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11-2272/R 国内刊号
  • 1001-5302 国际刊号
  • 2.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中药是中国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中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研究专题、综述、 制剂与炮制、化学、 药理、药代动力学、临床

中国中药 2018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动物胆研究专题
猪胆药用研究进展及质量控制概况637-644

摘要:该文首先分别从本草记载、药理活性以及化学成分等角度对猪胆的药用历史及现代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然后对猪胆的国家及地方质量标准进行了归纳与分析,结果表明猪胆具有广阔的药用前景,为使其更好的发展,猪胆的质量标准应该进行修订提高。

DNA条形码技术在动物类药材熊胆粉及其混伪品鉴定中的应用645-650

摘要:应用DNA条形码技术对名贵中药材熊胆粉及混伪品进行DNA条形码鉴定研究,并建立其标准实验流程,以保障熊胆粉的安全有效利用。对收集到的12份熊胆粉样品进行DNA提取、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并双向测序、运用CodonCodeAlignerV7.0.1进行序列剪切去除引物区得到CO/序列,同时与GenBank中得到棕熊及混伪品COI序列,运用MEGA7.0对研究的5个物种50条序列比对分析,计算变异位点及种内和种问K2P(Kimura2-Parameter)遗传距离并构建邻接(NJ)树。黑熊、棕熊的种内最大K2P遗传距离远小于其混伪品间最小K2P遗传距离;NJ树结果显示黑熊、棕熊各聚为一支,均可以与混伪品明显区分开。DNA条形码技术为一种安全便捷可靠的物种鉴定技术,建立动物类药材COI序列标准话流程,在中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

常用胆汁类动物药中特征离子的探索研究及应用651-658

摘要:采用液质联用的方法对常用的胆汁类动物药的特征离子进行研究,以期解决该类药材及含有该类药材的复方制剂专属性检验的问题。通过UPLC.Q-TOF对样品进行测定,然后使用MarkerLynxTMv.4.1质谱数据处理软件以及胆汁酸类成分的选择离子色谱图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方法对于猪胆粉、熊胆粉、体外培育牛黄和人工牛黄的专属性鉴别效果较好,在护肝片和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的专属性鉴别中效果也较好。该方法适用于猪胆粉、熊胆粉、体外培育牛黄和人工牛黄以及一些含上述药材的复方制剂的专属性鉴别。

人工牛黄多组分测定及其质量差异标志物的研究659-664

摘要:建立测定人工牛黄中甘氨胆酸钠(GCANa)、胆酸(CA)、猪去氧胆酸(HDCA)、鹅去氧胆酸(COCA)和去氧胆酸(DCA)含量的方法,并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寻找能够表征其来源的质量标志物。使用WondasilC18(4.6mm×250mm,5μm)作为色谱柱;柱温25℃;以0.2%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进样量10灿,ELSD氮气流速2.3L·min^-1,漂移管温度110℃。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对样品的测定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确定不同来源人工牛黄的质量差异标志物。方法准确可靠、简便易操作,结合质量差异标志物可适用于人工牛黄质量评价与分析。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分布与预防措施665-671

摘要: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疗效独特、不良反应少、来源丰富等特点受到世界的青睐,然而,近年来国内外经常发生中药饮片黄曲霉毒素超标的事件,严重影响了中药的名誉和信誉。该文剖析了中药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现状,并归纳了中药黄曲霉毒素污染的内外因素;鉴于黄曲霉毒素的极强毒性,建议加强从中药材种植初期到贮藏期间的霉变防控,并与合理的脱毒模式相结合。以期为保障中药临床用药安全,降低黄曲霉毒素中毒风险提供参考。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酸浆属药用植物中的应用研究672-675

摘要: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酸浆属植物具有抗炎、抗氧化及抗癌等多种药理活性,可用于疟疾、风湿、肝炎、哮喘、癌症等多种疾病的治疗。除此之外,许多酸浆属植物还是高档的营养保健水果,可以做罐头和蜜饯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DNA分子标记技术在药用酸浆属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为酸浆属药用植物的药材基原鉴定、系统进化分类及种质资源合理开发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分子技术依据。

基于ABC外排蛋白介导的中药七情配伍的药动学机制研究进展676-683

摘要:ABC外排蛋白是一类依赖ATP水解释放的化学能,介导机体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外排蛋白底物的跨膜转运。其广泛存在于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中,是人体内重要的功能性膜蛋白。药物改变转运蛋白的表达和(或)功能,将会影响该转运蛋白对应底物药物的体内处置过程,产生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外排蛋白主要由P.糖蛋白(P-glyeoprotein,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associated protein,MRP)、乳腺癌耐药蛋白(breast cancer resistance protein,BCRP)组成,能够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产生影响。药物对外排蛋白的诱导或抑制作用是中药配伍使用时产生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这种作用可能是七情配伍理论的重要机制之一。该文就七情配伍对ABC外排蛋白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揭示外排蛋白在药对配伍中的作用.为中药配伍机制和合理性提供新思路。

