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妇产科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华妇产科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 11-2141/R 国内刊号
  • 0529-567X 国际刊号
  • 2.7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华妇产科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3年创刊,目前已被国家图书馆馆藏、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华妇产科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述评、论著、论著摘要、综述、讲座、会议纪要、技术交流、国际学术动态

中华妇产科 200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华妇产科杂志述评
合理实施妇科恶性肿瘤的化疗73-74

摘要:化疗是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新的有效化疗药物的不断问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化疗在妇科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价值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开始从妇科恶性肿瘤辅助性治疗向主导性治疗过渡,化疗与手术、放疗和免疫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也已成为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发展趋势。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如何合理应用化疗,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减少其严重毒副反应,是临床极为关注的问题。针对目前妇科肿瘤化疗存在的相关问题,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和《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会于2005年8月25-27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妇科肿瘤化疗学术会议。到会的专家和代表们就妇科肿瘤化疗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很多建设性意见和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次会议的召开很及时也很有意义,对合理应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

中华妇产科杂志会议征文
第二届全国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其相关疾病诊治新进展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74-74

中华妇产科杂志会议纪要
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妇科肿瘤化疗学术会议纪要75-77

摘要:由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及《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会联合举办的第二次全国妇科肿瘤化疗学术会议于2005年8月25—27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召开。本次大会共收到论文287篇,参会人数达300余人。与会代表就有关妇科肿瘤化疗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现将大会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中华妇产科杂志消息
2006年《中华妇产科杂志》直接订购优惠办法77-77

中华妇产科杂志圆桌讨论
妇科肿瘤化疗的现状和发展78-82

摘要:2005年8月25-27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和《中华妇产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联合举办了第二次全国妇科肿瘤化疗学术会议。会议期间,由中华妇产科杂志总编辑郎景和教授组织了部分妇科肿瘤专家对我国妇科肿瘤化疗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讨论中,专家们各抒己见,现就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中华妇产科杂志会议征文
全国子宫颈癌学术会议征文通知82-82

中华妇产科杂志恶性肿瘤化疗
子宫颈癌放疗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83-87

摘要: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1991年1月起山东省肿瘤医院开始进行放疗前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前瞻性研究,选择1991年1月~2003年12月符合入组标准的宫颈癌患者共1609例,放疗前给予2个疗程联合化疗(A组);另选择1989年1月-1990年12月接受单纯放疗的375例宫颈癌患者作对照(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控制情况、长期生存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化疗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为74.5%(1199/1609),局部完全缓解率为1.6%(25/1609)。A组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3%(1017/1126)、75.3%(652/866)、59.0%(200/339),其中临床分期Ⅱ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Ⅲ期者(P〈0.05);而两者的3、10年生存率相近(P〉0.05)。B组的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81.1%(304/375)、59.2%(222/375)、40.3%(151/375),其中Ⅱ期患者的5、10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Ⅲ期者(P〈0.05)。A、B两组间5、10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宫颈腺癌患者的3、5、10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且A组Ⅲ期患者的3、5年复发率及转移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化疗屙的毒副反应主要为轻、中度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经处理后均能恢复,其近期、远期放疗并发症发生率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和长期生存率,特别是对于宫颈腺癌及临床晚期患者效果尤为显著。

FAEV化疗方案治疗高危型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分析88-90

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氟尿苷+放线菌素D+依托泊苷+长春新碱(FAEV)化疗方案治疗高危型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方法 2001年10月至2004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使用FAEV方案治疗高危型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共11例,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预后评分系统(2000年)评分为7—13分(中位数为9分),所有患者均因对其他化疗方案耐药而改用FAEV方案,随诊时间15—42个月。结果 以FAEV方案治愈7例患者(64%,7/11);对FAEV方案耐药4例(36%,4/11),其中2例改用其他化疗方案后获得缓解,2例放弃治疗。11例患者共接受FAEV方案化疗64个疗程,FAEV方案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需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疗程f与98%(63/64)。结论 对于高危型耐药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FAEV化疗方案可作为一种治疗选择。

