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中国中药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 11-2272/R 国内刊号
  • 1001-5302 国际刊号
  • 2.5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中国中药是中国药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55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中国中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新来源研究专题、综述、 制剂与炮制、化学、 药理、药代动力学、临床

中国中药 2016年第17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国中药杂志中药区划专题
中药区划专题编者按3113-3114

摘要:近年来,由于野生中药资源数量有限、部分区域对野生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不少中药材供求矛盾突出。目前,中药材的人工种植(养殖),是解决中药材供求矛盾的最有效途径,但部分栽培中药材质量不稳定,也影响着中药材临床应用。随着中药材人工种植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为了保证中药材质量稳定和农业生产增产增收,学术界从不同层面开展研究,探索中药材人工生产面临问题的解决办法。

马尾松生产适宜性区划研究3115-3121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获取马尾松分布、产量和样品等信息资料。基于全国12个省414个样地马尾松采样数据和全国环境因子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和Arc 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马尾松分布区划,结果显示:马尾松分布最北端为北纬33.5°,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基于414个样地中马尾松株龄、株高和单株产量等生长指标,结合植被类型等数据,利用SPSS和Arc GIS软件相关功能,进行全国马尾松生长区划,结果显示:福建、贵州和广西马尾松分布面积较大,鲜松叶产量相对较高。利用SPSS的回归分析方法,分别构建莽草酸、原花青素、总木质素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利用Arc GIS空间计算功能,基于关系模型进行马尾松品质区划,结果显示:四川东部、贵州、重庆等地的松叶质量较好。在马尾松分布区划、生长区划和品质区划的基础上,进行马尾松生产适宜性区划,结果显示:马尾松种植基地最优区主要分布在四川东部、贵州中东部和广西东部等地。

甘草药材生产区划研究3122-3126

摘要: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收集乌拉尔甘草在全国的采样信息。以乌拉尔甘草药材生产区46个采样点为分析基点,分析乌拉尔甘草中甘草苷、甘草酸、总黄酮含量,综合气候、地形等相关生态因子,利用GIS技术和最大信息熵模型分析其适宜性分布。应用SPSS构建乌拉尔甘草有效成分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Arc GIS软件空间计算方法进行乌拉尔甘草品质区划。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乌拉尔甘草适宜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7月平均气温,土壤亚类,12月降水量,植被类型和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等5个生态因子,这与甘草喜光照充足、降雨量少、夏季酷热、昼夜温差大,适宜于分布在北温带的平原、山区的生活习性基本一致。此外,以甘草苷、甘草酸、总黄酮成分为指标的乌拉尔甘草品质区划结果还提供了其品质适宜分布区,为开展乌拉尔甘草合理引种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枸杞子药材生产区划研究3127-3131

摘要: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收集枸杞子在全国的采样信息。以枸杞子药材生产区29个采样点为分析基点,分析枸杞子中总多糖、东莨菪内酯含量,综合气候、地形等相关生态因子,利用GIS技术和最大信息熵模型分析枸杞子适宜性分布。应用SPSS构建枸杞子有效成分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ArcGIS软件空间计算方法进行枸杞子品质区划。研究结果显示影响枸杞子适宜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土壤pH,土壤亚类,植被类型和8月平均气温等4个生态因子,这与枸杞子喜干燥凉爽气候,较耐寒,耐干旱、耐碱性土壤,适宜于分布在北温带平原的生活习性基本一致。此外,以总多糖、东莨菪内酯成分为指标的枸杞子品质区划结果还提供了枸杞子品质适宜分布区,为开展枸杞子合理引种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秦艽药材的品质区划研究3132-3138

摘要:通过文献查阅,明确中药秦艽分布信息,实地采集秦艽药材79份。基于采样信息,利用秦艽药材指标成分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回归模型,结合MaxEnt对生态适宜区的预测结果和指标成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应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秦艽药材的品质进行空间分布估算。结果显示,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中部及西藏东南部秦艽药材综合品质较高。研究结果与秦艽药材的产区一致,可以为秦艽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当归药材生产区划研究3139-3147

摘要: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收集当归在全国的栽培信息。以当归药材主产区43个采样点为分析基点,分析当归各类功效性成分,综合气候、地形等相关生态因子,利用GIS技术和最大信息熵模型分析当归适宜性分布。应用R语言构建当归有效成分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采用ArcGIS软件空间计算方法进行当归品质区划。研究结果显示影响当归适宜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海拔、土壤亚类、5月份降水量和最暖月最高温等4个生态因子,这与当归喜冷凉湿润气候,适宜于分布在土层深厚区域的生活习性相一致。此外,以当归功效性成分为指标的生态适宜性区划结果还提供了传统分布区以外的新适宜分布区,为开展当归合理引种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的四川省猪苓适宜性分布范围研究3148-3154

