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Pediatrics(Electronic Edition)

  • 11-9273/R 国内刊号
  • 1673-5250 国际刊号
  • 1.9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华妇幼临床医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论坛、标准·方案·指南、论著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 2016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专家述评
严重产后出血的早期预警497-500

摘要:产后出血(PPH)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临床上绝大多数PPH导致的孕产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其关键在于临床对PPH的早期识别和及时处理。临床对严重PPH的早期识别和预警,对于PPH患者的救治和降低PPH导致的孕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拟就严重PPH的早期预警指标及孕产妇早期综合预警方案(MEWT)进行阐述,旨在为产科医师对严重PPH的早期预警提供指导。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诊疗:一个精准医学的范例501-505

摘要: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基本原理是:发现分子学致病机制一寻找靶向生物学标志物一进行靶向治疗。笔者以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XLA)为例,阐明PID的诊疗过程是精准医学的一个范例。PID是一类异质性疾病,临床表型极为复杂,涉及临床各科。笔者强调临床医师在掌握PID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进行基因和疾病分子机制分析,按照精准医学的原则对其进行诊断和治疗。

治未病如何精准于真实世界的产科临床理论与实践506-509

摘要:妊娠和分娩虽然是女性生育的自然生理过程,却与各种病理问题总是息息相关,这凸显在生理产科治未病,是避免各种妊娠相关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首要关口。产科临床工作预防重于治疗。精准医学在近年被作为一种新学说提出来,更多的解释使其被局限于基因、分子水平。纵观中医学的发展脉络和理论体系可见,精准医学是医学学科的一贯原则,而如何精准于真实世界的产科临床理论与实践,精准预防各种产科相关病理性问题,达到治未病的目的,是值得产科临床医师深入思考的问题。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标准·方案·指南
《2015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版)》儿童基础生命支持部分解读510-516

摘要:2015年10月公布了最新的《2015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版)》(以下简称为《2015更新》)。本指南采用了新的系统性审查流程和新的建议级别(COR)及证据水平(LOE)。同时,对其中儿童基础生命支持(PBLS)部分的内容,也进行了调整。为了加强儿科医务人员的心肺复苏(CPR)急救技能的掌握,笔者拟简要介绍《2015更新》中,关于PBLS部分的主要更新内容,包括:①明确PBLS的适用人群;②重申胸外按压一开放气道一人工通气(C-A—B)的CPR操作顺序;③提供新的专业人员单人和多人施救流程;④限定胸外按压深度:青少年不超过6cm;⑤建议按压频率为100~120次/min;⑥比较传统CPR与单纯胸外按压式CPR的优势与劣势;⑦强调高质量的CPR等,旨在提高临床对患儿进行CPR的成功率及患儿生存率。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论著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临床研究517-520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医院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肺炎(ABHAP)的发病情况、危险因素及耐药特点,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PICU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91例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是否为ABHAP,将其分为研究组(n=19)与对照组(n=72)。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所有患儿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合并症、免疫功能、危重评分、发生HAP前于PICU住院时间、留置胃管情况、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情况、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治疗转归等。对HAP患儿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ABHAP发病情况、耐药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年龄、性别构成比、危重评分、基础疾病及合并症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本研究91例HAP患儿,共计培养出159株病原菌,其中鲍曼不动杆菌(AB)为48株,97.9%(47/48)来自呼吸道分泌物标本。②48株AB对常用的第3、4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均〉70%,对亚胺培南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为70.8%(34/48),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66.7%(32/48)、27.1%(13/48)。③研究组HAP患儿PICU住院时间≥15d、有创机械通气时间≥10d、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时间≥7d及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比例,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AB是PICU内HAP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耐药性强。缩短住院时间及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早期根治患儿先天性心脏病,预防肺炎反复发生,有利于预防和治疗ABHAP。

