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11-2272/R 国内刊号
  • 1001-5302 国际刊号
  • 2.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中药是中国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中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研究专题、综述、 制剂与炮制、化学、 药理、药代动力学、临床

中国中药 2017年第12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专论
铁皮石斛产业化关键科学与技术的突破2223-2227

摘要:针对铁皮石斛繁殖难、种植难、产品单一等产业发展重大问题,通过铁皮石斛基因组学研究,明确铁皮石斛为二倍体、有38条染色体、28910个蛋白编码基因及在转录组水平上的器官基因表达特异性,具有大量种子而种子没有胚乳、广泛生态适应性、多糖合成的基因调控机制,为铁皮石斛遗传工程育种和活性药用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攻克了结实难、发芽难等繁育难题,建立了组培快繁体系,实现种苗工厂化生产,奠定了铁皮石斛人工种植基础;建立了铁皮石斛育种体系,明确了重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育成铁皮石斛系列专用品种(品系),解决了实生后代分离严重问题,支撑铁皮石斛产业升级;揭示了目标化合物动态变化规律、养分吸收机制,突破了栽培基质、光调控、精准采收等关键技术,建立了设施栽培、活树附生、岩壁附生、立体栽培、盆栽等系列栽培模式,实现种出铁皮石斛、种出好的铁皮石斛。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动物类中药质量控制的生物评价研究2228-2235

摘要:动物类中药是中药中极具特色的一部分,其药性峻猛,药效成分不明确。现行动物类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方法无法有效地控制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严重制约了动物类中药的发展。生物评价不拘泥于个别成分的作用,以生物效应直接关联药效和安全性。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芯片、高内涵分析等新技术的涌现,从相关靶点、通路或关键生化因子入手,拓展了生物评价方法的领域。生物评价具有药效相关、整体可控等优势,符合中医药质量控制的特点,将成为动物类中药质量标准化的重发展方向之一。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中药资源中的应用2236-2246

摘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被广泛的应用于中药资源领域,在中药资源保护方面发挥了重的作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些应用,包括植物组织培养生产药用植物活性化合物、遗传多样性分析、道地药材、诱导子应用、生物合成及转基因植物等。通过以上研究将进一步促进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使其在中药资源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糖尿病相关脑微血管病变研究进展2247-2253

摘要: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障碍性疾病,随着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威胁之一。脑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糖尿病脑部慢性并发症的病理基础,主见于阿尔茨海默症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主原因之一。其致病机制复杂,涉及多元醇代谢异常、糖化反应亢进、氧化应激、β淀粉样蛋白跨血脑屏障的异常转运、蛋白激酶C激活等多个方面,以发病机制为靶点的治疗可能会为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脑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带来新的希望。目前,对糖尿病脑微血管病变的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较为广泛,已成为医学研究的一大热点。该文拟对糖尿病诱发的脑微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与治疗策略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糖尿病脑微血管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黄连素调控胰岛素抵抗相关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2254-2260

摘要:胰岛素抵抗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等周围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效率下降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是2型糖尿病的重发病机制之一。黄连素提取白天然植物,安全性高、毒副反应小,具有显著的降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对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有较好疗效。该文对黄连素调控胰岛素抵抗相关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黄连素对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防治的相关机制。黄连素的生物利用度极低,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发挥降脂、降糖的作用。肠道微生物可能成为黄连素治疗胰岛素抵抗相关2型糖尿病的新靶点。

中国中药杂志资源与鉴定
川续断种群的伴生植物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2261-2268

摘要:为了解川续断种群的伴生植物状况和掌握其种群分布格局式样,采用样方法对川续断主自然分布区的32个样地进行群落调查。结果表明:川续断种群的伴生植物种类共有60科131属156种,以菊科、蔷薇科种类较多;伴生植物的种类多,但大部分出现的频率较低;植被类型主为草本和灌木,占总物种数的77.6%;方差/均值比率的t〉t0.05,差异显著,表明川续断的分布格局为集群分布;7个聚集强度指数的测定结果也表明川续断种群符合集群分布特点(C〉1,K〉0,C。〉0,m*〉1,m*/m〉1,I〉0,GI〉0)。