摘要:猪苓是我国重要的中医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猪苓的适宜分布区域进行研究,为确定其种植产区及合理规划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基于TM,ETM+影像、DEM数据,提取林地、海拔高程、坡度、坡向、气温、降水、土壤等影响猪苓生长发育的关键生态因子,利用GIS技术对四川省猪苓的生态适宜性进行分析,并结合野外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四川省猪苓资源适宜性分布面积为276.214 4 km~2,主要分布在平武县、北川县、理县、盐源县、西昌市、德昌县、盐边县、米易县、会东县、攀枝花市等县市,适宜性分布面积占该区面积的0.143 3%;根据相关文献资料与野外实地调研,通过GIS技术分析所得结果与猪苓资源的实际分布地区较符合,说明基于遥感和GIS技术提取猪苓资源的适宜性分布区域是可行的。

基于空间分析的昭通天麻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3155-3163

摘要:利用最大信息熵模型(Maxent)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综合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相关生态因子,对昭通天麻的潜在分布区域进行了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结果表明,昭通天麻的最适生区(适宜系数〉0.6)主要集中分布在云南昭通(镇雄、彝良和大关,总面积2 872 km2)和贵州毕节(赫章、毕节和威宁,总面积1 251 km2)境内。影响昭通天麻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为海拔、11月平均降雨量、10月份降雨量、植被类型、3月平均降雨量、4月平均降雨量、土壤类型、等温性、6月平均降雨量等。昭通天麻最适区环境参数为海拔1 450~2 200 m,年平均气温为11~13.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8~4.0℃,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8.0~20.4℃,年均降雨量在900 mm左右,土壤为黄壤、黄棕壤,酸性或微酸性的砂壤土。研究结果可为昭通天麻的生产区划和仿野生栽培的选址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温度因子的贵州省艾纳香种植气候区划研究3164-3168

摘要:根据贵州省艾纳香栽培种植的气象指标,根据贵州省各县主要气象站点54年(1960—2014年)的气象统计资料,建立艾纳香可种植区域气候因子与海拔高度的回归模型。综合考虑气候及坡度、海拔高度等要素,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确定艾纳香的可种植区域。运用RS的图像分类技术,完成贵州省土地利用现状图,将贵州省不适宜艾纳香种植的地块屏蔽,最终将艾纳香种植气候区划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次适宜区3个等级。研究结果表明艾纳香可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黔南和黔西南。最适宜种植气候区的面积共计76.98 km2,适宜种植气候区的面积共计156.04 km~2,次适宜种植气候区的面积共计235.43 km~2。

薄荷的生境适宜性区划及品质区划研究3169-3175

摘要:利用最大熵模型(Max Ent)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结合生态因子数据、薄荷地理分布数据、薄荷挥发油含量数据,建立薄荷挥发油与生态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模型,进行我国薄荷药材品质区划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薄荷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年均降水量(45.87%)、最湿季平均温(11.92%)、最暖季平均温(7.84%)、5月平均温(6.80%)、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4.42%)、最冷季平均温(3.47%)、海拔(2.92%)。最适宜薄荷生长的生态特征为:年均降水量在[530,1 465]mm、最湿季平均温在[24.5,29]℃,最暖季平均温均在[25.5,29]℃、5月平均降水量(prec 5)在[67,133]mm、温度季节性变化的标准差在[8 333,9 643]、最冷季平均温为[1.7,8.3]℃、海拔为[0,165]mm。薄荷品质最佳区域主要集中分布在江苏东部及西南部、安徽中部、山东东部、浙江北部、黑龙江中东部等地区。该研究结果与江苏、安徽等地为薄荷的主产区,其中江苏太仓为薄荷的道地产区,安徽太和县是全国最大的薄荷生产基地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该区划研究为更好地指导薄荷人工种植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秦艽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3176-3180

摘要:为了预测中药秦艽在我国的生态适宜区分布,寻找影响适宜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该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及网络共享平台数据获取313份秦艽、186份麻花艽、343份小秦艽和131份粗茎秦艽的分布信息,利用Max Ent模型和Arc GIS技术,综合55项环境因子,分析影响中药秦艽生态适宜性的主要环境因子。分别分析影响4个种的主要环境因子后认为,降水量和海拔对4个种生态适宜性分布均产生主要影响。秦艽生态适宜区主要集中甘肃南部、山西全省、陕西中部和青海东部;麻花艽生态适宜区主要集中在甘肃西南部、青海东部、四川北部及西北部和西藏东部;小秦艽生态适宜区主要集中在甘肃西南及南部、青海东部、山西全省和陕西北部;粗茎秦艽生态适宜区主要集中在四川和云南北部,西藏东部、甘肃南部和青海东部也有分布。秦艽药材的生态适宜性区划结果与每种来源的秦艽实际分布相一致。该研究可以为中药秦艽野生资源的收集、保护和栽培区域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基于ArcGIS和Maxent的栀子生态适宜性研究3181-3185

摘要:应用ArcGIS和Maxent模型分析栀子在全国的生态适宜性。以85批栀子药材为分析基点,选取适合栀子生长的生态因子。研究结果表明4月均降水量、11月均降水量和8月均温度等是影响栀子的生长最关键的生态因子,栀子适宜生长区域相对集中,北至陕西南部、河南南部、安徽中部,南至海南省北部,西至四川省中部,东至浙江沿海地区、台湾东北部。

