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社
分享到: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评述、论著、综述、专家视频讲座、手术演示、病案讨论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2095-123X
  • 国内刊号:11-9309/R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24
  • 综合影响因子:0.266
期刊级别: 部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 2015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专家笔谈

应高度重视进展性高血压脑出血

摘要:进展性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高血压脑出血后早期出现血肿扩大,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或意识障碍加重。早期发现进展性脑出血的高危患者并及时处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应当引起高度关注与重视。目前临床上多以Brott、Kazui或Fujii标准作为早期血肿扩大的标准,提示血肿进展的特征性CT表现为点征。进展性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多认为与高血压、血肿部位及形状大小、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进展性脑出血的治疗目前主要以经验性个体化治疗为主。
1-4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临床研究

脑室内出血后脑积水形成的多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脑室出血后脑积水形成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收治的符合条件的120例脑室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脑积水组(27例)和非脑积水组(93例)。对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出血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修正Graeb评分(m GS)、脑室积血量、脑室内反复出血次数、行侧脑室外引流、侧脑室联合腰大池外引流与脑积水之间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逐步回归法多因素分析。结果 120例脑室出血的患者发生脑积水27例,发生率为22.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出血时GCS评分、m GS评分、脑室积血量、脑室内反复出血次数、侧脑室外引流和侧脑室联合腰大池外引流与脑室出血后脑积水有关;而性别、糖尿病史与脑室出血后脑积水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表明,年龄(OR=1.078,95%CI:1.029~1.130)、高血压病史(OR=1.622,95%CI:0.200~13.167)、出血时GCS评分(OR=0.730,95%CI:0.596~0.894)、m GS评分(OR=1.883,95%CI:1.315~2.695)、脑室积血量(OR=1.052,95%CI:1.011~1.096)、脑室内反复出血次数(OR=1.305,95%CI:0.626~2.717)、侧脑室外引流(OR=0.045,95%CI:0.011~0.175)和侧脑室联合腰大池外引流(OR=0.723,95%CI:0.591~0.884)为影响脑脊液发生的相关因素,其中GCS评分越高、侧脑室外引流及侧脑室联合腰大池外引流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年龄增大、高血压病史、m GS评分越高、脑室内复出血次数、脑室积血量大为脑室出血后脑积水产生的危险因素,而脑室内出血时GCS评分越高,同时积极行侧脑室外引流及侧脑室联合腰大池外引流可明显降低脑室出血后脑积水的形成。
5-9

联合血管重建术配合辛伐他汀治疗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联合血管重建术配合辛伐他汀治疗缺血型烟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7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接受联合血管重建术治疗的缺血型烟雾病患者63例,其中31例接受联合血管重建术常规药物者作为对照组,另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辛伐他汀治疗作为观察组。采用CT血管造影(CTA)、脑血流灌注及神经功能评分评估随访分析两组烟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R×C表χ^2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1、6、12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t=2.012,P=0.049;t=3.465,P=0.001;t=4.426,P=0.000;t=3.668,P=0.001;t=5.026,P=0.000;t=6.062,P=0.000),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t=2.702,P=0.042;t=2.069,P=0.043;t=2.028,P=0.047)。术后6个月脑血流量及脑血容量等指标均较术前一定改善,术后两组脑血流量及脑血容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705,P=0.009;t=2.329,P=0.023),而达峰时间及平均通过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血管重建情况优于对照组(χ^2=42.67,P=0.033)。整个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缺血型烟雾病联合血管重建配合辛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脑缺血区域血运,促进烟雾病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10-14

大剂量维生素C和E对急性颅脑外伤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和E对急性颅脑外伤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探讨其对急性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0例)、维生素C和E治疗组(30例)和正常治疗组(30例),利用电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患者入院时、第3、7天及第14天血清NSE浓度。入院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分级评分(GCS)并行出院时、3个月后行格拉斯哥预后(GOS)分级。结果 依达拉奉治疗组、维生素C和E治疗组与正常治疗组相比,入院时GCS评分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3个月后的GOS评分均较正常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治疗组与维生素C和E治疗组相比,出院时、3个月后的GO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之间入院时NSE水平无统计学意义,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治疗后含量开始降低,第3、7天依达拉奉治疗组与维生素C和E治疗组较正常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但依达拉奉治疗组与维生素C和E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E水平伤后第14天后下降接近正常,各治疗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维生素E与依达拉奉一样,可减轻脑损伤,降低血浆NSE浓度,对急性颅脑损伤有保护作用。
15-18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对来稿推荐信及更改作者的要求

摘要:1.来稿必须附第一作者所在单位的推荐信,并加盖单位公章,只在稿件上盖章无效。 2.介绍信的内容必须包括该稿作者姓名及文题全称,并应说明:(1)稿件内容真实;(2)稿件内容不涉及保密;(3)无一稿两投;(4)作者署名及顺序无争议。
18-18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临床研究

