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9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国际交流、专题讨论、论著、研究简报、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临床病例讨论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市天和医院
  • 国际刊号:2095-4352
  • 国内刊号:12-1430/R
  • 出版地方:天津
  • 邮发代号:6-58
  • 创刊时间:1989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05
  • 综合影响因子:1.30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3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心肺复苏专题

从心肺复苏到延续性生命支持

摘要:19世纪50年代初,呼吸衰竭(呼衰)意味着患者不能生存。脊髓灰质炎在北欧流行期间,哥本哈根感染科主任与麻醉科主任共同合作治疗呼吸麻痹患者。他们摒弃传统的“铁肺”,用呼吸机进行间歇性正压通气方法降低患者病死率,推动了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发展。这个传奇故事一时广为传诵。然而,人的生命器官和功能相互关联,有呼吸功能,没有血液循环,行吗?心搏骤停,怎么办?必须同时重建呼吸和血液循环,对于这两者不能有取舍。这就是Peter Safar教授倡导的心肺复苏(CPR)。
65-65

转化医学与心肺复苏的研究

摘要:医学研究是为了探索疾病发生发展及治疗等规律的科学,由于人类的特殊性,无法在人体内进行试验来研究其机制,因此就需要借助动物,如大鼠、小鼠、猪、犬等作为实验对象,由此能获得无法在人体获得的数据。在此基础上逐渐成熟,再经过人体试验,确保无误后逐渐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为病患服务。由此应该说,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二者循环往复才能促使医学发展进步,为人类战胜疾病更好地服务。但事实是由于历史或其他原因,在医学研究中逐渐形成了基础研究仅是为研究而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为,临床而临床,二者形成了两条平行线,结果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66-67

开辟经腹心肺复苏新途径

摘要:1960年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提出,标志着现代心肺复苏(CPR)的开始,经过50余年的探索实践,院内CPR的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虽有提高,但患者的生存率却不理想。因此,需要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跟现代医学的前沿技术,立足于临床CPR工作中的实际需求,不断开辟CPR的新途径,完善和发掘CPR适宜技术与方法,进一步提高CPR患者的生存率,可谓是我们急救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艰巨任务。
68-69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科研新闻速递

院内心搏骤停后复苏时间与患者存活的关系:一项观察性研究

摘要: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心搏骤停,到底应该实行多长时间心肺复苏(CPR)后才可以放弃抢救尚不清楚。最近美国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以了解复苏持续时间是否在不同医院之间有所不同,是否复苏持续时间较长能提高患者存活率。该研究收集了2000年至2008年美国435家医院的64339例心搏骤停患者,通过计算每家医院非幸存者平均复苏时间作为衡量这个医院整体趋势。应用多层次的回归模型来评估复苏持续时间和风险调整后的生存之间的相关性。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指标是患者的存活情况。
69-69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学术活动预告

2013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交流会征文通知

摘要: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承办的2013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交流会拟定于2013年9月在天津市召开。征文内容包括: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的基础、临床科研进展和技术交流;脓毒症的国际、国内研究成果交流、回顾和展望;中西医结合急救医学治疗的新技术、新进展、新成果推广;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治疗。
71-71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科研新闻速递

一种防止心肺复苏过程中床垫压缩的新方法

摘要:实施心肺复苏术时,床垫的压缩会导致心肺复苏回馈装置高估心肺复苏过程中胸腔的按压深度。为此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研究,发现实施心肺复苏术前应用一种乙烯塑料罩盖住床垫,并用真空泵压缩后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让27名受试者在不同床垫上[传统床垫(CONV组)、加底板的床垫(BB组)、加乙烯塑料罩并进行真空泵压缩的床垫(VAC组),每组9名]进行心肺复苏模拟测试。研究人员分别对床垫的压缩深度和胸腔的压缩深度进行测量。
75-75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心肺复苏专题

4℃生理盐水诱导低温对猪心搏骤停复苏后肾脏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4℃生理盐水诱导的低温状态对心搏骤停(CA)复苏后肾脏的影响。方法将猪致心室纤颤(VF)4min后给予标准心肺复苏(CPR),按随机数字表法将自主循环恢复(ROSC)猪分为两组(n=5),低温组给予4℃生理盐水,以1.33ml·kg-1·min-1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22min后以10ml·kg-1·min-1的速度维持4h;常温组同法给予常温生理盐水。于CA前基础状态和ROSC后各时间点监测血流动力学、氧代谢指标;取血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于ROSC后24h处死动物取肾脏组织,检测ATP酶活性,并于光镜及电镜下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4℃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泵入可使中心体温较基础状态最多下降1.5℃,心排血量有所降低,对ROSC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冠状动脉灌注压无明显影响,而氧摄取率较常温组降低。常温组ROSC 2h、4h BUN(mmol/L)和Cr(μmol/L)均较CA前明显升高(BUN:3.80±0.79、4.12±0.85比3.11±0.48.Cr:94.43±18.25、94.15±14.03比79.70±16.03,均P〈0.05);低温组无明显变化,与常温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低温组ROSC 24h肾脏Na+-K+-ATP酶(μmol·mg-1·h-1)、Ca2+-ATP酶(μmol·mg-1·h-1)活性虽较常温组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78±0.664比3.190±0.789,1.727±0.772比2.630±0.816,均P〉0.05)。与常温组相比,低温组肾脏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且线粒体结构完整。结论CPR后持续快速静脉泵入4℃生理盐水可在短时间内造成机体亚低温环境,维持复苏后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稳定,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76-79

