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9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国际交流、专题讨论、论著、研究简报、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临床病例讨论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天津市天和医院
  • 国际刊号:2095-4352
  • 国内刊号:12-1430/R
  • 出版地方:天津
  • 邮发代号:6-58
  • 创刊时间:1989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3.05
  • 综合影响因子:1.309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0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科研新闻速递

毒扁豆碱可抑制延迟复苏时乙醇中毒大鼠的器官损害

摘要:美国科研人员已经证实急性乙醇中毒并发失血性休克时交感神经的激活发挥了重要作用,立即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可在急性乙醇中毒并发失血性休克时避免神经细胞损伤及血压降低。由此假设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升高平均动脉压(MAP),抑制延迟复苏引起的器官功能损害。研究人员在雄性SD大鼠失血性休克[MAP 40mmHg(1mm Hg=0.133kPa)持续60min]之前进行预处理,
515-515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述评

应重视脓毒症的抗凝治疗

摘要:脓毒症(sepsis)患者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最常见的疾病人群,近1/3的脓毒症患者存在器官功能损伤或衰竭,病死率可达50%~70%。早期炎症介质的过度释放一直被认为是脓毒症发生发展的至关重要环节。因此,20多年来治疗严重脓毒症的重点主要是针对体内失控的炎症反应,包括各种炎症介质的单克隆抗体、各种致炎细胞因子的特异性抑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等。但是多项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结果均未证实这种抗炎治疗能够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516-517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对医学名词及术语的一般要求

摘要: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对于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在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
517-517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对来稿的一般要求

摘要: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导向性。要求资料真实、可靠,数据准确,必要时应进行统计学处理;文字精炼,层次清楚;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论清晰。应特别注意对研究过程和方法陈述的严谨性、逻辑关系的严密性、文字表述的流畅性。
517-517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急性胰腺炎肺损伤时肺组织Ⅱ型分泌型磷脂酶A2表达及清胰汤的干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诱发急性肺损伤(ALI)时肺组织Ⅱ型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Ⅱ)的表达及清胰汤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清胰汤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胰胆管逆行注射去氧胆酸钠建立SAP诱发ALI模型;假手术组仅剖腹翻动胰腺.清胰汤组于制模后30 min和12 h分别给予清胰汤10 ml/kg灌胃.术后24 h各组进行血气分析,测定血清淀粉酶、sPLA2含量及肺组织湿/干重(W/D)比值;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肺组织sPLA2-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并观察肺、胰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显著降低[PaO2(mm Hg,1 mm Hg=0.133 kPa):79.24±5.84比96.78±3.81,pH值:7.269±0.054比7.391±0.054],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清淀粉酶、肺W/D比值、血sPLA2显著升高[PaCO2(mm Hg):47.57±2.55比27.69±1.02,血清淀粉酶(U/L):7 144.19±727.91比1 193.41±192.54,肺W/D 比值:8.57±2.45比3.70±0.90,血sPLA2(nmol·min^-1·ml^-1):45.13±6.0比29.94±6.39],肺sPLA2-ⅡmRNA(1.28±0.21比0.80±0.08)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清胰汤组PaO2、pH值明显升高[PaO2:(88.16±5.07) mm Hg,pH值:7.322±0.039],PaCO2、血清淀粉酶、肺W/D比值、血sPLA2明显降低[PaCO2:(33.13±2.14) mm Hg,血清淀粉酶:(4 283.51±527.52) U/L,肺W/D比值:4.05±0.52,血sPLA2:(28.00±4.78) nmol·min^-1·ml^-1],且肺sPLA2-ⅡmRNA(0.89±0.08)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清胰汤组肺、胰组织病理改变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 SAP时肺组织sPLA2-Ⅱ表达增高可能是ALI的发病机制之一;清胰汤可能在转录水平抑制sPLA2-Ⅱ的表达,从而保护肺功能.
518-521

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内稳态影响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评价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的影响程度.方法 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 ,对入院的22例SAP急性期患者根据设定的液体复苏目标进行液体复苏,比较患者复苏前后血气分析、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的变化,并分析复苏液体总量与血Cl^-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2例SAP患者平均复苏时间(15.0±2.4) h;复苏液体总量3 459~4 203 ml,平均(3 910±102) ml.液体复苏后血Na^+(mmol/L)和血Cl^-(mmol/L)均较复苏前升高(Na^+:145.83±1.85比139.67±2.25,Cl^-:117.33±1.64比101.83±1.77,均P〈0.05),血pH值、血细胞比容(Hct)、阴离子隙(AG,mmol/L)、血乳酸(mmol/L)较复苏前下降(pH值:7.39±0.02比7.42±0.02,Hct:35.63±1.58比46.85±2.38,AG:8.02±1.21比14.47±0.89,血乳酸:1.10±0.18比1.97±0.15,P〈0.05或P〈0.01);血Cl-与复苏液体总量之间存在正相关(r=0.720 8,P〈0.01).结论 对SAP患者应制定适宜的液体复苏目标,控制晶体液输入总量,在液体复苏同时,应注意监测患者内环境的变化.
522-524

