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12-1430/R 国内刊号
  • 2095-4352 国际刊号
  • 3.0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是中华医学会;天津市天和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9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国际交流、专题讨论、论著、研究简报、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临床病例讨论。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8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咪唑安定和丙泊酚联用对危重患者镇静-遗忘作用的研究449-451

摘要: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和丙泊酚联用对危重患者镇静一遗忘作用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行机械通气2~4d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咪唑安定组和咪唑安定加丙泊酚联用组,每组20例。分别于用药后1、2和3d唤醒患者并出示不同颜色、图形、数字的卡片,于患者停用机械通气完全清醒后评估药物对其镇静-遗忘作用的影响。结果①丙泊酚、咪唑安定和联用组分别有70%、95%和90%的患者产生遗忘,停药30min后患者均恢复记忆。②咪唑安定组静脉推注负荷量药物起效的时间[(5.1±2.8)min3和停药清醒后拔除气管插管的时间[(2.7±0.3)h3均较丙泊酚组[(2.7±1.1)min、(0.7±0.2)h3、联用组[(3.1±1.3)min、(1.2±0.6)h3明显延长(P均〈0.01);丙泊酚组和联用组药物起效时间和停药清醒后拔除气管插管时间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⑧镇静费用咪唑安定组[(1200±112)元]和联用组[(1300±132)元]接近,丙泊酚组[(2100±125)元]高于咪唑安定组约75%(P〈0.01)。结论丙泊酚与咪唑安定联合用药既可确保患者产生镇静-遗忘效应,减少各自的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又有利于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可能是ICU危重患者较好的镇静一遗忘治疗方案。

前肾上腺髓质素作为脓毒症危险分层新标志物的探讨452-455

摘要:目的探讨前肾上腺髓质素(pro—ADM)在脓毒症预测和危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方法将51例人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的危重病患者按国际脓毒症标准分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25例)、脓毒症组(12例)、严重脓毒症组(9例)、脓毒性休克组(5例)4组。取静脉血,采用新型夹心免疫荧光测量法检测pro—ADM浓度,并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相比较。结果①SIRS组、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血浆pro—ADM浓度逐渐升高,分别为0.34、2.23、4.57和8.21肛g/L,其中以脓毒性休克组pro—ADM浓度最高(P均〈0.05);②在所有脓毒症患者中,与其他标志物相比,死亡患者的pro—ADM浓度比存活患者明显升高(2.01ug/L比9.75#g/L,P〈0.05),APACHEⅡ评分也明显升高(23.44分比38.21分,P%0.05);③在脓毒症存活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中,pro—ADM、PCT、APACHEⅡ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0.81和0.81)较CRP和IL-6(分别为0.53和0.71)明显增多。结论pro—ADM浓度测定在脓毒症的预测和危险分层中是一个新的有用的标志物。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启事
《麻醉相关并发症处理手册》出版455-455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谷氨酰胺在体内/外对巨噬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456-460

摘要:目的观察谷氨酰胺(Gln)在体内/外条件下对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及热休克蛋白(HsP)表达的影响,探讨G1n在脓毒症时抑制体内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实验1:将培养的腹腔巨噬细胞株RAw264.7分为Gln0、0.5和8mmol/I。3组,分别于内毒素脂多糖(LPS)刺激后0、1、4、12和24h收集细胞及上清液。实验2:45只昆明小鼠被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模型组、Gln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小鼠脓毒症模型,术后即刻从尾静脉注射Gln0.75g/kg(Gln组)或等量生理盐水(Sham组和模型组)。6h后采血,腹腔灌洗分离巨噬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血清、巨噬细胞裂解液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IL-10浓度;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巨噬细胞HSP72蛋白表达。结果体外条件下G1n可显著促进RAw264.7细胞释放TNF—a、IL-6和IL-10,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O.05或P〈0.01);LPS刺激4h后,Gln8mmol/L组RAW264.7细胞HSP72表达显著增加(P均〈0.01)。体内条件下,Gln组腹腔巨噬细胞TNF—a、IL-6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和P〈0.05),3组间IL—10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ln组血清TNF—a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两组血清IL-6、IL-10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In组巨噬细胞HSP72表达较模型组和Sham组均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G1n体外作用时可显著促进巨噬细胞释放TNF—a和IL-6,且该作用不能被HSP72表达所抑制。体内作用条件下Gln抑制腹腔巨噬细胞合成TNF—a和IL-6。体外和体内条件下Gln都可诱导巨噬细胞表达HSP72,提示HSP72表达可能不是G1n在脓毒症时抑制机体炎症反应的主要机制。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科研新闻速递
摄入和戒断烟碱对全身炎症动物存活率的影响460-460

