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12-1430/R 国内刊号
  • 2095-4352 国际刊号
  • 3.0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是中华医学会;天津市天和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9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国际交流、专题讨论、论著、研究简报、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临床病例讨论。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7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述评
Sepsis-3还告诉了我们什么?97-98

摘要:新修订的脓毒症与感染性休克定义共识第3版(Sepsis-3)包括了新的定义和诊断标准,自颁布以来引起了国际重症医学界的广泛讨论,其中不乏我国学者多方表述自己的观点和参与讨论。虽然对脓毒症及其相关定义关注的热度多年不减,这次的Sepsis-3仍然掀起了一个不小的高潮。记得那天的颁布大会现场,第一时间,不少人近乎疯狂地埋头从网上极速下载;更有许多人,一扫西方学者的矜持,冲到台前抢拿首发的纸质版杂志。拥挤、踩踏,场面好不混乱,但彼此间或相视一笑、或轻声一个“对不起”,又使混乱中有一定之规。这,或许是以行为艺术对Sepsis-3的最好诠释。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Sepsis-3精确性和实用性的多中心验证99-105

摘要:目的对脓毒症3.0(Sepsis-3)诊断标准的精确性进行临床验证,以指导和推广其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6月浙江省6家三甲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患者,筛选出符合Sepsis-2和Sepsis-3诊断标准者,比较符合两个版本指南患者的人群特征,并观察不同医院诊断率的差异。根据医生诊断情况,将符合Sepsis-2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诊断组和非诊断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医生诊断脓毒症的相关因素。将符合Sepsis-2但不符合Sepsis-3的患者作为排除组,同时符合Sepsis-3的患者作为入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对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并对比分析qSOFA与SOFA的一致性是否会影响诊断的敏感度。将Sepsis-2患者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死亡相关的因素。结果最终入选1?423例患者,其中3例年龄〈18岁、19例数据缺失,均排除;符合Sepsis-2和Sepsis-3诊断标准者分别为363例和329例,两组患者人群特征比较,除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有显著差异〔分:19.10(8.00)比20.28(8.00),P〈0.05〕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各医院分析显示,医院3中Sepsis-2和Sepsis-3患者28 d病死率最高(分别为60.4%、60.0%),诊断率最低(为0);而医院1患者28 d病死率最低(分别为22.9%、27.2%),但诊断率只有19.5%;医院4诊断率高达44.8%,但28 d病死率却均达58.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优势比(OR)=0.970,P=0.021〕、血乳酸高(OR=0.443,P=0.004)、血压高(OR=0.957,P=0.009)、氧合指数低(OR=1.004,P=0.024)的患者更容易被忽视诊断。与Sepsis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科研新闻速递
经验性米卡芬净抗真菌治疗对ICU获得性脓毒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率和生存率的影响:EMPIRICUS随机临床试验105-105

摘要:尽管对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获得性脓毒症怀疑有真菌感染的患者经常进行经验性抗真菌治疗,但并没有研究证实可改善患者预后。为了确定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是否可减少侵袭性真菌感染,提高28d生存率,法国学者进行了一项多中心双盲对照研究。研究纳入2012年7月至2015年2月法国19个ICU共260例非粒细胞缺乏、非移植、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维生素D3改善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一项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106-110

摘要:目的观察维生素D3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探讨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3能否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57例脓毒症患者;选择同期20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根据2012年国际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将脓毒症患者分为一般脓毒症组和严重脓毒症组(包括脓毒性休克);按美国内分泌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将维生素D不足〔25(OH)D3 20~30 μg/L〕或缺乏〔25(OH)D3〈20 μg/L〕的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3治疗组(补充300 kU维生素D3)和安慰剂组(给予1 mL生理盐水);以28 d为研究终点,将脓毒症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各组血清25(OH)D3水平,分析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性别、年龄脓毒症患者间25(OH)D3水平的差异。记录脓毒症患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动脉血气、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① 57例脓毒症患者中一般脓毒症15例,严重脓毒症42例;D3治疗组29例,安慰剂组28例;28 d死亡8例,病死率14.04%。②脓毒症组和SIRS组血清25(OH)D3水平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μg/L:3.92(〈3.00,11.22)、6.99(3.51,9.77)比17.25(13.48,22.50),均P〈0.01〕,但脓毒症组、SIRS组及不同程度脓毒症组间血清25(OH)D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脓毒症患者(n=24)血清25(OH)D3水平显著低于