高压氧对急性胰腺炎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胰腺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胰腺炎(AP)时是否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及高压氧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6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高压氧治疗组,后两组均采用胰管结扎法制备AP模型,制模后每组再随机分为术后1、3、7 d 3个亚组,每个亚组8只.高压氧治疗组制模当日即进行2.5 atm(1 atm=101.325 kPa)高压氧干预,每日1次,每次2 h.于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取胰腺组织电镜下观察细胞核、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并进行评分.结果 术后1 d模型组、高压氧治疗组血淀粉酶即显著低于假手术组.模型组术后CD4^+、CD8^+及CD4^+/CD8^+比值均明显降低,提示AP时可能存在免疫功能抑制.经过7 d的高压氧治疗,CD4^+细胞于术后3 d、7 d明显升高[(27.92±2.10)%比(20.79±2.80)%,(26.58±4.50)%比(17.76±4.40)%],CD8^+于术后7 d明显升高[(25.32±3.70)%比(22.46±3.10)%],CD4^+/CD8^+比值于术后3 d、7 d明显升高(1.07±0.14比0.86±0.15,1.04±0.11比0.79±0.12,P〈0.05或P〈0.01).电镜下观察发现,高压氧治疗组胰腺组织细胞核、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病理评分(分)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10.8±1.6比17.9±1.7,22.1±1.6比27.5±1.3,16.8±1.0比29.3±0.8,21.2±1.4比28.7±1.2,均P〈0.01).结论 本研究显示,7 d的高压氧治疗对胰腺超微结构及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和CD4^+/CD8^+比值有改善作用,可能通过改善细胞免疫功能对胰管结扎诱导的AP起到一定治疗作用.
525-527

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核转录因子-κB转导通路在脓毒症所致内皮细胞凝血功能障碍中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核转录因子-κB(p38MAPK/NF-κB)是否参与了脓毒症所致的内皮细胞凝血功能障碍.方法 选取22例脓毒症患者血浆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以8名健康人血浆刺激HUVEC 60 min作为阴性对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为阳性对照.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法检测p38MAPK和NF-κB的磷酸化.结果 脓毒症患者血浆TNF-α水平(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155.68±89.74比5.00±0.47,P〈0.01).与20%的健康人血浆比较,用20%的脓毒症患者血浆刺激HUVEC后,组织因子(TF,μg/L)于180 min时达高峰(5.87±0.14比1.25±0.11,P〈0.0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μg/L)于120 min达到高峰(9.59±0.07比3.59±0.06,P〈0.01)并随后下降.用20%的脓毒症患者血浆刺激HUVEC后p38MAPK和NF-κB发生活化,p38MAPK的活化早于NF-κB(2 min比5 min);加入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39063后,NF-κB的磷酸化和核移位受阻.结论 p38MAPK/NF-κB转导通路在脓毒症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528-532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启事

中华医学会与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续签“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数据库”独家合作协议

摘要:中华医学会与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方数据)达成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数据库”独家战略合作已成功运行3年,新一轮的独家合作协议已于2010年6月底续签。中华医学会旗下遍布全国24个省、直辖市的123种医学期刊的数字化信息网络传播权继续独家授予万方数据,双方将继续践行“传承百年经典,铸就精品中华期刊群;再现世纪华章,打造医学信息新航母”的战略目标。
532-532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大肠杆菌菌血症患者血液培养细菌生长速度与临床指标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与大肠杆菌菌血症患者细菌快速生长相关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治疗的大肠杆菌菌血症患者的临床数据以及细菌学资料,应用血液培养阳性报警时间(TTP)作为反映细菌生长速度的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研究细菌生长速度和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对影响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共有112例大肠杆菌菌血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25例在住院期间死亡,病死率为22.3%.细菌快速生长(TTP≤7 h)组(20例)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40.0%比15.2%)、原发性菌血症发生率(40.0%比18.5%)以及住院病死率(45.0%比17.4%)均明显高于细菌缓慢生长(TTP>7 h)组(92例,均P〈0.05).死亡组(25例)TTP≤7 h(36.0%比12.6%)、活动性恶性肿瘤(44.0%比24.1%)、中性粒细胞减少(36.0%比14.9%)、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48.0%比24.1%)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存活组(87例,均P〈0.05).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TP≤7 h[相对危险度(OR)3.412,95%可信区间(95%CI)1.181~9.856,P=0.023]、产ESBL菌株(OR 2.545,95%CI 0.977~6.625,P=0.056)为影响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大肠杆菌菌血症患者体外血液培养细菌生长速度与中性粒细胞减少以及原发性菌血症发生率相关,TTP≤7 h、产ESBL菌株是影响患者住院病死率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
533-536

