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9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国际交流、专题讨论、论著、研究简报、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临床病例讨论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市天和医院
  • 国际刊号:2095-4352
  • 国内刊号:12-1430/R
  • 出版地方:天津
  • 邮发代号:6-58
  • 创刊时间:1989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05
  • 综合影响因子:1.30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4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述评

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治:路在何方?

摘要: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定义为肾功能突然快速下降,表现为血清肌酐上升或尿量下降.AKI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正逐年上升,尤其对于重症患者,是其主要死因之一.由于重症患者肾功能特征的不确定性,使得以往基于单一的、以肌酐为标准的AKI诊断准确率低,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有证据表明血肌酐轻度升高即可伴随患者病死率的显著增加.然而,即使动态监测血肌酐也难以充分解释重症患者肾功能的急剧变化.
209-211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专家论坛

远程重症监护病房:重症医学同质化诊疗的新途径

摘要:目前,我国现阶段医疗资源总体分布不均衡,基层及偏远地区的医院普遍存在着医疗水平偏低的情况.由于受到技术、设备及人才等限制,二级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医疗水平良莠不齐,救治水平不高.而寻求上级医院专家会诊或转运至上级医院,又受到时间、距离及费用等因素的制约.
212-213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急性胃肠损伤分级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标准评估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胃肠道功能障碍的可行性,并探讨以此为基础的早期肠内营养(EN)方案实施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6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ICU收治的85例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于入住ICU后或高代谢状态发作后12~24 h内实施EN.根据AGI分级将患者分为Ⅰ、Ⅱ、Ⅲ、Ⅳ级4组,并按AGI治疗程序进行干预.观察主要终点:7dEN摄入量达标率、病情程度和营养状态,及其与AGI分级的相关性;次要终点:48 h内开展EN的比例.结果 胃肠道功能障碍患者占同期ICU收治患者的49.42%(85/172),Ⅰ、Ⅱ、Ⅲ、Ⅳ级患者分别为29、28、19和9例.入ICU 1 d时,4组患者年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血清白蛋白(ALB)和前白蛋白(PA)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线资料均衡,有可比性.与入ICU 1 d时比较,7d时Ⅰ、Ⅱ、Ⅲ级患者APACHEⅡ评分(分)明显下降(Ⅰ级:20.48±2.45比22.59±2.06,t=-3.120,P=0.031;Ⅱ级:19.34±1.80比21.65±2.22,t=-4.316,P=0.012;Ⅲ级:20.63±1.34比23.31±1.70,t=-5.640,P=0.000),PA含量(g/L)明显升高(Ⅰ级:24.37±6.54比10.62±7.24,t=-4.866,P=0.000;Ⅱ级:19.79±12.48比11.57±8.94,t =-2.116,P=0.031;Ⅲ级:19.15±8.43比13.78±6.59,t=-3.601,P=0.000).入ICU 7 d时,Ⅳ级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Ⅰ、Ⅱ、Ⅲ级患者(分:22.87±3.31比20.48±2.45、19.34±1.80、20.63±1.34,P<0.05或P<0.01),PA含量明显低于Ⅰ、Ⅱ、Ⅲ级患者(g/L:14.02±8.70比24.37±6.54、19.79±12.48、19.15±8.43,P<0.05或P<0.01);Ⅰ~Ⅳ级患者间ALB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54,P=0.722).Ⅰ、Ⅱ、Ⅲ、Ⅳ级患者24h喂养率分别为95.4%、72.1%、52.0%和0(x2=8.310,P=0.016);48 h喂养率分别为100.0%、83.0%、76.0%和0(x2=5.470,P=0.025);7 d热量达标率分别为100.0%、88.7%�
214-218

