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11-2272/R 国内刊号
  • 1001-5302 国际刊号
  • 2.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中药是中国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中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研究专题、综述、 制剂与炮制、化学、 药理、药代动力学、临床

中国中药 2017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中医药防治感染性疾病:优势与证据(第二届循证中医药学国际会议)专题
感染性疾病的挑战与中医药替代研究1415-1417

中医药防治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文献研究1418-1422

摘要:基于近年来有关中医药防治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文献,以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类整理,共16种经典名方,其中麻杏石甘汤有52篇RCT;中成药21种,药物说明书有适应症的有8种,其中痰热清注射液文献量最多,136篇RCT;非药物治疗包括:针灸、中药贴敷、灌肠、中药离子导入、中药熏蒸、竹罐疗法等。分析了经典名方、中成药及非药物疗法对CAP的优劣势,如经典名方加减治疗CAP难以标准化推广,中成药临床使用存在不辨证,疗效减低,不良反应增加等问题。进一步结合临床现状总结中医药替代/补充抗生素治疗CAP的优势点,如在CAP轻证、迁延期、病毒感染方面可以替代抗生素治疗;在西医抗感染的基础上,发挥中医扶正固本的优势,以协同增效,减少抗生素不良反应等。同时对中药治疗肺炎的基础研究进行归类分析,中医药可在CAP病程的个个环节,发挥其协同增效的作用。从而为CAP的中医药辨证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理清科研方向。

中医药防治脓毒症的研究进展1423-1429

摘要:脓毒症给医疗卫生行业和国家经济带来极大负担,且抗感染治疗所使用的抗生素也会造成耐药菌的产生、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了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但随着中医药治疗脓毒症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改变耐药菌或泛耐药菌的耐药性、预防多重感染的发生、应对炎症反应和免疫损害、治疗胃肠功能障碍和凝血功能紊乱等问题上,中医药的思路方法逐渐发挥其优势。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开展,关于中医药方法治疗脓毒症,尤其是血必净注射液的疗效得到广泛认可。除此之外,关于中成药、汤剂、针灸、穴位贴敷等方法治疗脓毒症的临床研究越来越多,对降低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降低炎性指标、凝血指标起到重要作用。但因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机制的不明确、病情进展迅速、耐药菌耐药的问题,我们的任务仍然艰巨。期待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产生,也期待更加个体化、精细化的治疗方案的出现。

中医药防治成人急性扁桃体炎的优势与证据1430-1438

摘要: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检索,检索出文献总数2 664篇,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通过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进行初选,排除重复发表的文献,筛选出374篇文献。通过评价和分析文献发现:辨证论治、中成药、成方、自拟方、外治法等中医药方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有效、方便和实用,中医药防治急性扁桃体炎具有补充或替代抗生素作用,同时具有调节机体防御功能的作用。

中医药防治泌尿道感染优势与证据研究综述1439-1448

摘要:泌尿道感染在中医属于淋证范畴,中医药防治泌尿道感染历史悠久,该文描述了泌尿道感染临床治疗抗生素滥用、耐药菌增加、复发率高等问题,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收集文献证据,总结分析中医药治疗泌尿道感染在改善症状、减少抗生素用量及副作用、预防复发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从基础研究方面,针对泌尿道感染中医病因病机、证候分型、中药药理作用机制和非药物疗法作用机制等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中医药综合治疗泌尿道感染具有显著的特色优势。

中医药防治盆腔炎性疾病优势与证据研究进展1449-1454

摘要:盆腔炎性疾病属于感染性疾病,目前西医以抗生素治疗为主,然而抗生素滥用形势严峻,随之带来的菌群失调、菌群耐药性、超级细菌产生以及不良反应增加等潜在危险日益突出,因此亟待寻找能补充或替代抗生素治疗本病的方法手段。中医药治疗该病疗效确切,有其独特优势。该文主要论述盆腔炎性疾病中医药诊疗的优势与证据,旨在进一步证明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时为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提供医学证据。

