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Critical Care Medicine

  • 12-1430/R 国内刊号
  • 2095-4352 国际刊号
  • 3.0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是中华医学会;天津市天和医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9年创刊,目前已被CA 化学文摘(美)、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国际交流、专题讨论、论著、研究简报、经验交流、病例报告、综述、临床病例讨论。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4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专论
小议机械通气在危重病抢救中的几个热点问题257-259

摘要:随着我国危重病与急救医学事业的发展,机械通气技术的临床应用得到普及与提高,有关机械通气的讲座、专著、论文日益增多.然而,机械通气在危重病抢救中的应用还存在很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困惑和争议,严重妨碍着机械通气技术在临床合理的应用,也有碍于危重病抢救水平的提高.出于对机械通气临床应用事业的关心,仅就目前一些颇有争议的热点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供同行借鉴.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科研新闻速递
脓毒症严重程度决定脓毒症患者循环中血小板生成素水平259-259

摘要:希腊雅典学者对脓毒症患者血清中血小板生成素水平及其与血小板计数的关系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研究共纳入两所医院的ICU中152例脓毒症患者,其中普通脓毒症患者69例,严重脓毒症患者24例,脓毒性休克患者59例.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专论
SARS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机制及救治对策260-261

摘要: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由病毒引起[1].SARS具有毒性大、传染性强,能以多种形式和途径使人受染、有一定潜伏期、不易被察觉,作用范围大等特点.到2003年6月6日,全世界确诊SARS病例 8 403例,死亡775例,大多是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及多器官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 MOF).研究SARS患者并发MODS的机制及救治对策已是当务之急.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肺保护性通气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中炎性介质影响的比较262-266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欢迎订阅2004年《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66-266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SARS患者的肝脏损害267-270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基层园地
急性氟乙酰胺中毒38例急救体会270-270

摘要:将我院急诊科4年中诊治的38例氟乙酰胺中毒急救体会报告如下.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CD14基因多态性与烧伤后严重脓毒症易感性及患者预后的关系271-273

摘要:目的探讨内毒素受体CD14C159T基因多态性与烧伤后严重脓毒症易感性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包括118例健康献血员和16例烧伤面积大于60%全身体表总面积的患者,通过分析HaeⅢ消化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的片段,对其进行CD14C159T基因多态性检测.研究CD14基因型的分布与严重脓毒症易感性及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16例烧伤患者的等位基因频率(C 43.7%,T 56.3%)及基因型分布(C纯合子占12.5%,C/T占62.5%,T纯合子占25.0%)与健康献血员一致.发生严重脓毒症患者与非脓毒症患者基因型分布明显不同,严重脓毒症组T等位基因频率(71.4%)高于非脓毒症组(44.4%),TT纯合子患者发生严重脓毒症的比例有所增高.结论 CD14C159T基因多态性可能对烧伤后严重脓毒症的发生具有一定影响.

普通胸外科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度评分274-276

摘要:目的建立评价普通胸外科术后急性呼吸衰竭(呼衰)危险度的评分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1981年7月-1998年12月我院普通胸外科收治的85例术后急性呼衰患者及300例同期手术无呼衰患者,以Logistic回归筛选高危因素并对其区间确定评分.结果评分系统中包括因素有肺功能[气急症状、1秒用力呼气量(FEV1)]、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O2)、营养状况、吸烟指数、手术操作(出血量、涉及肺与否)、合并症(哮喘、重症肌无力)、年龄等10项.回代检验评判灵敏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7.05%和90.33%.结论所建立的评分系统具有简便、客观的优点.