重症监护病房内床边钳扩气管切开术的成本效益比及安全性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师行床边钳扩气管切开术(FDT)的效率、安全性和成本效益比.方法 为83例需长期保留人工气道的ICU患者行床边FDT,统计分析FDT从临床决定到执行的时间、手术耗时、手术费用以及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与同期102例本院手术室行外科气管切开术(ST)患者的平均费用进行比较.结果 83例患者成功完成FDT;FDT从临床决定到执行的时间为(11.5±8.5) h,手术耗时(14.5±5.5) min,手术费用(1 560±340)元;手术费用低于同期本院手术室102例行ST患者的平均费用(2 600±450)元(P〈0.05).83例患者FDT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66%和2.41%;术后28 d死亡9例.结论 ICU内床边FDT安全、高效,具有较好的成本效益比.
537-539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科研新闻速递

颅脑外伤严重度分级对创伤后病死率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澳大利亚学者为了研究颅脑外伤严重度分级在评估神经创伤引起的病死率时的重要性,对颅脑外伤后6个月和9年的病死率进行回归性队列分析。研究人员选择澳大利亚神经创伤中心1994年至2002年683例成人神经创伤后死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按颅脑外伤严重度分级来评估颅脑外伤后6个月和9年的病死率,其中636例患者(93.1%)存在颅脑外伤。
539-539

拟多肽抗生素以假单胞菌的生物外膜为靶产生抗菌活性

摘要:耐药的病原微生物已构成威胁人类健康的突出问题,新型作用机制的抗生素成为科学界研究和关注的重点。日前苏黎世大学化学学院的研究人员以内源性抗微生物多肽Ⅰ为基础合成了拟多肽家族抗生素。他们经过数轮优化处理合成的前导化合物对革兰阴性的假单胞菌敏感但对其他革兰阴性或阳性的细菌不敏感。生物化学和基因学的研究证明拟多肽通过非溶解细胞膜的作用机制,识别作为靶子作用于细胞外膜的beta—barrel结构蛋白LptD的同系物,其合成的抗生素在脓毒症大鼠感染模型上呈现抗菌活性。这一抗生素家族针对耐药的假单胞菌可能提供重要的治疗方法。
539-539

静脉注射硫化氢不能改善失血性休克猪的存活率

摘要:以往研究提示低温可改善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生存率,吸入硫化氢可降低小鼠和兔的体温并降低其新陈代谢。曾有假说称静脉注射硫化氢可以降低体温及氧耗量,从而改善失血性休克猪的生存率,近日英国学者就此假说进行了实验。他们以器官损伤指标[如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PK)、肌酐和肌钙蛋白等]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并通过监测蛋白硫醇的水平观察硫化氢在体内的代谢。
542-542

失血性休克引起的炎症反应可影响Toll样受体9在骨髓源性细胞和实质细胞中的信号转导

摘要:美国学者研究发现,由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导致的炎症反应可最终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关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途径诱发炎症的机制尚未明确。研究人员假设DNA传感器Toll样受体9(TLR9)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后的炎症信号反应中发挥作用。研究者利用小鼠建立了一个TLR9的无功能突变模型,证明TLR9在双侧股骨骨折的失血性休克模型中可作用于原始细胞中的操纵因子导致肝细胞损伤;研究中发现循环血液中DNA含量和组织的损伤程度呈正相关。
542-542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重症肺炎患者核转录因子-κB DNA结合活性变化及血必净注射液的干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重症肺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血必净注射液的干预效应.方法 重症肺炎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14例,血必净干预治疗组16例,后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7 d;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3 d、7 d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NF-κB DNA结合活性、炎症介质及凝血指标水平,同时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以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两组重症肺炎患者NF-κB DNA结合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含量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短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干预治疗组治疗7 d NF-κB DNA结合活性(灰度值)显著降低(66.60±36.23比79.90±39.11),TNF-α(ng/L,25.81±11.67比33.78±13.36)、PCT(μg/L,1.91±1.09比2.96±1.80)、CRP(mg/L,20.01±7.21比26.59±10.66)、Fib(g/L,4.02±1.26比5.09±1.43)、D-二聚体(mg/L,0.24±0.06比0.31±0.11)均明显下降,治疗3 d时TT(s)即明显延长(15.68±1.89比14.65±1.33),7 d时APACHEⅡ评分(分,15.81±3.47比17.93±3.05)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前及治疗3 d、7 d NF-κB DNA结合活性分别与TNF-α含量(r1=0.373,r2=0.362,r3=0.419)、PCT含量(r1=0.800,r2=0.716,r3=0.920)、CRP含量(r1=0.368,r2=0.441,r3=0.366)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 重症肺炎患者NF-κB活化,凝血功能紊乱,NF-κB参与调控炎症反应;血必净注射液可减轻重症肺炎的全身炎症反应,可能与其抑制NF-κB活化及抗凝机制有关.
543-546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启事

关于召开论文写作、审稿及编辑能力培训班的通知

摘要:为了提高广大读者、作者以及医学科研工作者的科研能力和撰写医学论文的水平,提升年轻编辑的工作能力,规范审稿标准。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编辑工作委员会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杂志社承办的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项目编号:380500589)“论文写作、审稿及编辑能力培训班”将于2010年10月31日至11月5日在天津召开,参加者将授予部级继续教育学分8分。
552-552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临床医学类及中医学与中药学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前10位排序表

55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