曲美他嗪对休克患者肾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对休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4月到2013年4月入住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各种原因休克患者共1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曲美他嗪治疗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抗休克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曲美他嗪20 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加用灭菌注射用水10 mL作为安慰剂,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7d.于治疗前、治疗后48 h、治疗后1周测定每小时尿量、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胱抑素C,计算肌酐清除率(CCr),同时监测患者动态平均动脉压(MAP),并记录48 h和1周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肾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SCr、BUN、胱抑素C逐渐下降,CCr、MAP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48 h胱抑素C下降、CCr升高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胱抑素C(mg/L):0.85±0.81比1.01±0.91,t=2.562,P=0.017;CCr(mL/s):0.93±0.64比0.69±0.40,t=2.155,P=0.033];治疗后1周SCr、BUN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Cr(μmol/L):94.23±88.31比104.99±98.37,t=2.921,P=0.003; BUN(mmol/L):9.46±8.24比11.87±8.65,t=2.611,P=0.010].两组治疗后每小时尿量、MAP均所改善,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每小时尿量(mL):治疗后48 h 55.67±31.43比45.34±11.79,t=0.934,P=0.323;治疗后1周71.67±37.23比75.35±22.88,t=1.280,P=0.210;MAP (mmHg,1 mmHg=0.133 kPa):治疗后48 h 72.13±33.24比69.28±39.98,t=1.408,P=0.179;治疗后1周71.44±21.98比72.32±31.11,t=1.184,P=0.252].治疗组病死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8 h:31.2%(20/64)比32.8%(21/64),x2=0.084,P=0.785;治疗后1周:32.8%(21/64)%比35.9%(23/64),x2=2.084,P=0.173].结论 曲美他嗪可以改善休克患者的肾功能.
219-222

急性肾损伤网络分期在急性百草枯中毒中的预后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分期标准对急性百草枯(PQ)中毒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东省立医院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84例口服PQ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各种临床指标和AKIN分期,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Kaplan-Meier法对不同AKIN分期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184例PQ中毒患者死亡79例,病死率42.93%.死亡组和存活组之间性别、是否合并饮酒、服毒至洗胃时间、服毒至首次灌流时间、血液灌流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年龄、服毒量、是否血液净化、AKIN分期,以及入院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糖、血尿素氮、肌酐、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K+、CO2总量、阴离子间隙和尿PQ浓度等14项指标差异明显,其中AKIN分期[优势比(OR)=3.242,95%可信区间(95%CI)为2.236~4.701,P=0.000]、尿PQ浓度(OR=1.773,95%CI为1.008 ~ 3.116,P=0.047)、服毒量(OR=1.003,95%CI为1.000~ 1.006,P=0.040)和CO2总量(OR =0.094,95%CI为0.891 ~ 0.991,P=0.021)是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KIN 3期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AKIN 2期(5.88%比56.25%,x2=16.149,P=0.000)、AKIN 1期(5.88%比78.95%,x2=62.444,P=0.000)和肾功能正常者(5.88%比100.0%,x2=173.549,P=0.000).结论 AKIN分期是PQ中毒患者可靠的预后预测因素.在没有开展血浆PQ浓度测定的医院,应用AKIN分期可以作为评估PQ中毒严重性的简单而实用的工具.
223-227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一)

227-227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高钠血症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预后影响的荟萃分析

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高钠血症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发生率及对ICU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收集2013年9月之前有关ICU患者并发高钠血症的观察性研究,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评价指标为高钠血症对ICU患者院内病死率和ICU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有14篇,来自9个国家、449个ICU,共计365 103例患者.统计结果显示:ICU高钠血症的发生率为6.9%(25 326/365 103);高钠血症患者的病死率为32.7%(8 291/25 326),是非高钠血症患者的病死率[11.9%(40 588/339 777)]的2.75倍;其中高钠血症患者中医源性高钠血症患者的病死率为31.6%(3 790/11 976),混合性高钠血症患者的病死率为33.7%(4 501/13 350),两者相当.Meta分析显示,高钠血症为院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RR)为1.86,95%可信区间(95%CI)为1.57 ~ 2.20],为ICU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RR为2.58,95%CI为2.00 ~ 3.33),但研究的异质性较大.以研究例数(>1 000例或≤1 000例)、ICU类型(外科ICU或未具体说明ICU种类)、研究类型(回顾性队列研究、前瞻性队列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高钠血症类型(医源性或混合性)进行亚组分析,均未找到异质性来源.漏斗图显示无发表偏倚.结论 高钠血症可明显增加ICU患者的病死率,为ICU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228-232