胞二磷胆碱提高心肺复苏效果和减轻心肌损伤的作用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胞二磷胆碱在心肺复苏(CPR)中对于提高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和减轻心脏损伤的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SD大鼠分为对照组(未窒息,5只)、模型组(10只)、肾上腺素组(10只)、胞二磷胆碱组(10只),用窒息法复制心搏骤停(CA)动物模型并进行CPR,各组分别于复苏前5min和复苏开始时给2次药,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CPR期间及复苏成功后2h内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然后处死大鼠取心脏组织,检测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评估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情况。结果胞二磷胆碱组和肾上腺素组ROSC率高于模型组(90%、80%比20%,均P〈0.01),平均复苏时间(S)显著短于模型组(53±10、55±9比95±7,均P〈0.01);复苏后2h末心率(HR,次/min)、平均动脉压(MAP,mmHg,1mmHg=0.133kPa)均显著高于模型组(HR:222.78±41.55、167.75±11.76比131.50±0.70,MAP:36.53±8.69、39.30±6.45比30.19±5.15,均P〈0.01)。胞二磷胆碱组复苏后心功能[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逐渐平稳并显著高于模型组和肾上腺素组;肾上腺素组虽高于模型组,但下降趋势明显。胞二磷胆碱组Na+-K+-ATP酶(μmol·mg-1·h-1)和SOD活性(U/mg)显著高于模型组和肾上腺素组(Na+-K+-ATP酶:7.35±0.20比5.11±0.69、4.70±0.41,SOD活性:320.65±47.25比225.79±24.64、253.67±12.00,均P〈0.01),而MDA含量(mmol/mg)显著低于模型组和肾上腺素组(8.19±1.64比16.59±1.27、14.65±0.93,均P〈0.01),且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模型组和肾上腺素组上述各指标也无明显差异。结论胞二磷胆碱可提高CPR成功率,并且与肾上腺素相比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复苏后心�
80-83

高血压灌注对猪心肺复苏后胃肠组织超微结构和酶学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猪心肺复苏(CPR)后高血压灌注对胃肠组织超微结构和酶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直流电致实验猪心室纤颤(室颤)4min后行CPR。复苏成功的10只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和高血压灌注组(n=5),后者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血压,使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室颤前基础状态的130%。于复苏前后测定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及胃肠组织ATP酶活性,并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组织结构。结果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2h、4h高血压灌注组与对照组DAO水平均较室颤前明显升高(高血压灌注组:15.66±2.24、15.76±0.95比8.38±0.70,对照组:14.87±1.34、13.85±0.52比9.92±0.78,均P〈0.05);而两组间均无差异。ROSC后24h高血压灌注组胃组织Na+-K+-ATP酶(μmol·mg-1·h-1)和Ca2+-ATP酶(μmol·mg-1·h-1)明显高于对照组(Na+-K+-ATP酶:6.07±1.49比2.89±1.48,Ca2+-ATP酶:7.67±1.86比3.07±150,均P〈0.05);而两组间肠组织中ATP酶活性无明显差异。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高血压灌注组胃肠黏膜结构、线粒体损伤均轻于对照组。结论CPR后出现消化道功能受损、能量代谢异常、血清DAO水平升高、肠微绒毛破坏;高血压灌注能够改善能量代谢、减少黏膜损伤,对消化道具有保护作用。
84-87

