝。⑤原发病包括中毒(占26.11%)、肝功能衰竭(占25.62%)、脓毒症(占12.32%)、休克心肺复苏术后(11.8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占8.37%)、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占5.42%)、代谢病(占4.93%)。CBP疗效最差的是代谢病,病死率为60.00%;其次为ARDS、休克心肺复苏术后、脓毒症、肝功能衰竭,病死率分别为58.82%、41.67%、36.00%、32.69%。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住院时间较长,为(30.89±15.13)d。⑥CBP治疗的不良事件包括难以控制的烦躁不安(2.88%)、低血压(1.82%)、过敏性皮疹(1.21%)、置管及管路凝血(1.21%)、滤器凝血(1.06%)及心率和血氧饱和度下降(0.76%);有8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因心跳停止而终止血液净化。结论目前,CBP在儿科ICU中的应用已比较成熟,是抢救危重症患儿的重要手段。

ICU获得性肌无力患者功能评估的系统评价1154-1160

摘要:目的探寻可用于评估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有效、客观的测量工具。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18年7月1日发表的关于成人ICUAW评估、诊断的中、英文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质量评价,提取评估量表的研究设计类型、样本量、评估项目、信度和效度、研究对象、研究应用等指标,系统分析ICUAW评估工具、检查量表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评价量表应用的现状及优缺点。结果最终纳入19篇有关量表信效度检验的文献。评估ICUAW的方法有医学研究委员会肌力评分(MRC-Score)、巴氏指数(BI)、6min步行试验(6MWT)、临床结局变量量表(COVS)、切尔西物理功能评估量表(CPAx)、功能独立性测评(FIM)、危重患者功能状态评分(FSS-ICU)、危重患者移动能力量表(IMS)、移动指数(RMI)、佩尔梅危重患者活动评分(PERME)、危重症物理功能测试量表(PFIT)、危重症物理功能测试评分量表(PFIT-s)、手术患者最佳移动评分量表(SOMS)和曼彻斯特移动评估量表(MMS)等14个量表和超声评估。有9个量表(60%)进行了信度检验,其中评定者间信度波动在0.600~0.996,复测信度为0.970,内在一致性波动于0.680~0.992。有6个量表(40%)进行了效度检验,其中结构效度为0.57~0.94,内容效度波动于0.830~0.988,同时效度波动在0.730~0.823。说明目前ICUAW评估量表信度相对较好,但准确评估ICUAW程度相对较低。根据评估内容可以将ICUAW量表归纳为三大类:第一类以MRC-Score量表为代表的躯体各部分肌力评估的量表;第二类为评估躯体功能和转移能力的量表,如COVS、CPAx、FIM、FSS-ICU、IMS、PERME、PFIT、RMI、SOMS和MMS;第三类为评估日常活动能力和动作电位标记的量表,如6MWT、BI、超声。不同的量表评分与ICUAW患者住院时间、�

外科重症患者心肾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分析1161-1166

ECMO在肺移植患者术前过渡中的应用1167-1172

摘要:目的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用于肺移植患者术前过渡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人民医院心肺诊疗中心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8例接受ECMO过渡的肺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原发病、围手术期乳酸、术前白细胞、手术方式(单肺或双肺)、ECMO支持方式、ECMO过渡时间、术后ECMO使用时间、ECMO总使用时间、ECMO并发症、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失功(PGD)、撤除ECMO以及生存情况。根据ECMO支持方式、ECMO是否成功撤除或原发病将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并绘制患者180d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①整体情况显示:18例接受ECMO过渡至肺移植手术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23~78岁;特发性肺纤维化(IPF)6例,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3例,间质性肺炎8例,矽肺1例;静脉-静脉(V-V)ECMO方式9例,静脉-动脉(V-A)ECMO方式9例;ECMO成功过渡至手术15例,过渡失败3例;ECMO过渡时间中位数为57.5(14.5,116.5)h;ECMO相关并发症中出血6例,肾功能不全12例,血栓2例,氧合器渗漏2例,下肢缺血1例;手术方式中单肺移植7例(右肺5例、左肺2例),双肺移植8例;术前死亡3例,死亡原因均为感染性休克;术后死亡9例,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4例,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心源性猝死1例;长期生存6例。②分组比较显示:V-VECMO组(7例)与V-AECMO组(8例)通过ECMO成功过渡至肺移植手术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ECMO过渡时间、术后ECMO使用时间、ECMO总使用时间、术后PGD发生率、ECMO撤机成功率和术后180d累积生存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CMO成功撤除组(11例)与撤除失败组(7例)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病、ECMO支持方式、手术方式、术前白细胞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成功撤除组较撤除失败组围手术期乳酸水平低(mmol/L:3.01±1.51比8.27±3.49,t=-3.770,P=0.006),ECMO总使用时间短(h:72.82±40.53比210.71±107.10,t=

肠内营养耐受评估标准化流程管理对ICU气管切开长期机械通气患者院内感染及预后的影响1173-1177

外源性硫化氢对家兔心肺复苏后肠黏膜屏障的影响1178-1183

5-羟基-1-甲基海因对百草枯中毒小鼠肾损伤的防护作用研究1184-1189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科研新闻速递
病原菌种类和感染部位可影响脓毒症患者的PCT水平1127-1127

摘要:最近有学者进行了一项临床研究,旨在评估降钙素原(PCT)血清水平对诊断革兰阴性菌(G^-)菌血症的准确性以及PCT血清水平与病原体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对一项随机临床试验的数据集进行了二次分析。研究对象为2011至2015年在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接受治疗的脓毒症合并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研究人员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来分析评估PCT预测G-菌菌血症的准确性;通过线性逻辑回归模型来评估特定病原体种类和感染部位对患者PCT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在6?561例患者中,有4?858例进行了血培养(BC)和PCT水平检测。

头孢曲松耐药的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血流感染: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无法替代碳青霉烯类药物1127-1127

摘要:超广谱β-内酰胺酶能够介导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肺克)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曲松)的耐药。对于由这些菌株造成的严重感染,往往需要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来进行治疗,并可能产生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菌株。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可有效改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产生,从而减少碳青霉烯类药物的使用。为此,有学者进行了一项非劣效性的随机临床试验,旨在确定在头孢曲松耐药的大肠杆菌或肺克引起的血流感染患者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针对性治疗是否与美罗培南(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疗效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