实施每日唤醒对多发伤患者血糖波动和病死率影响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评估实施每日唤醒对多发伤患者血糖波动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观察68例危重症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实施每日唤醒计划后首个24 h内的血糖情况,每2h检测1次,计算血糖平均值(MEAN)、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血糖不稳定指数(GLI)、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记录30 d病死率.根据MEAN和GLI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低MEAN+低GLI组(A组,34例)、低MEAN+高GLI组(B组,14例)、高MEAN+低GLI组(C组,12例)、高MEAN+高GLI组(D组,8例)4组,比较各组间血糖水平、血糖波动情况及转归水平.结果 68例患者中共死亡5例,总体病死率为7.4%,其中A组预后最佳[病死率为0(0/34)],D组预后最差[病死率为37.5%(3/8)].血糖水平指标MEAN(mmol/L)以A、B组较低(6.7±1.3、7.6±0.8),C、D组较高(9.3±1.4、10.7±1.3).血糖波动指标SD(mmol/L)、CV、GLI、LAGE (mmol/L)、MAGE (mmol/L)以A、C组较低(SD:1.6±0.4、1.7±0.6,CV:0.2±0.1、0.2±0.1,GLI:26.5±19.5、40.1±17.6,LAGE:4.6±2.3、6.5±1.9,MAGE:2.7±0.8、3.1±0.8),B、D组较高(SD:2.9±0.7、3.9±0.8,CV:0.4±0.1、0.4±0.1,GLI:120.5±33.2、184.6±98.4,LAGE:9.5±2.0、12.7±4.0,MAGE:6.2±1.2、7.6±1.8).低血糖发生率以D组最高[5.8%(6/104)],B组次之[1.6%(3/182)],A、C组较低[0.9%(4/442),0.1%(2/256)].高血糖发生率以C、D组较高[67.3%(105/156)、69.2%(72/104)],B组次之[33.5%(61/182)],A组最低[15.4%(68/442)].A组的机械通气时间[(3.4±3.3)d]、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44.1%(15/34)]、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使用率[11.8%(4/34)]、ICU住院时间[(5.1±3.9)d]均为最佳,D组最差[分别为(9.4±5.2)d、87.5%(7/8)、75.0%(4/8)、(10.3±7.4)d].结论 每日唤醒可以减少多发伤患者血糖波动,改善患者预后.
233-238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二)

238-238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手术全麻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 观察两种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手术全麻患者苏醒期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研究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择期行甲状腺手术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0.4μg/kg组、0.8μg/lkg组(D0.4组、D0.8组)3组,每组30例.分别于诱导插管后30 min内静脉泵入相应剂量右美托咪定或等量生理盐水.记录给药前、手术结束时、睁眼即刻、拔管即刻、拔管后10 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记录术毕至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术前、术毕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评价苏醒躁动程度评分(RS)、镇静评分(Ramsay)和拔管后10 min疼痛视管模糊评分(VAS),以及拔管期间不良事件,如呛咳、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结果 ①睁眼即刻、拔管即刻、拔管后10 min时,D0.4组和D0.8组HR、SBP和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D0.8组拔管即刻、拔管后10 min时HR均低于D0.4组,睁眼即刻、拔管即刻SBP均低于D0.4组,睁眼即刻DBP明显低于D0.4组.②D0.4组和D0.8组RS评分、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RS(分):1.40±0.51、1.20±0.42比1.90±0.56,VAS(分):1.50±0.52、0.80±0.63比2.50±0.52,Ramsay(分):2.10±0.56、2.40±0.51比1.60±0.51,P<0.05或P<0.01];且D0.8组VAS评分明显低于D0.4组(P<0.01).D0.8组术毕至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和D0.4组(min:12.50 ± 1.08比10.50±1.58、10.40±1.26,15.00±0.94比13.00±1.63、12.80±1.13,P<0.05或P<0.01),而对照组与D0.4组之间均无差异.3组患者术前及术毕PET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对照组呛咳反应和恶心呕吐发生率(16.7%、13.3%)均明显高于D0.4组(3.3%、0)和D0.8组(0、0);3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 麻醉诱导后30 min泵入0.4μg/kg右美托咪定可使甲状腺手术全麻患者苏醒期HR和血压更平稳,且
239-243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三)

