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妇产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华妇产科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 11-2141/R 国内刊号
  • 0529-567X 国际刊号
  • 2.7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华妇产科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3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华妇产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论著、论著摘要、综述、讲座、会议纪要、技术交流、国际学术动态

中华妇产科 2011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妇产科杂志临床研究
三种手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观察及其复发因素分析94-100

摘要:目的比较“协和”全盆底重建手术、传统的阴式子宫全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阴式子宫全切除+阴道前壁旁侧修补+骶棘韧带固定+阴道后壁“桥式”缝合+会阴修补术等3种手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探讨“协和”全盆底重建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重度盆腔器官脱垂,同时合并至少两个部位盆腔缺陷且需要手术的患者173例,86例(A组)采取植入聚丙烯网片材料,行“协和”全盆底重建手术,58例(B组)采取传统手术(阴式子宫全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29例(C组)采取阴式子宫全切除+阴道前壁旁侧修补+骶棘韧带固定+阴道后壁“桥式”缝合+会阴修补术。比较术前、术中及术后情况,以问卷评分随访术后性生活及生命质量满意度,并分析复发影响因素。结果(1)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后病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住院费用:A组为(11448±3049)元,B组为(7262±1607)元,C组(7140±1817)元,A组明显多于B、C两组(P〈0.05)。(3)术后阴道深度:A组[(7.5±1.4)cm]和C组[(7.1±0.6)cm]长于B组[(5.6±1.1)cm],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宽度:A组[(4.3±0.3)cm]宽于B组[(3.4±0.3)cm]、c组[(3.3±0.4)cm],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术后12个月复发:A组的复发率12.8%(11/86)与C组的17.2%(5/29)相仿(P〉0.05),明显低于B组的36.2%(21/58),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内性生活保持率:A组为16.3%(14/86)明显高于B组的1.7%(1/58)和C组的0,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生命质量改善效果:A组[(48±12)分]与C组[(53±16�

中华妇产科杂志消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科内镜培训班招生通知100-100

摘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是一所具有近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教学医院,在积累了近30年妇科内镜手术经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内镜事业的发展、规范内镜手术操作、扩大内外交流,与德国KarlStorz内窥镜中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妇科内镜培训中心,现面向全国招生,

中华妇产科杂志临床研究
经阴道网片植入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分析101-104

摘要:目的评价经阴道网片植入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7年2月-2009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盆腔器官脱垂Ⅲ~Ⅳ度[据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采用经阴道网片植人手术的住院患者共66例,术后随访观察疗效指标,以主观症状和POP—Q测量评价主观和客观治愈率、复发率,以盆底不适调查表短表20(PFDI-20)评价手术前后患者的生命质量情况,并对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6例患者中成功放置网片65例;术后随访率为97%(63/65),随访时间为17.2个月(12~25个月)。术后6个月、12个月时的主观、客观治愈率均为97%(61/63)。51例完成生命质量评价,PFDI-20评分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为(102±50)、(16±21)和(15±20)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脏器损伤2例;术后复发2例,发生网片相关并发症4例,新发重度尿失禁1例。6例患者接受了二次手术,二次手术后症状缓解或治愈并无复发。结论经阴道网片植入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疗效好,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低,网片相关并发症经二次手术处理后效果较好。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复位前后尿动力学变化特点105-108

摘要: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复位前后尿动力学变化的特点。方法对2010年1至4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30例盆腔器官脱垂(其中Ⅰ度1例、Ⅱ度6例、Ⅲ度21例、Ⅳ度2例)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然后行圆盘形子宫托复位,复位后立即再次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1)复位前后症状:复位前膀胱出口梗阻者11例、残余尿量〉100ml者7例、压力性尿失禁者4例;复位后膀胱出口梗阻者5例、残余尿量〉100ml者5例、压力性尿失禁者4例。(2)复位前后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复位前后最初排尿感容量(P=0.047)、正常排尿感容量(P=0.007)、强烈排尿感容量(P=0.001)、最大膀胱测压容量(P=0.001)、最大尿流率(P=0.001)、平均尿流率(P=0.001)、残余尿量(P=0.0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阴道前壁Ⅰ~Ⅱ度脱垂者最大尿流率复位前为(11±6)ml/s,复位后为(15±4)ml/s,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平均尿流率复位前为(6±4)ml/s,复位后(7±3)ml/s,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7);残余尿量复位前为(29±46)ml,复位后(15±25)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阴道前壁Ⅲ-Ⅳ度脱垂者最大尿流率复位前为(11±8)ml/s,复位后为(17±10)ml/s,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尿流率复位前为(5±4)ml/s,复位后(7±4)m]/s,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残余尿量复位前为(105±169)m1,复位后为(47±92)ml,两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盆腔器官脱垂Ⅲ~Ⅳ度者具有假性膀胱出口梗阻、隐性压力性尿失禁和残余尿量〉100ml的特点,复位后较复位前的排尿感容量、尿流率和残余尿量有明显改善,复位后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可以更好�

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后阴道黏膜中蛋白基因产物9.5、血管活性肠肽和神经肽Y的表达109-112

摘要:目的探讨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后阴道黏膜神经再分布的变化。方法2002年1月至2010年12月,取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接受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的20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的人工阴道黏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局部组织中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的表达及血管活性肠肽(VIP)能神经和神经肽Y(NPY)能神经的分布,取材时间在术后1~3年,并与原位乙状结肠黏膜进行比较。结果(1)神经纤维密度:人工阴道黏膜组织的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均可见丰富的PGP9.5阳性表达的神经纤维,VIP和NPY阳性表达的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在血管周围和肌层;人工阴道黏膜组织中PGP9.5阳性表达的神经纤维密度为17±6,高于VIP(2.9±1.0)和NPY(2.5±0.8)阳性表达的神经纤维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人工阴道黏膜PGP9.5的表达:术后1年,人工阴道黏膜PGP9.5的表达水平为14±4,低于原位乙状结肠黏膜的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年,PGP9.5的表达水平逐步升高,术后第3年,PGP9.5的表达水平达22±7,且这种变化以黏膜下层最为明显。(3)人工阴道黏膜VIP和NPY的表达:术后1年,阴道黏膜VIP和NPY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3±0.7、2.5±1.1,低于原位乙状结肠黏膜的5.3±1.4、5.5±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年,VIP表达水平逐渐回升,术后3年为3.7±0.7,明显高于术后1年的2.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Y表达水平在术后3年内回升不明显。结论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后,阴道黏膜的神经分布特征与原位乙状结肠相似。在术后1~3年内,人工阴道黏膜神经纤维密度降低后又有逐步回升趋势。

血清中肿瘤相关抗原自身抗体谱与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价值113-118

摘要:目的评价血清中肿瘤相关抗原自身抗体谱与CA125联合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及病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3年8月23日至2006年3月28日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126例(均为治疗前)、卵巢良性肿瘤患者42例,以及2003年至2006年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证实无肿瘤及免疫性和炎症性疾病的健康妇女142例,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肿瘤相关抗原(即TM4SF1、C1D、TIZ、OV-142、FXR1、OV-189)的IgG、IgM型自身抗体,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法分析由上述自身抗体组成的自身抗体谱与CA。联合检测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另选择同期收治的24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检测其治疗前、后肿瘤相关抗原自身抗体谱的变化,验证并分析自身抗体谱在卵巢恶性肿瘤病情监测中的价值。结果卵巢恶性肿瘤患者(126例)血清中肿瘤相关抗原IgG型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34.1%~47.6%,非卵巢恶性肿瘤患者(184例,包括卵巢良性肿瘤患者42例和健康妇女142例)为13.0%~19.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肿瘤相关抗原IgM型自身抗体的阳性率为39.7%~53.2%,非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为12.0%~33.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XR1抗原IgG型自身抗体及TIZ、FXR1、OV-189抗原IgM型自身抗体在早期(Ⅰ~Ⅱ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5.3%、63.8%、61.7%、66.0%)明显高于晚期(Ⅲ~Ⅳ期)患者(分别为34.2%、39.2%、26.6%、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TM4SF1、C1D、FXR1抗原IgG型自身抗体及TM4SF1、TIZ抗原IgM型自身抗体组成的自身抗体谱,该抗体谱检测的敏感度为75.4%、特异度为78.3%、准确率为77.1%,与CA125单独检测(分别为61.1%、88.