脑卒中偏瘫患者足内翻的足底压力分布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伴有足内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自然行走时的步态特征。方法 选取25例伴有足内翻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试验组,25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使用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对受试者步态进行检测,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t检验分析两组受试者足平衡参数、足轴角、足跟部冲量之间的差异。结果 (1)正常成人左、右足在足平衡参数、足轴角、足跟部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过程中患足在足支撑期和足蹬离期内翻均值大于健足(t=-2.364、-3.121,P〈0.05)及正常成人(t=-3.562、-6.151,P〈0.01),在足蹬离期健足内翻均值大于正常成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8,P〈0.01)。(3)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足轴角大于健侧(t=2.185,P〈0.05),同时患侧和健侧足轴角均大于正常成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53、-2.280,P〈0.05)。(4)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足跟部冲量大于健侧(t=6.734,P〈0.01),同时患侧和健侧足跟部冲量均大于正常成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85、-3.444,P〈0.01)。结论 足底压力测量能为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供量化评估,对协助指导患者康复功能训练,康复疗效评估有重要意义。
19-22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基础研究

拉莫三嗪干预颞叶癫痫发作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在毛果芸香碱诱导颞叶癫痫大鼠模型中,拉莫三嗪(LTG)对癫痫发作的影响和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取雌性Wistar大鼠32只,腹腔注射毛果芸香碱直至出现Ⅳ级以上无明显间歇的癫痫持续状态(SE),SE后1 h给地西泮终止发作并存活者为造模成功的大鼠,将其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8只):(1)对照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取代制作模型的药物与LTG;(2)模型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取代LTG,2次/d,灌胃;(3)LTG低剂量组:LTG 10 mg/kg,2次/d,灌胃;(4)LTG高剂量组:LTG 20 mg/kg,2次/d,灌胃。各组动物均在SE后24 h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0 d10采用视频录像记录大鼠癫痫发作次数,并分析各组间的差异;行Nissl染色和GFAP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丢失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各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各组每周每只大鼠发作次数比较、各组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计数比较及各组大鼠海马CA1星形细胞计数比较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与对照组及模型组比较,LTG用药组大鼠癫痫发作频率、海马神经元丢失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t值分别为8.334、10.877、-7.460,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t值分别为-4.133、6.520、-8.541,均P〈0.05)。与高剂量LTG组比较,低剂量LTG组大鼠癫痫发作频率更高、海马神经元丢失更多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减少更明显(t值分别为-6.297、5.030、-2.864,均P〈0.05)。结论 在本大鼠模型中,LTG可减少癫痫发作频率,使海马神经元丢失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均明显减少,LTG具有抗癫痫发作和神经保护作用。
23-26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综述

桶人综合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桶人综合征(MIBS)是以双上肢瘫痪为主要表现而不伴有面部和双下肢瘫痪的神经系统疾病。MIBS最初在因严重的脑灌注不足而出现双侧大脑前动脉及大脑中动脉区分水岭梗死的患者身上发现,但在查阅随后有关此综合征报道的相关文献后我们发现有多种不同的原因导致MIBS。MIBS临床上较为少见,其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因此,MIBS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进一步了解对临床医师的临床决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根据目前有关MIBS的报道对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27-30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本刊对图片及视频资料投稿要求

摘要:请作者投稿时注意,在正文中正确标示每幅图出现的位置,并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排序,每幅图的图题(必要的说明性文字),置于图的下方,并在注释中标明图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词。若所用图为引作,请标明出处。对于黑白图,请提供JPG格式,分辨率≥300dpi;彩图,请提供JPG格式彩图,分辨率≥300dpi。本刊对静态图片及动态图像的要求如下。
30-30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综述

基于临床试验证据讨论颈动脉狭窄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的研究进展

摘要:颈动脉狭窄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任何针对颈动脉狭窄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颈动脉剥脱术(CEA)以及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都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病风险。研究证明,CAS切实可行,与CEA相比,具有相同的效果,且降低了治疗风险,已经被患者和临床医师广泛接受。一直以来,国外一些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针对CEA与CAS哪个更有优势,争论激烈却尚未给出一致的结论。近年来,介入治疗中的CAS被广泛研究并用于临床,并被认为是取代CEA的一种有效术式。本文利用一些研究机构的最新数据,旨在总结颈动脉狭窄治疗的相关问题,尤其是对目前进行的CEA和CAS这两种治疗措施的重要试验及其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回顾和总结,以利于临床并进一步推广CAS的临床应用。
31-34