去甲肾上腺素与特利加压素对ARDS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影响的比较:一项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研究111-116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血管活性药物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容量反应性、液体平衡、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江西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RDS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符合ARDS柏林定义诊断标准、年龄〉15岁、经液体复苏后仍需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者。按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去甲肾上腺素组(NE组)和特利加压素组(TP组)。TP组静脉微量泵入特利加压素0.01~0.04 U/min,NE组泵入去甲肾上腺素〉1 μg/min,维持目标平均动脉压(MAP)在65~75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每日进行被动抬腿试验(PLR)评估患者容量反应性,以心排血指数(CI)变化值(ΔCI)≥10%定义为容量反应阳性。比较两组患者各时间点血流动力学、EVLWI、氧合指数(OI)、乳酸清除率(LCR)、容量反应阳性率、尿量、液体平衡量、肾功能及预后指标的差异。结果共入选57例ARDS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NE组26例、TP组31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可比。与NE组比较,TP组患者48 h、72 h心率(HR)明显减慢(次/min:82.1±6.8比87.6±7.4,81.3±6.1比85.6±8.3,均P〈0.05),72 h中心静脉压(CVP)明显降低(mmHg:9.4±2.6比10.9±3.0,P〈0.05),其他各时间点两组间HR、MAP、CVP、CI、EVLWI、OI、L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P组48 h、72 h容量反应阳性率明显高于NE组(74.2%比46.2%,64.5%比38.5%,均P〈0.05),入组第2天尿量(mL/24 h:2 342.8±704.1比1?944.6±684.3)及液体负平衡量(mL:-319.7±54.8比-169.6±27.2)均明显多于NE组(均P〈0.05);两组患者其他时间点容量反应阳性率、尿量、液体平衡量及血肌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科研新闻速递
氢化可的松治疗对严重脓毒症患者休克进展的影响:HYPRESS随机临床试验116-116

摘要:“拯救脓毒症运动”指南推荐辅助氢化可的松仅用于治疗难治性脓毒性休克,而氢化可的松用于无休克的严重脓毒症患者仍存争议。为评估氢化可的松是否可阻止严重脓毒症患者发展为脓毒性休克,德国学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临床试验。研究纳入2009年1月13日至2013年8月27日在德国大学和社区医院的34个加强医疗病区或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380例未发生休克的严重脓毒症患者。随访时间为180d或到2014年2月23日。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隙是脓毒症患者远期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117-121

摘要:目的探讨白蛋白校正阴离子隙(ACAG)与脓毒症患者远期病死率的关系。方法通过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Sepsis数据库,选择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入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24 h内诊断为脓毒症的成人患者。纳入研究1年后进行电话随访,记录其生存情况。根据患者入ICU 24 h内阴离子隙(AG)水平计算ACAG,并将脓毒症患者分为正常ACAG组(ACAG 12~20 mmol/L)及高ACAG组(ACAG〉20 mmol/L),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1年病死率。根据1年随访结局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296例脓毒症患者,高ACAG组191例(64.5%),正常ACAG组105例(35.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ACAG组比较,高ACAG组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时更容易累及肾脏(43.5%比25.7%)和胃肠道(52.9%比33.3%),血肌酐(SCr)水平更高〔μmol/L:89.0(61.0,148.0)比67.1(48.0,86.0)〕,接受CRRT者更多(16.8%比6.7%),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d:11(5,22)比16(18,31),21(14,39)比28(20,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高ACAG组1年累积存活存率显著低于正常ACAG组(55.0%比67.7%,P=0.0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CAG〔优势比(OR)=1.201,95%可信区间(95%CI)=1.115~1.293,P=0.000〕、APACHEⅡ评分(OR=1.053,95%CI=1.011~1.098,P=0.014)、发生脓毒性休克(OR=2.203,95%CI=1.245~3.898,P=0.007)、真菌感染(OR=3.107,95%CI=1.702~5.674,P=0.000)、急性肾衰竭(OR=2.729,95%CI=1.134~6.567,P=0.025�

脓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水平及临床意义:附一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122-126

摘要: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水平的变化及其在早期诊断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1月至2015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年龄〉18岁、预计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24 h的外科术后患者,根据1991年脓毒症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非脓毒症组及脓毒症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于患者入ICU后1 h取外周静脉血3 mL,健康体检者取清晨空腹血;应用荧光酶标仪检测血浆游离DNA(cf-DNA/NETs)水平,同时测定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并计算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判定脓毒症患者血浆NETs水平与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f-DNA/NETs和WBC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入选脓毒症患者23例,非脓毒症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22例;3组间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基线资料均衡可比。脓毒症组血浆cf-DNA/NETs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和健康对照组(μg/L:453.44±185.37比188.35±29.66、203.83±43.25,均P〈0.05),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WBC、NEU、PCT、CRP、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较非脓毒症组明显升高〔WBC(×109/L):9.52±5.51比5.97±2.28,NEU:0.787±0.110比0.655±0.067,PCT(mg/L):7.14(3.60,13.29)比6.07(3.57,7.91),CRP(mg/L):64.44±13.14比27.00±19.47,APACHEⅡ(分):10.25±4.92比6.00±1.22,SOFA(分):6.0±5.1比5.0±1.2,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NETs水平与性别、年龄、WBC、NEU、PCT、CRP、APACHEⅡ评分及SOFA评分均无相关性(r值分别为0.322、0.262、0.194、0.312、

本刊对基金项目标注的有关要求126-126

摘要:基金项目指论文产出的资助背景,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行业专项基金列出提供基金的单位,如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基金,临床重点专项基金建设项目可只列出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医药管理局临床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或各省市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等。各省市基金标注方法同上。基金项目采用双语著录,分别置于中、英文关键词下方。

抗凝血酶Ⅲ对脓毒症DIC的早期诊断价值:附445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127-132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对脓毒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意义及对DIC发展的可能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12月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所有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ICU时是否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脓毒症组与非脓毒症组;脓毒症组患者再按入ICU当日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STH)DIC评分(ISTH评分)分为显性DIC亚组(≥5分)、隐性DIC亚组(1~4分)及无DIC亚组(0分)。记录患者ICU当日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ISTH评分及7 d内AT-Ⅲ水平,比较各组患者各指标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脓毒症患者及脓毒症DIC患者AT-Ⅲ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AT-Ⅲ或联合PT对脓毒症DIC的诊断效能。比较入ICU当日发生DIC与入ICU 1 d后发生DIC患者间7 d内AT-Ⅲ水平的变化趋势,明确入ICU当日发生DIC患者AT-Ⅲ水平与DIC转归之间的关系。结果纳入445例患者中有脓毒症138例,非脓毒症307例。脓毒症患者入ICU当日诊断为显性DIC 20例,隐性DIC 115例,无DIC 3例;ICU住院期间发生显性DIC 25例,均为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入ICU当日AT-Ⅲ活性明显低于非脓毒症组〔(55.29±13.92)%比(76.54±12.31)%,P〈0.01〕;显性DIC亚组入ICU当日AT-Ⅲ活性明显低于隐性DIC亚组和无DIC亚组〔(43.85±13.00)%比(56.95±13.03)%、(68.00±16.52)%,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入ICU当日AT-Ⅲ与ISTH评分、PT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67、-0.654,均P〈0.01),其中显性DIC亚组入ICU当日AT-Ⅲ与PT呈显著负相关(r=-0.675,P=0.001)。AT-Ⅲ联合PT诊断

