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11-2272/R 国内刊号
  • 1001-5302 国际刊号
  • 2.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中药是中国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中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研究专题、综述、 制剂与炮制、化学、 药理、药代动力学、临床

中国中药 2017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道地药材历史沿革研究专题
道地药材“皖药”的形成及其界定1617-1622

摘要:一方水土出一方药。安徽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南北狭长,长江淮河横贯其中,中药资源丰富,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道地药材荟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该文梳理了安徽省的历史地理沿革、"皖"作为安徽简称的历史依据、安徽境内道地药材的兴衰浮沉。该文认为安徽虽然建省的历史始于清朝,但安徽省境内道地药材的历史沿革始终一脉相承,品种清晰可考,产区稳定。尽管不同历史时期,安徽省境内道地药材时有变迁,但是其核心品种及其要素一直沿承至今。道地药材"皖药"不仅是当前安徽境内道地药材的统称,也应包括历史时期安徽著名的道地药材。

历代本草中安徽地产药材的品种与分布1623-1627

摘要:安徽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跨暖温带和亚热带,山水相间,中药资源种类位居华东第一。安徽中药资源利用的历史源远流长,自《名医别录》至当代延绵不绝,其中宋代达80余味。这些种类在不同地理单元的分布也呈现一定差异,江淮丘陵达64种,皖南山区25种,大别山区16种,淮北平原14种,其中江淮丘陵与皖南山区历史悠久,在宋代已达到高峰。对历代本草中安徽地产药材历史进行梳理,绝大多数品种古今一致,安徽大宗药材丰富具有历史依据;安徽不同地理单元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差异,影响了各自地区的中药资源利用历史。历代本草中安徽地产药材的品种与分布为当前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本草学依据。

中国历代本草学家的地理分布:兼论徽沪杭苏4个本草学家分布中心产生的原因1628-1631

摘要:依据《中国本草要籍考》一书中我国历代本草学家的生活年代、数量和籍贯3个方面的描述,对历代本草学家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GIS技术探讨了历代本草学家的地理分布规律及4个分布中心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时间上,不同时期的本草学家数量差别较大,在明清时期的出现数量最多;空间上,历代本草学家的分布呈现东多西少的特征,形成以徽州、上海、杭州、苏州等地为中心的分布区域。此外,历代本草学家的地理分布自宋代开始呈现明显的南移趋势。

药用牡丹基原的考证和调查1632-1636

摘要:牡丹是著名观赏花卉,有"花王"之称,主要为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的各种栽培品种。牡丹皮是著名的常用中药,有2 000多年的药用历史。目前,药用丹皮以安徽铜陵凤凰山所产为道地,习称"凤丹皮",其种质为凤丹P.ostii。但是历版药典均规定药材牡丹皮来源于牡丹P.suffruticosa的干燥根皮。该文通过对观赏牡丹与药用牡丹的来源进行考证,表明观赏牡丹在历史上相继形成了西安、洛阳、彭城、亳州、菏泽等几个著名的栽培中心。而药用牡丹唐代以前主要以野生资源为主,宋代医家已经充分意识到栽培观赏牡丹与野生牡丹的药效差异,明确认为药用牡丹应选用野生的单瓣花类群,而栽培的观赏牡丹不宜入药。历代本草记载药用牡丹的产区并没有这些观赏牡丹的栽培中心。实地调查表明,道地药材凤丹皮及重庆的垫江牡丹都是单瓣花,与历代本草记载一致。因此,该文认为自古以来药用牡丹与观赏牡丹是并行发展的2个不同种质。建议《中国药典》收载凤丹P.ostii和牡丹P.suffruticosa的单瓣类型为中药牡丹皮的原植物。

桔梗质量评价的沿革与变迁1637-1640

摘要:桔梗为止咳化痰平喘类常用中药,历代本草非常重视对其质量的评价。该文对历代本草中桔梗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发现:桔梗有苦桔梗与甜桔梗、南桔梗与北桔梗之分,分布华东地区习称南桔梗,其味苦;分布华北、东北地区习称北桔梗,其味甜。历代本草认为桔梗以味苦者为佳,即华东产质量优良;桔梗在性状上则以根粗长、色白、质坚实、味苦者质优;此外,桔梗的种质、采收加工也影响其质量。该文通过本草文献梳理了桔梗"辨状论质"观的形成与发展,为桔梗的质量评价提供了本草学依据。

