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05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专家约稿、专家述评、论著、知篇论著、临床经验、综述、病例报告、继续教育园地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3-5250
  • 国内刊号:11-9273/R
  • 出版地方:四川
  • 邮发代号:62-322
  • 创刊时间:2005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1.98
  • 综合影响因子:0.94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 2014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专家述评

先天性心脏病的无创性影像学诊断进展

摘要: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不仅是主要的儿童心脏疾病,而且随着诊治技术的进步,先天性心脏病的成年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影像学诊断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评估、治疗和随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该病治疗决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近年,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像学诊断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长期以来,无创性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Echo)应用于几乎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如果诊断明确,
1-4

动脉导管支架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动脉导管依赖的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是指患儿生存必须依赖于各种体肺分流,尤其依赖动脉导管的开放才能维持适合的体循环及肺循环,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改善肺或体循环低流量,低氧饱和度和发绀等情况的一类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上根据先天性心脏病病理生理特点可将其分为以下3类。1依赖动脉导管的肺循环先天性心脏病:通常具有右心系统梗阻或右向左分流病变,
5-8

小儿(普)胸外科临床研究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摘要:小儿(普)胸外科医师面对的多为先天性疾病,这类疾病一般种类较多,但单病种病例数却较少。各种先天性畸形表现各异,甚至有些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医师终其一生也很难遇见。在成年人胸外科比较常见而且病例数较集中的疾病为肿瘤,但食管癌、肺癌等疾病在儿童中发生却非常罕见。此外,小儿(普)胸外科的发展也面临许多基础问题的挑战,如疾病的治疗受医学发展水平、患儿家庭经济状况、医疗保险体制及社会医学伦理,甚至对患儿性别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便是小儿(普)胸外科必须面对的与成年人胸外科截然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加大对小儿(普)胸外科的普及力度,让小儿(普)胸外科从业医师接受专业培训,使更多医师掌握与认识小儿(普)胸外科的特点,以提高对专科疾病的诊治水平。
9-15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消息

2015年《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策划组稿选题计划

15-15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专家述评

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进展

摘要: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是严重危及患儿生命的先天性出生缺陷,若不及时治疗,相当一部分患儿可因严重缺氧、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及反复肺部感染等原因在婴幼儿期死亡。目前对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笔者拟就临床对婴幼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治疗的观念和治疗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整合,旨在为临床对该病的外科治疗提供参考。
16-19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专家论坛

妇科术后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发病原因分析及防治

摘要:血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全球疾病。当血液在静脉内异常凝结形成血块或血栓堵塞血管时,可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VTE是妇产科盆腔手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根据临床表现形式,可将VTE分为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而DVT是导致PTE发生的重要原因。血栓形成后,如果脱落,可通过血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
20-23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标准·方案·指南

儿童过敏性紫癜诊疗指南解读

摘要:过敏性紫癜(Henoch-Schnlein purpura,HSP)是儿童时期最常见血管炎之一,多发于学龄期儿童,临床特征以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关节炎/关节痛、腹痛、胃肠道出血及肾损害为主。HSP多发于寒冷季节,HSP患者中合并上呼吸道感染史者达30%~50%,可为病毒及细菌等感染。HSP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该病可能与感染、疫苗接种、
29-32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小资料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简介

摘要:《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承办的妇幼医学宴用性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内以多媒体光盘与纸质导读同时发行的少数几份刊物之一。杂志编辑部设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内,母得志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担任总编辑。
32-32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论著

足月儿和晚期早产儿出生早期呼吸困难的不同抗菌药物使用策略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将抗菌药物使用策略,由临床风险评估策略转变为风险评估结合感染筛查及监测策略,对出生早期有呼吸困难的足月新生儿和晚期早产儿抗菌药物使用率及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的1712例合并呼吸困难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n=776,住院时间为201i年7月至2013年6月)及对照组(n=936,住院时间为2009年7月至2011年6月)。对照组新生儿仅按照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抗菌药物治疗,而研究组则按照风险评估结合感染筛查及监测结果进行抗菌药物治疗。对两组患儿抗菌药物使用率、再入院率、平均住院日及感染相关不良事件等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人院时年龄及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并与家属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两组均无死亡病例。①研究组抗菌药物使用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患儿再人院率及平均住院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儿医院获得性感染、感染性肺炎、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与感染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风险评估结合感染筛查及监测结果制定抗菌药物使用策略,可明显降低出生早期有呼吸困难足月新生儿和晚期早产儿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且不会对患儿产生不良影响。
33-36