4种评分系统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附311例回顾性分析133-138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4种评分系统在预测脓毒症患者死亡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24 h内临床指标最差值,首日是否行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qSOFA评分和SIRS评分,并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4种评分系统预测脓毒症预后的效能。结果最终纳入311例脓毒症患者,存活221例,28 d死亡90例,病死率为28.9%。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间年龄、首日行机械通气比例、每日尿量、ICU住院时间和诊断脓毒症后24 h内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HCO3-、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吸入氧浓度(FiO2)、Na+、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浆白蛋白(Alb)最差值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SC)、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qSOF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优势比(OR)=1.388,95%可信区间(95%CI)=1.074~1.794,P=0.012〕、低PaO2/FiO2(OR=0.459,95%CI=0.259~0.812,P=0.007)、低Alb(OR=0.523,95%CI=0.303~0.903,P=0.020)、低GCS评分(OR=0.541,95%CI=0.303~0.967,P=0.038)、高SOFA评分(OR=3.189,95%CI=1.813~5.610,P=0.000)是脓毒症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APACHEⅡ、SOFA、qSOFA评分均能预测脓毒症预后,其中SOFA评分的预测效能最强,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00�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科研新闻速递
抗体VRC01对HIV中断治疗后病毒反弹的影响138-138

摘要:针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广泛而强有效的中和抗体(bNAbs)的出现对HIV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具有潜在价值。有研究者进行了两个非盲法临床试验(A5340和NIH),试图确定VRC01(针对HIV的CD4结合位点的一种HIV中和抗体)是否可以防止或延迟停止抗反转录病毒疗法(ART)时血浆病毒的反弹。A5340和NIH两个临床试验为证实VRC01的安全性、副作用、药代动力学特性,以及对HIV感染者抗病毒中断后病毒活性的影响。

预防HIV-1感染的抗反转录病毒疗法138-138

摘要: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预防试验网络052试验数据的中期分析(HPTN)表明,在血清HIV单阳夫妻中,抗反转录病毒疗法(ART)可防止超过96%HIV-1引起的基因相关感染。故ART治疗被提供给所有的HIV-1感染患者。有学者通过5年随访研究评估了ART预防HIV-1感染的持久性。研究随机分配1763例参与者接受早期或延迟ART。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以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联合预测因子对脓毒症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临床运用139-144

摘要:目的探索多个检测指标联合诊断脓毒症及判断预后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访问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电子病例系统,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年龄18~75岁、ICU住院时间〉24 h、相关检测信息完整的危重症患者首次入院时的记录。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多个联合诊断或预测指标,构建新的联合预测因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对比联合预测因子与各原始指标ROC曲线下面积(AUC),以约登指数最大值时确定最佳临界值,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及预测准确性等工作性能参数,最后通过在个体中代入各值进行预测。结果共入选362例患者,男性218例,女性144例;年龄(48.3±19.3)岁;死亡66例。①预测指标为分类变量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以是否患有脓毒症为二分类结局变量,降钙素原(PCT)、内毒素(LPS)、感染、白细胞计数(WBC)、发热为协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PCT升高、WBC升高及发热是脓毒症诊断的独立危险因素。多个分类变量拟合的联合预测因子诊断脓毒症的AUC高于PCT、LPS、感染、WBC、发热单独预测时的AUC(0.930比0.661、0.503、0.570、0.837、0.800)。联合预测因子最佳临界值为0.518时,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为78.00%,特异度为93.36%,诊断准确率为87.47%。随机选取1例患者,将其临床数据代入预测概率方程得到概率值P=0.015,小于最佳临界值0.518,表明在预测准确率87.47%的条件下,该患者为非脓毒症。②预测指标为连续变量时构建联合预测模型:以住院期间是否死亡为二分类结局变量,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为协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因子预测脓毒症预后�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常用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144-144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SOFA评分联合AGl分级对老年脓毒症的预后预测价值:附91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145-149