卵巢上皮性癌新辅助化疗后血清CA125水平下降至一半所需的时间与手术切净率及预后的关系91-94

摘要: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新辅助化疗后血清CA125,水平下降至一半所需的时间(即CA15的T1/2)与手术切净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39例行新辅助化疗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以化疗后CA125的T1/2长短分组,分为T1/2〈20d组和T1/2≥20d组,比较两组间的手术切净率及预后。结果 新辅助化疗后T1/2≥120d组的手术切净率明显低于T1/2〈20d组(分别为29%和80%,P〈0.01)。T1/2≥20d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1.2个月,明显低于T1/2〈20d组的37.6个月(P〈0.05);两组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提示,血清CA125的T1/2及术后残留灶直径是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卵巢上皮性癌新辅助化疗后,血清CA125的T1/2长短有助于术前判断手术切净情况,并且是影响此类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中华妇产科杂志消息
第六届全国妇产科主任临床实用技能及学术新进展高级研修班即将举办94-94

中华妇产科杂志恶性肿瘤化疗
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价值的评估95-98

摘要: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影响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以及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收集行新辅助化疗的Ⅰb2—Ⅱb期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64例,分析其化疗后的近期疗效及长期生存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影响化疗近期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新辅助化疗的近期总有效率为80%(51/64)。化疗患者的近期疗效与病理类型有关,鳞癌患者的有效率(82%)明显高于腺癌(6/9,P〈0.05);而与其他因素无关(P〉0.05)。化疗有效者手术后盆腔淋巴结阳性率为8%(4/51),宫旁血管癌栓阳性率为2%(1/51),均明显低于化疗无效者(分别为3/6、2/6;P〈0.05)。新辅助化疗后患者的总5年生存率为89%,其中化疗有效者5年生存率为100%,明显高于化疗无效者的46%(P〈0.05)。新辅助化疗有效者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5%、83%,化疗无效者分别为33%、0,两者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与病理类型有关,对化疗有效者应选择手术,可提高长期生存率。

中华妇产科杂志临床研究
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妊娠结局99-102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 收集1996年1月至2004年8月间,我院产科收治的61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先天性心脏病36例,风湿性心脏病21例,心律失常1例,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性心脏病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性心脏病1例),根据肺动脉压力情况分为轻度组32例[30-49mmHg(1mmHg=0.133kPa)],中度组23例(50~79mmHg),重度组6例(t〉80mmHg),分析各组心脏病种类、心功能级别、终止妊娠孕周和方式以及母儿结局。结果 (1)轻度组心功能Ⅰ-Ⅱ级者23例,中度组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的发病例数分别为9、5、5、4例,重度组心功能Ⅲ-Ⅳ级者5例。(2)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中、重度肺动脉高压者11例,占52%(11/21);发生严重心功能衰竭者9例,占43%(9/21),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以轻、中度肺动脉高压者为主(97%,35/36),且以心功能Ⅰ-Ⅱ级者为主(81%,29/36)。(3)轻度组足月妊娠24例,新生儿平均体重为2744g;中度组足月分娩11例,早产8例,医源性流产4例;重度组足月分娩1例,早产3例,医源性流产2例。各组围产儿疾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者的分娩方式以刮宫产分娩为主,占79%(48/61)。(5)孕产妇死亡率为2%(1/61),医源性胎儿丢失率为13%(8/61例)。结论 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孕妇心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随之增加,围产儿疾病发生率和胎儿丢失率也明显增加;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高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终止妊娠是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辅助性T淋巴细胞1和2比率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103-106

摘要:目的 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2比率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12例正常未妊娠妇女(正常未孕组)、12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1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25例子痫前期患者(包括10例轻度和15例重度,子痫前期组)的外周血及蜕膜组织(正常未孕组除外)中的Th1/Th2比率。结果 正常未孕组妇女外周血中的Th1/Th2比率为10.5±1.5,正常妊娠组妇女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的Th1/Th2比率分别为9.5±2.9及7.6±4.6、高血压组妇女分别为12.1±3.4及13.1±5.6、子痫前期组分别为16.8±3.8及26.7±9.4。子痫前期组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Th1/Th2比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子痫前期组蜕膜组织中Th1/Th2比率明显高于外周血,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血压组妇女的Th1/Th2比率变化处于子痫前期组和正常妊娠组之间。结论 妊娠期高血雎疾病患者Th1/Th2比率升高,导致Th1/Th2比率平衡紊乱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中华妇产科杂志消息
全国妇科内镜技术新进展高级研讨班通知106-106