肾损伤分子-1对儿童紫癜性肾炎伴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的意义521-524

摘要:目的探讨肾损伤分子(KIM)-1对儿童紫癜性肾炎(HSPN)伴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肾脏科住院的100例HSPN(肾病综合征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AKI,将受试者分为HSPN伴AKI组和HSPN组,每组各50例。留取两组患儿的血、尿标本进行血肌酐、24h尿蛋白定量等相关实验室检查,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患儿血清、尿KIM-1含量;对两组各10例自愿行肾脏穿刺活检术患儿的肾脏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KIM-1在患儿肾脏的表达及部位。两组患儿年龄和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受试者的监护人均签署自愿参加实验的知情同意书,并通过病例收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伦理评审。结果①HSPN伴AKI组患儿血清肌酐、胱抑素(CyS)C,以及血清和尿β2-微球蛋白(MG)与KIM-1水平,均显著高于HSPN组患儿,而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及肾小球滤过率(GFR),则显著低于HSPN组患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②肾脏穿刺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HSPN组未见明显棕黄色颗粒表达,染色浅;而HSPN伴AKI组棕黄色颗粒多,染色深,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结论血清、尿KIM-1含量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儿童HSPN伴AKI。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肛肠动力学改变的临床研究525-529

摘要: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排便症状及肛肠动力学改变,评价POP对肛肠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3年3月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妇科住院治疗的绝经后POP患者共计59例为研究对象,纳入POP组。选择同期在本院妇科住院治疗的绝经后非POP患者共计46例,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肛管、直肠压力参数测定,以及《直肠功能障碍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调查,评价POP对患者肛肠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深圳市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患者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①两组患者年龄、孕次、产次、绝经时间及人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OP组阴道前壁脱垂Ⅱ度+Ⅲ度与Ⅳ度、子宫脱垂Ⅰ~Ⅲ度与Ⅳ度、阴道后壁脱垂Ⅰ度+Ⅱ度与Ⅲ度+Ⅳ度患者的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最小感觉容量、初始排便容量及最大阈值容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OP组伴排便困难患者的直肠初始排便容量及最大阈值容量,均显著大于该组无排便困难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3、4.67,均为P=0.000);而其肛管静息压、最大收缩压及直肠最小感觉容量分别比较,差异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本研究对POP组与对照组患者共计发放《直肠功能障碍生活质量调查问卷》115份,最终收集有效问卷115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POP组患者的《直肠功能障碍生活质量调查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P=0.000)。⑤POP组患者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均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5、3.43,P=0.002、0.001)。POP组患者直肠最小感觉容量、初始排便容量及最大阈值容�

部分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周期中影响其常规体外受精受精率的相关因素分析530-534

摘要:目的探讨部分卵母细胞胞浆内单精子注射(half-ICSI)周期中,影响该周期常规体外受精(IVF)受精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half-ICSI助孕的180例不孕患者的共计180个half-ICSI周期为研究对象。按照常规IVF受精率高低,将ICSI受精率〉50%且常规IVF受精率≤25%的46个周期,纳入低受精率组;ICSI受精率〉50%且常规IVF受精率〉50%的134个周期,纳入高受精率组。回顾性分析可能影响常规IVF受精率的因素,包括女方年龄及不孕年限等9项,以及涉及男方的包括精子浓度和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等8项,并对这17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临床经验及上述单因素分析结果,将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弱精子症、畸形精子症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等5项影响常规IVF受精率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①低受精率组男方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均较高受精率组低,而弱精子症和畸形精子症患者所占比例,则较高受精率组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女方9项因素,包括年龄、不孕年限、不孕类型构成比、既往夫精人工授精(AIH)助孕率、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发生率、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发生率、自然流产率,以及年龄≥35岁者所占比例、不孕年限≥3年者所占比例比较,以及男方其他3项因素,包括精子总数、少精子症患者所占比例及精子全部畸形患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half-ICSI周期常规IVF受精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男方弱精子症(OR=6.476,95%CI:1.621~25.877,P〈0.05)。结论男方弱精子症可能增加half-ICSI�

“光彩·西藏和四省藏区母婴健康行动”:四川义诊咨询534-534

摘要:2016年7月20~21日,“光彩·西藏和四省藏区母婴健康行动”四川行宣传医疗服务队,在道孚县玉科中心卫生院开展义诊咨询,共计380余位当地农牧民接受了义诊,同时医疗服务队随行带去90余种价值3万多元人民币的常用药物,为患者免费对症发放。医疗服务队由来自全国的9位专家组成,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妇产科徐克惠教授参加了本次活动,并亲自把药送到牧民手中。

Barth综合征导致幼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临床特点及其TAZ基因突变535-539

摘要:目的探讨以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为主要表现的Barth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TAZ基因突变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11月因“间断咳喘、发现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1个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例1岁7个月男性Barth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血常规、生化(心肌酶谱等)、心血管功能检查,尿液有机酸谱分析、血液氨基酸及酯酰肉碱谱测定,检测患儿及其父母的基因突变情况。结果①相关检测结果:本例患儿智力正常,体格及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低。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减少及其百分率降低。超声心动图等结果显示左心室肥大,心肌肥厚,心功能不全。尿液3-甲基戊烯二酸显著增高,为241.34mmol/mol肌酐(正常参考值为0~4.2mmol/mol肌酐,均值为1.1mmol/mol肌酐),为正常均值的219.4倍。血液氨基酸谱正常,血浆游离肉碱浓度降低,为13μmol/L(正常参考值为20~60μmol/L)。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儿存在TAZ基因c.280C〉T(p.R94C)突变,母亲为TAZ基因c.280C〉T杂合突变携带者。②临床治疗及预后:对本例患儿采取口服左卡尼汀、维生素B1、辅酶Q10、地高辛、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治疗后,患儿体力好转,尿液3-甲基戊烯二酸水平降至正常,心功能恢复正常。结论Barth综合征为X连锁遗传性线粒体病,是导致心肌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尿液有机酸谱分析及TAZ基因检测,有助于该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小鼠模型的建立及效果评价540-546

摘要:目的探讨阴道扩张(VD)法构建压力性尿失禁(SUI)小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于2015年10~12月,选择135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雌性未育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按照VD法构建SUI模型的时间,将其随机分为VD1、3、7、14、28d组(各组为15只小鼠)和对照组(60只小鼠)。分别于VD法进行SUI建模后的第1、3、7、14及28天,检测小鼠膀胱最大容量(MBC)、膀胱漏尿点压(BLPP)及腹压漏尿点压(ALPP)等尿动力学指标。对照组小鼠未进行处理,直接检测MBC、BLPP及ALPP。以,72±1.96s估计对照组小鼠MBC、BLPP及ALPP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分析VD各组小鼠SUI建模成功率和SUI模型耐久度。使用明胶酶谱法检测各组小鼠阴道前壁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与-表达。对VD各组与对照组MBC、BLPP、ALPP、MMP-2与-9进行统计学分析。实验过程中对动物的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要求。各组小鼠周龄及体重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果①VD1、3、7、14、28d组MBC、BLPP、ALPP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060,P=0.000;F=71.670,P=0.000;F=61.120,P=0.000)。VD1、3及7d组MBC、BLPP和ALPP,均分别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BC:tD=7.115、4.528、3.909,均为P=0.000;BLPP:tD=18.461、15.949、14.294,均为P=0.000;ALPP:tD=16.198、12.895、12.700,均为P=0.000)。VD14和28d组BLPP、ALPP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LPP:tD=7.494、3.104,P=0.000、0.003;ALPP:tD=6.356、2.031,P=0.000、0.046),但VD14和28d组MBC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D=1.086、0.469,P=0.293、0.640)。②对照组C57BL/6小鼠MBC、BLPP及ALPP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分别为0.06~0.15mL、34.55~53.81cmH20(1cmH20=0.098kPa)及33.88~58.96cmH2O。③VD1�

2016年《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征稿启事546-546

摘要:《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ISSN 1673-5250/CN11-9273/R,邮发代号为62—322)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承办的妇幼医学专业学术期刊。2007年6月至今,连续被“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同时被《2015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美国《化学文摘》(CA)、“四川省医药卫生学术期刊A类一览表”和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等收录。2010年本刊荣获中华医学会第24届常务理事会“优秀连续型电子出版物奖”,2011年4月被纳入《“十二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20号》。2013年及2014年,本刊连续荣获“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优秀期刊奖。”2015年,本刊在“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100周年纪念活动”上被评为优秀期刊。

子宫动脉栓塞联合药物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研究547-552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uAE)联合药物(宫瘤消胶囊)治疗子宫肌瘤(U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医院诊断为UM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uM患者接受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n=20,UAE联合宫瘤消胶囊治疗)与对照组(n=20,单纯UAE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与治疗后3、6、12个月时的月经情况(月经周期、月经期)及UM体积,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体重、产次、孕次及治疗前月经周期、月经期、UM体积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①不良反应率比较: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下腹部疼痛率为5.0%(1/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7/20),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P=0.018);两组患者发热、恶心呕吐、肢体乏力及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月经周期的组间×时间因素比较,无交互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间×时间=0.593,P=0.555),而且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的时间与组间因素分别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0.103,P=0.902;F时间=0.057,P=0.813)。月经期比较:两组患者月经期的组间×时间因素比较,存在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982,P=0.022),而且治疗前、后,月经期的时间与组间因素分别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38.216,P=0.000;F时间=4.179,P=0.048);两组治疗后3、6及12个月时,组内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缩短,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t=4.155,P=0.001;t=7.559,P=0.000;t=8.340,P=0.000;对照组:t=3.075,P=0.006;t=6.155,P=0.000;t=6.373,P=0�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552-552

摘要:为提升学术影响力,实现信息传播的覆盖面和效果的最大化,《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正式开通微信公众平台,您只需登陆微信,查找公众号“妇幼临床医学杂志”,添加“关注”后,即可成为本刊的微信平台用户。添加《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将及时收到本刊定期的妇幼前沿学术进展和权威专家指南解读,还可获取本刊动态信息、学术会议通知、投稿或查询稿件进度,实现作者、编者及读者的信息互动。欢迎各位读者、作者及审稿专家关注。

反复肺炎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肉碱缺乏症的临床特点553-557

摘要:目的探讨以反复肺炎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肉碱缺乏症(PCD)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5年9月,因“发育落后9个月,反复重症肺炎5次,咳嗽、喘息3d”,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1例11个月龄女性PCD患儿为研究对象。其2~7个月龄时,因重症肺炎反复发作5次,入不同医院治疗。本次入院后,对患儿进行血常规、血生化等实验室检查、血液氨基酸及酯酰肉碱谱分析、尿有机酸分析、基因检测等,以确诊PCD;采取Gesell发育评估法评估患儿发育商(DQ)等。结果①相关检测结果:本例患儿生长发育落后。2个月龄时发现血浆游离肉碱浓度为5.814μmol/L(]E常参考值为20.000-60.000μmol/L),酯酰肉碱谱正常,尿有机酸分析显示非酮症性二羧基酸尿症。患儿7个月龄时在上述病例收集医院复查血浆游离肉碱浓度为3.730μmol/L;11个月龄时,因重症肺炎再次人上述病例收集医院治疗,发现肝功能损害,心肌酶谱异常,DQ为52.7,SLC22A5基因c.1400C〉G(P.S467C)和C.632A〉G(P.Y211C)2个杂合突变。②治疗与随访结果:给予左卡尼汀1500mg/d静脉滴注,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患儿病情改善,出院后长期口服左卡尼汀800mg/d及采取其他支持措施治疗。患儿出院后4个月未再发生呼吸道感染,15个月龄时复查肝功能及心肌酶谱恢复正常,体格及神经系统发育接近正常儿童,DQ为63.9。结论PCD患儿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血液酯酰肉碱谱分析、尿有机酸分析及基因检测结果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早期、足量左卡尼汀治疗,可有效治疗及改善PCD患儿预后。

