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 and Pediatrics(Electronic Edition)

  • 11-9273/R 国内刊号
  • 1673-5250 国际刊号
  • 1.98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05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CA 化学文摘(美)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华妇幼临床医学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论坛、标准·方案·指南、论著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 2009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论著
槐杞黄对IgA肾病大鼠蛋白尿及肾组织nephrin及podocin的影响1-6

摘要:目的观察槐杞黄对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大鼠蛋白尿及肾组织nephrin及podocin的影响,探讨槐杞黄对IgA肾病大鼠蛋白尿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槐杞黄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槐杞黄组建立1gA肾病模型,槐杞黄组给予槐杞黄颗粒治疗。应用定量尿沉渣计数法检测尿红细胞个数,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小球IgA沉积强度,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小球nephrin及podocin蛋白的表达及分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肾皮质nephrinmRNA和podocinmRNA的表达。结果①槐杞黄组大鼠的尿红细胞计数、尿蛋白,较模型组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②槐杞黄组大鼠肾组织病变,较模型组减轻;③槐杞黄组大鼠肾小球nephrin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odocin表达量较模型组稍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槐杞黄组大鼠肾皮质nephrinmRNA及podocinmRNA的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④槐杞黄组大鼠肾小球nephrin及podocin的不连续斑片状、团块状异常分布,较模型组改善。结论IgA肾病大鼠肾组织nephrin及podocin出现表达变化及分布异常,槐杞黄能降低IgAN大鼠尿蛋白,其作用可能与调节nephrin及podocin的表达及分布有关。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消息
吴明江副会长在2009年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编辑学习研讨会上的讲话6-6

摘要:大家都知道中华医学会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几个学术社团之一。中华医学会到明年就成立95周年了。中华医学会在推动我们国家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中华医学会举办的学术期刊是医学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我们现在纸质版是122种,电子版是22种,合在一起就是144种,涵盖了我们现代医学的各个专业领域。中国医学界对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期刊群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很快,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很快,需要临床的学术交流、科研成果的展示交流。所以我经常讲期刊发展的根本动因在哪?在我们自身学科的繁荣发展。学科发展表现在什么方面?我们人才队伍的发展,科研能力的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服务能力的提升,医疗装备的改进和发展等等。这些方面的发展为我们科学期刊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深厚的基础。所以科学期刊的发展是同我们改革开放以后学科领域的发展密切相关。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论著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T细胞亚群及B细胞的动态变化研究7-10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IM)不同时期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及B细胞CD15+,CD19+和CD23+的改变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06年3月至2008年3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3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为研究对象(研究组,n=30),选择同期入托体检,无过敏性疾病史及无阳性过敏疾病家族史的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n=2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省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儿童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研究组分别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期,病程1个月、3个月、6个月时,采集静脉血2mL,对照组采血方式与研究组相同,采用肝素抗凝、流式细胞术方法分别检测其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和CD15+及CD19+CD25+表达率,并进行比较。结果①研究组急性期CD4+为(14.84±5.03)%,CD4+/CD8+为(0.25±0.13)%,CD19+为(3.89±1.32)%及CD19+CD23+为(0.24±0.13)%,较对照组明显降低;CD3+为(82.55±5.49)%,CD8+为(66.17±8.10)%,较对照组明显增高,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②研究组内随时间推移及感染的控制,CD4+,CD4+/CD8+,CD19+及CD19+CD23+逐渐升高,CD3+,CD8+细胞逐渐降低;③研究组病程6个月时,CD3+为(67.98±8.01)%、CD4+为(32.81±6.79)%、CD8+为(33.96±7.37)%、CD4+/CD8+为(0.93±0.31)%及CD19+CD23+为(1.30±0.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病程6个月时,CD9+为(14.60±4.8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结

绝经后女性线粒体功能及雌激素对其影响11-13

摘要:目的探讨绝经前、后健康女性线粒体功能变化及雌激素抗衰老的线粒体机制。方法2008年3月至9月,选取绝经前、后健康女性共计41例,按是否绝经将其分为未绝经组(n=15)和绝经组(n=26)(研究遵循程序符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负责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且分组征得受试者知情同意)。比较两组血小板线粒体相对膜电位差(mitochondrialmembranepotential,△ψm)及三磷酸腺苷(ATP)。并将绝经组血小板线粒体标本分为2份,其中一份血小板线粒体用苯甲酸雌二醇(estrogenbenzoate,EB)孵育1h(绝经+雌激素组),比较孵育前、后线粒体膜电位差及三磷酸腺苷水平变化。结果未绝经组和绝经组线粒体相对膜电位差分别为1.59±0.29和1.30±0.17;三磷酸腺苷水平分别为(3.38±0.67)gg/mL和(1.60±0.97)gg/m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绝经组肘静脉血标本经苯甲酸雌二醇孵育1h后(绝经+雌激素组),线粒体相对膜电位差及三磷酸腺苷水平显著增加,与绝经组孵育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女性绝经后线粒体功能减退,绝经后加速衰老的机制可能与雌激素撤退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雌激素可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从而发挥抗衰老作用。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小资料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简介13-13

