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语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外语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reign Languages in China

  • 11-5280/H 国内刊号
  • 1672-9382 国际刊号
  • 2.5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外语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外语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论经纬、改革论坛、学术探索、教学研究、纵横论译、科研方法

中国外语 2018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外语杂志学论经纬
关于生态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几个重要问题1-1

摘要:生态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术语的使用、学科内涵的厘清、学科属性的界定、研究范式的阐释、指导思想即生态哲学观的确立等,均需学界进一步明晰。通过文献梳理以及讨论,本文较为系统地回答了这些问题,最后指出:从其缘起及发展的必要性看,生态语言学是一门应用语言学学科;从其学理特点看,它又是一门超学科。

中国外语杂志改革论坛
《国标》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原则与路径4-10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双一流"建设方案和新出台的《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国标》)为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指出了新目标和新方向。本文从分析新形势和新要求入手,探讨《国标》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原则和路径选择,认为具体培养方案的制订应遵循目标导向、《国标》基准、内容依托、校本特色、自成一体等原则,可以通过培养类型的定位、培养目标的配适、培养规格的细化和课程体系的升级等路径实现,以体现《国标》分类培养、分层卓越的指导思想,使各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方面做到各尽其能、各显特色。

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个性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18-26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即将,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提倡个性化教学的理念,要求各高校根据学校类型、层次、生源、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形成反映本校特色、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本文介绍南京大学构建的具有校本特色的个性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包括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线上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以期起到抛砖引玉、深化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作用。

中国外语杂志学术探索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交互文化语用学27-33

摘要:语用学从单一文化语境下的语言交际研究发展到多元文化语境下的交互文化语用学(Intercultural Pragmatics),在研究的理论视角、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尤其是在语境基础等方面,都有别于传统的语用学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交互文化语用学采用多维视角,探究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交际者选择某种通用语进行交流时,所体现的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交互与融汇,描述与阐释该语境下所涉及的注意与意图、前语境与现实情景语境、个人中心主义与合作之间的交互与转化以及为了实现成功交际所进行的共知信息搜寻与建构。

实现事件词化模式的类型学考察——基于文本调查的证据34-38

摘要:Talmy(2000)认为,现代汉语的词化模式具有S-语言特征,而实现事件的词化模式具有强势S-语言特征。国内外学者针对汉语的类型归属展开了诸多探讨,然而主要集中在运动事件上。实现事件是五类宏事件之一,为运动事件隐喻扩展类型,核心语义为"实现",形式上一般由动词或动补结构中的补语表征。基于文本调查的实证研究有如下发现:(1)现代汉语实现事件的词化模式具有S-语言特征,但并非强势S-语言;(2)现代汉语较多采用动补结构中的补语表征"实现",而动词和补语韵律结构均表现多样,补语的实现形式有行为动词、趋向动词、形容词、虚化结果补语等,同时借助体标记来表达"实现"意义。

中国外语杂志生态语言学研究专题
从生态批评话语分析到和谐话语分析39-46

摘要:在最近的30年里,越来越多的学者在生态语言学框架中研究语言与生态的问题。本文的目的是勾画一个中国语境中基于韩礼德理论的话语生态分析模式——和谐话语分析。本文首先对话语分析、批评话语分析、积极话语分析和生态批评话语分析进行描述,然后讨论和谐话语分析的哲学根源、研究目标与原则、理论指导、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生态话语的价值判断和科学判断47-53

摘要:生态话语分析建立在一定生态观的基础上。任何生态观都关涉分析者对生态的价值判断和科学判断。生态观的科学构建在于坚持价值判断与科学判断的统一。本文以当代中国语境为视域对"以人为本"的基本假定和"良知""亲近""制约"原则所构成的生态观的考察表明,这个生态观体现了价值判断与科学判断的统一,是一种生态唯物史观。本文对《柴静访问丁仲礼》生态话语进行的分析表明,为了维护各国自身发展权益的需要,在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过程中,中西方学者将不可避免地围绕生态的价值判断与科学判断问题展开长期的博弈、交锋和碰撞。

基于语料库的生态跨学科性及学科生态化表征研究54-60

摘要:随着生态问题演变成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学科的研究者尝试从各个角度进行生态研究或者从生态的视角发展学科,这表现为生态研究的跨学科化和学科的生态学化。生态语言学是一门独立的跨学科研究,有助于利用语言来解读跨学科生态研究和学科生态化两个现象。基于对COCA语料库中"ecological"在各语类,特别是在学术语类及其子学科中的表现,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展示了生态在学术语类各学科中的异同,从而增加生态研究和学科发展的更多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各学科的生态研究或生态学化都呈现出跨学科、跨维度和阶级性三个属性,但是它们在跨学科侧重、研究路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上存在差异。

