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胎妊娠中结构异常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的临床特征

作者:钟世林 方群 陈宝江 韩振艳 罗艳敏 陈建生 谢英俊

摘要:目的探讨双胎妊娠中结构异常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异常的临床特征。方法2000年1月—2010年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双胎妊娠孕妇181例(共362个胎儿),对其中介入性产前诊断的308个胎儿按不同因素分组如下。(1)按孕妇年龄分组:≥35岁孕妇(105个胎儿)为高龄孕妇组;〈35岁孕妇(203个胎儿)为适龄孕妇组。(2)按受孕方式分组:辅助生育孕妇(81个胎儿)为辅助生育组,自然受孕(227个胎儿)为自然受孕组。(3)按绒毛膜性质分组:单绒毛膜双胎(MCT,123个胎儿)为MCT组,双绒毛膜双胎(DCT,185个胎儿)为DCT组。(4)按结构异常分组:205个结构异常胎儿为异常胎儿组,103个正常胎儿为正常胎儿组。对362个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并对其中的308个双胎胎儿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81例双胎孕妇中检出胎儿核型异常23例(12.7%,23/181),核型异常的23例双胎孕妇中,20例检查了两个胎儿的核型。308个胎儿中检出异常核型的胎儿26个(8.4%,26/308),以非整倍体最多见,占异常核型的53.8%(14/26)。205个异常胎儿中21个有染色体核型异常(10.2%,21/205);103个正常胎儿中5个有染色体异常(4.9%,5/103),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CT组和DCT组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率比较:MCT组123个胎儿中7个有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5.7%(7/123);DCT组185个胎儿中19个有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10.3%(19/185),两组胎儿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染色体异常类别中,DCT组有14个胎儿为非整倍体异常,非整倍体率为7.6%(14/185),而MCT组无一例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T组中,两例双胎中因1胎死亡仅检查有结�

分类:
  • 期刊
  • >
  •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
  • >
  • 医药卫生科技
  • >
  • 妇产科学
收录:
  • 国家图书馆馆藏
  • 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
  • 知网收录(中)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 万方收录(中)
  • 维普收录(中)
  • CA 化学文摘(美)
  • 上海图书馆馆藏
  • EI 工程索引(美)
  • 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
关键词:
  • 双生
  • 先天畸形
  • 染色体畸变
  • 非整倍性
  • 产前诊断
  • 核型分析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期刊名称:中华妇产科

期刊级别:北大期刊

期刊人气:2911

杂志介绍: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快捷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0529-567X
国内刊号:11-2141/R
邮发代号:2-63
创刊时间:1953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A4
下单时间:1-3个月
复合影响因子:2.75
综合影响因子: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