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语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外语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reign Languages in China

  • 11-5280/H 国内刊号
  • 1672-9382 国际刊号
  • 2.5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外语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外语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论经纬、改革论坛、学术探索、教学研究、纵横论译、科研方法

中国外语 2008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4-8

摘要:本文介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外)经过多年探索并已付诸实践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文中讨论了翻译专业人才与外语人才培养的差别、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完整翻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认为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应按分层次、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本科生、研究生/MTI、博士生培养各阶段侧重不同的教学与研究内容。在此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广外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包括翻译本科专业、翻译学/MTI硕士、翻译学博士在内的完整翻译人才培养体系,实践并检验了本文提出的"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语料库翻译学十五年9-14

摘要:本文综述近15年新兴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理念,重点从翻译共性、翻译文体、翻译过程、应用研究(包括翻译教学)等方面评论了语料库翻译学的新视点和新阐释。作者提出,方法论的突破、合理的假设和求证、研究上的融通,这三者是语料库翻译研究以及其他学问发展起来的要点。

复合型外语学科范式的理性解读15-19

摘要: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正在引起人们对外语学科定位的反思。在作为理性文化的学科文化语境下,这种反思不仅应当是经验性的,还须是理性的。传统的外语学科的主体理性以纵向思维为主体特征,而交叉复合型的学科还需要横向思维。外语学科既需要传统的语言文学研究以使其学科主体合法化,也需要通过学科交叉与分化使其具有学科创新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它需要强化其人文主义传统和博雅精神,但也不能回避对功利社会的认知与实践参与,以培育本学科对多学科的渗透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这种跨学科的行为需要对个性化探索予以充分理解和支持,尤其应鼓励能够体现本学科应用特色的在涉外经济文化交流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语言学新增长点思考之五:本土化的合璧式创新——以语言体验性和隐喻认知观为例25-32

摘要:学术界经常论及的"洋为中用"和"中西合璧"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前者为后者的基础,后者为前者的升华。外语界学者不仅要引进国外前沿理论,更应在此基础上与我国的实情和理论相结合,走本土化的合壁式创新之路。英汉对比不能仅停留在语言事实上,也应注意理论对比,特别是语义理论,这也是当前语言研究中的一个新增长点。本文还以语义理论中的"语言体验性"和"隐喻认知观"为例,说明我国古代学者早有类似论述,因此外语界同行不能仅将目光盯在外国学者的论著上,还当注意挖掘本土的宝贵文化财富,加强与汉语界学者的交流,以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野。

从测试有用性到测试使用论证:Bachman语言测试理论的新发展37-41

摘要:本文首先简介了Bachman & Palmer(1996)的语言测试有用性和Bachman(2005)的测试使用论证两个理论框架的基本内容,接着阐释了这两个理论框架之间的联系,最后指出Bachman的语言测试理论从测试有用性发展到测试使用论证是一次质的飞跃,为语言测试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方向,将推动语言测试实践朝着更加科学和人文化的方向发展。

原型范畴与英语转类构词47-52

摘要:本文以英语中名词、形容词和动词三大主要词类的相互转用为例,运用原型理论分析英语转类构词的范畴结构和过程属性。研究表明,转类构词实质上是一个内部成员地位不平等、外部边界模糊的原型范畴:其内部成员依据词性改变程度的不同,即原形词和目的词在名词—形容词—动词连续体上跨越的"距离"大小呈现出不同的原型等级;它们的原型等级从大到小不断变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其形态属性逐渐减弱、句法属性逐渐增强的过程。

-ing及-ed构块在复合词中的句法逻辑53-57

摘要:在语言教学中,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语,复合词的正确应用是语言学习者语能的一个重要体现。但学习者复合词的低频输出说明,除了其语音、语形外,对其诸种构型及其诸成分之间的句法关系、语义关系的掌握是学习者对复合词的认知重点。本文从传统的复合词定义、分类方法的探讨出发,重点分析了-ing及-ed构块在英语复合词中的构词规律,尝试在句法、构词法的交界面上建立此类复合词的句法释义逻辑体系;同时,就Quirk等人的某些有争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换个方法教语法58-61