摘要:目的探讨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联合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系统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老年内科重症加强治疗病房(MICU)连续收治的住院时间〉48 h、年龄〉60岁的脓毒症患者。记录患者年龄、性别、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入科时SOFA(SOFAinitial)与AGI评分(AGIinitial),1周内最高SOFA(SOFAmax)及AGI评分(AGImax),入科时相关生化指标如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血乳酸(Lac),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住院时间、器官支持情况(如是否行机械通气、血液滤过)。主要临床终点为28 d病死率。采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应用Hosmer-Lemeshow检验对评分系统的拟合优度进行评价。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患者91例老年脓毒症患者,AGI发生率为100%;28 d死亡34例,病死率为37.4%。死亡组APACHEⅡ、SOFAinitial、SOFAmax、AGIinitial、AGImax评分及机械通气、血液滤过比例均显著高于存活组;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OFAmax 〔优势比(OR)=1.576〕、AGImax(OR=5.695)为老年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SOFAmax+AGImax预测老年脓毒症患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和95%可信区间(95%CI)明显大于SOFAinitial、SOFAmax、AGIinitial、AGImax、APACHEⅡ评分〔0.806(0.710~0.881)比0.723(0.619~0.812)、0.786(0.688~0.865)、0.641(0.533~0.739)、0.633(0.526~0.881)、0.638(0.531~0.736),均P〈0.05〕。SOFAmax+AGImax的约登指数(55.37)和阳性预测值(5.51)最大,其最佳临界值为14时,敏感度为67.65

脓毒症细菌内毒素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与Toll样受体和钙信号的相关性研究150-155

摘要: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髓质分化蛋白2(MD2)、基质相互作用蛋白1(STIM1)对细菌内毒素(LPS)诱导血管内皮细胞钙超载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DMEM培养基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①高保真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LPS刺激前及刺激后0.5、1、6、12、24 h的TLR4、MD2、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②用psiSTIM、psiTLR转染细胞,激光共聚焦检测其对LPS刺激HUVEC钙内流的影响。③ psiTLR转染12 h后用LPS刺激6 h,免疫共沉淀法检测抗TLR4抗体沉淀细胞裂解液中MD-2、STIM1、NF-κB蛋白表达。④在LPS刺激HUVEC基础上,给予NF-κB抑制剂PDTC 0.1 mg/L或1 mg/L以及转染psiTLR表达载体1 h或12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RT-PCR检测STIM1、NF-κB的mRNA表达。结果① LPS刺激HUVEC后,上清液中TLR4、MD2、NF-κB的mRNA表达水平(2-ΔΔCt)逐渐升高,均于6 h达峰值,分别为23.52±2.88、17.43±3.43、18.13±2.99;与LPS刺激前(分别为7.02±2.81、5.19±3.22、8.11±1.4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 psiSTIM可显著抑制LPS诱导细胞外钙离子内流峰值(Peak[Ca2+])显著升高(nmol/L:62.61±14.12比108.13±22.33,P〈0.05);psiTLR也可显著抑制LPS诱导Peak[Ca2+]显著升高(nmol/L:50.78±8.05比109.43±20.21,P〈0.01);而共同抑制TLR、STIM1表达则可使Peak[Ca2+]进一步降低(nmol/L:39.31±6.42比109.43±20.21,P〈0.01)。③非LPS处理组免疫共沉淀法能检测到抗TLR4抗体沉淀细胞中MD2蛋白表达,LPS处理组MD2蛋白表达增强,psiTLR+LPS组MD2蛋白表达显著减弱;而3组均未检测到STIM1、NF-κB蛋白表达。④与LPS组比较,PDTC 1 mg/L组TNF-α水平显著降低(ng/L:0.60±0.24比1.77±0.66,P〈0.01),PDTC 0.1 mg/L和1 mg/L组及psiTLR 12 h组IL-6水平显著降低(ng/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常用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15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