摘要:最近,美国科研人员研究了烟碱长、短期摄入和戒断对无菌性全身炎症及脓毒症动物的影响。研究者给雄性C57BL/6小鼠皮下植入渗透泵(摄入烟碱)和遥测探头(测定体温),制作无菌性炎症(脂多糖40mg/kg腹腔注射)和盲肠结扎穿孔术脓毒症模型。烟碱长期摄入组在诱发炎症前连续2周摄入烟碱28mg·kg^-1·d^-1,直至实验结束;烟碱短期摄入组在给予2周盐水后摄入烟碱;烟碱戒断组在摄入2周烟碱后给予生理盐水;无烟碱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给予生理盐水。结果显示,与无烟碱组比较,烟碱长期摄入组因为烟碱耐受对两个炎症模型的存活没有影响。

高血糖症胰岛素治疗对大鼠内毒素诱发急性肺损伤高迁移率族蛋白B1的影响460-460

摘要:高血糖症和胰岛素抵抗常增加脓毒症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脓毒症后期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Et本科研人员采用脂多糖(LPS)诱发脓毒症大鼠模型,研究了高血糖和HMGB1增高对肺损伤的影响,以及胰岛素治疗降低血清HMGB1水平、从而减轻肺损伤的可能性。研究者给雄性Wistar大鼠摄入LPS后即刻输注葡萄糖诱导脓毒症合并高血糖,监控动物血糖。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重组白细胞介素-10/Fc融合蛋白对内毒素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的实验干预作用461-464

摘要:目的探讨重组白细胞介素-10(rIL-10)/Fc融合蛋白对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炎症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向气管内注射脂多糖(LPS)制成ALI动物模型;rIL-10/Fc融合蛋白采用腹腔内给药方式。132只小鼠被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rIL-10/Fc对照组、ALI模型组、rIL-10/Fc治疗组。每组选择25只小鼠观察24h存活率;其余用于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数量、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IL-1B水平,以及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肺组织湿/干重(W/D)比值;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注射LPS后4h可引起BALF中TNF-a和IL-1B显著升高(P均〈O.01),rIL-10/Fc治疗组较ALI模型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8h和12h,rIL-10/Fc融合蛋白能显著抑制BALF中TNF—a产生,在12h抑制IL-1B产生;并明显改善LPS注射24h后实验动物的存活率(P〈0.01)。rIL-10/Fc对LPS诱导的ALI小鼠BALF中白细胞数量、肺组织MPO活性、肺组织W/D比值无显著改变。注射LPS24h后,肺组织出现了明显的炎性改变,但在rIL-10/Fc融合蛋白干预后没有出现显著的差异。结论rIL-10/Fc融合蛋白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ALI小鼠肺促炎细胞因子产生,改善预后。

1100例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465-468

摘要:目的研究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CRS)与各种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多中心病例对照分析方法,研究同期进行。1100例患者全部使用美国剑牌、德国贝朗及美国阿冈公司的中心静脉导管组,于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及股静脉留置导管;进行局部表面拭子细菌培养,抽导管血及外周血进行血培养,并记录性别、年龄、病种、穿刺次数、穿刺部位、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口径(单腔、双腔、血滤)、导管材质、导管护理、导管用途。先以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CR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性别、病种、穿刺部位、导管护理、导管用途与C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抗感染涂层导管与CRS呈负相关,为保护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导管留置时间[危险度比值比(OR)=2.682,95%可信区间(CI)为1.156~6.226,X^2=5.275,P=0.022]、导管口径(OR=2.702,95%CI为1.183~6.175,X^2=5.559,P=0.018)和白细胞计数(WBC)〈4×10^9/L(OR=1.371,95%CI为1.044~1.800,X^2=5.142,P=0.023),为cRS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1100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总相关感染率为2.5%(28/1100)。结论CRS是院内菌血症的主要原因,影响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导管留置时间、导管口径、患者年龄、穿刺次数、行TPN治疗。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科研新闻速递
高渗盐水对腹腔脓毒症模型大鼠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治疗效果468-468

摘要:最近,中国台湾的科研人员发表了用高渗盐水复苏腹腔脓毒症模型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研究报告。研究者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于剖腹术后3h静脉输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 4ml/kg;假手术加高渗盐水组于剖腹术后3h静脉输注7.5%的NaCl 4ml/kg;盲肠结扎穿孔术(CLP)组于术后3h静脉输注0.9%NaCl 4ml/kg;CLP加高渗盐水组于术后3h静脉输注7.5%NaCl4ml/kg。结果显示,CLP18h后可引起动物循环功能衰竭,如低血压和去甲肾上腺素低反应性,并出现MODS和死亡。