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研究述评1455-1466

摘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呼吸系统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其病原体以病毒为主,可占原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然而,目前尚无专门针对本病的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此外还存在过度、广泛使用甚至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长期临床实践已证实中医药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方面安全有效。笔者检索多个数据库的相关文献,从中成药的临床研究、实验基础研究的角度,初步例证了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优势,并提出了目前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金叶败毒颗粒治疗风温肺热病(热在肺卫证)的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研究1467-1473

摘要:了解金叶败毒颗粒治疗风温肺热病(热在肺卫证)的疗效,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的设计方法,研究对象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温肺热病(热在肺卫证)的患者,根据受试者发热和咽喉肿痛症状的发生情况,对纳入的所有受试者分为3层:发热、咽喉肿痛、发热合并咽喉肿痛;采用分层区组随机的方法,将各层内的受试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干预措施是金叶败毒颗粒,对照组是复方双花颗粒;结果共纳入623例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咽痛患者的咽痛症状、咽部症状总计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在治疗咽痛方面,金叶败毒颗粒有显著优势;安全性良好,偶见恶心、呕吐、胃痛、腹泻的消化道症状,用于脾胃虚寒患者时,应注意观察患者变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1474-1481

摘要:系统评价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Pub Med以及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2月。收集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流感的随机对照试验,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工作并进行交叉核对,如遇分歧讨论解决。运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0个研究,计1 52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奥司他韦相比,连花清瘟胶囊在缓解流感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奥司他韦,其中头痛消失时间[SMD=-0.25,95%CI为(-0.48,-0.01)]、咽痛消失时间[SMD=-0.53,95%CI(-0.72,-0.34)]、咳嗽消失时间[SMD=-0.39,95%CI(-0.57,-0.21)]、周身酸痛消失时间[SMD=-0.49,95%CI(-0.78,-0.21)]、乏力消失时间[SMD=-0.56,95%CI(-0.82,-0.29)]、退热时间[SMD=-3.47,95%CI(-6.27,-0.67)]。除鼻塞和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外,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利巴韦林相比,在临床疗效方面,连花清瘟胶囊优于利巴韦林[RR=1.53,95%CI(1.24,1.9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氨咖黄敏胶囊比较,连花清瘟胶囊体温疗效优于对照组[RR=1.37,95%CI(1.19,1.57)]。相比较奥司他韦、利巴韦林、氨咖黄敏胶囊,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具有一定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但由于临床研究质量不高,上述结论有待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1482-1488

摘要:该文通过系统检索相关电子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对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最终纳入18篇随机对照试验,涉及1 883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蒲地蓝试验组957例,抗生素对照组926例。Meta结果显示:与单独应用抗生素相比,联合服用蒲地蓝可有效提高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的总有效率,缩短患儿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缩短扁桃体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也能减少咽痛消失时间、扁桃体肿大或充血消退时间、食欲精神恢复时间。治疗期间蒲地蓝试验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该研究表明:与单独使用抗生素相比,联合应用蒲地蓝能更有效安全地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但由于文献研究质量偏低,上述结论有待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蓝芩口服液治疗慢性咽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1489-1494

藿香正气方治疗胃肠型感冒有效性和安全性系统评价1495-1499

摘要:系统评价藿香正气方治疗胃肠型感冒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计算机检索CNKI,Wan Fang Data,Vip,Sino Med,Pub 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搜集藿香正气方治疗胃肠型感冒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3月。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共纳入8个RCT,680例患者。8个研究均报告了临床有效率指标,提示藿香正气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RR及95%,1.2[1.08,1.33]);藿香正气联合西医常规疗法疗效优于西医常规疗法(RR及95%,1.32[1.20,1.46])。在症状缓解率方面,共纳入1个研究,提示藿香正气方在改善单个症状(如恶寒、发热、肠鸣腹泻方面)优于西药,在改善咽痛咽痒症状与西药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该研究没有发现藿香正气方相关不良反应。藿香正气方治疗胃肠型感冒的临床疗效优于西药组及西医常规治疗组。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上述结论尚需进一步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桂枝茯苓胶囊/丸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1500-1509