茉莉酸甲酯调控下人参发状根皂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2269-2275

摘要:通过外源添加茉莉酸甲酯(MeJA),研究其调控液体培养条件下人参发状根中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相关酶基因在诱导子作用时表达情况。以四年生吉林人参主根诱导的人参发状根无性系为材料,利用香草醛一硫酸比色法测定MeJA处理前后人参发状根的总皂苷含量;同时,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测定MeJA处理前后人参发状根中鲨烯合成酶(squalenesynthase,SQS)、鲨烯环氧酶(squaleneepoxidase,SQE)、氧化鲨烯环化酶(oxidizedsqualenecyclase,OSC)、达玛烷二醇合成酶(dammarene—diolsynthase,DS)猡一香树脂合成酶(β-amyrinsynthase,β-AS)和环阿屯醇合成酶(cycloartenolsynthase,CAS)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获得MeJA添加到人参发状根中最佳添加浓度为6×10-4μmol·L-1、添加时间为22d、作用时间为5d;MeJA的添加可以提高人参发状根中过氧化物酶(PP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PD)的酶活性;经过MeJA处理后人参发状根中人参皂苷生物合成途径的SQS,SQE,OSC,DS,β-AS基因的表达变化均有显著提高,然而CAS基因的表达变化不显著。因此说明在添加MeJA处理后,皂苷生物合成途径中SQS,SQE,OSC,DS,β-AS基因表达情况与PPD,CAT,PPO的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也相一致。

基于“3S”技术的“安苓”道地生境提取2276-2283

摘要:“逆境”是道地中药材药理成分形成的主原因之一,“逆境”提取是中药材估产、质量监测、培植区位选择以及道地性保护的前提。该研究结合3S(GIS,RS,GPS)技术,耦合“安苓”多源关键生态因子信息,首次利用生物问寄生关系,并对随季节显著变化的气温条件进行了季节细分,提取寄生种药材——“安苓”的“逆境”区。结果显示,“安苓”主分布在大别山山区,适宜区面积达36.8km。,岳西、舒城、金寨、潜山4县占“安苓”总适宜区面积的93.55%,又尤以岳西、舒城、金寨3个县为主,占安徽茯苓适宜区总面积的80.82%,其中岳西县适宜区面积最大,占到了总适宜区的1/3以上。其与已有的调查估算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验证精度达91.67%,证实了利用3s技术结合药材关键非生物生态因子和寄生宿主信息提取寄生种中药材的可行性。

中药材残留农药情况分析及其标准研制的思考2284-2290

摘要:《中国药典》规定了中药材中9种农药残留的限量标准,而生产中使用农药数量远远大于这个数目,正是标准的缺失导致无法判断中药材中残留农药超标的真实情况。该研究检索了140篇文献中的7089条中药材农药含量数据,以目前被广泛接受且在全球很多国家应用的《欧洲药典》的70种农药残留标准对中药材残留农药超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170种中药材有33种存在超标现象,而白术、薄荷、浙贝等137种中药材中农药残留均未超标。在收集的残留农药测定数据中,总超标率为1.72%,其中机氯类农药平均超标率为2.26%,有机磷类农药平均超标率为1.51%,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平均超标率为0.37%。②各种农药平均超标率为2.00%,残留农药超标率在5%以上的共4种农药,占比8.33%;超标率1%~5%的共9种农药,占比18.75%;超标率小于1%的共6种农药,占比12.5%。其余29种农残均未超标,占比为60.42%。由此看来,绿色和平组织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中药材农药残留超标情况,但当前中药材农药残留问题仍值得关注。建议修订《中国药典》农药残留标准,在保留已有农残种类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材农业生产中实际大量应用的农药种类,加强中药材残留农残的系统研究,为保证中药材安全,促进中药材进出口贸易打下基础。

中国中药杂志制剂与炮制
京大戟醋制前后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研究2291-2297

摘要:采用模式生物斑马鱼的胚胎评价京大戟醋制前后各提取物急性毒性,同时以大戟二烯醇为对照品测定了各提取物的总萜含量。选取24h发育正常的斑马鱼胚胎,每个提取物设8个浓度和一个空白对照组,并观察给药后96h斑马鱼胚胎的发育和死亡情况,计算不同样品对斑马鱼胚胎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显示对于斑马鱼胚胎,京大戟醋制前后各提取物均有急性毒性,与生品相比,醋制后毒性显著降低。不同提取方式中,醇提物毒性大于水提物;不同极性部位中毒性大小依次为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剩余部位。结合萜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可推测萜类成分为京大戟主毒性成分,且其毒性大小与萜类成分的含量呈正相关。表明斑马鱼胚胎模型适用于京大戟毒性评价,为进一步认识与评价京大戟的毒性成分及醋制减毒的作用机制提供合适的研究方法以及理论依据。