干姜、生姜、炮姜分化的历史沿革与变迁1641-1645

摘要:姜为常用药食两用中药,药用姜主要分为干姜、生姜与炮姜。该文通过梳理历代本草著作,对干姜、生姜和炮姜分化的历史沿革与变迁进行考证。结果表明,历史上干姜、生姜与炮姜在产地、加工方法等方面随着朝代的变迁而逐渐出现分化。干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汉末《名医别录》首次将生姜与干姜分别收录。干姜与生姜在产地上有所区分;汉末至明朝《本草纲目》出版之前,干姜为生姜经过水淹、去皮、晒干等环节加工而成;明朝《本草纲目》发行之后,大多数本草学家支持李时珍的观点,认为"干姜以母姜造之"。汉朝出现了炮姜。清朝《得配本草》将炮姜单独作为一味药列出,指出炮姜为"干姜水净炙黄者"。姜的道地产区随着朝代的变迁而有所变化,但是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现代药用姜的主要道地产区是四川犍为,与历代本草记载一致。从明朝开始,诸多本草学家认为肉厚饱满、色泽白净、质地坚实的干姜品质较好。

黄芪道地药材辨状论质观的演变及其特点1646-1651

摘要:"辨状论质"是一种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质量评价体系,也是市场上"看货评级,分档议价"的依据。黄芪作为著名的常用中药,该文对黄芪辨状论质观的发展与形成进行了本草学考察。黄芪道地药产区相继经历了较大的变迁,唐代以前主要产于甘肃及川甘毗邻区域,唐宋时期转移至山西。黄芪系统辨状论质观,包括了形"直如箭杆",质地"柔软如绵",断面"金井玉栏",味甘具豆腥气等主要特征,从宋明时期开始形成并一直沿用至今。黄芪系统的辨状论质观的发展经历了由"真伪"向"优劣"的过程,与时俱进,博采众长,积极吸纳传统经验鉴别;由博返约,言简意赅,高度凝练与归纳。中药材辨状论质与商品规格等级具有同根同源的特点,黄芪的辨状论质观对当前商品规格等级修订具有借鉴意义。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中药脐部给药制剂的研究进展1652-1658

摘要: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发表的脐部给药制剂相关文献,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上市的用于脐部给药的制剂作为主要参考,对中药脐部给药制剂的剂型、品种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综述了其研究进展,并对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阐述了中药脐部给药制剂作为中医药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但仍存在生产工艺粗糙、缺乏国际公认的质量控制标准和科学的药理临床证据、生物药剂学研究匮乏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我国使用进口传统药物(药材)的历史(春秋至明清)和品种概况1659-1667

摘要:该文对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传统医药学的兴起和药物(药材)品种的交流、贸易进行有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旨在初步探讨我国各主要时期(春秋至明清)使用传统进口(药材)的品种和国间交流、贸易概况,以及2 000多年来进口药材的总数(去掉重复和存疑品种);找出进口药材的特点;筛选出可供开发"丝绸之路"和尽快能制订质量标准的品种。得到了如下结果:1秦汉时期为发展初期;宋金元时期是发展鼎盛期;明清时期是发展衰退期;2文献记载历代进口药物(药材)品种最多的时期是宋代,达300余种。去掉重复和存疑品种后,该文认为有依据可信的应在230~250余种,还有40余种不知为何物,或是异名,或是加工品,暂称"存疑品种";3药用部分不同于汉族所用中药,以树脂类、果实种子类最多,根和根茎类较少,矿物药比动物药多;4进口药材的产地主要集中在历史上与丝绸之路有关的国家和地域。最终,该文初步弄清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进口药物(药材)的基本情况,为今后相关学术研究及产业发展的决策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中国中药杂志资源与鉴定
药用植物DNA标记辅助育种(Ⅱ)丰产紫苏新品种SNP辅助鉴定及育种研究1668-1672