帕金森病运动前期的概念、定义、临床表现及预警筛查策略

摘要:帕金森病(PD)可能存在一个前驱阶段,即运动前期。PD运动前期是由一系列相续阶段组成的,在此阶段即可出现例如嗅觉障碍、自主神经功能异常、情感障碍和快速动眼期睡眠障碍(RBD)等非运动的临床特征及生理异常。探索敏感而特异的检测方法对PD运动前期患者进行筛选,是当前PD研究领域的新热点问题。在PD高危人群中建立效价比高的PD运动前期筛查策略(也指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生物标记物),有助于突破当前PD一旦确诊即已处于中晚期的困境,为实现P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希望。鉴于此,本文就PD运动前期的概念、定义、临床表现及其可能的病理基础、PD运动前期预警筛查策略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总结、解读与分析。
35-40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投稿常见文字差错

摘要:示例如下(箭头后为正确用字):前驱病变→前期病变,愈复期→恢复期,异性蛋白→异种蛋白,过渡超载→过度超载,转酞酶→转肽酶,1%饿酸→1%锇酸,嗽口→漱口,环胞素→环孢素,期未→期末,阿斯匹林→阿司匹林,神经未梢→神经末梢,肾孟肾炎→肾盂肾炎,甲氨喋呤→甲氨蝶呤,服帖→服贴,松驰→松弛,均浆→匀浆,海棉→海绵,从新→重新,应急性溃疡→应激性溃疡,探察→探查,基因片断→基因片段,纠份→纠纷,慧星→彗星,图象→图像,纵膈→纵隔,丝裂酶素→丝裂霉素,同功酶→同工酶,运做→运作,及其重要→极其重要,排它性→排他性,形像→形象,型势→形势,据为已有→据为己有。
40-40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综述

耐药性癫痫的研究进展

摘要:耐药性癫痫是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长期、反复发作的特点,不仅使患者遭受躯体痛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患者心理障碍,并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及重点之一。近年来耐药性癫痫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对耐药性癫痫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耐药性癫痫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本文综述了耐药性癫痫的定义、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41-45

神经系统单基因遗传病的治疗现状

摘要:神经系统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影响神经系统而引起的疾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症状多样,早期诊断困难,治疗也十分困难,相当一部分疾病至今仍不可治。神经系统单基因遗传病发病涉及一对等位基因,严格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学者们对其分子发病机制了解得越来越多,诊断和治疗也获得较大的进展,能够医治的这类疾病越来越多,治疗的方法亦越来越多,患者生活质量亦逐渐得到改善。本文简要综述部分疾病近年的治疗概况。
46-49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下丘脑-垂体功能减退的研究进展

摘要: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平均发病率为9/10万人年,平均死亡率50%,平均发病年龄50岁,占脑卒中的5%-10%,因其预后较差,发病年龄相对年轻,对家庭经济的打击、社会劳动力丧失的影响比其他类型的卒中更为显著。经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生还者,尽管神经病学的评估良好(格拉斯哥预后评分4-5分),但存在躯体和神经心理方面的后遗症,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疲乏、性功能明显下降或丧失、体重下降、抑郁症等脑损伤后综合征,相当一部分患者生活质量不高且不能回到原工作岗位。而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生还者出血后数月至1年进行内分泌学评估,结果发现11%-55%的患者存在垂体前叶单轴、多轴或全垂体功能减退。对存在脑垂体功能减退的患者进行适当的激素替代治疗有可能改善部分或大部分脑损伤后综合征的症状及体征,促进患者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工作能力。
50-53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与神经退行性疾病

摘要: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结构和功能进行性丢失导致神经元死亡的一类疾病,常见的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亨廷顿病(HD)和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促生存信号通路,广泛存在于各种细胞。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及其他外界刺激下该通路被激活,调节细胞增殖、分化、生长、存活、代谢、迁移、膜转运等多种细胞生物学活动。近来研究发现,PI3K/Akt信号通路异常可能是AD、PD、HD和ALS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的基础。
54-58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读者·作者·编者

投稿中常见不规范名词

摘要:1.名词欠规范(箭头后为正确名词):一时性脑缺血→一过性脑缺血,血沉→红细胞沉降率,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阳性细菌,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细胞浆→细胞质,机理→机制,光密度→吸光度,细胞系→细胞株,副作用→不良反应,冠脉→冠状动脉,高血压病→原发性高血压,X光片→X线片,哈→格氏早衰综合征→哈→格早衰缩合征,梗塞→梗死,围产期→围生期,雷诺氏现象→雷诺现象,甘油三酯→三酰甘油,体重→体质量,食道炎→食管炎,腰麻→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58-58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争鸣

关于CHADS2、CHA2DS2-VASc、Essen与ABCD2量表评分要素的解析与建议

摘要:本文就临床实践中常用的缺血性卒中风险评定量表如CHADS2、CHA2DS2-VASc、Essen与ABCD2等量表进行分析并指出其存在的局限性,对不同量表中潜在的重要评分要素给出推测和推荐,提出:与血管狭窄程度因素相比,动脉内膜易损病变对卒中复发风险的影响是更为广泛和深远的,后者可能作为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评分要素参与不同量表的改良和完善,从而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辩证地运用量表和指南证据进行个体化诊疗。
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