摘要:该研究系统评价桂枝茯苓胶囊/丸,治疗慢性盆腔炎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计算机检索中文全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桂枝茯苓胶囊/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2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风险评估参照Cochran Handbook5.3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本研究共纳入30个RCT,涉及3 586例患者,30个研究均报告了临床有效率,提示桂枝茯苓(胶囊、丸)联合西药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RR=1.20,95%CI(1.16,1.23)];3个研究报告了复发率,提示桂枝茯苓(胶囊、丸)联合西药的复发率低于单纯西药[RR=0.33,95%CI(0.18,0.62)];3个研究采用了hs-CRP、血浆粘度比,2个研究采用了肿瘤坏死因子、纤维蛋白为次要指标,提示桂枝茯苓(胶囊、丸)联合西药在抗炎、改善血循环方面优于单纯西药组。17个研究报告了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的刺激症状,桂枝茯苓(胶囊、丸)联合西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纯西药组,加用桂枝茯苓(胶囊、丸)未增加不良反应。现有证据表明,桂枝茯苓(胶囊、丸)联合西药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抗炎、降低血浆粘度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单纯西药组,受纳入研究数量及质量的限制,该结论仍需开展高质量RCT研究进行验证。

中国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临床指南的解读1510-1513

摘要: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约占儿科门诊患者60%以上。经过检索,收集到了国内相关组织机构先后的5个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临床诊疗指南,该文逐一进行简要回顾和解读,发现该类指南存在数量较少、质量较低、更新较慢的问题。同时,针对于目前儿科临床上存在的抗生素滥用问题,讨论了中医补充/替代抗生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方面的优势和前景。

基于RIGHT标准分析脓毒症实践指南的报告规范1514-1517

摘要:目前对临床实践指南的研究大多关注指南的质量高低,对实践指南的报告规范标准却关注度不够,所以如何规范指南的撰写报告,是循证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采用最新的实践指南报告工具RIGHT标准,分析国内外最新的2部脓毒症的实践指南,发现在RIGHT标准7大领域中,二者在基本信息、推荐意见和其他方面3个领域存在问题较少,而在背景、证据、评审和质量保证、资金资助和利益冲突声明和管理4个领域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国内指南。希望以后在制订新的脓毒症或其他领域指南时要参照RIGHT标准,规范指南的报告撰写,尤其是中医药指南的撰写,更要体现中医药的特色标准。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中“共识”形成的方法和流程1518-1524

摘要:临床实践指南的制订过程中,从专家共识到形成推荐意见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此,如何科学、规范形成共识,如何融入中医药特色证据,如中医经典和传承经验。从共识到推荐意见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国际上公认的共识形成方法以使形成过程透明化、结构化。该文从共识与临床实践指南制订的关系作为切入点,阐述其基本方法和原理,进而提出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共识'形成的流程和技术要点,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中国中药杂志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专题
采用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研究荷叶多成分整体的肠渗透性1525-1531

摘要:研究荷叶多成分整体的肠渗透性,明确荷叶成分间吸收过程中的相互作用。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法。结果表明,荷叶中荷叶碱、去甲基荷叶碱、芦丁、异槲皮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山柰酚7种单体成分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大于0.5×10-4cm·s-1,在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肠渗透属性中,属高渗透性成分,而儿茶素、金丝桃苷为低渗透性成分。然而,在荷叶总提取物多成分环境下,成分的渗透行为发生了变化,对荷叶中不明确成分进行半定量分析发现,在多成分环境下,可标识的9个成分中有3个成分Peff小于0.5×10-4cm·s-1。在多成分环境下,7个未知成分中,3个成分属于高渗透性成分,4个成分属于低渗透性成分。该研究初步明确了荷叶中多成分整体的肠渗透性,为揭示中药多成分环境下的吸收机制奠定一定的基础。

封闭肠环法用于葛根多成分肠壁吸收代谢研究1532-1538

摘要: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在药物溶解性和渗透性研究的基础上,强调中药的多成分环境特点。该文采用封闭肠环法,同时结合液质联用技术对葛根水提液多成分肠吸收代谢情况加以研究分析,为中药多成分的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渗透性评价方法提供遴选依据。结果在葛根水提液中推测并鉴别出36个成分,其中17个成分可在血浆样品中检测到,表明其可以吸收入血,可初步作为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中肠渗透性评价成分;另外有19个成分未在血浆样品中检测到,表明其可能未吸收或与肠壁酶结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