基于MaxEnt和ArcGIS的黄连生长适宜性区划研究3186-3193

摘要:针对黄连种植适生地选择的迫切要求,该文在基于生态位理论模型MaxEnt和ArcGIS的黄连区划体系研究基础上,对黄连进行了生长适宜性区划的分析,并利用统计学分析的相关方法结合Arc GIS软件,对黄连的潜在分布区进行了生长适宜性等级划分,生成黄连生长适宜性区划图。结果发现,黄连生长最适宜区主要分布在重庆石柱、武隆、巫溪、湖北利川、恩施等地。海拔、9月降水量以及2月降水量等7个生态因子是影响黄连生长的主要生态因子,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降水量与海拔的升高有利于黄连中总生物碱含量的积累。研究结果不仅阐释了最适合黄连生长的自然环境,也为黄连的生产区划、也是抚育及规模化人工种植提供科学依据。

基于生长适宜性和品质适宜性的川贝母功能型生产区划研究3194-3201

摘要:该文基于对川贝母资源生态和品质质量的研究,在GIS平台上利用最大信息熵对野生川贝母进行生长适宜性分析,并筛选出影响川贝母生长的主导因子;利用地统计学方法插值生成基于药材品质适宜性的空间分布数据,在此基础上与川贝母植株生长适宜性空间分布数据进行模糊叠加,形成基于药材品质适宜性和植株生长适宜性空间相关联的川贝母生产适宜性区划;结合土地利用等环境因素综合分析,对川贝母生产适宜区进行功能划分,得到具有实际生产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的川贝母功能型生产区划。该文采用的中药材生长适宜性、品质适宜性和生产适宜性的评价体系及构建方法,可克服现有中药材生产区划中由于缺乏生态因子与品质因子的空间相关分析而导致的将生态适宜性与生产区划等同的误区,为川贝母的资源保护、野生抚育和产业化种植规划,提供理论支持与解决方法。

基于历代本草产地变迁的药材道地性探讨——以黄芪、丹参为例3202-3208

摘要:道地药材多指特定区域所产的历史悠久、品质佳、疗效好的药材。然而药材的道地区域在历史上并非一成不变,大部分均存在产地变迁,这为道地药材产地的确立及其深入研究带来了困难。该文以黄芪和丹参为例,对各历史时期本草著作所记载的产地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中药材产地变迁的诸多原因,从人文、社会、自然3个方面解释了道地药材产地变迁的原因,为优质道地产区的确立提供本草学依据,也为道地药材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中国中药杂志综述
潜在肝毒性中药的成分研究进展3209-3217

摘要:近年来,中药在科研中所占的比例及其临床上的使用量逐渐增高。其研究价值也越来越大,然而中药在使用过程中随之而来的毒副作用也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中药毒性研究逐渐深入,一些传统性的无毒中药也被发现有潜在的毒性。除了中草药的本身对肝脏有损伤作用之外。还包括以下原因:1中药在生长、加工、炮制、运输等环节上受到污染或变质也会引起对机体的副作用;2临床上应该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合理用药,应当遵循对症用药,配伍得当的原则;3患者体质皆不相同,除了少部分品种中药是固有型肝毒性中药外,大部分中药的潜在肝毒性具有特异质型的特征。肝脏在药物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容易受到药物的损伤作用,因此中药潜在肝毒性及其毒性成分研究成为中药研究的基本领域之一。该文在查阅肝毒性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肝毒性的临床分型,靶细胞损伤发病机制,并且系统的对中药潜在肝毒性成分及其毒性机制进行了一定的总结。以期为中药肝毒性研究提供思路,为中药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保障。

肠道菌群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3218-3225

摘要:该文基于肠道菌群的生理功能,综述了近年来中药与肠道菌群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有毒/刺激性中药对肠道菌群的失调影响,中药对肠道菌群失调的转归作用,肠道细菌对中药成分的代谢作用以及肠道菌群与宿主的共代谢作用等方面,对中药特定生物效应与肠道菌群结构及“肠道菌群-宿主共代谢”内源性代谢物间的联系进行思考和展望,旨在为基于肠道菌群探讨中药的生物学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推动中药临床的安全有效应用提供新的策略。

天然植物色素染料在染发剂中的应用3226-3231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人更加追求个性表现,染发剂作为一种毛发化妆品而倍受青睐。截止2012年,全球染发剂零销售额就已经超过150亿美元,并且每年以8%~10%的速度持续增长。然而,长期使用染发剂所带来的危害也日益引起大众的关注,因此人们开始寻求无毒或低毒的天然植物染发剂。该文总结了常用染发剂的种类及其原理,归纳了具有代表性的天然植物染色剂,整理了其有效部位、成分及其应用现状,阐述了这类染发剂的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并提出了目前以天然植物作为染发剂原料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为开发新型、绿色、生态的天然植物染发剂提供思路。