摘要:《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承办的妇幼医学实用性专业学术期刊,是国内以多媒体光盘与纸质导读同时发行的少数几份刊物之一。杂志编辑部设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内,毛萌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副院长)担任总编辑。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论著
华蟾素对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芳香化酶表达的影响和意义14-16

摘要:目的探讨华蟾素(cinobufagin)对体外培养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芳香化酶和雌二醇(estradiol,E2)表达的影响和意义。方法30例原代培养的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30例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分别取自2007年至2008年因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而在本院诊刮和因子宫内膜癌在本院手术治疗患者。其组织学检查分别确诊为增生期内膜和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体外(invitro)培养正常子宫内膜细胞(A组,n=30)和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再将3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纳入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组(B组,n=30),一部分用华蟾索干预后,纳入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华蟾素干预组(C组,n=30),应用RT—PCR检测芳香化酶表达,发光免疫法检测雌二醇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正常子宫内膜细胞(A组)不表达芳香化酶mRNA(aromatasemRNA),不合成雌二醇,细胞凋亡率为(8.02±0.93)%;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B组)表达芳香化酶mRNA,可合成雌二醇,细胞凋亡率为(1.08±0.21)%,低于正常子宫内膜细胞(P〈0.05)。华蟾素干预(C组)后,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芳香化酶mRNA的表达和雌二醇的合成均下降,细胞凋亡率为(27.14±4.12)%,高于B组(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可利用芳香化酶合成内源性雌二醇,华蟾素可抑制子宫内膜癌HHuA细胞芳香化酶mRNA的表达和雌二醇的合成,抑制癌细胞增殖。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尿瘦素水平的测定与分析17-19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disordercomplicatingpregnancy,HDCP)患者尿瘦素(urinaryleptin)水平变化及其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5月至2007年12月在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自愿参加本研究的9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有无妊娠高血压疾病分为HDCP组(n=40)和对照组(n=50)。再将HDCP组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n=11),轻度子痫前期组(n=16),重度子痫前期组(n=13)(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immunosorhentassay,ELISA)法分别测定两组孕妇尿瘦素水平,并行相关分析。结果HDCP组孕妇尿瘦素水平[(0.93±0.46)ng/mL]较对照组[(0.62±0.39)ng/mL]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HDCP组中,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患者尿瘦素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0.76±0.36)ng/mL与(0.81±0.45)ng/mLvs.(0.62±0.39)ng/mL2,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均明显低于重度子痫前期组[(1.21±0.52)ng/mL]。尿瘦素水平与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尿蛋白量相关,而与患者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收缩压与舒张压等临床参数无关。结论妊娠期尿瘦素水平增高,可能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对肾功能影响有关。尿瘦素水平的测定,对判断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具一定临床价值。

婴儿家长接受SOAP营养咨询效果评价20-25

摘要:目的了解采取SOAP[主观询问(subjective)、客观检查(objective)、评价(assessment)和营养治疗计划(plan)]营养咨询法对婴儿体格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3至5月在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接受体检的100例婴儿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SOAP组(n=50)和常规组(n=50),观测6个月。对SOAP组家长进行s0AP营养咨询,对常规组家长采用儿童保健门诊常规指导(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山西省妇幼保健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每3个月检查两组婴儿的体格发育,并对两组婴儿家长营养知识及喂养行为做定期评价。结果6个月后,①两组家长的育儿营养知识-信念-行为较前均有改善,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SOAP组家长的婴儿辅食添加情况、营养知识和喂养技术得分的增加,显著高于常规组,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②SOAP组受试儿的辅食添加更趋合理,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占推荐摄入量的比例基本达到要求,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③两组受试儿体重、身长、头围、Kaup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SOAP组儿童体重、身高的增加值均较常规组高,且差异有显著意义(P〈O.01)。结论接受SOAP营养咨询法的家长在育儿营养知识-信念-行为的改善上优于常规组,SOAP组受试儿的某些生长发育指标优于常规组。因此,SOAP营养咨询法是一种个性化的儿童保健营养指导方法,优于常规指导。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卵巢肿瘤血管生成的预测作用26-29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colorDopplerultrasound,TV-CDU)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卵巢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的相关性,预测卵巢肿瘤的良、恶性及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等。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2例卵巢肿瘤患者,于术前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iveindex,RI)、收缩期峰速率(peaksystolicvelocity,Vps)、血管数目(vesselsnumber,VN)。术后采集血流丰富对应区域组织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微血管密度。结果阻力指数、血管数目与微血管密度有相关关系(P〈0.01),阻力指数与微血管密度呈负相关,血管数目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卵巢恶性肿瘤的阻力指数较良性肿瘤低,血管数目较良性肿瘤高(P〈0.05)。卵巢恶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级中,低分化组血管数目比高、中分化组低(P〈0.05),阻力指数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有淋巴结转移组阻力指数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血管数目则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而恶性肿瘤的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GynecologyandObstetrics,FIGO)临床分期中,Ⅰ期患者与其他较晚期患者之间阻力指数、血管数目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低阻力指数、高血管数目反映了组织内的高微血管密度状态,并且与卵巢恶性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