243-243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丙酮酸钠林格液对50%总体表面积烧伤休克犬静脉补液时血流动力学和器官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 比较丙酮酸钠林格液和乳酸钠林格液对烧伤休克犬血流动力学及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 28只Beagle犬制备成5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单纯烧伤组(NR组,n=8)伤后不补液;乳酸钠林格液组(RL组,n=10)和丙酮酸钠林格液组(RP组,n=10)于伤后30 min根据Parkland公式经颈外静脉分别输注乳酸钠林格液或丙酮酸钠林格液.在动物清醒状态下,观察伤前和伤后2、6、8、12、24 h血流动力学、器官功能指标及生存情况.结果 伤后24 h,NR组动物全部死亡,RL组、RP组全部存活.与伤前比较,NR组、RL组、RP组伤后2h平均动脉压(MAP)、心排血指数(CI)、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即显著降低[MAP (mmHg,1 mmHg=0.133 kPa):45.33±7.78比141.67±5.98,91.33±10.25比142.33±6.16,98.67±9.54比142.83±5.47;CI(mL· s-1·m-2):8.17±0.83比48.34±3.33,16.84±2.17比47.34±1.67,19.00±1.50比47.34±1.33;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mmHg/s):426.83±51.91比1 372.50±39.61,594.00±88.23比1 363.83±44.92,645.00±66.82比1 395.83±19.49,均P< 0.05],外周血管阻力(SVR)及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Cr)、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二胺氧化酶(DAO)等器官功能指标均显著升高[SVR(kPa·s· L-1):1 322.50±36.37比281.45±8.84,777.50±41.84比289.72±6.70,571.40±40.01比286.27±8.66;ALT (U/L):89.50± 4.11比40.57±3.63,89.25±4.88比37.92±2.62,86.30±5.61比38.47±3.50;Cr(μmol/L):75.62±4.61比41.58±2.78,77.00±5.92比46.55 ±3.17,74.13 ±2.56比45.65±1.83;CK-MB (kU/L):13.122±0.282比1.557±0.009,8.885±0.272比1.497±0.009,8.692±0.180比1.490±0.005; DAO(kU/L):2.26±0.14比0.25±0.02,1.50±0.07比0.25±0.01,1.37±0.07比0.25±0.02,均P<0.05].烧伤后NR组各指标持续恶化,直至死亡.两静脉补液组血流动力学及器官功能指标逐渐恢复,其中RP组CI、SVR、DAO于伤后2h起即显著优于RL组(均P<0.0
244-248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科研新闻速递

牛磺罗定在成人中进行家庭肠外营养的观察研究:开放、随机、临床对照试验

摘要: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降低家庭肠外营养(HPN)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s)风险的办法,而日前一些研究显示牛磺罗定有这方面的作用,但以往的研究对象主要是CRBSIs高发病风险人群。
248-248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地震儿童截肢伤员血清酶学检查指标初步分析

摘要:目的 回顾分析地震中儿童截肢伤员的血清酶学检查结果,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 从2008年四川汶川和2013年四川芦山两次特大地震150例地震创伤患儿中,选择血清酶学检查结果完整的、以肢体外伤为主的患儿45例,分为3组:截肢组6例、骨筋膜室切开减压组5例、普通创伤组34例.统计各组患儿的血清酶学检查数据,配对后进行统计分析.以同期随机选取的10例非地震创伤的骨科患儿作为对照;以20例成人地震截肢伤员作为对照.结果 各组地震创伤患儿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等血清酶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S=15.474,P<0.001;FASTT=10.770,P<0.001;FALT=12.799,P<0.001;FCK=12.848,P<0.001;FLDH=13.126,P<0.001;FHBDH=13.186,P<0.001),以截肢组患儿升高最为明显;且儿童截肢组AST、LDH、HBDA明显高于成人截肢组,而ALT、CK略为升高.血清酶学指标对病情及预后的正确判断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统计中还发现,CK是一个对急性重症创伤患者特别是伴随严重软组织损伤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的极其敏感的生化检查指标,在各组病例中增高极为显著,CK可从非地震创伤组的(129±62) U/L升高到地震截肢组的(44208±39 788) U/L,超过300多倍,增高极为显著,其中有的患者最高值竟达到117 513 U/L,超过840倍.而一旦及时进行了截肢手术或骨筋膜室切开减压等治疗处理后,患儿的CK值又会迅速下降,直至正常.结论 完善而连续的血清生化检查在急性重度创伤儿童的治疗过程中极为必要,对临床医生正确判断病情并确定治疗方案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249-252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学术活动预告