胆碱调节肿瘤坏死因子的释放需要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介导的信号468-468

摘要:胆碱是一种重要的营养索和细胞膜成分,参与乙酰胆碱的生物合成,也是自然选择性的α7-烟碱样乙酰胆碱受体(α7 nAChR)激动剂。a7 nAChR是迷走神经激活的“胆碱能抗炎通路”的一个重要成分,机体能通过胆碱能抗炎通路调节炎症过程中肿瘤坏死因子(TNF)、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其他细胞因子的水平。科研人员通过研究胆碱在小鼠脓毒症和内毒素血症中的抗炎能力,以及a7nAChR对胆碱抑制TNF释放的调节作用,发现0.1~50.0mmol/L的胆碱能抑制内毒素激活的巨噬细胞释放TNF,其机制与显著抑制核转录因子-kB(NF—kB)活性相关。给小鼠输注内毒素前,腹膜内输注胆碱50mg/kg预处理,可明显降低小鼠全身TNF水平。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心肺复苏的质量对复苏后炎症反应的影响469-471

摘要:目的评价临床上常见的不标准心肺复苏(N—CPR)和2005年国际CPR指南推荐的标准心肺复苏(S—CPR)对心脏停搏(CA)猪复苏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18头猪被随机均分成两组,经麻醉、插管、机械通气后,应用程控刺激方法制备心室纤颤(VF)模型。S—CPR组应用2005年指南推荐的CPR方式;N—CPR组模拟临床上经常出现的低质量CPR方式。VF4min后开始进行CPR,CPR9min后进行电除颤及高级生命支持,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进行各项指标观察。24h仍存活的猪经处死后取脑、心、肝、肾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核转录因子-kB(NF—kB)的表达。实验期间连续监测CPR后3、6和9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抽取基础状态、CPR9min、ROSC4h的静脉血,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1B(IL-1B)的浓度。结果与N—CPR组比较,S—CPR组ROSC率(22.2%比88.9%)及24h存活率(22.2%比88.9%)明显提高(P均〈0.05);CPR后3、6和9min心排血量(CO)和平均动脉压(MAP)也均显著升高(P均〈0.01);并且CPR后9min和ROSC4h血清促炎症因子TNF—a、IL-1B水平和各组织NF—kB表达程度均降低。结论高质量的CPR后不仅能提高CA猪的生存率,也明显改善CPR后的炎症反应。

不同液体对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的影响研究472-475

摘要:目的观察用不同复苏液体进行早期液体复苏后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血压、血乳酸清除率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感染性休克成人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复苏组(NS组)、羟乙基淀粉复苏组(HES组)、4%高渗盐水复苏组(4%NaCl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组(霍姆液组),每组15例。分别经中心静脉通路输入相应复苏液体进行包括液体复苏在内的抗休克治疗。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血乳酸清除率和病死率的变化。结果4%NaCl组、霍姆液组研究液体量及复苏液体总量均显著少于NS组和HES组(P均〈0.01)。复苏1h,霍姆液组平均动脉压较其他3组明显提升(P均〈0.01);24h血乳酸清除率也较其他3组为高(P均〈O.01);而4组间严重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28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可观察到霍姆液组28d病死率有下降趋势。结论在感染性休克的早期液体复苏中,尽快提升血压有改善血乳酸清除率的作用,使用霍姆液可在迅速提升血压的同时,保持较少的复苏液体总用量。

5-氟尿嘧啶对重症感染大鼠细胞因子的双相调节作用479-481

摘要: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5-FU)对重症感染大鼠致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探讨5-FU对重症感染大鼠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重症感染组和5-FU治疗组,每组10只。重症感染组以无菌操作技术将大肠杆菌悬液(1.8×10^12 cfu/L)注入大鼠腹腔(10ml/kg),制成重症感染模型;5-FU治疗组在重症感染模型制作成功后40min再经腹腔注射5-FU(50mg/kg)。观察各组大鼠6h死亡率和腹水率,然后处死大鼠,抽取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的含量,称取肺组织湿重。结果 5-FU治疗组大鼠6h死亡率和腹水率均低于重症感染组(P〈0.05和P〈0.01);重症感染组大鼠肺湿重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1),5-FU治疗组大鼠肺湿重较重症感染组降低(P〈0.05),并恢复到正常水平。重症感染组血浆IL-6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5-FU治疗组IL-6水平较重症感染组降低(P〈0.01),并恢复到正常水平,IL-10水平较重症感染组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5-FU可减少大鼠血浆致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肺水肿,对重症感染具有保护作用。