摘要:紫苏是我国卫生部首批公布的60种药食两用型植物之一,用途广泛。目前随着紫苏产业的发展,优良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推广已成为限制其发展的主要瓶颈。该研究报道通过系统选育,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鉴定的方法进行紫苏新品种选育。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根据已有的基因集对检测到的变异进行注释,并与紫苏常见变异数据库比对分析,最后筛选出30个非同义突变SNPs标记作为中研肥苏1号特征性SNP标记,用于紫苏新品种的材料鉴选。Z最终选育形成具有叶籽两用,丰产,高抗,耐瘠等特性,可做绿肥使用的中研肥苏1号紫苏新品种。中研肥苏1号通过北京市植物新品种鉴定,鉴定编号为京品鉴药2016054。分子标记辅助鉴定指导新品种选育,可为药用植物育种提供新的参考。

中国中药杂志制剂与炮制
以质量常数为核心的黄芩饮片等级评价研究1673-1678

摘要:通过测量22批黄芩饮片形态指标和成分指标,计算质量常数,建立一种新的黄芩饮片规格等级评价方法。黄芩饮片的质量常数范围是0.04~0.49,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划分若干等级,如果划分为3个等级,则一级黄芩饮片质量常数≥0.39;二级黄芩饮片质量常数〈0.39且≥0.24;三级黄芩饮片质量常数〈0.24。研究表明质量常数能够同时表征外观形态和内在质量,是综合性等级评价指标,能够量化的、明确的、客观的划分商品规格等级。该文研究结果为中药商品规格等级的划分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基于谱效相关的何首乌抗血小板聚集药效物质研究1679-1684

摘要:应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并结合化学指纹图谱进行谱效相关分析,探索何首乌抗血小板聚集的活性物质。采用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法进行检测,何首乌50%乙醇提取物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强于10%或90%的乙醇提取物,超声提取优于回流提取。对正交试验的不同提取物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评价,抑制率在32.03%~74.56%。谱效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反式二苯乙烯苷、顺式二苯乙烯苷、儿茶素与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相关系数较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0.963(P〈0.01),0.902(P〈0.01)和0.656(P〈0.05);进一步对上述3种与活性相关系数较高化合物的单体进行活性验证,均有较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最后根据3种单体化合物在何首乌中的含量差异计算相对活性贡献度可知,反式二苯乙烯苷是何首乌体外抗血小板聚集的主要活性物质。

三黄片化学成分的UPLC-Q-TOF-MS/MS快速鉴定分析1685-1692

摘要:建立复方三黄片中化学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MS)定性分析方法,选用Waters ACQUITY BEH C_(18)超高效液相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采用梯度洗脱,以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为流动相,流速0.2 m L·min^-1,进样量1μL,柱温为30℃;电喷雾离子源(Waters-Xevo G2 Q-TOF),干燥气温度325℃,以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为检测器进行检测。结合文献报道和质谱数据,通过串联质谱对复方三黄片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结构鉴定,共鉴定了38个化合物,包括1个生物碱类成分,1个二蒽酮类化合物,6个鞣质类成分,7个蒽醌苷类成分,6个游离蒽醌类成分,17个黄酮类成分。采用液质联用技术鉴定复方三黄片中的化学成分,快速简便,结果可靠,有助于揭示复方三黄片的化学成分及其药效物质。

中国中药杂志化学
广藿香内生真菌Cerrena sp.中倍半萜类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1693-1698

摘要:为了研究广藿香内生真菌Cerrena sp.A593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细胞毒活性,采用正、反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HPLC等色谱方法从菌株A593发酵液中分离得到8个倍半萜类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chloriolin B(1),chloriolin C(2),pleurocybellone A(3),dihydrohypnophilin(4),cucumin F(5),antrodin A(6),10α-hydroxyamorphan-4-en-3-one(7),connatusin A(8),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Cerrena属真菌中分离得到。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3对Hep G-2,SF-268,MCF-7,NCI-H460 4种肿瘤细胞株具有抑制活性,其IC50在20.33~63.13μmol·L~(-1)。