两种女性绝育方法临床效果的比较研究119-124

摘要:目的观察抽芯近端包埋法和银夹法输卵管绝育术的临床效果,评价术者接受培训与否对两种女性绝育方法的手术过程和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12月30日至2008年12月31日在18个协作中心自愿要求进行绝育手术的妇女2198例,随机按两种方法分别实施抽芯近端包埋法(1116例)和银夹法(1082例)绝育术;18个协作中心中的9个中心,对术者进行手术技能等多方面的培训,另外9个中心的术者未培训;记录手术情况。对所有观察对象于术后3、6、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两种绝育方法均无术时并发症;银夹法的手术时间[术者培训为(12.4±6.4)min,术者未培训为(14.4±8.1)min]均优于包埋法[术者培训的手术时间为(16.2±4.9)min,术者未培训为(19.0±8.6)min],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术者培训的手术时间均少于术者未培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成功情况:银夹法22例失败,占2.03%(22/1082),包埋法2例失败,占0.18%(2/1116)。总终止率:包埋法术者培训为2.2/100妇女年、术者未培训为2.5/100妇女年,银夹法术者培训为3.9/100妇女年、术者未培训为4.8/100妇女年,两种方法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观察对象间可接受性、副反应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术者进行培训,对观察对象的可接受性有影响,均高于术者未培训(P〈0.05)。结论两种绝育方法本身的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对术者进行培训,可使银夹法的手术时间、可接受性明显改善。

中华妇产科杂志短篇论著
妊娠合并肥厚型心肌病五例临床分析132-133

摘要: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以心肌非对称性向心性肥厚、心室腔变小、左心室舒张期充盈受限、室壁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特征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由编码心肌肌小节蛋白的基因突变引起。

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孕妇外周血中FNRBC与EPO和NP—A水平的相关性134-135

摘要:子痫前期及子痫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和围产儿病率和死亡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子痫前期及子痫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发现,子痫前期及子痫的发生,与胎儿细胞、滋养层细胞、合体滋养细胞穿透胎盘屏障进入母体增加有关。

子宫颈癌组织中微小RNA的差异表达136-137

摘要:宫颈癌的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据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统计,世界范围内每年有近50万的宫颈癌新发病例,占所有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10%;每年因宫颈癌死亡的人数高达27万人,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

HPV18E6基因对HeLa细胞PKR、eIF2α表达、激活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影响138-140

摘要: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感染相关,高危型HPV(high risk—HPV,HR—HPV)突破机体抗病毒的防御机制,在宫颈部位的整合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始动因素和病理基础。

中华妇产科杂志综述
子痫前期患者肾脏病理生理改变研究进展141-143

摘要:几十年来,不断有关于子痫前期病理生理改变的新发现,从最初的病理生理基础——全身小动脉痉挛,到之后的全身性过度炎症反应、内皮细胞激活、氧化应激等环节,以及近年来的胎盘缺血原因的研究——子宫螺旋动脉重铸障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似乎逐渐清晰。

子宫内膜癌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研究进展144-146

摘要:子宫内膜癌是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至今不明。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被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则是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高危因素,而这些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是胰岛素抵抗和继发的高胰岛素血症。

中华妇产科杂志会议征文
全国妇科肿瘤规范化治疗及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146-146

摘要:妇科肿瘤的治疗一直是妇科医师关注和探索的焦点,近年来,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手术、药物治疗(包括化疗)一直被视为妇科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与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也已成为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

中华妇产科杂志临床指南
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第1版)150-153

摘要:孕前和孕期保健(prenatal care and antenatal care)是降低孕产妇死亡和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传统孕期保健特别是产前检查的次数、内容、孕周以及间隔时间等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的支持,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产前保健的要求,我国各地区和不同医院产前检查的方案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同一医院不同的产科医师提供的产前检查方案也不一致,这也是导致目前我国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率较高的重要原因。

中华妇产科杂志病例报告
完全中隔子宫双宫颈阴道完全纵隔一例156-156

摘要:患者28岁,因未避孕未孕4年,发现子宫畸形1年余就诊。平素月经规律,痛经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2006年其丈夫在外院检查精液常规正常。2008年10月3日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

中华妇产科杂志学术动态
第三届泛亚妇科泌尿与盆底重建外科进展和诊治规范化研讨会纪要159-160

摘要:由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和台湾长庚医院共同承办的泛亚妇科泌尿协会(Pan—Asian Urogynecologic Association,PAUGA)第三届泛亚妇科泌尿与盆底重建外科进展和诊治规范化研讨会于2010年5月21日至25日在福州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