血清尿酸升高对妊娠的影响30-32

摘要:目的评价血清尿酸升高妊娠妇女体内各种代谢因子变化,探讨血清尿酸升高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本院2007年1月至12月分娩的1980例孕妇进行分析,按照病历记载,将60例孕期血清尿酸升高患者纳入A组(n=60),子痫前期患者纳入B组(n=77),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MD)患者纳入C组(n=88),血清尿酸水平正常者纳入D组(n=1920)。随机抽取D组中临床各项指标无异常的足月分娩孕妇200例纳入对照组(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别对4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A组(血清尿酸升高组)患者的尿蛋白升高几率高于对照组(血清尿酸正常组),其中尿蛋白异常升高(≥0.3mg/dL)几率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2=0.66,P〉0.05)。A组尿蛋白轻度升高几率与B组(子痫前期组)相近,而B组尿蛋白异常升高(≥0.3mg/dL)的几率显著高于A组(X2=38.68,P〈0.01)。A组与C组(妊娠期糖尿病组)轻型和重型尿蛋白升高几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X2=0.08,P〉0.05;X2=0.17,P〉0.05)。A组孕妇以子痫前期或妊娠期糖尿病为结局的几率较D组(血清正常者)显著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意义(X2=12.28,P〈0.01;X2=18.90,P〈O.01)。血清肌酐水平异常率偏低,未作比较。结论血清尿酸升高可能是妊娠期肾功能损害的标志,轻微肾损害还达不到子痫前期患者的肾损害的程度。妊娠期血清尿酸升高可增加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小资料
首次利用胚胎干细胞培养出人造精子32-32

摘要:据2009年7月7日《干细胞与发育》(StemCellsandDevelopment)刊文介绍,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科研人员首次研究发出人造精子。生物学家卡里姆调制出一种化学物质和维生素构成的“鸡尾酒”,在这种“鸡尾酒”培养环境下,人体干细胞可转变成精子。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self-renewing)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医学上称之为“万能细胞”。干细胞的发育受多种内在机制和微环境因素影响。目前人类胚胎干细胞可在体外成功培养。最新研究发现,成体干细胞可横向分化为其他类型细胞和组织,为干细胞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论著
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长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33-36

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孕前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和孕期体重增长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方法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2734例于四川I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住院分娩且病历资料完整孕妇,按孕前体重指数分组。体重指数〈16.75kg/m2,纳入低BMI组(n=51),体重指数为(16.75~23.71)kg/m2纳入正常BMI组(n=2330),体重指数〉23.71kg/m2,纳入高BMI组(n=353)。根据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推荐的孕期适宜体重增长模式,将孕期体重增长分为三类:体重增长〈13.13kg,体重增长为(13.13~20.25)kg和体重增长≥20.25kg。将正常BMI组与高BMI组孕妇分别按体重增长进一步分为三个亚组,分析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和孕期体重增长与新生儿体重的关系。结果低BMI组、正常BMI组和高BMI组孕妇孕前体重指数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128(P〉0.05),0.138(P〈0.01)和0.126(P〈0.05)。低BMI组、正常BMI组和高BMI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29(P〈0.001),0.236(P〈0.001)和0.195(P〈0.001)。正常BMI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13.13kg亚组1与正常BMI组体重增加为(13.13~20.25)kg亚组1比较,巨大儿发生的OR=0.617,95%CI:0.424~0.864(P〈0.01)。正常BMI组孕妇孕期体重增加〉20.25kg亚组1与体重增加为(13.13~20.25)kg亚组1比较,巨大儿发生的OR=1.622,95%CI:1.116~2.356(P〈0.01)。正常BMI组中,各体重增长亚组比较,低体重儿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高BMI组中,各体重增长亚组比较,低体重儿、巨大儿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孕妇孕前体重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为降低巨大儿发生率,正常体重指数组孕期体重增加不宜超过20.25kg。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小资料
Circulation:新基因整合素连接激酶可用于治疗心肌梗死36-36

