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语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外语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reign Languages in China

  • 11-5280/H 国内刊号
  • 1672-9382 国际刊号
  • 2.5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外语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外语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论经纬、改革论坛、学术探索、教学研究、纵横论译、科研方法

中国外语 201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外语杂志学论经纬
翻译认知过程研究之沿革与方法述要1-1

摘要:调查显示,翻译口译认知研究(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 Cognition)是近年来翻译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所发表的部篇数量上远远超过其他任何翻译学研究领域,包括近20年来备受关注的语料库翻译研究(Corpus Translation Studies)。本文简要回顾翻译传译认知研究的发展沿革,指出其主要研究路径及方法为心理语言学、行为科学、神经认知科学和语料库研究方法。

中国外语杂志改革论坛
法律英语教学须直面的若干问题4-11

摘要:法律英语课主要是面向法律服务业或语言服务业拟从业者开设的一类知识加技能型课程。本文从为什么要教法律英语、如何教好法律英语以及法律英语应该教什么等三方面出发,回答了法律英语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究竟是法律人才还是外语人才、法律英语教学究竟是要教法律还是要教英语、法律英语教学应走"学院派"路线还是实践派路线等一系列问题。文章认为职业教育应该与行业和就业密切联系起来,法律服务业和语言服务业两大行业的需求决定了法律英语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既可以是法律人才也可以是外语人才。

论翻译硕士法律翻译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14-20

摘要:法律翻译人才的培养是翻译人才培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与传统的翻译人才有所不同的是,法律翻译人才需要同时具备语言、法律、经济、国际关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才能够胜任法律文本翻译、谈判文本翻译等多种不同的翻译实践工作。但是,应当注意到,在现阶段法律翻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重外语技能、缺乏明确培养目标、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本文通过揭示翻译硕士(MTI)法律翻译人才培养中的问题,结合MTI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翻译人才的培养目标,对MTI法律翻译人才的培养提出对策性建议。

我国政法类院校高级法律翻译人才教育的现状与对策21-27

摘要:本研究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级法律翻译人才为目标,以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性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全国5所政法类高校翻译硕士培养单位为研究对象,围绕其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实训、就业等现状进行调研,通过对比分析,在梳理各培养单位优势和特色的同时,重点探索目前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就此提出法律翻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当与翻译产业结合等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中国外语杂志学术探索
语法隐喻一致式的认知特征与阐释28-34

摘要:一致式是语法隐喻研究的基础,传统理论认为一致式仅存在于初始语言,确定一致式应依据种系发生、个体发生和语篇发生三个语言外在标准。首先,本文发现语法隐喻在初始语言中也大量存在,因此提出一致式应具有原型性和象似性两条认知特征。随后,借助两条认知特征本文对非形似类语法隐喻和社会语法隐喻做了阐释。隐喻式和一致式在语言中是并存的竞争关系,一致式和隐喻式都具有理据性,其建构都需要付出认知努力。语法隐喻的使用有功能、认知、思维方式等多重动因,需要多视角互补性研究。

汉英因果标记语法化的认知对比研究35-41

摘要:作为人类知识表征的基本形式,因果关系是现实世界中事物或现象之间最普遍的联系之一,每种语言均有表达因果关系的方式或手段。由于不同民族或同一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因果关系的识解角度不同,因果标记语法化的词汇来源呈现多样化。基于汉语和英语的相关例证以及其他语言的相关现象,本文旨在探讨因果标记语法化词汇来源多样性存在的认知动因。本文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深化语法化研究,同时对英汉语比较、认知语言学也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论话语标记的概念界定与语料选择42-47

摘要:话语标记的功能性研究彰显了话语标记的两个基础理论问题必须亟待澄清,一是话语标记的概念问题,通过与关联词和发语词等相关概念的比较,可以将其界定为,口语中的不成对出现的位置较为灵活的、处于语法化程度进程中的、通常表达语用意义的、复杂多样的语言单位。一是话语标记的语料选择和使用问题,口语语料与书面语语料可供不同研究目的使用。话语标记的语体优先序列、语法地位及社会语言学视角等诸多问题有可能成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网络语言演进机制研究48-53

摘要:网络语言是自然语言的一种社会变体,这种语体融合了传统语言和以书面形式存在的口语体。网络语言体现了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与勃兴,兼具传递复杂民情、记载历史的意义,深入地揭示其固有语用特征、复杂生成机制及演进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概述网络语言演进机制的现状,描述网络语言演进机制的内涵及研究条件,并提出对未来网络语言演进机制研究的展望。

中国外语杂志教学研究
从Drnyei等人对学习策略的批评看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研究现状和走向54-61

摘要:本文基于Dnyei等人(Dnyei&Skehan,2003;Dnyei,2005;Dnyei&Ryan,2015)的学习策略批评框架,考察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研究现状,展望其发展前景。结果显示,除学习动机之外,认知、情感、意愿三个维度的个体因素研究在理论框架、定义内涵、测量手段、实际应用和身份定位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缺陷。未来个体差异研究必须创新理论框架,转变研究范式,拓宽应用领域,重视个体"差异",回归差异"个体"本位。