念珠根黄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1699-1703

摘要: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高效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对念珠根黄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化学结构进行阐明,发现并鉴定了19个黄酮单体,分别为芹菜素(1),木犀草素(2),汉黄芩素(3),千层纸素A(4),6-甲氧基柚皮素(5),5,7,4'-三羟基-6,8-二甲氧基黄酮(6),5,7,8-三甲氧基黄酮(7),3,5,6,7-四甲氧基黄酮(8),7-羟基-4',5,6,8-四甲氧基黄酮(9),5,7,2'-三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10),5,7,4'-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11),5,7-二羟基-6,8-二甲氧基黄酮(12),5,2',6'-三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13),5,7,2'-三羟基-8-甲氧基黄酮(14),5,2'-二羟基-7,8-二甲氧基二氢黄酮(15),2'-羟基-5,7,8-三甲氧基黄酮(16),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17),5,2'-二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18),5-羟基-6,7,8-三甲氧基黄酮(19)。化合物1~19均为首次从念珠根黄芩中发现,化合物6,8,9,12,19为首次从黄芩属植物中发现。

UPLC-PDA同时测定柴胡中8种多炔类化合物的含量1704-1710

摘要:建立柴胡中多炔类化合物定量测定方法。采用Waters BEH C_(18)柱(2.1 mm×100 mm,1.7μm),甲醇-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 L·min^-1,检测波长315 nm,柱温40℃。采用传统提取分离方法,制备得8种多炔类化合物,其中化合物7和8为新化合物。在线性范围内8种多炔类化合物线性良好(r〉0.999 0);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9%;平均回收率范围在93.21%-108.4%。同时,对收集到的17个柴胡药材样品进行定量测定,发现不同种属、不同产地柴胡中所含多炔类成分种类及含量差异较大。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准确度、重复性,可用于柴胡中多炔类化合物的定量测定及质量控制,为选择多炔类成分较多的柴胡药材提供一种简便方法。

常山中常山碱和异常山碱的同步测定研究1711-1716

摘要:建立常山中常山碱和异常山碱HPLC同步测定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一测多评模式用于这2种生物碱测定的可行性。采用十八烷基键合硅胶色谱柱进行分离,乙腈-水-冰醋酸-三乙胺(9∶91∶0.36∶0.7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5 nm,流速1.0 m L·min^-1,柱温30℃。结果表明,常山碱和异常山碱分别在10.7~426 ng,10.6~424 n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33%,100.4%,RSD分别为2.7%,1.8%。在此基础上,以常山碱为内参物,建立了异常山碱对常山碱的相对校正因子与相对保留值。采用一测多评质量评价模式,经一系列方法学考察,最终实现在同一色谱条件下,仅采用常山碱1个对照品就能同时对常山碱和异常山碱2个活性成分进行同步测定。研究结果为一测多评模式在同分异构体测定中的应用起到示范作用。

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荆芥不同药用部位抗肺肿瘤药效关系研究1717-1721

摘要:为了进一步明确荆芥不同药用部位的合理使用,本文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开展荆芥药材不同药用部位的体外抗肺肿瘤药效学研究,HPLC色谱法建立不同药用部位荆芥药材的指纹图谱,灰色关联度软件对其将药效指标与指纹图谱的相关信息进行谱效关系分析,HPLC-Q-TOF-MS的技术手段对其关联程度较大的化学成分进行快速分析与鉴定。体外药效结果显示,不同的入药部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诱导肺癌细胞凋亡坏死能力叶〉花〉根〉茎;成分鉴定结果显示,第26,12,2,6,15号峰所代表的化合物依次为木犀草素、木犀草苷、迷迭香酸、咖啡酸、橙皮苷;第20,10号峰所代表的化合物可能依次为丹酚酸L、苯甲酸。该研究初步反映荆芥药材根部有纳入药用部位的趋势,并明确了荆芥药材中发挥抗肺肿瘤作用的主要化学组成,为荆芥药材以药理药效为导向的质量控制及不同药用部位的合理使用提供实验依据和实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