摘要:本文在剖析影响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语法课积极性的心理因素的基础上,介绍了我们就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所做的探索和思考。我们认为自主性和边际效用递减是影响该课程学习积极性的两大心理因素。该课程的改革应从课程的功能定位、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等方面入手。

重谈语言学能——外语学习中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构成62-67

摘要:笔者从语言学能的定义出发,介绍了几个在国外被广泛采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语言学能测试,回顾了近几十年来有关语言学能方面的研究成果,证明了语言学能与最终的学习结果之间所存在的显著的正相关联系,其相关系数介于.40和.60之间,然后报告了一项针对语言学能与特定的学习任务之间的关系的实证研究。笔者建议,中国的外语教学应以人为本,可以根据语言学能测试的结果进行编班,各个班级不仅教学总课时量不同,而且采用的教学方式也应与学生的学能类型相一致,以获得最佳的语言学习效果。

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僵化现象及其纠正对策68-73

摘要:过渡语的僵化现象是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统计分析,概述了这些错误僵化的表现特征,探究了这类现象的形成原因,并就如何缓解写作僵化现象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措施和应对策略。

摘要中情态承诺和情态责任的配置74-78

摘要:在语篇中,情态承诺和责任的配置关系表明说话人在多大程度上为自己通过情态所做的不同程度的承诺承担责任。本文以400篇语言学摘要为语料,以概率情态为例,统计分析情态成分体现的情态承诺和责任,结果表明,摘要中的情态承诺较低,情态责任较高;两者呈反比配置:对于确定性高的判断,作者希望掩饰自己的责任;对于确定性低的判断,作者愿意明示自己的责任。

学术摹因的跨语际复制——试论术语翻译的文化特征及研究意义84-88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国际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学科的广泛交流与合作,术语的跨语际传播日趋活跃,大量科技和人文社会学科术语的翻译实践在学术界盛行。术语翻译的积极实践,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繁荣,但另一方面也产生了一些具体的问题。然而,人们在探究这方面的问题时,其关注焦点大多涉及翻译的语义等值问题,往往忽略了术语翻译的文化特征。本文将从现代文化基因学——摹因学研究的视角出发,探讨术语翻译作为学术摹因的跨语际复制这一过程中所体现的文化特征,同时简要分析相关的术语翻译问题以及术语翻译研究的文化意义,旨在引起学界对术语翻译研究的文化视角的重视。

文化重读与文化意义同归的翻译研究89-94

摘要:翻译不仅涉及语言问题,也涉及文化问题。译者不仅要了解外国的文化,也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不仅如此,还要不断地把两种文化加以比较,因为真正的对等应该是在各自文化中的含义、作用、范围、感情色彩、影响等等都是相当的。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深入的翻译研究还涉及文化重读与文化意义同归的问题。

翻译伦理的回归与重构95-99

摘要:伦理是人与人交往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翻译自然要受到伦理的约束。传统的翻译伦理在文化批判理论的抨击下虽已沦陷,但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伦理问题又再度进入学界的视野。本文在分析当前五种翻译伦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在交互主体性的视域下将其予以整合,旨在进一步推动翻译伦理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

瞿秋白翻译思想综述100-104

摘要:瞿秋白是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时又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他不仅翻译了大量进步文学和马列主义文艺理论著作,而且在翻译理论上也颇有建树。其翻译理论和主张在我国翻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对其进行探索与研究对新时代翻译学的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学界动态108-108

摘要:"第三届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会议通知 为了促进海峡"两岸四地"的合作交流持续发展,根据2005年北京首届、2007年澳门"第二届海峡‘两岸四地’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讨会"的决议,由台湾辅仁大学翻译研究所主办,台湾政治大学翻译研究中心、澳门理工学院翻译与跨文化交流研究

《中国外语》总目录(2008)109-112

课堂设计展教师智慧,教案大赛现科技风采 热烈祝贺“第二届‘高教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及电子教案大赛”圆满成功!113-113

摘要:2008年9月21日,"第二届‘高教杯’全国高职高专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及电子教案大赛"总决赛在北京落下帷幕,来自山东烟台职业学院的张媛老师荣获本次大赛的特等奖,一等奖获得者分别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周宏老师和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吴希博老师,二等奖获得者分别为沈阳工程学院刘岩老师、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邓冬至老师和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陈婧老师。此外,还有14名教师获得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