综合性物理疗法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物理疗法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荆州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24例抽动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64,采用经颅磁治疗仪联合小脑刺激仪及磁珠贴耳穴的综合性物理疗法治疗),对照组(n=60,采用单纯药物治疗),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接受不同疗法治疗儿童抽动症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荆州市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程和疾病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9%(62/64),显著高于对照组85.0%(51/60);观察组治疗后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分为(28.0±11.7)分,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分为(2.5±0.5)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8±12.3)分与(3.1±0.6)分,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磁治疗仪联合小脑刺激仪及磁珠贴耳穴综合性物理疗法,可明显改善儿童抽动症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37-39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儿童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于山东省鄄城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ESES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n=28)和对照组(n=28)。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15mg/(kg·d),治疗3d后停药4d,连续治疗3周,之后给予甲泼尼龙1.5-2.0mg/(kg·d)晨起顿服给药方式,4周后逐渐减量,根据患儿情况总疗程为4-6个月。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及脑电图(EEG)改善情况。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山东省鄄城县第二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年龄、性别、ESES病程及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实验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略微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49,1.95;P〉0.05);实验组患儿EEG改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02,7.79;P〈0.01)。对照组未见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实验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轻微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消失。结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可减少ESES患儿癫痫发作,同时可改善EEG放电,联合抗癫痫药物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40-42

广州市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满意度的快速评价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广州市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的育龄妇女对该项服务的满意度及提供检查服务人员对开展该项检查的认同感。方法采用批质量保证抽样法(LQAS),选择2013年9~12月,于广州市25家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定点服务机构中,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250名育龄妇女,25名医护人员及这些机构所在街、镇的25名计划生育管理人员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自行定制的服务满意度7项评价指标,包括方便性、全面性、解释交流、服务态度、服务技术、服务效率及总体满意情况,通过快速评价法(RAP),分析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的育龄妇女对该项服务的满意度及提供检查的服务人员对开展该项检查的认同感,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满意度与7项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上述25家机构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1250名被调查育龄妇女获取免费孕前检查信息的最早知晓途径前3位依次为"居委会工作者"42.8%(107/250),"宣传栏、折页"21.2%(53/250)及"朋友、家人"12.8%(32/250);对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总体平均满意率为69.4%,满意率前3位指标依次为方便性82.0%(205/250),服务技术76.0%(190/250),解释交流74.0%(185/250);总体平均满意率主要与方便性、服务技术和解释交流3项指标呈正相关(r=0.625,0.335,0.248;P〈0.01)。250名提供检查的服务人员认同开展免费孕前检查的优势主要为"经费有保障"94.0%(47/50),障碍主要为"群众保健意识差"74.0%(37/50),推广免费孕前检查最需解决的问题主要为"加大宣传,提高群众保健意识"76.0%(38/50)。结论广州市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满意度存在一定提升空间,应重视孕前检查的风险评�
43-47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消息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15年征订及征稿启事

摘要:《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于1978年9月创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输血及血液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高级别输血及血液学基础及临床相结合的综合性学术刊物,CN51—1693/R;ISSN1673—419X;CODENGSJXA2;广告经营许可证:川工商5100004001009。
47-47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论著

短暂吸入七氟烷用于小儿腰椎穿刺术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短暂吸入七氟烷用于小儿腰椎穿刺术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拟行腰椎穿刺术的113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前镇静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采用吸入七氟烷麻醉镇静的S组(n=58)和采用静脉输注地西泮镇静的D组(n=5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监测两组患儿生命体征,记录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总穿刺成功率,记录麻醉或镇静过程中体动反抗等不良反应。结果 1S组患儿T2时刻心率显著增快,与本组T1时刻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9,P〈0.05);D组患儿T3、T4时刻心率显著增快,与本组T1时刻心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8.80,6.82;P〈0.05);两组患儿T2、T3、T4时刻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09,-13.382,-12.733;P〈0.01)。2D组患儿T3时刻的血氧饱和度(SpO2)较本组其他3个观察时刻明显下降,前者分别与后3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0,-7.74,-7.91;P〈0.05)。两组患儿T3时刻的SpO2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8.141;P〈0.01)。3S组58例患儿在局部麻醉及腰椎穿刺术过程中无一例发生体动反应,放弃操作患儿为1例(1.7%);D组出现体动反应为40例(72.7%),放弃操作患儿为8例(14.5%)。4S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总穿刺成功率分别为86.2%和98.3%,而D组分别为65.5%和85.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S组穿刺时间为(7.6±2.1)min,D组为(16±8.7)min,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6S组患儿吸入七氟烷后的入睡时间为(78.3±21.4)s,苏醒�
48-51