SARS患者激素治疗与预后关节痛的研究277-280

摘要: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的激素用法与预后关节肿痛的关系.方法通过分析对SARS期间的病历资料和医嘱,回顾性调查30例无基础疾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激素用法(包括激素使用总量、持续时间、最高剂量、最高剂量使用持续时间、减药速度);患者出院1个月后,统一组织调查SARS患者预后关节痛的有关情况.统计分析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结果 SARS患者治疗期间甲基泼尼松龙使用总量为(4 244.16±2 292.30)mg,使用总时间为(25.36±5.88)d,最高剂量为(321.33±174.03) mg/d,最大剂量使用持续时间(7.73±4.08)d,减药速度为(21.33±10.18)mg/d.恢复期间出现关节痛26例,占86.67%;从发病之日到关节痛出现的时间,以1个月以内组发病患者数最多(为9例),占34.62%;晚上疼痛明显者仅占7.69%(2例);轻度疼痛者最多,占53.85%.单因素分析显示:关节痛程度与激素总量、用药持续时间、用药最大剂量、最大剂量持续时间、停药速度有相关关系;关节痛持续时间与激素总量、用药持续时间、用药最大剂量有相关关系;年龄与关节痛程度和持续时间都无相关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关节痛程度仅与激素使用总量有关,关节痛持续时间与激素使用持续时间有关.结论激素使用总量与预后关节痛程度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激素使用持续时间与关节痛持续时间存在时间效应关系.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病例报告
成功抢救口服二甲苯中毒致呼吸衰竭1例280-280

摘要:我院急诊科成功抢救1例口服二甲苯中毒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现报告如下.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SARS危重患者无创正压通气并发症分析及呼吸治疗策略的探讨281-283

摘要:目的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危重患者行无创正压通气(NIPPV)后出现气胸或纵隔气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呼吸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行NIPPV的SARS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行NIPPV的SARS危重患者中,有7例出现气胸或纵隔气肿;189例未行机械通气的SARS患者中1例出现纵隔气肿;与后者比较,行NIPPV的SARS危重患者气胸或纵隔气肿发生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25.052,P<0.01).调整通气压力并适当提高吸入氧浓度后,所有患者脉搏容积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7例患者气胸或纵隔气肿均未进一步发展且逐步好转.结论 SARS危重患者行NIPPV后所出现气胸或纵隔气肿现象,可能与SARS造成肺脏损伤、剧烈咳嗽及机械通气压力过高有关.对SARS危重患者行NIPPV治疗时谋求改善低氧血症的同时,还应该选择最佳的通气压力,以避免气胸或纵隔气肿的发生.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启事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支持治疗暨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交流会通知283-283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静脉输氧技术治疗感染性疾病严重低氧血症的探讨284-286

摘要:目的探讨纠正感染性疾病患者严重低氧血症的给氧新方法.方法将高浓度氧气溶解在常规输液用液体内制备成为高氧液,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进行输氧.对6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3例艾滋病患者每日静脉滴注高氧液500~700 ml,疗程1~5 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氧指标变化.结果在静脉输注高氧液20 min~4 h后,9例患者的缺氧症状均缓解,呼吸由29~49次/min降为18~22次/min,心率由89~145次/min降为60~79次/min,2例昏迷患者意识转清.低氧血症逐渐恢复正常,动脉血氧分压(PaO2)由平均56 mm Hg(1 mm Hg=0.133 kPa)变为87 mm Hg;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由平均0.89变为0.96.结论对SARS和艾滋病等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低氧血症,常规气道供氧有时难以奏效;静脉输氧能够迅速提高PaO2,可作为感染性疾病严重低氧血症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尤其是静脉输氧绕过了SARS患者弥散功能障碍的肺泡,有助于此类患者的抢救.

连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在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作用287-291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基层园地
肾综合征出血热诊治中的几点体会291-291

摘要: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部分病例病情凶险.1990年以来,我们共诊治300余例,将诊治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总结如下.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论著
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292-294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经验交流
46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营养支持294-294

摘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因严重感染、重度创伤、创伤出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创伤后免疫功能障碍及炎性反应而诱发,机体遭受打击24 h后序贯出现2个或2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由于MODS的代谢特点一方面是机体处在代谢紊乱及营养素利用障碍状态,急需给予补充;另一方面由于器官功能障碍不能有效地利用营养物质及排出代谢产物,因此在救治MODS患者过程中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将近8年来采用分类代谢营养支持治疗23例MODS患者与同期23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患者进行对照,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