黄芩苷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684-688

摘要:黄芩是中国的传统中药材,其主产于河北、山东等地,具有解热、抗菌、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黄芩苷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但是黄芩苷生物利用度低,制约了黄芩在临床上的使用。近年来,国内外对黄芩苷在体内代谢动态规律开展了大量研究,该文通过对黄芩苷及其复方药物中黄芩苷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总结黄芩苷研究现状,旨在为黄芩苷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CNKI文献大数据视野下生药学学科发展及,研究进展分析689-695

摘要:以CNKI收录学术文献资源为数据来源,基于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对我国生药学领域近10年来科研发展状况、学科发展趋势进行梳理,通过对测量数据分析,揭东领域中核心研究机构、优势研究团队、学科领军人物、学科研究主要问题和研究进展等。研究表明,生药学领域科研人员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研究院,这两类研究机构占研究成果总量的74.6%,并形成了一批核心学者。从学科间的引用强度和引用时效来看,生药学引用其他学科文献占主导,以吸收和利用其他学科知识为主,属于一门不断成长和发展的学科。分子鉴定、遗传多样性等成为近几年生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ISSR,RAPD,DNA条形码,DNA分子标记等技术方法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中药杂志资源与鉴定
淫羊藿药典品的基原调查及性状显微鉴别研究696-703

摘要:淫羊藿为常用补肝益肾中药材,目前仍以野生资源为主。近年来随着用量猛增,其资源在不断减少,市场品种的使用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该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深入产区调研收集准确基原的植物标本和样品,总结概括了药典品5种基J泉(淫羊覆Epimedium brevivornu、箭叶淫羊藿Esagittatum、柔毛淫羊藿昱pubescens、朝鲜淫羊藿Ekoreanum和巫山淫羊藿E-wushanenze)的产销现状,并对药典中淫羊藿药材基原规定进行了讨论;同时应用实体显微、光学显微及体式荧光显微等技术进行观察和比较,参考叶结构及解剖相关文献,归纳了药典品较为专属且实用的鉴别特征,从而为临床用药、市场监督、日常检验、标准起草等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中国中药杂志分子生药学
小叶女贞糖基转移酶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研究704-711

摘要:根据前期小叶女贞转录组研究的结果,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 Aends,RACE)从叶片中克隆到1条编码糖基转移酶的基因(xynzUGT)。该基因cDNA全长1598bp,由66bp5’-UTR,1440bpORF,92bp3,-UTR组成,其中ORF编码1条含480个氨基酸残基的酶蛋白(xynzUGT),其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54826.67Da和5.82。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酶蛋白的结构,结果表明在一级结构中含有一段糖基转移酶高度保守的PSPG盒,在二级结构中含有理螺旋(38%)、届折叠片(12.1%)和无规蜷曲(49.9%),在三级结构中由肽链折叠形成2个正对的a//3/a类Rossmann折叠区域,并且两者之间夹着一个底物结合口袋。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xynzUGT有可能催化酪醇等苯丙素类物质发生糖基化,进一步开展酶蛋白与酪醇的分子对接模拟实验,结果显示位于结合口袋的G1y138和Ser285通过氢键与酪醇发生相互作用。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58370.57Da的xynzUGT重组蛋白,但它以非可溶性的包涵体形式存在。利用分子伴侣和酶蛋白共表达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酶蛋白的可溶性表达。以上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体外酶促反应研究,并阐明酶的功能机制奠定了基础。

党参CpGAPDH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712-720

摘要: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基因为糖代谢过程中关键酶基因及常用内参基因。该研究以党参Codonopsispilosula转录组数据库为基础,以马铃薯GAPDH基因为参照,同源克隆得到党参甜肋日基因,命名为印GAPDH,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1014bp,编码337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CpGAPDH与其他物种GAPDH具有高度相似性,与马铃薯、丹参GAPDH亲缘关系较近,无信号肽,预测其定位于细胞质,且具多个磷酸化位点,结合保守结构域预测分析,该蛋白属于四聚体NAD结合酶超家族。原核表达分析发现重组工程菌可诱导表达出接近44.3kDa的蛋白质,与理论相对分子质量基本相符。qRT-PCR分析显示印GAPDH基因在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根系中相对表达量差异不显著,稳定性分析显示该基因表达较稳定,由此克隆得到了1个新的党参候选内参基因,为党参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奠定了基础。

马蓝等79种植物分支酸合成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721-730

摘要:分支酸合成酶(ehorismate synthase,CS,EC:4.2.3.5)催化5-烯醇式莽草酸-3-磷酸生成分支酸,是生物体内分支酸合成所必须的酶。目前,Genbank报道了79种高等植物cS的氨基酸序列。该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马蓝等79种植物共125条cs氨基酸序列的组成成分、信号肽、导肽、疏水性/亲水性、跨膜结构、卷曲螺旋结构、蛋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及其功能域等进行预测和分析,并构建了cs蛋白家族的系统进化树。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这79种植物的cs被分为8个类群;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马蓝cs的氨基酸序列与芝麻、烟草、马铃薯等植物的同源性比较高。所有植物cs的开放阅读框在1300bp左右,相对分子质量为50kDa左右,等电点(pI)在5.0-8.0,呈微碱性。该研究克隆得到的马蓝cs的开放阅读框为1326bp,氨基酸残基数为442个,相对分子质量47kDa,等电点(pI)为8.11。CS氨基酸肽链表现出明显的疏水区和亲水区,不存在信号肽,可能存在跨膜结构域。蛋白质二级结构中最主要的结构元件是无规则卷曲和d.螺旋,并含有活性结构域、PLN02754保守域和FMN结合位点3个主要的组成结构域。研究所获得的结构信息,可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植物cs的构效关系和结构改造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中国中药杂志制剂与炮制
芍药苷、薄荷脑对葛根素在Calu-3细胞模型转运过程中膜流动性、钠-钾离子ATP酶和钙离子ATP酶的影响731-735