生态语言学视角中的英语全球传播研究61-67

摘要:本文从生态语言学的角度梳理了英语全球传播的相关文献,首先对英语全球传播研究与生态语言学两个领域的互涉作总体讨论,然后分析语言帝国主义与批评应用语言学这两种影响巨大的理论,认为这两种理论存在着过于结构化和重批判轻建构的局限,之后的研究则呈现出两种探索思路,一是从具体的语言生态入手将英语的传播看作更具复杂性、动态性和各种本土特征的社会过程,二是为建立平衡的语言生态寻求更具建设性的英语全球传播研究途径。

中国外语杂志教学研究
数吸引范式下不同水平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英语主谓一致加工的ERP研究68-76

摘要:本文通过ERP技术研究了中国高低水平英语学习者对主谓一致现象的加工机制。本实验采用了数吸引范式,即刺激语料的名词主语使用了"The+Head Noun(中心名词)+PP[Prep.+the+LocalNoun(局部名词)]"的结构,并且中心名词和局部名词的数特征相互错配。实验结果发现单数中心名词主谓一致在高水平组没有诱发脑电成分,而在低水平组则诱发了边缘显著的P600成分。其次,尽管复数中心名词主谓一致违反在高低水平组均诱发了P600成分,但是高水平组所产生的P600成分比低水平组更为强烈和稳定。这一结果表明二语水平越高,学习者对主谓一致和数吸引的敏感度也会越高。

认知风格与注释方式对二语程式语附带习得的影响研究77-84

摘要:本研究通过实验方法考查认知风格和注释方式对成人二语程式语附带习得的作用。结果发现:(1)注释方式对阅读中程式语即时附带习得有显著影响,凸显度越高,越能激发学习者注意,即时习得效果越好,也越有利于其延时保持。凸显度较高的注释方式对程式语即时附带习得的作用受认知风格的调节。(2)阅读中注释方式激发的投入量对程式语磨蚀有显著影响,投入量越大,磨蚀速度越慢,认知风格显著调节注释方式对程式语延时保持的作用。

中国外语杂志纵横论译
比较翻译学:疆域拓展与范式转变85-90

摘要:比较翻译研究发展至今,其研究对象与范畴、研究范式与方法等已发生诸多变化:经历了从微观语言文本比较到作为社会—历史语境一部分的不同时空翻译活动的比较和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到历史主义研究范式的发展。针对比较翻译研究呈现的内容分散繁杂、范式多学科交叉以及概念模糊多变的状况,本文提出建立广义比较翻译学,以规范比较翻译研究:将狭义的文本比较、翻译理论与思想比较与宏观的翻译活动描写、实证主义范式与宏观历史主义范式结合,并且在比较研究中关注评判的价值体系,设立一定的比较标准,使翻译比较研究对翻译学科发展发挥和体现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文化翻译学的学科体系构建91-95

摘要:文化翻译学的学科体系是文化翻译学元理论的重要议题之一。此项研究目前只限于文化翻译学的基础理论部分,且多为描写性研究,缺乏必要的阐释性研究。文化翻译学完整的学科体系应当包含4个分支:基础理论、历史研究、应用研究和元理论,每个分支包含若干个具体研究领域。

“译者伦理”?——皮姆翻译伦理思想析辨96-103

摘要:安东尼·皮姆在其《论从译者伦理》及多篇文章中阐发了他的翻译伦理思想,认为翻译伦理即译者伦理(涉职业译者、泛职业译者和译者),认为他们皆主要处在交互文化空间,短期为交换价值而译,长期为文化合作而译,影响广泛。但皮姆翻译伦理思想问题很多。本文认为皮姆交互文化空间过于理想化、忽视译者主观能动性,而译者伦理不能代替翻译伦理,因翻译伦理涉及多方复杂因素,如原文类型与质量、不同翻译所涉不同价值层级等。

中国外语杂志科研方法
青年学者如何做翻译研究——许钧教授访谈录104-111

摘要:本文是对许钧教授的访谈,聚焦于青年学者如何做翻译研究这一主题,具体从8个方面切入:(1)问题意识与批评意识,(2)文本细读与理论思考,(3)国际视野与本土特色,(4)学术热点与自我坚守,(5)实践教学与学术研究,(6)学科对话与资源移植,(7)阅读思考与写作发表,(8)理论创新与学术面貌。许钧教授对访谈者提出的每个问题都有深刻的认识与精彩的分析,相信对从事翻译研究的广大青年学者会有所启发。

中国外语杂志学界动态
第四届语言测试与评价国际研讨会通知112-112

摘要:语言测试与评价国际研讨会是教育部考试中心举办的年度学术会议,旨在为中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教学、测评领域的研究人员、考试机构、教育政策制订者提供交流最新动态和研究成果的平台。

第三届中国教育语言学高端论坛通知112-112

摘要:由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主办,南京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中国外语》编辑部、《外语与外语教学》编辑部、《外语研究》编辑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协办的第三届教育语言学高端论坛将于2018年11月2至4日在南京举行。会议主题:教育语言学的多学科理论和实践探索。

第三届国际生态语言学研讨会通知112-112

摘要: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语言学研究与国际学界的交流,以服务于我国生态文明总体建设。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会拟于2018年10月26日至28日在贵州师范大学举办第三届国际生态语言学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