DOSC-SBC在近红外定量模型批次间传递中的应用2298-2304

摘要:模型传递可使特定条件下建立的近红外模型能够应用于新的样品状态、环境条件或仪器状态。正交信号回归是一类基于“光谱背景校正”的模型传递方法,利用虚拟标准光谱拟合主从批次光谱间的线性关系,将从批次光谱向主批次光谱映射,以实现近红外定量模型的传递,但该方法对虚拟光谱的代表性求较高,回归过程中易出现较大偏差。因此,该文提出一种直接正交信号校正法(directorthogonalsignalcorrection,DOSC)联合斜率截距校正算法(slopeandbiascorrection,SBC)(DOSC-SBC)的数据处理方法,针对近红外定量模型对不同批次样本制剂过程中目标成分含量预测准确度较差的问题,分析不同批次样本间因组分差异带来的光谱背景差异和模型预测误差的性质,通过DOSC消除与目标值无关的光谱背景差异,联合SBC算法对不同批次间样本批次间系统误差进行校正,实现近红外定量模型在不同批次间传递。该研究将DOSC-SBC应用于金银花水提和醇沉制剂过程中,模型对新批次样本的预测误差由32.3%,237%降低到7.30%,4.34%,预测准确度显著提高,实现了制剂过程中新批次样本目标成分的快速定量。DOSC-SBC模型传递方法实现了近红外定量模型在不同批次间传递,且该方法不需标准样品,有利于促进近红外技术在中药制剂过程的应用,为中药生产过程中有效成分的实时监测提供参考。

UPLC指纹图谱结合模式识别分析不同产地生/制何首乌2305-2310

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建立不同产地生/制何首乌二苯乙烯苷(TSG)的含量测定方法和指纹图谱。大孔树脂柱处理各样品,UPLC分析,WatersACQUITYUPLC@BEHC18色谱柱(2.1mm×50mm,1.7μm),乙腈-0.5%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mL·min-1,波长254nm,柱温(25±5)℃。结果发现大孔树脂分离后药材二苯乙烯苷含量均在25.0%以上;成功建立不同产地生/N何首乌药材UPLC指纹图谱;标定了17个色谱峰,聚类分析不能完全将生/制首乌分开,而主成分分析可明显地将其分为两类;二苯乙烯苷是两类何首乌自变量投影重性指标(VIP)差异最大的组分。前处理方法可获得高含量的二苯乙烯苷,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可靠,可用于生/制何首乌的快速鉴别,可作为何首乌药材整体质量控制的方法之一。

中国中药杂志化学
三叶荚莲中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2311-2317

摘要:采用硅胶、反向硅胶、SephadexLH-20及MCI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和方法对三叶荚莲Viburnumternatum进行化学成分研究,运用现代波谱学方法并结合文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该植物枝叶70%丙酮水提取液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并鉴定了12个化合物,包括4个环烯醚萜类成分ternatuminA(1),2,9-dioxatricyclo[4.3.1.03,7]decanes(2),7,10,2'-t血cetylsuspensolideF(3)和7,10,2’,3’-tetra—acetylsuspens01ideF(4),5个环烯醚萜苷类成分viburtinosideIV(5),viburtinosideii(6),viburtinosideB(7),luzonosideA(8)和luzonosideB(9)以及3个三萜类成分2d,3届,24-trihydroxy.12.ursen-28-oicacid(10),6-hydroxy-20(29)-lupen-3-one(11)和pomalicacid(12)。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3-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蝉翼藤根中木质素苷及蔗糖酯成分研究2318-2322

摘要:运用硅胶、MPLC和制备HPLC等柱色谱方法对蝉翼藤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通过理化性质和MS、NMR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从蝉翼藤根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包括5个木质素苷acemikol-4"-O-β-D—glucopyr—anoside(1),(7R,8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alcohol9-O-β-D—glucopyranoside(2),(7R,8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alco—hol4—O-β—D—glucopyranosidc(3),(7R,8.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alcohol9'-O-β-D-glucopyranoside(4),(7R,8S)-5-me—thoxy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alcohol4-O-β-D—glucopyranoside(5);3个蔗糖酯3,6'-0-diferuloylsucrose(6),3-0-feruloyl-6,-O-sinapoylsucrose(7),sibricoseA5(8);1个有机酸酯mehylferulate(9)。化合物1—5,8,9为首次从蝉翼藤属中分离得到。采用MTT法测定了化合物对肺癌细胞株A549、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乳腺癌细胞株MCF-7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3和7对所测试的人源肿瘤细胞具有较弱的抑制活性。