科技期刊英文摘要核心语义系统的三维空间——从主题词到主题概念62-71

摘要:以往的主题词研究主要关注词汇之间的差异,却忽略了词汇共性体现出来的语域特征。本研究将语料库语言学的主题词分析法扩展到主题概念,以英文摘要中的正向主题概念为研究对象(positive key concept),利用UCREL USAS语义分析系统提取了科技论文英文摘要语料库的所有正向主题概念,即英文摘要语料库比通用语料库超用的具有显著意义的语义概念,然后对这些核心语义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归纳了信息类、组织类、评价类三大类主题概念,构建出英文摘要核心语义系统的三维空间。接下来考察了每个类别里具有典型意义的通用主题概念,并从纵深的语步维度和横向的跨学科维度探讨了主题概念在分布上的差异性。研究发现,这三大类主题概念在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在不同语步和学科的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从而证实了主题概念分析法在语体变异研究中的重要角色。主题概念分析法可以使关注点从词汇差异性研究转向词汇共性研究,构建出特定语篇的核心语义框架,为学术英语的语义研究提供崭新的视角。

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校标”的能力结构树设想72-78

摘要:本文从《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标》)的统一性和"校标"的多样性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开展分析,提出"校标"能力项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尝试将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能力"要求进一步细化和重组,构造出有一定普适性的"校标"能力设计图——包含"树根""树干""主枝"和"树冠"四部分的能力结构树。本文认为,"校标"的能力项设计须针对国家、社会和学生的中长期及短期需求,兼顾地域特色、学校优势和生源特点,以"校标"体现特色,在强调"树根"和"树干"基本能力的同时,突显"主枝"和"树冠"两部分特色能力的培养,走特色发展之路。

中国外语杂志纵横论译
译入/译出认知负荷比较研究——来自眼动追踪的证据79-91

摘要:本研究利用眼动追踪的方法,通过比较20名学生译员在译入和译出过程中的瞳孔直径、任务时间、平均注视时间、总注视时间和注视频率,旨在验证以下研究假设:(1)译出的总体认知负荷比译入更高;(2)译入中加工源语篇的认知负荷比译出中加工源语篇的认知负荷更高;(3)译出中加工目标语篇的认知负荷比译入中加工目标语篇的认知负荷更高。研究假设(1)基本得到了验证,研究假设(2)和(3)只有部分变量的数据支持。译入和译出认知负荷的比较还有待更多实证研究进一步探索。

口译行为的ERP证据:认知控制与冲突适应92-102

摘要:虽然从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视角已有研究发现(如Dehaene,van Gaal,Kiesel等)认知神经机制诸如抑制控制和任务转换等认知控制功能独立于意识,但对冲突适应是否需要意识的参与众说纷纭,争执不休。为探究这一问题,本研究从口译认知心理学的视角,记录了30名受试学生译员在完成箭头偏对比掩蔽任务(metacontrast masking task)时的口译行为和脑电数据。实验结果:在有意识和无意识条件下受试学生译员对SL信息刺激在反应时和额中N2和中顶P3波幅上均凸显了冲突适应效应。结果表明:(1)学生译员对SL常用词的信息处理无需或几乎无需意识的参与,处于零意识或低意识态势,而对SL生僻词句的信息处理不仅需要意识的参与,而且处于高度紧张的意识态势;(2)学生译员对SL信息处理的冲突控制独立于意识;(3)以前无意识经验对口译信息加工系统具有适应性调节作用。本研究不仅突显领悟口译信息认知控制和意识的本质意义,而且彰显建构认知对口译信息控制与意识关系理论的启示作用。

社会认知视角下的翻译规范形成与变化过程解析——以中国历史上三次翻译高潮为例103-111

摘要:在当代西方翻译规范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借鉴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以及新兴的社会认知途径翻译研究思想,提出社会认知视角的翻译规范理论,并以此为指导,对中国历史上三次翻译高潮时期制约翻译规范形成与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其重要作用进行解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理论模型,以社会认知和历史视角尝试解释翻译规范形成与变化的动态过程。该过程以译者社会认知特点为核心考量,既比较全面反映了制约翻译规范的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又充分显示了译者在此过程中所具有的社会属性和主体意识两方面的特点。

中国外语杂志学界动态
第四届岭南翻译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通知112-112

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及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大背景下。我国翻译教学和研究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理论翻译学、多语种翻译人才培养和中华文化外译等方面的研究都成为此背景下翻译界的关注焦点。为促进翻译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和交流翻译研究和教学实践中的新问题、

商务语言学暨跨文化商务沟通国际学术研讨会通知112-112

摘要: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商务英语研究委员会主办、暨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商务语言学暨跨文化商务沟通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2017年11月17至19日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曾宪梓科学馆举行。诚遨各位学界同仁莅临指导。

第二届国际生态语言学研讨会暨第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论坛征稿通知112-112

摘要:为推动中国生态语言学研究,尤其是韩礼德模式的生态语言学研究,并与国际同行进行交流,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许国璋语言高等研究院、《外语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将于2017年8月26至27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第二届国际生态语言学研讨会暨第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论坛”。

首届全国翻译学研究前沿论坛通知112-112

摘要:为了推进我国翻译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促进译学理论的创新与运用,提升翻译人才培养质量,《中国外语》编辑部与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将于2017年7月15日在广州联合举办"首届全国翻译学研究前沿论坛"。诚邀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翻译业界的专家、学者莅临美丽羊城,分享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