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语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外语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Foreign Languages in China

  • 11-5280/H 国内刊号
  • 1672-9382 国际刊号
  • 2.56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外语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4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外语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论经纬、改革论坛、学术探索、教学研究、纵横论译、科研方法

中国外语 2006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以人为本,避教育的急功近利——兼论外语学科的建设与发展4-4

摘要: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本科生扩招,国内大多数的高校都开办了英语或其他语种的外语专业。在近年内教育部批准新办的专业中以外语专业规模为最。2004年英语

挑战与机遇:新世纪综合性大学外国语学院发展战略的思考5-5

摘要:在一个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中国综合性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发展面临着挑战,但也充满着机遇。全球化的时代使“外国语言”和

学科建设的危机感、前瞻性和整体化5-6

摘要: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学科建设的危机感几乎无时无刻不在缠绕着我们。然而,这种危机感通常被看成是主要存在于那些学科发展有待加强和发展的学校,特别

外语院系学科发展的思考6-6

摘要:武汉大学是综合性大学,近几十年国内外语教育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何结合本校特长、紧扣形势和社会需求开展我院的学科建设,一直是我们关注、探索的重点问题。经过长期

多学科交叉视角构建大学英语教学体系7-7

摘要:南开大学公共英语教学部承担了南开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英语教学工作。2004年9月南开大学启动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公共英语教学部管理者和教师都意识到大学英语

特色创新,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经贸人才7-7

摘要:我校外语学科历史悠久,学院坚持以英语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以英语专业和大学英语教学并重,运行“厚基础、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把把英语专业办成国际

论高师本科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改革8-11

摘要:文章根据高等师范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特点,分析了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的重点内容,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教学模式,并介绍了该模式的实施措施和效果。

普通高师大学英语学习策略研究报告12-15

摘要:本文以3所普通高等师范院校199名非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学习策略问卷及面谈的调查方式,探究了大学英语学习策略的总倾向、4类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及分组学习策略运用差异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结果表明:(1)高师非英语专业学生较多使用形式策略、母语策略和调控策略;(2)不同组别的学生在学习策略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3)学习策略的选择、使用与学习效果有一定的相关性。

语言哲学:西方哲学中的变革16-21

摘要:语言哲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发生的“语言的转向”的重要结果,如今已经成为哲学研究中的重要分支学科。语言哲学之所以能够于20世纪60年代后在英美哲学中大行其道,主要应当归功于日常语言学派对语言用法的细致入微的分析。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是意义问题和指称问题。在当代英美语言哲学中主要还是弗雷格和罗素的观点占据主导地位,甚至在某些语言哲学家的思想中,密尔的观点还占有很大的比重。

中国学者如何学习西方语言哲学:对话(英文)22-32

摘要:全文采取对话形式。第一节:西方哲学的“语言性转向”的孕育过程。语言哲学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Being与ontology的关系,ontology汉译的巨大困难(“本体论”或“存在论”、“是论”?),中国古代哲学与西方哲学的主要区别,西方哲学里的内在的潜势是如何经历了3个阶段发展为分析哲学的:第一阶段,西方哲学中的“存在论”阶段提出的典型问题是“什么东西存在着?”,或“那是什么?”,或“这是什么?”。第二阶段,即“认识论”阶段提出的典型问题是“我们知道什么?”,“我们究竟是怎样才能知道一些事物的?”,“当我们宣称知道什么时,凭什么检验它的正当性?”。第三阶段,20世纪之初,哲学的语言性转向发生了,analyticphilosoph(y分析哲学)这个名称缘何而来,在语言性转向阶段并没提出新的问题,“只是以语言为手段重铸千年的哲学老题”,语言性转向的3个原因。第二节:对“以语言为手段”的误解。澄清了相关误解,指出“以语言为手段”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形:像弗雷格那样地对“晨星就是暮星”,像罗素那样地对“现任法国国王是秃头”那样的句子,在句法上反复分析出种种问题来(如全等问题、空名问题、存在问题,等等)。这便是搞分析哲学的原型。严格意义上的、并在分析哲学传统上操作的语言哲学,是与语言相关的,并首先是在哲学句法层次上展开的。第三节:学习西方语言哲学(西语哲)的中国学者的困难。3个难点:一个人的百科知识与西语哲之间存在着的差距,进而,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关注点之间存在着的差距;任何一个哲学命题,当它的概念的历史背景与意义尚未明白时,它就是一座要征服的山;一个人的知识局限性也往往阻碍他接受语言哲学。第四节:从“分析哲学”到“语言哲学”。从时间上看,“分析哲学”标签在前,“语言哲学”标签在后;分�

话语理解的意向性解释33-37

摘要:在意向性理论的视野下,话语理解和含意推导是一种意向性解释。话语的理解过程,是局域话语受到在意向性指引下形成的下向因果关系的制约,进展为话语的整体性解释这样的过程,即在意向性提供的下向因果域范围内谋求对话语之所以这样说给出一个说得通的“理由”。这个过程体现为根据有关的常规关系获取隐性表述,对显性表述作出补足或/和阐释的过程,这是一种泛因果关系的解释。这个过程是集体意向性制约下的个体意向性发挥积极作用的过程,使显性表述的意义对象化、具体化、经验化。

“十步之泽,必有香草”——我国学者“常规关系”研究述评38-42

摘要: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者开始在国内评介和研究新格氏理论,其中,“常规关系”是重点。在10多年的研究中,常规关系作为一个语用学的概念在当代学术语境下其内涵发生嬗变的轨迹大概可以归纳为3个阶段:对常规关系的一般认识、对常规关系进行认知化解读、对常规关系在更为抽象层次上作出概括。在后两个阶段的研究中,一方面,是对常规关系作出更为深刻的认知语言学视角的学理概括和抽象;另一方面,提出常规关系是语言运用的逻辑先设和提出“常规推理模型””,并把常规关系的应用,从含意推导的一般研究,推广到语用推理的认知研究和句式结构、成语、隐喻语言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对我国“常规关系”研究的考察,我们得到的启发是:对国外语言学理论的研究,要有“十步芳草”的信念,而且既要一以贯之,又要在当代学术语境下转换角度,进行多层次的考察。

外语学习社会心理的结构化理论视角43-49

摘要:本文以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解释以往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者自我认同、个体语言学习与社会情境的关系。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相互建构;自我认同的变化受到学习动机的影响,但可能存在于未言说的“实践意识”之中,是“行动的未预料的结果”,构成新的行动情境的一部分。学习外国语言文化的过程,也是能动的学习者不断将“实践意识”转化为“话语意识”,提高自我反思性的过程。同时,学习者自我认同与社会情境也是双向建构的,外语学习者自我认同的变化,是现代化进程的结果,也是其促成因素。

在继承中探索:谈《文心雕龙》的语篇思想50-54

摘要: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论述了《文心雕龙》的语篇思想,指出《文心雕龙》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艺理论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语言学著作。文章从语篇的动态观、语篇的结构、语篇体裁、语境、语言的功能、语篇的衔接、语篇批评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文心雕龙》的语篇思想。文章强调,在今天看来,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引进与结合的关系,意义尤为重大。

第二语言学习理论述评55-58

摘要:本文选取了对第二语言学习影响较大的几种理论,如输入假设、信息加工模式、分析/自动模式、中介语理论、ACT模型进行了简要介绍和评述,分别说明了它们对第二语言学习的作用,同时也指出了它们存在的不足。

第二语言词汇习得心理模型评述59-62

摘要:第二语言词汇的心理模型从词汇表证、词汇加工、词汇发展等不同的角度揭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本质,指导第二语言词汇教学和学习。本文综述了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三大心理模型,分析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总结了现有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不足并提出了这一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学生外语学习能力倾向研究63-68

摘要:外语学习能力倾向测试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外语培训、研究及教学决策之中,对外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国外现有外语学习能力倾向量表,提出了制定适用于国内学生的外语能力倾向量表的草案,并对该套量表的可靠性、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超文本链接与词汇搭配69-71

摘要:本文探讨建立超文本链接及词汇搭配,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一种可参考的模式,以便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