宫颈癌筛查工作评价指标的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将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作为宫颈癌筛查工作质量评价指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2 092例北京市户籍新发宫颈癌患者(12-93岁)的临床病历资料(数据由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提供)以及从北京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获得的2008-2009年(宫颈癌第1个筛查周期)北京市所管辖18个区县进行宫颈癌筛查的728 704例适龄妇女(25-64岁)的病历资料(其中确诊为宫颈癌患者为8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将2007-2010年北京市新发宫颈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与同期北京市宫颈癌筛查登记记录进行比对,追踪筛查中漏诊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分析宫颈癌发生率、病死率、筛查早期诊断率、检出率、参与率及晚期宫颈癌检出率等指标作为宫颈癌筛查工作评价指标的适用条件及可行性。结果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北京户籍新发宫颈癌患者中,有明确临床分期者为1 663例(79.49%,1 663/2 092),其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为442例(26.58%,442/1 663)。北京妇幼保健网络信息系统中显示,2008-2009年间确诊为晚期宫颈癌的98例患者中,参加北京市宫颈癌筛查者为24例,其中,筛查时宫颈细胞学检查未见异常,但筛查后4-20个月内确诊为晚期宫颈癌患者为5例,且主要集中在4个区县。按照目前北京宫颈癌筛查主要采用的评价指标(筛查早期诊断率、癌前病变及癌检出率、筛查参与率),发生漏诊的4个区县的筛查效果排名位居18个区县前列。结论晚期宫颈癌发病数据与宫颈癌发生率、病死率、筛查早期诊断率、检出率、参与率等评价指标各有利弊,晚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病历资料较易获取,可作为评价开展宫颈癌筛查地区及岗位人员筛查工作质量的考核指标。
52-55

不同促排卵方案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克罗米酚(CC)、来曲唑(LE)以及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3种促排卵方案联合官腔内人工授精(IUI)的临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因排卵障碍、多囊卵巢综合征、卵泡发育不良及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等原因在泰州市人民医院接受IUI治疗的98例不孕症患者(共计157个治疗周期)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促排卵药物,将其分别纳人CC组(n=36,共计60个治疗周期)、LE组(n=34,共计55个治疗周期)和HMG组(n=28,共计42个治疗周期)。比较3组患者在肌肉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的优势卵泡数和大小、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多胎率、自然流产率及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等。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泰州市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LE组患者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CC组和HMG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329,-6.256;P〈0.05),CC组和HMG组患者注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4,P〉0.05)。HMG组患者在注射hCG日优势卵泡数与CC组和L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7,-1.18;P〈0.05),而CC组和LE组患者注射hCG日优势卵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4,P〉0.05)。结论LE在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上优于CC和HMG,而HMG在促进卵泡发育方面优于CC和LE。
56-59

不同羊膜腔穿刺适应证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情况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羊膜腔穿刺适应证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及其遗传咨询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羊膜腔穿刺胎儿染色体检查的523例患者中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的5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分析不同羊膜腔穿刺适应证患者的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结果 520例羊水细胞培养成功的患者中,异常核型检出率为4.42%(23/520)。高龄妊娠患者染色体异常核型发生率为1.45%(3/206),中孕期母体血清筛查高危患者为3.15%(7/222),胎儿超声结果异常患者为12.72%(7/55),夫妇一方系染色体平衡结构异常患者为66.67%(2/3),无创产前DNA检测示高危为80.00%(4/5),有染色体异常儿生育史患者为0(0/29)。23例检出异常核型胎儿中,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胎儿为19例(82.6%),染色体结构异常为4例(17.4%)。结论目前羊膜腔穿刺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较低。对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和无创产前DNA检测有助于提高羊膜腔穿刺染色体异常核型检出率。
60-63

高龄不孕患者不同辅助生殖技术的胚胎发育情况及妊娠结局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年龄因素对高龄不孕患者接受辅助生殖技术(ART)后胚胎发育情况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生殖中心行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1VpET)及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的不孕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共计184个周期。按照年龄,将纳入患者分为3组:Ⅰ组(n=67,周期数为63,35岁≤年龄〈37岁),Ⅱ组(n=60,周期数为55,37岁≤年龄〈40岁),Ⅲ组(n=57,周期数为37,年龄≥40岁)。各组患者身高、体质指数、不孕年限及受孕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Ⅲ组接受IVF—ET和ICSI者的新鲜胚胎妊娠率较I组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接受IVF-ET和ICSI者的冷冻胚胎妊娠率及胚胎冷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Ⅲ组妊娠率与胚胎种植率均较I组及Ⅱ组显著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妊娠率较Ⅰ组显著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胚胎种植率与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优质胚胎移植率、自然流产率及活婴出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相同ART下,3组间受精率、卵裂率及优质胚胎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因素可影响高龄不孕患者胚胎着床及妊娠成功。
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