不同剂量雌激素对重度宫腔黏连术后复发及月经的影响558-565

摘要:目的探讨重度宫腔黏连(SIUA)患者宫腔镜下经宫颈宫腔黏连分离术(TCRA)后,应用不同剂量雌激素对黏连复发和月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宫腔镜下TCRA的275例SIU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TCRA后雌激素治疗剂量,将其分为低剂量组(n=89)、中剂量组(n=82)、高剂量组(n=73)及对照组(χ2=31)。低、中、高剂量组TCRA后分别给予戊酸雌二醇3、6、9mg/d×21d联合醋酸甲羟孕酮10mg/dX5d治疗,对照组TCRA后未给予任何雌激素治疗。统计学分析4组患者年龄、孕次、产次、既往宫腔手术史、子宫内膜厚度、宫腔深度,治疗前、后美国生育协会(AFS)评分及月经情况,治疗后妊娠、不良反应情况及治疗疗效。结果①4组患者年龄、孕次、产次、既往宫腔手术史,以及TCRA前继发性闭经、月经量减少、继发不孕、复发性或稽留流产、周期性下腹痛、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深度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剂量雌激素治疗前、后,4组AFS评分下降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750,P=0.000);而低、中、高剂量组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011、7.199、6.292,均为P=0.000)。低、中、高剂量组患者治疗前、后AFS评分下降值两两比较,治疗后4组患者月经恢复正常和月经量增多比例分别比较,以及治疗后低、中、高剂量组患者闭经或月经量过少比例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闭经或月经量过少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90,P=0.000)。低、中、高剂量组患者闭经或月经量过少比例,均较对照组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4.623、27.265、21.105,均为P=0.000)。③4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有�

谷胱甘肽S移换酶π与P170糖蛋白在上皮性卵巢癌联合化疗后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566-570

摘要: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移换酶π(GST-π)和P170糖蛋白,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上皮性卵巢癌(EOC)后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收治的60例EO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为30例。研究组采取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紫杉醇治疗。化疗后,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GST-π和P170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化疗疗效、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及EOC复发率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化疗后,研究组EOC患者GST-π及P170糖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8、4.34,P〈0.05);研究组EOC患者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转化生长因子(TNF)-a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4、6.53、5.86,P〈0.05)。研究组EOC患者的化疗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4,P〈0.05)。研究组EOC患者的化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5.52,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EOC的化疗敏感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疗效高。但是,临床对于EOC化疗,是否可选择GST-π和P170糖蛋白作为随访化疗疗效的指标,尚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个性化避孕指导对避孕效果的影响571-575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避孕指导,对重复人工终止妊娠术(ATP)妇女避孕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于深圳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等9家医疗机构门诊进行ATP的782例重复ATP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n=388)和对照组(n=394)。干预组受试者采取个性化避孕指导干预措施,对照组仅实施1次常规的避孕相关健康知识教育。观察两组受试者ATP前及ATP后1、6及12个月时的避孕率,以及ATP后12个月内非意愿妊娠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分组征得受试者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①干预组与对照组受试者年龄、孕次、产次、最近2次ATP间隔时间、最近半年内重复ATP率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TP前,干预组受试者避孕率为47.4%(184/388),与对照组的48.7%(192/3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TP后1、6、12个月时,干预组受试者避孕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6.532、3.869、72.894,P=0.000)。ATP后1、6、12个月时,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种避孕措施中,避孕套使用率均为最高,并且干预组避孕套使用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Y。=15。521、33.712、21.628,P=0.000)。ATP后1个月时,干预组受试者口服避孕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826,P=0.000)。③ATP后12个月内,干预组受试者非意愿妊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2,P=0.007)。结论个性化避孕指导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重复ATP后的避孕率,降低非意愿妊娠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