2014年同济机械通气论坛暨重症呼吸治疗高级培训班及体外心肺支持技术ECMO培训班通知

摘要:由同济大学医学院主办,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肺科医院、东方医院和同济医院共同承办的2014年同济机械通气论坛暨重症呼吸治疗高级培训班及体外心肺支持技术ECMO培训班[项目负责人:张翔宁,编号:2014—03—02—051(国)和2014—04—11-069(国)],将于2014年6月5日至9日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举行。
252-252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小儿脓毒性休克容量复苏应用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比较晶体液单用与加用白蛋白两种液体疗法在小儿脓毒性休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河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63例脓毒性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后1h内液体复苏治疗中是否给予白蛋白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于入院后30 min内输入生理盐水20 mL/kg后再给予白蛋白1 g/kg进行复苏治疗;对照组30例,入院后30 min内输入生理盐水20 mL/kg,并根据液体治疗的反应情况继续给予生理盐水扩容.其他抗感染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原则相同.比较两种方法治疗患儿的第一小时输液量、循环稳定时间、肺水肿发生率及达标后0、6、12h血乳酸水平,并计算血乳酸清除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第一小时输液量明显减少对照组(mL:41.56±10.50比57.24±7.54,t=4.596,P=0.000);达到循环稳定时间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n:219.87±70.23比287.10±67.00,t=2.047,P=0.360);肺水肿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6.1%(2/33)比10.0%(3/30),x2=2.272,P=0.259].两组随复苏时间延长,乳酸水平逐渐下降,乳酸清除率逐渐升高;在复苏后0h、6h,观察组乳酸水平(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0 h:3.65 ±2.84比5.72±2.11,t=1.940,P=0.046;6 h:2.12±1.21比4.09±1.45,t=2.892,P=0.005],乳酸清除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0 h:(0.38±0.15)%比(0.18±0.09)%,t=1.447,P=0.018;6 h:(0.62±0.14)%比(0.51±0.11)%,t=1.920,P=0.047];在复苏后12h,观察组与对照组间乳酸(mmol/L:1.46±0.39比1.54±1.90,t=0.450,P=0.072)及其清除率[(0.78±0.19)%比(0.77±0.18)%,t=0.091,P=0.9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脓毒性休克患儿容量复苏时给予白蛋白,能使循环更早稳定,无肺水肿发生,提升难治性脓毒性休克抢救成功率.
253-257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常用的不需要标注中文的缩略语(四)

257-257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开腹手术中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围手术期炎症反应和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开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炎症反应的抑制和对器官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单肓、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纳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年龄18 ~ 8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评估分级Ⅰ~Ⅲ级、欲行择期开腹手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分别在麻醉诱导后以2 mL/min的速度持续输注0.9%生理盐水200 mL或血必净注射液2 mL/kg+ 0.9%生理盐水100 mL.所有患者均于麻醉诱导前(T1)、术毕(T2)、术后12 h(T3)或术后3d凌晨5点(T4)取血,测定体温、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肝肾功能、空腹血糖(Glu)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血必净的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T3时体温、T3与T1体温差值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36.70 ±0.37比37.38±0.47,t=6.199,P=0.000;0.07±0.50比0.85±0.58,t=5.598,P=0.000).两组患者术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RP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T3时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明显降低[ALT (U/L):17.56±9.80比88.60±179.76,AST(U/L):27.53±13.12比84.16±151.14,TBil(μmol/L):15.46±9.79比25.63±25.33,均P<0.05];而两组结合胆红素(CB)、尿素氮(BUN)、肌酐(Cr)、Gl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IL-6均呈升高趋势,其中治疗组T2时IL-6水平(ng/L)明显低于对照组(41.42±59.74比124.84±119.66,t=3.405,P=0.001).两组T4时HMGB1水平均较T1时下降,仅治疗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g/L:22.03±15.73比45.09±33.79,P<0.05);组间差异不明显.试验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 开腹手术麻醉中应用血必净注射液能显著减轻围手术期炎症反应,�
258-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