危重病患者应激状态下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及意义482-485

摘要:目的观察危重病患者应激状态下血糖、胰岛素浓度以及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探讨这些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综合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危重病患者54例,于人院24h内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于24h内或次日清晨抽血检测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FINS)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根据APACHEⅡ分值、脏器受累情况以及预后进行分组,比较各组间FBG、FINS及ISI的差异,并对APACHEⅡ评分与FBG、FINS及ISI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按APACHEⅡ评分值分为≤10分、10~20分及〉21分3组,表现为随评分增加,各组APACHEⅡ评分、FBG、FINS均显著增加,ISI显著减少(P〈0.05或P〈0.01)。多个器官功能障碍组APACHEⅡ评分、FBG、FINS较单个器官功能障碍组显著增加,而ISI显著下降(P〈0.05或P〈0.01)。死亡组APACHEⅡ评分、FBG较存活组显著增加,ISI显著下降(P均〈0.01);而FIN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例危重病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与FBG呈显著正相关(r=0.8165,P〈0.01;回归方程:y=0.573x+3.072),与ISI呈显著负相关(r=-0.7039,P〈0.01;回归方程:y=0.107x-3.598),但与FINS无线性相关关系(r=0.2830,P〉0.05)。结论危重病应激状态下存在胰岛素抵抗,FBG及ISI可作为反映危重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良好指标,部分患者表现为高胰岛素血症,但FINS不能准确反映危重病的病情及预后。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科研新闻速递
依达拉奉可改善不复苏失血性休克大鼠的存活率485-485

摘要:最近,日本科研人员研究了依达拉奉(3-甲基-1-苯基-吡唑啉-5-1,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对失血性休克(HS)模型大鼠的存活率的影响。研究者将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盐水组。通过失血将两组大鼠平均动脉压降低至30mmHg(1mmHg=0.133kPa)制成HS模型,持续60min,不进行复苏。依达拉奉组再根据HS后给药时间分为0、15、30和60min4个亚组;盐水组在HS后即刻给予生理盐水。评价各组24h大鼠存活率。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颈脊髓切断对内毒素休克大鼠全身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486-489

摘要:目的研究颈脊髓切断对内毒素休克大鼠全身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92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内毒素休克模型组(n=42)及内毒素休克+颈脊髓切断组(n=42),后两组各取10只大鼠于制模后观察48h存活率,其余大鼠再按制模后3、6、12和48h分为4个亚组,每亚组8只动物。切断大鼠C7脊髓制备颈脊髓切断动物模型;腹腔注射内毒素脂多糖(LPS)10mg/kg造成动物内毒素休克。处死动物开胸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0(IL-10)及IL-6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浆NE含量逐渐升高,而切断组逐渐下降,但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自6h起切断组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模型组血浆IL-10含量于3h和6h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之后逐渐升高(P均〉0.05);切断组于各时间点显著高于模型组,且于12h和48h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模型组各时间点血浆IL-6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切断组3、6和12h显著低于模型组(P均〈0.05),且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48h时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切断组大鼠48h存活率高于模型组(70%比20%)。结论颈脊髓切断可增加内毒素休克大鼠血浆中IL-10的含量,抑制IL-6生成,并能提高48h存活率,对内毒素休克大鼠的全身炎症反应及预后具有改善的作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启事
《呼吸危重学》出版489-489

摘要:由解放军总医院俞森洋教授主编的《呼吸危重学》近期已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册,共71章286万字。该书系统、全面、深入地介绍了呼吸危重病学领域所涉及的各方面知识,包括呼吸危重病的诊治和监护技术,各种呼吸危重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标准、救治技术、方法和策略等。该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以及技术的实用性、进展性,适用于呼吸病学和危重病学医生,尤其是从事呼吸危重病学和ICU工作的医生阅读。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应急救灾人员症状测评结果分析490-492

摘要:目的了解“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应急期救灾人员的心理特征,为增进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震后20d内,调查队在灾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0名救灾军人进行了测试,并与1999年文献发表的19662名军人常模结果及1986年文献发表的1388名中国正常人常模结果进行比较,判断总均分和各因子分值的差异,统计阳性项目,分析影响因素。结果①在地震应急期,救灾人员SCL-90总均分均低于军人常模和地方常摸结果(P均〈0.01);②救灾人员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1.22±0.29)分、强迫症状(1.29±0.36)分;(3)救灾人员心理健康与救灾地区和军人文化程度呈正相关(r1=0.29,r2=0.15,P均〈0.01),与参与救灾天数呈负相关(r=-0.28,P〈0.01)。结论在地震应急期,救灾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躯体症状和强迫症状等心理问题突出。参与救灾时间、救灾地区和救灾人员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