山莨菪碱对心搏骤停家猪线粒体途径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对心搏骤停(CA)家猪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3只雄性家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肾上腺素组(n=9)、山莨菪碱组(n=9)、对照组(n=5),用交流电刺激法诱发心室纤颤(室颤)建立CA模型。于CA前基础状态、CA8min及自主循环恢复(ROSC)即刻、30min和24h留取血标本,ROSC 24h处死动物留取心肌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和心肌细胞色素C(CytC)、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蛋白含量;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改变;荧光染色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山莨菪碱组ROSC率较肾上腺素组提高了22.22%(77.78%比55.56%,P〉0.05),复苏成功的动物均存活24h。随着ROSC时间的延长,肾上腺素组和山莨菪碱组血浆CytC和caspase-3蛋白含量明显增高,且高于对照组;其中山莨菪碱组ROSC 30min、24h血浆CytC蛋白含量(nmol/L)较肾上腺素组明显减少(48.68±19.50比77.51±29.87,48.98±20.26比82.11±25.09,均P〈0.05);两复苏组间ROSC后各时间点心肌CytC及血浆和心肌caspase-3蛋白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肾上腺素和山茛菪碱均能明显减轻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以山莨菪碱组作用更好,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0.15±0.04)%比(0.37±0.04)%,P〈0.01]。结论山莨菪碱可能通过减少CytC蛋白表达量及减轻复苏后心肌线粒体损伤程度来保护心肌细胞、抑制线粒体途径的心肌细胞凋亡。
88-91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科研新闻速递

对高危儿童父母进行心肺复苏培训:救命的法宝

摘要: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更容易发生心搏骤停,如果能及时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CPR),心搏骤停患儿的预后将会明显改善。为此,最近有学者进行了一项研究,以评价一个CPR培训软件(CPR Anytimetm Kit)的培训效果。在患儿出院前,研究人员向患儿父母提供此软件,并在出院后1、3、6个月和1年进行电话随访,评估父母对CPR相关知识及技术的掌握程度。
91-91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心肺复苏专题

弥散加权成像观察去甲肾上腺素诱导的高血压灌注对心搏骤停猪脑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高血压灌注心搏骤停猪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脑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电刺激建立猪心室纤颤(室颤)模型,室颤4min后给予标准心肺复苏(CPR),将ROSC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只。高血压灌注组立即给予去甲肾上腺素(NE)使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室颤前血压的130%;正常灌注组给予NE维持MAP为室颤前水平;两组均监测4h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于室颤前及ROSC后1h、3h用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扫描大脑顶叶皮质,观察脑功能成像的动态变化;于复苏后24h制备脑组织切片,观察顶叶的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灌注组比较,高血压灌注组于ROSC后不同时间点心率(HR,次/min)、MAP(mmHg,1mmHg=0.133kPa)、心排血量(CO,L/min)、冠状动脉灌注压(CPP,mmHg)均出现升高趋势(ROSC30 min HR:167±8比140±15,ROSC 1h MAP:131±9比108±10,ROSC 1h CO:4.9±0.1比3.4±0.5,ROSC 2h CPP:118±12比88±1,P〈0.05或P〈0.01)。两组复苏前后DWI未见明显异常;复苏后大脑皮质表观弥散系数(ADC)均呈下降趋势,正常灌注组下降趋势较高血压灌注组明显。光镜下观察高血压灌注对脑的保护作用优于正常灌注组。结论高血压灌注可引起心搏骤停猪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增加脑血流量,对脑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92-95

插入式腹主动脉按压对心搏骤停兔复苏效果的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插入式腹主动脉按压心肺复苏法(IAAC—CPR)作为一种新的心肺复苏(CPR)方法,能否改善心搏骤停(CA)兔的复苏效果。方法28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心肺复苏组(STD—CPR,胸外按压)和IAAC—CPR组(于胸外按压间歇期给予腹主动脉按压),每组14只。冰氯化钾诱导CA模型,CA持续3min后实施复苏。持续监测动物心电图、血流动力学指标,记录两组动物基础状态及复苏过程中主动脉收缩压、右房压直至实验结束;比较两组动物平均动脉压(MAP)、冠状动脉灌注压(CPP)和自主循环恢复(ROSC)等指标。结果与STD—CPR组比较,[AAC—CPR组复苏2min内(无升压药物干预)MAP(mmHg,1mmHg=0.133kPa)明显升高(30S:46.0±12.6比30.0±12.2,60s:57.0±15.6比31.9±9.7,90s:61.9±14.4比36.0±9.8,120s:63.1±12.6比37.8±11.1,均P〈0.05);CPP(mmHg)也明显升高(30s:29.9±17.4比14.1±11.0,60S:43.1±22.4比14.3±9.8,90S:46.7±20.1比15.9±7.7,120s:50.5±21.0比17.3±9.9,均P〈0.05);ROSC时间(S)明显提前(212.1±43.4比307.3±51.2,P〈0.05),复苏成功率明显升高(85.7%比42.8%,P〈0.05);ROSC率和24h、48h存活率也均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动物实验后尸检未见明显腹部器官损伤。结论于胸外按压间歇期给予腹主动脉按压(即IAAC—CPR),能增加CA兔的MAP、CPP及复苏成功率,有效改善复苏预后。
96-98