中华妇产科杂志临床研究
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107-110

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前瞻性比较141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LEDVT的发生率、发病特点、高危因素、诊断方法及凝血功能变化,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48h及术后5—7d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水平,并行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结果 (1)术后发生LEDVT22例(血栓组),发生率为15.6%,发生时间为术后2~7d,平均(4.1±1.2)d;术后未发生LEDVT119例(非血栓组)。(2)发生LEDVT的高危因素是术后开始床上活动时间晚、术后常规应用止血药、合并心血管疾病、淋巴清扣术、年龄、全身麻醉、恶性肿瘤等,但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及术后应用止血药是LEDVT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3)血栓组术后D-二聚体平均为(0.9±0.6)mg/L,非血栓组为(0.5±0.4)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二聚体用于预测LEDVT的阳性预测值为31.0%,阴性预测值为98.6%;手术后较手术前抗凝血酶-Ⅲ有所升高。(4)22例行静脉超声诊断的血栓患者中,有4例行双下肢静脉造影,结果均与超声诊断相符。(5)两组手术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笳腔手术后LEDVT的发生率较高,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水平检测结合静脉超声检查,可作为LEDVT的早期筛查手段。建议对有LEDVT高危因素的患者,手术后2~7d常规筛查静脉血栓,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分布特点及其腹腔镜诊断准确性的评价111-113

摘要:目的 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病灶的分布特点以及腹腔镜用于诊断不同部位、不同类型内异症病灶的准确率及其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方法 对62例腹腔镜诊断的内异症病灶行切除术,对肉眼正常的腹膜随机进行活检,并均送病理检查。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计算腹腔镜诊断不同类型、不同部位以及不同颜色内异症病灶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62例患者中,55例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取得219份内异症腹膜病灶组织、54份肉眼正常腹膜组织以及71个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盆腔后半部腹膜内异症病灶占80.8%(177/219),左侧(58.0%,127/219)多于右侧(42.0%,92/219)。盆腔腹膜内异症病灶中蓝色病灶最常见,占39.3%(86/219)。腹腔镜诊断腹膜内异症与病理诊断比较,阳性预测值为67.6%,敏感度为93.7%,阴性预测值为81.4%,特异度为38.3%。其中以蓝色病灶和左侧宫骶韧带处病灶的病理诊断阳性率最高,分别为94.2%及84.7%。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左侧占43.6%(24/55),右侧占27.3%(15/55),双侧占29.1%(16/55),其中80.3%(57/71)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被病理诊断证实。肉眼正常腹膜活检54份标本中,10例(18.5%)病理检查阳性。结论 盆腔内异症病灶的分布呈非对称性,盆腔后部多于前部,左侧多于右侧;腹腔镜下所见的蓝色病灶及宫骶韧带病灶的病理诊断阳性率较高。

卵泡刺激素刺激后血清抑制素B和雌二醇预测体外受精周期中卵巢的反应性及其相关性114-117

摘要:目的 探讨以经重组卵泡刺激素(rFSH)刺激后体外受精(IVF)周期中不同时间血清抑制素B(INHB)、雌二醇(E2)的动态变化,预测不孕患者卵巢的反应性,为选择最佳的超促排卵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57例不孕患者(年龄〈40岁)于IVF周期中的不同时问,即月经第3天、注射rFSH前、注射rFSH后1d,及注射rFSH后5d的血清INHB、E2水平,并与反映卵巢反应性的2个指标——获卵数/rFSH总量、(卵泡数/rFSH总量)的平方根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本研究中卵泡数及获卵数、是否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的情况,将57例患者分为低反应组、过度刺激组及正常反应组,比较3组注射rFSH后INHB及E2水平的变化。结果 (1)注射rFSH后1、5d,其血清INHB及E:水平均与卵巢反应性呈显著正相关(INHB:rS=0.69—0.73,E2:rS=0.60~0.73;P=0.000)。(2)低反应组、正常反应组及过度刺激组注射rFSH后5d,患者血清INHB水平分别为164.7、696.2及1263.5ng/L,E2水平分别为303.2、1709.5及4261.0pmol/L,低反应组明显低于正常反应组,正常反应组明显低于过度刺激组,3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rFSH刺激后,血清INHB及E2水平能较敏感地预测卵巢对rFSH刺激的反应性,且INHB比E2更敏感。INHB及E2水平降低,可预测卵巢的低反应性;反之,可预测发生OHSS。

中华妇产科杂志消息
第二届妇科学新进展学术研讨会通知117-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