摘要:研究芍药苷、薄荷脑对葛根素在细胞模型转运过程中对Calu-3细胞膜生理功能的影响。以Calu-3细胞作为模拟鼻黏膜组织的体外细胞模型,采用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及超微量酶活性检测方法,考察细胞膜流动性、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探索配伍药物促进葛根素转运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配伍低、中、高浓度薄荷脑或同时配伍低、中、高浓度芍药苷和薄荷脑时,与单独使用葛根素相比,Calu-3细胞膜荧光漂白恢复率显著升高,Na^+-K+-ATP酶活性未发生明显改变,Ca^2+-ATP酶活性显著增强,由此证实薄荷脑起到主要渗透促进作用,并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流动性、激活Ca^2+-ATP酶活性密切相关。

茶多糖降糖活性中心AN蛋白组分的制备筛选及体内外降血糖实验研究736-742

摘要:该文比较了不同种类茶叶有效成分活性,筛选了最优茶叶种类及其降血糖活性中心组分,并研究其降血糖活性和可能的作用机制。对茶叶进行提取,用超滤技术将茶叶提取物E进行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截留并富集;用α-葡萄糖苷酶体外实验模型对提取物进行筛选,用大鼠离体小肠囊翻转模型进一步验证有效组分活性。用四氧嘧啶诱导的sD大鼠糖尿病模型和高脂饮食合并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模型,研究上述活性组分对糖尿病大鼠血糖、体质量、胰岛素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茶叶提取物对α-前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差异较大,茶叶提取物E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较强,茶叶提取物E的不同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也差异较大,其中FractionAN蛋白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较其他组分强,并且FraCtionAN蛋白组分对大鼠小肠囊葡萄糖转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能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值、保护胰岛素细胞。结果提示,AN蛋白组分为茶多糖的降血糖活性中心,对α-葡萄糖苷酶和小肠囊葡萄糖转运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糖尿病大鼠有保护作用。

药用辅料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定量测定方法研究与应用743-747

摘要:基于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吐温80)中聚乙氧基团与硫氰酸钻铵生成可溶于有机溶剂的蓝色复合物的显色反应,建立一种适用于药用辅料吐温80快速、准确定量的比色测定方法,为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提供可靠技术手段。在反应动力学研究基础上,对显色反应温度、时间和萃取有机溶剂等关键条件进行优化,并以中药注射剂苦木注射液为供试品进行系统的方法学验证和适用性考察。最终确定在试样溶液中加入3mL硫氰酸钴铵溶液,于沸水浴中显色反应2h,冷却至室温后精密加入二氯甲烷5mL萃取显色产物,根据萃取溶液在623llm波长处的吸光度计算试样中吐温80含量。在优化测定条件下,吐温80在0.8-3.0mg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Y=0.258x-0.047,r=0.9996,n=6),精密度RSD〈2.0%,平均回收率为99.66%。该方法可快速、准确测定药物制剂中吐温80的含量,适用于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

红车轴草中nNOS-PSD-95解偶联剂的高效发现和快速筛选748-754

摘要:以ZL006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A)为功能单体,乙腈为致孔剂,制备磁性分子印记聚合物(MMIPs),并且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进行形态和结构表征;将制备的磁性分子印记聚合物作为人工受体从红车轴草中直接分离提取新的nNOS-PSD-95解偶联剂,并且通过细胞神经保护作用和免疫共沉淀实验对所筛选化合物进行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成功合成的MMIPs具有较好的分散性、适宜的粒径大小和良好的吸附性能,并从红车轴草中分离富集得到刺芒柄花素、樱黄素、鹰嘴豆芽素A,细胞神经保护作用和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鹰嘴豆芽素A具有较好的细胞保护作用和解偶联活性。

中国中药杂志化学
红曲米中的微量酚酸类成分755-759

摘要:该文对功能红曲米中的微量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采用多种色谱方法,从红曲米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4个微量酚酸类化合物。综合采用uV,Ms,IR,NMR等波谱技术鉴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其分别为2-甲基-5-(2’R-甲基-4’-羟基-丁基)-肉桂酸(1)、5.(2’-羟基-6’-甲基苯基)-3-甲基呋喃-2-羧酸(2)、大豆黄素(3)、染料木素(4)。其中,化合物l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红曲属中发现,化合物3~4为首次从红曲米中分离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