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的酶法糖基化2323-2328

摘要: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4’-demethyiepipodhyllotoxin,DMEP)的糖苷衍生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但其化学合成面临位置及立体选择性和基团的保护与脱保护等诸多挑战。该研究从库拉索芦荟Aloebarbadensis中克隆得到1个新颖糖基转移酶(glycosyltransferase,GT)基因AbGI'5,并成功进行了外源表达及蛋白纯化。重组AbGT5能够催化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进行糖基化,获得的产物经MS,1H—NMR,13C—NMR,HSQC以及HMBC等波谱技术鉴定为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4’-O-β-D-葡萄糖苷。酶学性质研究发现AbGT5的最适反应温度为20℃,最适pH9.0,且不依赖金属离子。在最适反应条件下,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的转化率可达80%。该研究表明利用新颖糖基转移酶AbGT5可实现4'-去甲基表鬼臼毒素的高效酶法糖基化,为其糖基化提供新方法。

桑椹多糖的结构表征及其对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研究2329-2333

摘要:该实验采用回流法提取桑椹多糖,经脱蛋白及DEAE—Cellulose52分离纯化得到4种多糖组分(中性多糖MFP-1,微酸性多糖MFP-2,酸性多糖MFP-3和MFP4)。通过化学法和仪器分析法对各多糖组分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和结构表征,并研究其对乙醇脱氢酶(ADH)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FP-1,MFPl2,MFP-3和MFP4中的多糖量分别为75.3%,83.7%,79.1%,74.3%,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12.2,128.8,199.5,181.9kDa。MFP-1主含有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鼠李糖、甘露糖(26.8:20.4:8.7:5:1);MFP_2主含有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34.2:38.2:8:17.5:15.1);MFP.3主含有半乳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28.3:22.6:20.9:18.6:12.5);MFP4主含有葡萄糖、半乳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葡萄糖醛酸(47.4:34.9:36.1:33.1:19.9:4.1)。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MFP-1,MFP-2,MFP-3和MFP4中均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其中MFP-3和MFP4是以口苷键为主的吡喃型多糖。活性结果表明,4种多糖对ADH均有激活作用,其ADH激活能力顺序为:联苯双酯〉MFP-3〉MFP-1〉MFP-2〉硫普罗宁〉MFP4,MFP-1,MFP4和MFP-3对ADH的激活作用均大于阳性对照硫普罗宁,同时发现MFP.3对ADH的激活效果与阳性对照联苯双酯的激活效果相当,推测其与之连接的糖醛酸种类有关,这为桑椹多糖的“构-效”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基于ICP-OES对不同产地大白刺果实矿质元素的主成分分析2334-2338

摘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内蒙阿拉善盟15个样点大白刺果实中矿质元素含量,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元素含量特征进行了分析。所测19种元素共检出18种,钒(V)未检出,其中钠(Na)、钾(K)和钙(Ca)等元素含量较高,不同样点间rri含量差异最大,K差异最小。主成分分析得4个主成分,其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1.542%,第1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44.997%,故确定其所对应的铬(cr)、铁(Fe)、磷(P)、钙(ca)为大白刺果实的特征元素。所建立的ICP-OES分析方法检出限低,灵敏度高,可适用于大白刺果实矿质元素的测定;主成分分析法清晰地揭示了内蒙阿拉善盟大白刺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和地理分布有关。该研究可为内蒙阿拉善盟大白刺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

中国中药杂志药理
球松素查尔酮对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2339-2344

摘要:查尔酮类化合物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药用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细胞成脂分化的作用。为研究山核桃叶中提取分离得到的球松素查尔酮对小鼠胚胎间充质干细胞(C3H10T1/2)成脂分化的影响,该实验利用MTS[3-(4,5-dim.ethylthiazol-2-y1)-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H-tetrazolium,内盐]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油红O染色和异丙醇萃取法检测细胞成脂分化情况;GAP—PAP酶法检测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分别采用荧光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成脂分化关键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和分化标志物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4)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显示当球松素查尔酮浓度小于等于50μmol·L-1,对C3H10T1/2细胞的增殖活性无影响;油红O染色和异丙醇萃取法及GAP—PAP酶法检测结果表明球松素查尔酮能明显减少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和甘油三酯含量;荧光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表明球松素查尔酮能下调FABP4,PPART和C/EBPa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结果提示,球松素查尔酮能够明显抑制C3H10T1/2细胞成脂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