心肺复苏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时呼吸机潮气量与气道高压报警值设置的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时设置呼吸机不同潮气量(VT)与气道高压报警值对心肺复苏(CPR)效果的影响。方法将重症医学科中40例呼吸、心搏骤停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小VT通气组与常规VT通气组。两组均采用容量控制模式,小VT通气组CPR开始后呼吸机VT设置为6—7ml/kg,高压报警值由40cmH2O(1cmH2O=0.098kPa)上调至60cmH2O;常规VT通气组CPR开始后VT值和高压报警值均保持不变(VT8-12ml/kg,高压报警值40cmH2O)。观察对比CPR过程中呼吸机实测VT、吸气峰压(PIP),10min、30min时血气分析和血乳酸,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CPR 10min后小VT通气组动脉血气分析中的5项指标[pH值、血氧分压(PaO2,mmHg,1mmHg=0.133kPa)、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mmHg)、HCO3-(mmol/L)、血氧饱和度(SaO2)]及血乳酸(mmol/L)均优于常规VT通气组(pH值:7.21±0.09比7.13±0.07,PaO2:45.35±5.92比40.70±4.70,PaCO2:57.10±7.59比61.60±5.47,HCO3-:18.50±3.50比14.75±2.65,SaO2:0.796±0.069比0.699±0.066,乳酸:7.07±1.60比8.13±1.56,均P〈0.05)。小VT通气组复苏成功率较常规VT通气组高(45%比15%,P〈0.05);PIP(cmH2O)较常规VT通气组低(37.25±7.99比42.70±7.40,P〈0.05);两组均未发现气压伤。结论CPR时呼吸机设置小VT(6~7ml/kg)并适当上调气道高压报警值比常规VT通气方法效果更好,且气压伤发生率未见明显增加。
102-105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科研新闻速递

低温疗法能保护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神经功能

摘要:心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的预后往往很差,而心肺复苏(CPR)及其后最初几个小时的干预尤其重要。有研究表明低温疗法对心搏骤停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可能是有益的,为此,奥地利学者进行了一项荟萃分析,以评价低温疗法对心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文献纳入标准为:所有有关低温疗法治疗心搏骤停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主要评价指标为:神经功能预后、患者的生存率及主要不良反应。结果:共有5篇文献被纳入本次研究,其中有3个研究的质量较好。
105-105

非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心搏骤停的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术中心搏骤停虽然少见,但一旦发生则往往是致命的。目前仍缺乏关于术中心搏骤停的相关流行病学数据,为此,美国学者进行了相关调查,以了解非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心搏骤停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情况。研究人员收集分析了2005年至2007年来自美国国家外科质量改善计划数据库的362767例非心脏病患者。结果发现,术中心搏骤停的发生率为7.22/10000。
105-105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心肺复苏专题

乌司他丁对改善猪心肺复苏后炎症反应和心肺组织损伤的作用

摘要:目的评价乌司他丁(UTI)对猪心肺复苏(CPR)后炎症反应和心肺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雌性家猪20只,通过程控刺激法复制心室纤颤(室颤)动物模型,室颤8min后开始CPR,自主循环恢复(ROSC)的家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UTI组复苏后即刻给予UTI 100kU溶于生理盐水5ml,缓慢注射,3h1次,直到复苏后24h;对照组复苏后应用生理盐水5ml作为对照。分别于室颤前基础状态及ROSC后即刻、3、12、24h抽取家猪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水平。ROSC后24h处死家猪,留取心、肺组织进行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20只家猪经过8min室颤后复苏成功15只。UTI组8只和对照组7只存活24h。复苏后两组炎症因子均逐渐回升,两组间室颤前和ROSC后即刻TNF-α、IL-1β、ICAM-1和VCAM-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TI组3h起TNF-α(ng/L)、IL-1β(n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NF—α:28.79±9.49比44.01±17.01,IL-1β:153.50±67.47比252.09±80.41,均P〈0.05),12h起ICAM-1(μg/L)、VCAM-1(μg/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CAM-1:11.05±5.11比17.09±5.69,VCAM-1:11.17±4.75比16.62±4.63,均P〈0.05)。ROSC后24h时UTI组心、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复苏后应用UTI可以明显减轻炎症反应和心肺组织损伤程度。
106-108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住ICU时间延迟的原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CABG术后住ICU时间延迟的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选择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CABG术后全部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分析。以术后住ICU时间〉3d者作为观察组,以术后住ICU时间〈3d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判断影响CABG术后住ICU时间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收治CABG术后患者68例,其中住ICU时间延迟者24例,发生率35.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低心排、心律失常、术后呼吸衰竭、术后急性肾衰竭、急诊手术及左房内径为CABG术后住ICU时间延迟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有术后呼吸衰竭[优势比(OR)=6.865,95%可信区间(95%CI)为1.322~35.559]为CABG术后住ICU时间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后呼吸衰竭是CABG术后住ICU时间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CABG患者危险因素的监控,可减少CABG术后患者住ICU的时间。
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