摘要: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心脏科徐标教授率领的博士研究生团队,开展有关心肌梗死后抗心肌重建基因治疗实验研究的新进展(IncreasedExpressionofIntegrin—LinkedKinaseAttenuatesLeftVentricularRemodelingandImprovesCardiacFunctionAfterMyocardialInfarction),2009年8月17日(2009;120:764—773),于全球心血管病学杂志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循环》(Circulation)(IF=12.755)电子版在线发表。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论著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脂联素、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变化及意义37-40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disordercomplicatingpregnancy,HDCP)患者血清脂联素(adiponectin)、内皮素(endothelin,ET)1和一氧化氮(nitrogenmonoxide,NO)水平变化及其与该疾病发生的关系。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确诊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住院治疗后手术分娩的82例孕妇中同意接受试验的62例孕妇纳入研究组(n=62),包括HDCP组(n=20),轻度PE组(n=20),重度PE组(n=19),子痫组(n=3);同期住院手术分娩的正常足月妊娠孕妇纳入对照组(n=20)(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取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法检测定上述各组血清脂联素、内皮素-1水平;用硝酸还原法测定一氧化氮水平。结果研究组中,轻、重度PE组和子痫组孕妇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及一氧化氮水平呈下降趋势,内皮素-1水平呈上升趋势。轻、重度PE组及子痫组与HDCP组及对照组脂联素水平、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O.05,P〈O.01,P〈O.01);重度PE组与轻度PE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子痫组与重度PE组比较,血清脂联素水平呈下降趋势,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内皮素-1及一氧化氮水平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5);HDC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O.05)。PE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一氧化氮呈正相关(r=0.619,P〈0.01),与内皮素-1呈负相关(r=0.571,P〈0.01);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血压呈显著负相关(r=0.516,P〈0.01;r=0.474,P〈0.01)。结论脂联素水平降低,可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在妊娠期高血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病例报告
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重症气漏综合征1例40-40

摘要:患儿男性,因“早产窒息复苏后35min”入院。病史采集:G5P1+5,妊娠32+5孕周臀位自然分娩,出生体重为2050g,Apgar评分即刻1min,3min,5min,10min分别为4分、5分、8分、8分,羊水胎盘正常。患儿生后即出现呼吸不规则,发绀、呻吟,予清理呼吸道、球囊加压给氧和胸外心脏按压后,转入本科。母亲产前胎膜早破1+个月,在外院保胎治疗。入院查体:T为36℃,P为150次/min,R为(20~50)次/min,BP为71mmHg/36mmHg,反应较差,呻吟,全身青灰,鼻翼扇动,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心、腹正常,四肢肌张力低,原始反射消失,胸部X射线摄片示新生儿肺炎。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论著
子宫自然杀伤细胞与人类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血管生成41-43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自然杀伤(uterinenaturalkiller,uNK)细胞在人类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2007年8月至2007年10月在本院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5例(病例组)早期自然流产患者蜕膜子宫自然杀伤细胞、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的表达,并以同期45例正常早孕妇女(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早期自然流产蜕膜组织中,子宫自然杀伤细胞(CD6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蜕膜间质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蜕膜微血管数量明显减少,并出现狭窄、闭锁,甚至断裂,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排列紊乱等微血管异常。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能通过影响蜕膜血管生成,参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

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不孕症45例临床分析44-46

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12月至200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0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心电图、肝功能检查均正常,排除妇科炎症及其他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禁忌证),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in=45,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和对照组in=45,采用常规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I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观察两组疗效和经治疗后半年内妊娠率。结果治疗组输卵管通畅率为71.11%(32/45),对照组为28.89%(13/4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经治疗后,半年内妊娠率为62.22%(28/45),对照组为24.44%(11/4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宫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疗效远优于常规输卵管通液术。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病例报告
未婚女性巨大宫颈息肉1例46-46

摘要:患者女性,42岁,未婚,无性生活史。病史采集:自述清洗外阴时探及肿物突出,质软、易出血,平素有血性白带。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未婚未产型,处女膜完整,阴道口脱出一肿物,长约为2cm,阻塞阴道口,色红、质软且脆,接触性出血。初步诊断:宫颈息肉(不能排除阴道壁息肉)。患者要求当日行门诊手术治疗,因手术可能造成处女膜破裂,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并与其签署手术同意书。常规术前检查(凝血功能正常)后,行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electrosurgicalexcisionprocedure,LEEP)见:肿物呈长柱状,中段略粗,色红、质软而脆、血运丰富、蒂部起于宫颈管内,宫颈扁平,呈纽扣状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